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序列音乐;调性融合;塞缪尔·巴伯;夜曲;十二音体系
从巴洛克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调性音乐一直是音乐的主流。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开创的十二音作曲体系将之前调性音乐创作中的主音导向性彻底打破。这一作曲技法的出现,标志着新的作曲思潮与传统作曲方式的彻底决裂。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1910—1981)响应了序列音乐的发展潮流,并在其序列作品《夜曲》中进一步发展了序列技法并将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使此曲具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意义。
以往对巴伯的研究都集中在曲式结构、作曲技法、十二音序列运用等方面。如:杨晓勇(2014)研究认为,巴伯作品《钢琴奏鸣曲》在创作手法上赋予了传统赋格以新的生命力,将人们复杂、细腻的情感变化与赋格的各声部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了新的意义。李琦(2015)研究認为,巴伯作品《夜曲》具有新浪漫主义风格、隐藏着浪漫灵动的现代音乐风格和双重风格下的踏板法。牛怡然(2016)研究认为,巴伯作品《夜曲》体现音高材料的序列思维、调性与无调性的有机结合,将十二音序列完美融入到传统作曲技法的创作中,丰富了音乐的创作手法。程琳(2019)从节奏特点和演奏分析两方面研究巴伯作品《漫游集》,认为其继承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特点的同时也有大胆创新的部分。
而针对巴伯作品中的序列技法,本文从单音列到双音列的使用、新作曲技法与传统理论的结合等方面阐述巴伯作品《夜曲》包含的发展性、包容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呈现了这部作品的研究价值与美学价值。本文为研究巴伯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拓展了宽广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对巴伯作品《夜曲》发展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深入挖掘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从单音列到双音列的使用(发展性)
传统的十二音钢琴作品仅会使用单一序列,例如《钢琴组曲》作品25号,勋伯格在6个乐章中仅使用了一个十二音序列:{E-F-G-D-G-E-A-D-B-c-A-B}。包含其4种变形(原型、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以及各自的12种半音移调,共计48种(4x12)排序方式可供作曲家进行选择。
巴伯为了使旋律具有更多变化,在《夜曲》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音列,具体可见谱例1和谱例2。换言之,巴伯可在共96种排列方式中挑选音列进行《夜曲》的创作,与传统的十二音序列作品相比,其变化更为丰富。
表1和表2横向比较序列中12个音之间的关系.序列1和序列2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并且每个部分具有相同的半音关系。如表1所示,序列1中各音之间音程关系为:小二度3个,大二度3个,纯音程3个,三全音3个。可以看出序列1除了没有小三度和大三度之外,音程都平均分配在了其余的音程关系上。如表2所示,序列2为了弥补序列1中三度的缺失,各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为:大二度3个,小三度6个,三全音3个,小二度和纯音程为O。纵向比较两个音列之间的关系,两个序列中,每一组的第1个音皆为相同的音,而序列2中每一组的第2音都会比序列1的要高半音,同时序列1中每一组的第1个音皆比序列2的高两个半音:序列2中每一组的第4个音都会比序列1的高半音。
较之传统的序列作品,巴伯革新性地使用了双音列,使序列不仅具有横向的联系,而且还使两个序列之间具有纵向的内在联系。
二、新作曲技法与传统理论的结合(包容性与多样性)
勋伯格虽受到同时期作曲家们的尊重,但他的音乐却没有受到听众们的喜爱。十二音序列作品因缺少旋律性,其无调性的特点导致部分听众难以接受。过去的古典音乐传统给巴伯提供了丰富的作曲技巧上的资源,在接受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同时,巴伯还融合了19世纪和声调性、18世纪曲式以及17世纪对位技法,使这部序列作品更易被听众接受。
(一)传统曲式的使用
现代派音乐有一部分是追求自由曲式,但为进一步贯彻新技法与传统技法融合的宗旨,巴伯在这个十二音钢琴作品中使用在18世纪古典钢琴作品里被广泛使用的三部曲式(见表3)。
(二)A段中传统调性和声的使用
