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我领导力:促进国民发展的关键能力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国民的自我发展却较为缓慢,出现国民发展与国家发展不协调现象。发展国民的自我领导力,使其成为国民自我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助于实现国民在国家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本文探讨了自我领导力的内涵、发展自我领导力的意义与方法。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理解地方政府的重要样本。浙江地方政府在发展中既遵循一般的地方政府理论解释,也展现出了独有的气质特征。与一般性理论认知不同的是,浙江政府在发展中逐步呈现"回应-赋权"型政府的特征:政府的行为逻辑表现出更多的自下而上的特征,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回应社会的主动性。政府主动向下级政府、向市场与社会赋权,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政府运行机制和职权结构。
王门后学是王阳明弟子的概称,但所谓王门后学,实际上只是一个代际概念。在学术观念上,晚明并无一个同质性的王门后学。各派弟子在"良知宗说"大旗下"拟议搀和",发展出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思想路线。王学只不过是各流派自立宗旨、自立派别、争取门徒的最有效思想资源。王门后学最为后世诟病的是流于虚谈,不务经世,事实上,"经世"是王门后学旗帜鲜明的宗旨,无论是"主于道"的经世之学,还是"主于事"的经世之学都在王门后学中蓬勃发展,只不过他们所说的"经世"并非今世概念中的"经世"。王学中的泰州学派一向因平民意识而得到正面的肯定,
批评是由批评家主动发起的一场精神会话,它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又不免要涉及一个时代的文学整体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因此这场精神会话注定是综合性的、多边的.它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视乎需要,也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批评的魅力正在于此。
亚当·斯密不是"最小政府的首创者",也没有提出"一个强大的国家",它把市场用作政府的有效工具。斯密认为政府的意图在于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完全权利,保护法律正义。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斯密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建立了一种自然自由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政府只需要履行三项职能。政府为履行这三项职能需要一定的支出;但政府在涉及经济事务时存在渎职行为。人民和国家的富裕被斯密视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和服务市场。政府、市场和国家应该协调一致,福利国家即是这种政府行为的结果之一。
Joel Migdal教授是国家理论,尤其是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他提出的“社会中的国家”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国家观,重新界定了国家概念并打破了国家和社会的界限并将二者的互动纳入分析,提出了国家社会相互赋权(mutual empowerment)和相互形构(mutual transformation)的概念,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Migdal教授是华盛顿大学政治系的Robert F.Philip讲座教授,同时兼任国际关系学院中东研究项目主任。Migdal教授于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亨廷
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向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了四个字的要求,即“真”、“情”、“实”、“意”。“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表明的是一种立场;“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显现的是一种态度;“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的是一种方法;“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提出的是一种导向。“真”“情”“实”“意”四个字结合起来,就是要求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真情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问:皮萨里德斯教授,您好!我们很荣幸,可以和您进行一次关于经济学的对话。您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您如何评价自己的研究成果?
1912至1927年间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下诉讼审判程序大量援引《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的条款。通过龙泉司法档案可以发现,由当事人本人负责的传讯制度与缺席审判制度,列明援据法律的、规范化的判决或堂谕制作,以及具有终审意义的上诉制度,都是对传统诉讼机制的重大变革,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诉讼审判制度的动作方式,也有效地革除了传统诉讼机制中容易出现的屡票不案、反复翻讼等弊。虽然离审判独立的司法改变目标相距甚远,但从县级审判机构诉讼审判的运作机制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诉讼制度从传统向近代化演进的重大转折。
本文以陈元赘所纂《长门国志》为中心,考察并剖析了陈氏之桴海生涯、志书文本及其方志成就湮没不彰的原因。作者试图在阐释这种海外修志行为历史价值的基础上,论证在明末清初的东亚历史空间里,书籍并不是方志文化交流的唯一载体,指出《长门国志》形塑了这一时期中国方志文化在日流播的另一种可能。
张璁开明代"嘉隆万大改革"的端绪,从张璁、高拱到张居正的改革,一脉相承。张璁开出的革新事业的精神支撑,是时代价值的体现。讲仁爱的精神。主张仁爱德让,王道之本,州县官吏为人民父母官,应提拔有爱民之诚,有守己之操,有处事之才的人。重民本的精神。要重民生衣食之本,认为治天下之本在安民。要切实解决百姓的生存权,清理庄田,分给农民,撤除镇守太监。严禁贪的精神。不许馈送京官财物,议于公朝,不得谋于私室,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倡革新的精神。革新科举制度,改革边防制度和监察制度以及改革祀孔制度。尚和合的精神。张璁引用齐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