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血压在全球发病率越来越高,长期血压升高可损害心、脑、肾、血管等重要器官,导致脑血管意外,冠心病,肾功能衰减等疾患,而由其造成的致死率,致残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更主要的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能够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发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病;三级预防;社区医护;预防措施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的逐渐老龄化的今天,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群也在不断增加,据2005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 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 分别为30.2%、24.7%、6.1%[1]。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现将其防治策略报道如下。
1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即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易患因素。
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是针对疾病“易感期”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目的在于减少发病率,逆转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1.1合理膳食(1)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在6 g 以下。(2)补充适量的钾、钙、镁,中国膳食普遍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茶、鲜奶、豆类制品等。(3)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如果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连续40 d 可使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2%,女性下降5%[3]。(4)多吃蔬菜和水果。(5)限制饮酒及戒酒。
1.2 减轻体重肥胖是引起血压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减少热量摄入,膳食平衡,增加运动,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 kg/㎡。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10 kg,收缩压可下降5~20 mm H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4]。
1.3 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改善睡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2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
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此期疾病已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积极治疗可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的发生。
4 用药指导
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备能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小、能维持重要器官适量的血流、能逆转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损伤、改变自然病程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等功能。
社区医师对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措施是:
1.1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医师首先要进行入户走访,筛查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
1.2 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运动少等)和高危人群,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媒体和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1.3 进行行为和心理干预 通过改变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实现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帮助患高危人群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进行生活起居指导,心理干预等,提高生活质量。
2 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存在三高(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三低(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不正常现象。为改善这种局面,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模式,社区医生要更新知识,转变单纯依赖药物的观念。二级预防具体措施是:
2.1 对35岁以上就医者(不知自己血压水平的人)首诊医生必须测量其血压并记录之,以便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发现。
2.2 对35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体测血压1次。
2.3 固定责任医生建立高血压门诊、实行档案制,预防、随访跟踪服务,早期检出的高血压病患者每周测血压2次,治疗稳定后每周测血压1次,坚持每月测血压至少1次,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持续性服务。
3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三级预防措施,以治疗为主。
目前高血压治疗提倡的是首选非药物治疗,当血压控制无效时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药物治疗。
3.1 非药物治疗既是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遵循的基础治疗,其内容包括:①减轻体重。有报道称,肥胖患者四年内减重4.5 kg,可维持血压正常,并能撤掉抗高血压药物;②减少饮酒量每日摄酒精少于15.30 g;③有规律的适当运动每日步行或慢跑3 km;④合理膳食减少钠盐的摄入量;⑤戒烟;⑥学会减轻心理压力掌握放松心情的技巧。
3.2 药物治疗 若经过上述改善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舒张压仍>90 mm Hg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社区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协助患者做出经济有效的选择,开处方时还要详细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了其对副作用的顾虑。只有在全科医疗基础上的三级预防才能使高血压病患者得到及时医治,降低并发症和致死率提高健康水平。
4 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没有社区防治谈不上根本控制高血压, 一个良好的社区防治计划应当融入到社区的社会生活中去(包括社区现有的服务体系、服务组织和社会组织, 例如老年协会和妇女协会等等),并使各种防治活动成为当地常规卫生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鹏飞,张建芳.中北大学社区高血压用藥依存性调查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1):66-68.
[2]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18-731.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58-268.
[4]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7 版.
关键词:高血压病;三级预防;社区医护;预防措施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的逐渐老龄化的今天,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群也在不断增加,据2005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 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 分别为30.2%、24.7%、6.1%[1]。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现将其防治策略报道如下。
1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即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易患因素。
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是针对疾病“易感期”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目的在于减少发病率,逆转或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1.1合理膳食(1)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在6 g 以下。(2)补充适量的钾、钙、镁,中国膳食普遍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茶、鲜奶、豆类制品等。(3)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如果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连续40 d 可使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2%,女性下降5%[3]。(4)多吃蔬菜和水果。(5)限制饮酒及戒酒。
1.2 减轻体重肥胖是引起血压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减少热量摄入,膳食平衡,增加运动,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 kg/㎡。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10 kg,收缩压可下降5~20 mm H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4]。
1.3 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改善睡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2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
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此期疾病已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积极治疗可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的发生。
4 用药指导
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备能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小、能维持重要器官适量的血流、能逆转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损伤、改变自然病程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等功能。
社区医师对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措施是:
1.1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医师首先要进行入户走访,筛查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
1.2 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运动少等)和高危人群,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媒体和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1.3 进行行为和心理干预 通过改变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实现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帮助患高危人群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进行生活起居指导,心理干预等,提高生活质量。
2 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存在三高(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三低(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不正常现象。为改善这种局面,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模式,社区医生要更新知识,转变单纯依赖药物的观念。二级预防具体措施是:
2.1 对35岁以上就医者(不知自己血压水平的人)首诊医生必须测量其血压并记录之,以便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发现。
2.2 对35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体测血压1次。
2.3 固定责任医生建立高血压门诊、实行档案制,预防、随访跟踪服务,早期检出的高血压病患者每周测血压2次,治疗稳定后每周测血压1次,坚持每月测血压至少1次,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持续性服务。
3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三级预防措施,以治疗为主。
目前高血压治疗提倡的是首选非药物治疗,当血压控制无效时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药物治疗。
3.1 非药物治疗既是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遵循的基础治疗,其内容包括:①减轻体重。有报道称,肥胖患者四年内减重4.5 kg,可维持血压正常,并能撤掉抗高血压药物;②减少饮酒量每日摄酒精少于15.30 g;③有规律的适当运动每日步行或慢跑3 km;④合理膳食减少钠盐的摄入量;⑤戒烟;⑥学会减轻心理压力掌握放松心情的技巧。
3.2 药物治疗 若经过上述改善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舒张压仍>90 mm Hg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社区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协助患者做出经济有效的选择,开处方时还要详细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了其对副作用的顾虑。只有在全科医疗基础上的三级预防才能使高血压病患者得到及时医治,降低并发症和致死率提高健康水平。
4 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没有社区防治谈不上根本控制高血压, 一个良好的社区防治计划应当融入到社区的社会生活中去(包括社区现有的服务体系、服务组织和社会组织, 例如老年协会和妇女协会等等),并使各种防治活动成为当地常规卫生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鹏飞,张建芳.中北大学社区高血压用藥依存性调查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1):66-68.
[2]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18-731.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58-268.
[4]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