勋伯格的序列钢琴作品是高低声部皆使用十二音音列,使得曲目在听觉上具有明显的无调性特征,而巴伯仅在右手的旋律创作中使用了十二音音列,左手使用调性内和声来掩饰了右手无调性旋律的苛刻性。这部作品使用了降A大调的调号并以降A大调的主和弦开始以及结束。虽然这部作品高声部使用了无调性作曲技法,但低声部仍然暗示了降A大调的调式中心。
此曲序列1与序列2的矩阵可见表4和表5,序列与调性的关系如表6所示:此曲A段使用降A大调的主和弦开始,第2小节开始使用序列1的原形(PO)形式,第3小节使用降A大调vI级的第二转位时,使用了序列1的逆行形式(RO)并于第5小节重复。在第6小节转到新的调时(c大调),开始引入序列2的原形(PO)并于第8小节重复。在第11小节转入c小调时,巴伯恢复了序列1的使用,并使用其P7的形式,在第14小节使用了序列1的逆行形式(R3)。在15小节转入降E大调时,巴伯开始使用序列2的P3形式并在17小节重复。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变调,巴伯便切换序列的使用,让调性的变化与序列的使用相关联,使这部作品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三)B段中复调技法的使用
B部分从第20小节开始至第29小节,巴伯使用了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技术(counterpoint),如表7所示,原始动机出现在第20小节的左手部分:G、C、E、F、E。
这个动机在两手问以对话的形式来回弹奏。在第29小节出现了一个华彩片段,右手所有的音符只使用了白键,而左手的演奏只使用黑键,形成了七音自然音阶(diatonicscale)与五音音阶(pentatonic scale)的碰撞,而这种碰撞使这个华彩段具有更丰富的和声色彩。 (四)再现段序列的使用(序列二的延迟使用)
巴伯《夜曲》于第30小节进入再现段(A’段),与A段不同的是,再现段的调性稳定在降A大调。如表8所示,A’段前五小节的序列使用与A段完全一致:30-31小节使用序列1原型(PO),32小节使用序列1逆行形式(RO)并于下一小节重复。与A段不同,在序列1出现了三次之后,巴伯并没有在A’段中引入序列2,而是继续使用序列1。在35五小节使用序列1的原型(PO),38小節使用序列1原型的P8形式并于下一小节重复。临近曲子的尾声,巴伯才恢复序列2的使用。在40小节使用序列2原型的P8形式并于42小节重复。
(五)序列使用比例的平衡性
如表9、表10所示,纵观全曲的序列使用,序列1只使用了原型与逆行的形式,倒影与倒影逆行的形式并未出现,如算上重复使用的音列,序列1中逆行的使用占比高于原型的使用:全曲包含4次序列1原型的使用(PO使用3次;P7使用1次)以及7次逆行的使用(RO使用4次,R3使用1次,R8使用2次)。为了平衡原型与逆行的使用比例,序列2只使用了原型的形式,其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的形式并未出现。全曲序列2一共使用过6次原型(PO使用2次;P3使用2次;P8使用2次)。
此外,此曲中也有规律地重复使用相同音列,例如序列1若连续使用3次,则后两次为相同音列,序列2则是在相邻小节重复同一音列。
如除去相同序列的重复使用,序列1的使用顺序则为P0;RO;P7;R3;P0;RO;P0;R8。其中包含原型4次,以及逆行4次,原型与逆行的使用比例则为1:1。序列1与序列2的关系则体现在原型与逆行的选择上.序列1中使用逆行的R3,序列2则使用了原型P3,而序列1使用了逆行R8,序列2则使用了原型的P8。
结语
勋伯格开创了十二音作曲技法,带领浪漫主义音乐完成了向20世纪音乐的过渡,但其无调性音乐在音响效果上难以被人理解。在勋伯格之后,巴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作曲技法,并将其与诸多传统的作曲元素进行了结合,如19世纪的和声调性、18世纪的曲式以及17世纪的对位法。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同时保留了现代音乐技法上的独创与音响上的和谐。巴伯《夜曲》使用的现代作曲技法可以展示一定的学术价值,与传统技法的结合也最大程度保留了音乐的美学价值。此外,音乐研究者们也能通过其作曲技法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序列音乐。
综上,本文以巴伯作品《夜曲》为例阐述序列音乐作品的发展性与包容性,研究认为:与传统序列作品相比,巴伯革新性地使用了双音列,使序列不仅具有横向的联系,而且还使两个序列之间具有纵向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序列音乐作品的发展性:基于勋伯格十二音作曲技法,巴伯融合了和声调性、曲式和对位技法,在A段中使用传统调性和声、B段中使用复调技法、使用再现段序列以及序列使用比例的平衡性,充分体现了序列音乐作品的包容性。本文进一步挖掘了巴伯作品《夜曲》的发展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系统阐述了其蕴含的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为研究巴伯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拓展了宽广的思路。
