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三年级的小学生习作刚刚起步,一切都处在萌芽状态,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教学就要既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完成三年级习作教学后有如下体会:
一、准备作铺垫
1.观察、记录、回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解决没有材料可写的一大难题.习作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观察、记录、回忆的基础上动脑筋写,学生掌握了充足的习作材料,多表扬少批评,学生不但有话可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是大有裨益的。教学三年级开篇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我就引导学生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近几天的课余生活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回忆一下你以前的课余生活。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有写远足的、有写采蘑菇的、有写学弹琴的、有写过生日的,丰富多彩。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2.阅读来引路
(1)抓特色段,仿写内化
三年级的阅读教学重点是段落的教学,习作教学也自然要突出这一点。翻阅教材,给人印象最深的段式结构便是总分式。依照编者的意图,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此段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才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是典型的总分式结构。课文的2—6自然段都是总共分结构。第四自然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仿写训练。学生的思路比较开阔,我给了两个话题:“课间真热闹……”、“市场里商品真多……”,学生学会了使用总分写法,品尝到了写作的快乐。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
(2)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很好的习作例文。教学中我总是把单元习作内容渗透到每一课中。在教学第六册第三单元金秋主题时,我先是以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抓住代表秋天特点的景物,体会秋天的五彩缤纷,让学生喜爱秋天之余,弄清楚作者是怎么把秋天的美表现出来的(颜色、声音、用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成语,并且张贴在板报中,以备后用。当本单元结束时,进行习作《秋天的图画》学生乐写、会写。让习作与阅读相结合,起到了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作用。
二、新授是关键
中低年级学生习作特别需要教师扶一把,无论是习作内容的选择,还是题目的确定,思路的理顺,甚至词语的运用。在教学中,以下几步是必不可少的:
1.让学生说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及自己掌握的所有。
每次习作我都让学生充分阅读语文园地中习作部分,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读范文
(1)读大家收集的范文。
学生在写作之前,我也让他们开开眼界,自己收集一些同题读习作,认真阅读。然后精选几篇课上读给大家听。
(2)读老师写的下水文
老师的下水文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很大。因为老师与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地方,接触的事物相似,写出的范文让学生感到亲切、生动,能激发习作兴趣。有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不提前写出范文。
3.讲讲自己的习作
4.评评改改
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帮助。有时我还与学生一起习作,现场完成下水文。在写《秋天的图画》时,我在学生面前先说后写,写后再读给他们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字兴趣,也给初学习作的学生以鼓舞,让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到最大。
在课堂上我还关注学困生,给他们表扬和机会。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先生说,表扬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特别是学困生,非常需要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有一次,习作内容是写一写收集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自由说一说想写的内容时,我来到一名学困生的身边,她在讲花木兰的故事,试试探探不敢讲。我马上说:“你收集的资料真好,别人都没有。你能讲给我听吗?”她马上自信地说:“能。”给我讲完后,我指导她稍加修改,然后鼓励她讲给全班学生听。我是这样介绍的:“×××给我讲了她收集的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吸引人,你们想听吗?”最后我通过学生的评价再次让她的脸上露出笑容。关注学困生就可以避免平时写不好,考试就发蒙现象的发生。
三、时间要保障
每一篇习作从说到写再到讲评修改要有三节课才能做充分。大家都知道,中年级的习作与前面的口语交际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口语交际就是习作的第一课时。后面的习作两课时应是第一课时写,第二课时讲评修改。
四、评改是舵手
三年级学生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本人甚至不清楚自己说得哪里好哪里不好。所以我认为评价与修改应贯穿全过程。
题目要评。题目不当是三年级习作常出的问题。
内容要评。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体。
学生一学期8篇习作,每篇我都详细批改,并写评语。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赏识,这是每个人的普遍心理,小学中年级学生也不例外,甚至更加需要,因为他们在成长中,还没形成自己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习作讲评先扬后抑,即先表扬学生,再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修改完善,对于学生习作兴趣的保持和信心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在写评语时总是把学生的优点摆足了,之后再指出修改方向。对于问题大的学生,我鼓励他们二次习作。这样学生在蹒跚学步中,一点点进步了。
三年级是中年级的开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关注什么,学生就会重视什么。在习作中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引领他们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使他们习得一定的习作技能。让习作起步工作体现有趣、扶助、踏实的特点。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伦春旗毕拉河林业小学)
