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高校工会建设的价值引领与实现路径

来源 :邓小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人民为主体、以群众路线为方法、以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生动诠释了党的宗旨,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从工会性质与职责、建设效果与要求来看,高校工会建设必然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作为价值引领,并通过把握高校工会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教职工参与水平,为教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助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自身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探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高校工会;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21)05-0105-08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工会系统2018年理论研究课题“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价值引领与实现路径研究"(SCUGH2018—001)
  〔作者〕何艺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207
  王彬彬,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610207雒田梦,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207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也是新时代工会改革和工会建设的基本遵循。如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动工会建设服务于一流高校建设,是高校工会理论与实践创新面临的新课题。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又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初心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段论述从四个方面系统地概括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涵。
  (一)明确了“中心”的主体是人民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历史观或是出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及其利益的原因而不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或是坚持唯心主义而否认人民群众的革命主体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揭露其错误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社会改造活动和实践成果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建设最大的动能来自人民,是人民的力量推动着党和国家事业滚滚向前。习近平强调:“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深刻变革,既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中来,又要强调改革发展成果应由全休人民所享有,因此“中心”的主体必然是人民。
  (二)生动诠释了宗旨,回答了执政的目的和方式
  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这充分彰显了党的为民立场和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的宗旨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体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这一思想鲜明地突出人民至上原则,强调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明确的是,人民的概念既有集体性,也有个体性。因此,为人民服务绝不是抽象化的以人民为对象的口号,而是能让每一个个体深切体悟的现实作为。
  (三)明确了具体工作的实践方法,即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活力且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坚持群众路线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首先要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相信并服务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群众为师,主动向他们学习,虚心向他们请教。只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总结群众创造的鲜活实践经验,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落实群众路线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紧密联系群众的体制机制。凡有好的理念和创新,多是从各行各业的群众具体实践的经验中提炼而来,或是经过试点、试验创造出来。因此,要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一切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唯如此才能凝聚人民之智慧、共享人民之贡献。
  (四)明确了奋斗方向,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奋斗方向是一种愿景、一种期待。只有全体人民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才会有人民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最大力量,才会有美好生活的最终创造。美好生活具有历史性,时代不同,美好生活的标准也不一样。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新时代背景下,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重要命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更加注重人民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见,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内容丰富且具有普遍性,直指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这就需要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共同开创新的美好生活,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也为高校工会建设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要结合实际工作,始终以高校广大教职工为中心,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群众,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高校工会建设的价值引领
  高校工会建设是高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会性质与职责、建设效果与要求来看,高校工会建设必然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作为价值引领。
  (一)高校工会的性质与职责决定其必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作为中国工会的一个重要分支,高校工会是在党委领导下、高校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他们是由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教学辅助、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教师、干部和工人构成,其主体是属于工人阶级范畴的知识分子。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理应是高校工会工作的价值遵循,是确保工会建设正确政治立场的基本保障。具体而言,要切实体现在以教职工为中心上。只有始终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将人民性融入工会工作、内化于高校治理,不断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才能体现高校工会的当代价值。高校工会的性质决定其基本职责就是为了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教职工服好务。这在主体和目的上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存在着高度一致性,需要高校工会在履行基本职责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