从巴洛克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调性音乐一直是音乐的主流。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开创的十二音作曲体系将之前调性音乐创作中的主音导向性彻底打破。这一作曲技法的出现,标志着新的作曲思潮与传统作曲方式的彻底决裂。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1910—1981)响应了序列音乐的发展潮流,并在其序列作品《夜曲》中进一步发展了序列技法并将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使此曲具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意义。
以往对巴伯的研究都集中在曲式结构、作曲技法、十二音序列运用等方面。如:杨晓勇(2014)研究认为,巴伯作品《钢琴奏鸣曲》在创作手法上赋予了传统赋格以新的生命力,将人们复杂、细腻的情感变化与赋格的各声部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了新的意义。李琦(2015)研究認为,巴伯作品《夜曲》具有新浪漫主义风格、隐藏着浪漫灵动的现代音乐风格和双重风格下的踏板法。牛怡然(2016)研究认为,巴伯作品《夜曲》体现音高材料的序列思维、调性与无调性的有机结合,将十二音序列完美融入到传统作曲技法的创作中,丰富了音乐的创作手法。程琳(2019)从节奏特点和演奏分析两方面研究巴伯作品《漫游集》,认为其继承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特点的同时也有大胆创新的部分。
而针对巴伯作品中的序列技法,本文从单音列到双音列的使用、新作曲技法与传统理论的结合等方面阐述巴伯作品《夜曲》包含的发展性、包容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呈现了这部作品的研究价值与美学价值。本文为研究巴伯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拓展了宽广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对巴伯作品《夜曲》发展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深入挖掘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从单音列到双音列的使用(发展性)
传统的十二音钢琴作品仅会使用单一序列,例如《钢琴组曲》作品25号,勋伯格在6个乐章中仅使用了一个十二音序列:{E-F-G-D-G-E-A-D-B-c-A-B}。包含其4种变形(原型、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以及各自的12种半音移调,共计48种(4x12)排序方式可供作曲家进行选择。
巴伯为了使旋律具有更多变化,在《夜曲》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音列,具体可见谱例1和谱例2。换言之,巴伯可在共96种排列方式中挑选音列进行《夜曲》的创作,与传统的十二音序列作品相比,其变化更为丰富。
表1和表2横向比较序列中12个音之间的关系.序列1和序列2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并且每个部分具有相同的半音关系。如表1所示,序列1中各音之间音程关系为:小二度3个,大二度3个,纯音程3个,三全音3个。可以看出序列1除了没有小三度和大三度之外,音程都平均分配在了其余的音程关系上。如表2所示,序列2为了弥补序列1中三度的缺失,各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为:大二度3个,小三度6个,三全音3个,小二度和纯音程为O。纵向比较两个音列之间的关系,两个序列中,每一组的第1个音皆为相同的音,而序列2中每一组的第2音都会比序列1的要高半音,同时序列1中每一组的第1个音皆比序列2的高两个半音:序列2中每一组的第4个音都会比序列1的高半音。
较之传统的序列作品,巴伯革新性地使用了双音列,使序列不仅具有横向的联系,而且还使两个序列之间具有纵向的内在联系。
二、新作曲技法与传统理论的结合(包容性与多样性)
勋伯格虽受到同时期作曲家们的尊重,但他的音乐却没有受到听众们的喜爱。十二音序列作品因缺少旋律性,其无调性的特点导致部分听众难以接受。过去的古典音乐传统给巴伯提供了丰富的作曲技巧上的资源,在接受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同时,巴伯还融合了19世纪和声调性、18世纪曲式以及17世纪对位技法,使这部序列作品更易被听众接受。
(一)传统曲式的使用
现代派音乐有一部分是追求自由曲式,但为进一步贯彻新技法与传统技法融合的宗旨,巴伯在这个十二音钢琴作品中使用在18世纪古典钢琴作品里被广泛使用的三部曲式(见表3)。
(二)A段中传统调性和声的使用