一、准备作铺垫
1.观察、记录、回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解决没有材料可写的一大难题.习作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观察、记录、回忆的基础上动脑筋写,学生掌握了充足的习作材料,多表扬少批评,学生不但有话可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是大有裨益的。教学三年级开篇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我就引导学生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近几天的课余生活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回忆一下你以前的课余生活。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有写远足的、有写采蘑菇的、有写学弹琴的、有写过生日的,丰富多彩。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2.阅读来引路
(1)抓特色段,仿写内化
三年级的阅读教学重点是段落的教学,习作教学也自然要突出这一点。翻阅教材,给人印象最深的段式结构便是总分式。依照编者的意图,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此段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才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是典型的总分式结构。课文的2—6自然段都是总共分结构。第四自然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仿写训练。学生的思路比较开阔,我给了两个话题:“课间真热闹……”、“市场里商品真多……”,学生学会了使用总分写法,品尝到了写作的快乐。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
(2)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很好的习作例文。教学中我总是把单元习作内容渗透到每一课中。在教学第六册第三单元金秋主题时,我先是以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抓住代表秋天特点的景物,体会秋天的五彩缤纷,让学生喜爱秋天之余,弄清楚作者是怎么把秋天的美表现出来的(颜色、声音、用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成语,并且张贴在板报中,以备后用。当本单元结束时,进行习作《秋天的图画》学生乐写、会写。让习作与阅读相结合,起到了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作用。
二、新授是关键
中低年级学生习作特别需要教师扶一把,无论是习作内容的选择,还是题目的确定,思路的理顺,甚至词语的运用。在教学中,以下几步是必不可少的:
1.让学生说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及自己掌握的所有。
每次习作我都让学生充分阅读语文园地中习作部分,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读范文
(1)读大家收集的范文。
学生在写作之前,我也让他们开开眼界,自己收集一些同题读习作,认真阅读。然后精选几篇课上读给大家听。
(2)读老师写的下水文
老师的下水文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很大。因为老师与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地方,接触的事物相似,写出的范文让学生感到亲切、生动,能激发习作兴趣。有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不提前写出范文。
3.讲讲自己的习作
4.评评改改
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帮助。有时我还与学生一起习作,现场完成下水文。在写《秋天的图画》时,我在学生面前先说后写,写后再读给他们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字兴趣,也给初学习作的学生以鼓舞,让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到最大。
在课堂上我还关注学困生,给他们表扬和机会。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先生说,表扬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特别是学困生,非常需要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有一次,习作内容是写一写收集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自由说一说想写的内容时,我来到一名学困生的身边,她在讲花木兰的故事,试试探探不敢讲。我马上说:“你收集的资料真好,别人都没有。你能讲给我听吗?”她马上自信地说:“能。”给我讲完后,我指导她稍加修改,然后鼓励她讲给全班学生听。我是这样介绍的:“×××给我讲了她收集的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吸引人,你们想听吗?”最后我通过学生的评价再次让她的脸上露出笑容。关注学困生就可以避免平时写不好,考试就发蒙现象的发生。
三、时间要保障
每一篇习作从说到写再到讲评修改要有三节课才能做充分。大家都知道,中年级的习作与前面的口语交际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口语交际就是习作的第一课时。后面的习作两课时应是第一课时写,第二课时讲评修改。
四、评改是舵手
三年级学生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本人甚至不清楚自己说得哪里好哪里不好。所以我认为评价与修改应贯穿全过程。
题目要评。题目不当是三年级习作常出的问题。
内容要评。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体。
学生一学期8篇习作,每篇我都详细批改,并写评语。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赏识,这是每个人的普遍心理,小学中年级学生也不例外,甚至更加需要,因为他们在成长中,还没形成自己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习作讲评先扬后抑,即先表扬学生,再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修改完善,对于学生习作兴趣的保持和信心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在写评语时总是把学生的优点摆足了,之后再指出修改方向。对于问题大的学生,我鼓励他们二次习作。这样学生在蹒跚学步中,一点点进步了。
三年级是中年级的开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关注什么,学生就会重视什么。在习作中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引领他们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使他们习得一定的习作技能。让习作起步工作体现有趣、扶助、踏实的特点。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伦春旗毕拉河林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