  (二)高校工会长期建设的效果决定其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工会组织应建必建的原则,各类高校陆续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会在高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工会日趋成熟和完善。2005年,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高校工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中共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为包括工会在内的群团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高校工会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推进不同时期的高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高校工会自建立以来就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发挥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把自己联系的高校教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凸显了群团工作的政治性要求。第二,高校工会建设紧扣时代主题,顺应我国发展形势,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積极动员广大教职工走在时代前列,在高校教育中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思想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高校工会的先进性。第三,高校工会团结好服务好广大教职工,围绕教职工工作生活现状调整工作内容,以教职工全面发展为导向,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协助教师提高职业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其坚定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从性质上来说,中国高校工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好每一位教职工。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和高校工会工作的良好效果,元论是目的上还是结果上都存在着一致性。
  (三)新时代高校工会建设的新要求决定其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工会建设既迎来了新机遇,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又面临着新挑战,需要直面一些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出台相应的改革方案,对工会系统进行全面改革。在此背景下,高校工会也主要围绕教职工对工会的满意度不高,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不足,工会自身定位不准,服务教职工意识淡薄,具体工作方法创新不够等问题开展一系列自我改革。
  一方面,高校工会要明确自身定位,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教职工对工会的满意度。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会工作要与学校管理、教职工发展相契合,构建以教职工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工会要立足新时代,转变理念,建设好“职工之家”,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满足教职工的美好生活需要积极作为,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是否把教职工的利益和诉求放在首位是判断高校工会自我改革效果的关键。新时代,高校工会要承担起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目标的重任,就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充分发挥好教职工的主休作用,让教职工尤其是中青年教职工在高校建设、改革发展中担当主角、建功立业。
  三、高校工会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路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涵要求,更是高校工会建设的努力方向。从理论到实践,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切实服务好广大高校教职工,就必须探索具体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学习、凝聚共识,把握高校工会建设正确政治方向
  新时代,面对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高校教职工的素养和知识能力关系到高校工会建设的成效。因此,要发挥好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首要的是加强学习,凝聚共识,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一是组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专题学习工会建设的基本理论、法律政策、相关实务等等,尤其要学习中国工会的发展史,了解中国高校工会的组织定位,掌握高校工会建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规律与主要方法。以学习提高认识,以学习达成共识,克服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自觉在党的领导下,以教职工为中心,系统谋划高校工会建设,进一步凝心聚力、谋事创业。   (二)加强服务、提升质量,维护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
  新时代高校工会建设必须从工作实际出发,紧密团结和联系全体教职工,加强服务,提高质量,满足不同类型教职工的各种需要。按照新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工会需要明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不断加强服务、提升质量,当好教职工的“娘家人”。一是建构制度。高校各级工会要及时完善组织人事制度,建立和调整人事争议调解领导小组,确保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有人管、管得住,维护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与和谐的工作状态。二是搭建平台。组织召开高校各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双代会),让教职工从源头上参与学校、学院的重大改革事项和决策过程,通过双代会的平台依法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有效提出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不断完善教职工关于自身利益的申诉机制,使学院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三是做好服务。要组织开展“暖心”“省心”“贴心”服务,积极做好节日慰问、各类喜庆伤病慰问等普惠性服务工作,为青年教职工、困难教职工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相关服务。
  (三)加强参与、促进民主,提高教职工参与水平
  职工是高校的主体成员,工会要发挥好其群众组织的职能,应全面掌握教职工情况及其需求,提高教職工入会意愿,增强其对工会工作的认同,提高教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0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教职工广泛持续深入的参与是高校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成效如何是工会建设是否以职工为中心的直接体现。按照《中国工会章程》,高校各级工会应积极参与高校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以此推进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微观安排。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双代会制度是提高教职工参与水平的重要载体。按照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组织召开双代会,充分利用双代会平台讨论涉及教师利益与权益、学校重大改革发展等事项,以及涉及学校内部治理的相关制度、规范及办法等。在双代会闭会期间,高校工会一要积极组织收集双代会代表提案,对提案进行审查并提交审批,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和回复;二要积极组织工会委员会以及教代会代表,参与涉及学校重大事项的相应工作与决策;三要督促校务、院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督促学校、学院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并不断拓展公开渠道与方式。例如,积极通过会议、网站、邮箱、QQ群、微信群、短信、公开栏等渠道督促各项事务公开,让教职工了解和监督,以实现教职工在整个过程中的民主参与。
  (四)加强特色、建设精品,为教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转变理念、更新方法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特色、建设精品才能行稳致远。对此,作为联系党群的重要组织,高校各级工会要结合学校、专业、学科特色以及教职工特长来统筹谋划,为教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高校各级工会要积极围绕校、院两级的中心工作,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通过打造工会工作精品项目,助益校、院的建设和改革,助益教学与科研。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为例:一方面,可以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读经典、忆初心、品精髓”的读马列原著的精品项目,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功能、学科专业特色和年度纪念活动,以“学院工会—学院青工—青年教师沙龙—学生理论社团”四位一体模式展开,努力打造学习经典著作的范式,助益教学科研、团队合作、教书育人;另一方面,可以围绕教学科研举办各项竞赛,如举办具有时代感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具有智慧功能的电子课件比赛等,以此交流授课技巧与方法,提高师资队伍基本技能,助推教职工建功立业,助力高校的发展建设。