勋伯格的序列钢琴作品是高低声部皆使用十二音音列,使得曲目在听觉上具有明显的无调性特征,而巴伯仅在右手的旋律创作中使用了十二音音列,左手使用调性内和声来掩饰了右手无调性旋律的苛刻性。这部作品使用了降A大调的调号并以降A大调的主和弦开始以及结束。虽然这部作品高声部使用了无调性作曲技法,但低声部仍然暗示了降A大调的调式中心。
此曲序列1与序列2的矩阵可见表4和表5,序列与调性的关系如表6所示:此曲A段使用降A大调的主和弦开始,第2小节开始使用序列1的原形(PO)形式,第3小节使用降A大调vI级的第二转位时,使用了序列1的逆行形式(RO)并于第5小节重复。在第6小节转到新的调时(c大调),开始引入序列2的原形(PO)并于第8小节重复。在第11小节转入c小调时,巴伯恢复了序列1的使用,并使用其P7的形式,在第14小节使用了序列1的逆行形式(R3)。在15小节转入降E大调时,巴伯开始使用序列2的P3形式并在17小节重复。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变调,巴伯便切换序列的使用,让调性的变化与序列的使用相关联,使这部作品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三)B段中复调技法的使用
B部分从第20小节开始至第29小节,巴伯使用了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技术(counterpoint),如表7所示,原始动机出现在第20小节的左手部分:G、C、E、F、E。
这个动机在两手问以对话的形式来回弹奏。在第29小节出现了一个华彩片段,右手所有的音符只使用了白键,而左手的演奏只使用黑键,形成了七音自然音阶(diatonicscale)与五音音阶(pentatonic scale)的碰撞,而这种碰撞使这个华彩段具有更丰富的和声色彩。 (四)再现段序列的使用(序列二的延迟使用)
巴伯《夜曲》于第30小节进入再现段(A’段),与A段不同的是,再现段的调性稳定在降A大调。如表8所示,A’段前五小节的序列使用与A段完全一致:30-31小节使用序列1原型(PO),32小节使用序列1逆行形式(RO)并于下一小节重复。与A段不同,在序列1出现了三次之后,巴伯并没有在A’段中引入序列2,而是继续使用序列1。在35五小节使用序列1的原型(PO),38小節使用序列1原型的P8形式并于下一小节重复。临近曲子的尾声,巴伯才恢复序列2的使用。在40小节使用序列2原型的P8形式并于42小节重复。
(五)序列使用比例的平衡性
如表9、表10所示,纵观全曲的序列使用,序列1只使用了原型与逆行的形式,倒影与倒影逆行的形式并未出现,如算上重复使用的音列,序列1中逆行的使用占比高于原型的使用:全曲包含4次序列1原型的使用(PO使用3次;P7使用1次)以及7次逆行的使用(RO使用4次,R3使用1次,R8使用2次)。为了平衡原型与逆行的使用比例,序列2只使用了原型的形式,其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的形式并未出现。全曲序列2一共使用过6次原型(PO使用2次;P3使用2次;P8使用2次)。
此外,此曲中也有规律地重复使用相同音列,例如序列1若连续使用3次,则后两次为相同音列,序列2则是在相邻小节重复同一音列。
如除去相同序列的重复使用,序列1的使用顺序则为P0;RO;P7;R3;P0;RO;P0;R8。其中包含原型4次,以及逆行4次,原型与逆行的使用比例则为1:1。序列1与序列2的关系则体现在原型与逆行的选择上.序列1中使用逆行的R3,序列2则使用了原型P3,而序列1使用了逆行R8,序列2则使用了原型的P8。
结语
勋伯格开创了十二音作曲技法,带领浪漫主义音乐完成了向20世纪音乐的过渡,但其无调性音乐在音响效果上难以被人理解。在勋伯格之后,巴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作曲技法,并将其与诸多传统的作曲元素进行了结合,如19世纪的和声调性、18世纪的曲式以及17世纪的对位法。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同时保留了现代音乐技法上的独创与音响上的和谐。巴伯《夜曲》使用的现代作曲技法可以展示一定的学术价值,与传统技法的结合也最大程度保留了音乐的美学价值。此外,音乐研究者们也能通过其作曲技法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序列音乐。
综上,本文以巴伯作品《夜曲》为例阐述序列音乐作品的发展性与包容性,研究认为:与传统序列作品相比,巴伯革新性地使用了双音列,使序列不仅具有横向的联系,而且还使两个序列之间具有纵向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序列音乐作品的发展性:基于勋伯格十二音作曲技法,巴伯融合了和声调性、曲式和对位技法,在A段中使用传统调性和声、B段中使用复调技法、使用再现段序列以及序列使用比例的平衡性,充分体现了序列音乐作品的包容性。本文进一步挖掘了巴伯作品《夜曲》的发展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系统阐述了其蕴含的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为研究巴伯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拓展了宽广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