  (五)组织各类活动、促进和谐,助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物质生活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亟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单位的凝心铸魂。无论是高校管理还是教职工工作,都需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其凝聚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持久性作用。高校工会应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类活动,增进教职工相互了解,建立深厚友谊,促进学校、学院和谐。一是注重教职工的广泛参与。组织并推动有特长的教职工积极参加相应的文体活动,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让更多教职工主动参与活动设计与策划。二是注重教职工的情感认同。以构建和谐温馨的“教职工之家”为契机,坚持与学校、学院的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相联系的原则,从改善硬件和软件同时入手,建设教职工的活动家园和精神家园,建设教职工的工会之家和学院之家,在此基础上通过“我爱我家设计文创”“教职工集体生日会”“幸福快乐驿站”“迎新晚会”“欢送退休教职工”等文化活动,促进教职工对工会的广泛认同。三是注重教职工的价值贡献。一方面,各级工会围绕教职工的教学科研主题,组织教职工调研考察并服务社会,从而提高教职工的专业价值;另一方面,在有重大灾难时,组织教职工赈灾帮扶、完成灾后重建项目等,积极组建乡村振兴志愿者队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从而体现教职工的社会价值。
  (六)改进方式、补齐短板,提升自身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有新要求、新期待,高校工会要切实增强“三性”,去除“四化”,改进方式、补齐短板,开创工会建设新局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高校工会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既要尊重工会建设和高校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好思路、好方略、好措施落细、落小、落实。这就需要在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新技术新手段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高校工会干部在具体工作方式上要逐步实现“八个转变”,即由依靠经验直观向经验与科学并重转变、由单向说教向双向互动转变、由平均用力向重点突破转变、由单一受益向互利双赢转变、由独自运行向多方协商转变、由分配命令向有效激励转变、由单一传递向多渠道传递转变、由统一服务向统一与个性化服务并重转变。另一方面,高校工会干部还要紧跟时代,不断创新。在新时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融入和适应,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高校工会要跟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时代步伐,前瞻性地利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构建“互联网+工会”和智慧工会新模式,让年轻教职工感受到工会的创新活力与时代吸引力。这不仅需要工会干部加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更要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到工会建设中来,发挥每一位教职工的作用,引导全体教职工向着美好生活去建功立业。
  (责任编辑付国英)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支撑和服务“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档案馆和档案行业组织的最新战略规划进行研究,分析其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归纳世界档案事业发展趋势。基于上述研究,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扩大开放利用,提高档案事业的社会能见度;加强行业话语,提升档案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助力政府转型,推进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重视
期刊
1911年武昌起义后,苏南地区纷纷响应,迅速光复,革命军兵锋直至苏北地区。张氏兄弟策动?通州和平光复  江苏的通州,于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宣布光复。1912年,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废府州厅,省以下设县,通州改称南通。  清末,通州是一个偏处江北海隅的中等城市,相当于府一级的直隶州,下辖如皋、泰兴两县。其时,实业家张謇已在通州创办了新型工厂,同时又兴办了学校。  通州扼长江门户
期刊
摘?要:山西磷肥厂是我国磷肥工业的先驱,其选址经历了反复比较论证,是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建设历程的生动呈现。文章以相关档案为中心,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了磷肥厂筹建选址的动因,梳理了奠定工厂选址基础的太原化工区的选址过程,展现了磷肥厂确定选址方案的曲折进程,进而深入总结了选址经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工业现代化持续更好推进提供了历史镜鉴。  关键词:工业企业选址;山西磷肥厂;太原化工区;
期刊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何做好档案工作、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受到档案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围绕红色档案工作,在积极征集收集、助力党史研究、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展览展示、加强资源整合、挖掘档案价值、丰富叙事方式、开发文创精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体现了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人文精神”。  关键词:红色档案;收集征集;保管保护;展示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
期刊
摘?要:文章以《档案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為依据,以中国裁判文书网裁判案件为例,分析了档案服务企业违法风险的3个主要表现,即不经招投标程序、违法分包和转包、不依约提供服务,并提出了强化合规性管理、强化业务质量管理、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等防控策略。  关键词:司法判例;档案服务;企业;违法风险  随着档案服务企业数量增多和服务能力提升,其所承担的档案服务外包项目数量也有较大增长,档案服务外包
期刊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百色起义和建设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在兵运、土改、军队建设和民族工作中正确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动群众的正确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重视农民力量,创建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努力发展生产;尊重少数民族,促进民族团结。邓小平在这段时期的实践和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具体践行,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民情怀。  〔关键词〕邓小平;百色起义;人民情怀;群众路线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矢志不渝地追求国家工业化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提出了“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经过接续奋斗,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在2000年前已顺利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实现之际,党的十九大对未来30年作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矢志现代化强国的百年历程,有力地昭示着中国共产
期刊
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作为一种可以与某些频率的电磁波产生谐振的电磁材料,其不同于自然界中已存在的材料,是一种由若干个周期排列的单元而构成的人造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天线的设计上。由于其低成本以及可以调控电磁波的特性,在天线的设计当中引入电磁超材料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天线的性能,达到需求的波束方向和大小。因此,电磁超材料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点。随着5G通讯技术的到来,对自适应波束、多波束以及通带内的需求,超材料覆层天线是电磁超材料与天线结合的一种新形式,通过电磁超材料与天线的结合调控波束和频带从而
〔摘要〕党的理论传播的重要目的在于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内化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中国大地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党的理论传播经历了扩大影响、曲折发展、重点推进和更加成熟四个阶段。梳理党的理论传播实践历程能够为推动当前党的理论传播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在同各种错
期刊
话语体系是近年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亦有研究者从各自的相关学科论及话语体系问题,但从哲学上对话语体系作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还很少见到。近读吴汉全教授202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话语体系初论》,深感此书是近年来专门研究话语体系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创新之作,为推进话语体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文本解读上的创新  话语体系皆以文本为载体,没有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