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梦人(外一篇)

来源 :天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3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来了,白水塘畔的三角梅早早地把花开上,一簇簇凝固的火焰,恍若梦境。我们的新家就安在这里。
  要说白水塘,真的,它曾经名副其实,不但有水,水里居住着鱼,还有荷塘,生长着许多荷叶。荷塘虽然不大,十多亩的样子,但钻到里面,被荷叶簇拥,也会产生辽阔无穷的感觉。到了夏天,荷叶勾肩搭背,填补了彼此之间的缝隙,几乎覆盖了整个池塘。白色的水鸟时时盘旋在池塘的上空,等相中了满意的地方,便一头扎下去,没入荷叶里面,得意地鸣叫。接着,荷叶们纷纷想开了心事,荷花开了,水红色,星星点点,点缀在一片碧绿之中。风吹过荷叶,荷叶一面的裙边便朝另一面翻卷,露出比叶面浅许多的底面,折叠成一个半圆。风如果不停的话,荷叶就始终保持这种折叠的样子。可是,闷热的午后,风忽然停了,荷叶也仍然是那种半卷的形状,像一个人,将手臂高举起来,再也没有放下来。喧嚣的荷塘变得寂静,荷叶似乎瞬间沉睡。荷塘里的鱼儿喜欢这个时候浮到水面,一边纳凉,一边吮吸荷叶的清香。这是昔日的白水塘。后来,房产开发商开始填埋荷塘。荷塘渐渐缩小,慢慢消逝。
  冬天,荷塘尚有一角未填,剩下一捧清水和数株枯荷。每天都有两三人到荷塘垂钓。他们在塘边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挂饵、抛丝、提竿,样样做得一丝不苟。我和雯雯远远地看着他们,雯雯的笔下,除了花鸟虫鱼外,又有了这些垂钓者的身影。
  天气骤冷,飘起霏霏细雨。这种恶劣气候足以摧毁任何垂钓者的信心。但仍有一个穿雨衣的人到荷塘来垂钓。他是一个极其投入的垂钓者,伫立在荷塘畔,半天纹丝不动。他全神贯注,眼睛一刻也不离浮标。有时,他会举着钓竿,朝左或者朝右移动数步,换一个钓窝。先前,许多人对剩存的荷塘,里面是否有鱼表示怀疑,但这个雨中垂钓者告诉人们,没被填完的荷塘的确有鱼。这些鱼大概有三种结局:一、吞下垂钓者的钓饵,成为垂钓者的收获;二、拒绝垂钓者的诱饵,忍饥挨饿,最后饿死;三、等待推土机的活埋。鱼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垂钓者有顽强的毅力,风雨无阻,身影每天都出现在荷塘畔。他的背对着房舍。他的背影很像一个石块。在雯雯的画里,他真的成了一块沉默、冰冷的石头。很久都不见他提一下鱼竿。风悄悄地擦过他的脊背。有时我们甚至认为,他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垂钓者,他只是一个悠闲散漫的人,多余的时间没有办法打发掉,于是,索性来到荷塘,陪伴那些鱼。
  有一天,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天忽然放晴了。好天气一下子给荷塘招来了几个垂钓者,一、二、三……一共七个垂钓者。他们个个站得笔直,眼睛紧盯浮标,生怕鱼儿咬钩而错失良机。鱼儿们早饿坏了,它们快速地寻找食物。悬挂的鱼饵终于可以尽到职责。
  荷塘的水源本来早已枯竭,荷塘见底将是不久的事情。但一场大雨改变了这种情形,雨水一下子聚满了这枚荷塘。新鲜而陌生的水流,带来了大路上的泥尘,带来了岸上的青草,带来了植物的种子,还带来了许多溺水的昆虫。这片小荷塘忽然变得令人向往和迷恋。雨水本来给困住这儿的鱼带来了逃生的机会。但是,它们太喜欢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生水,以致产生错觉,以为这荷塘依然是它们往日的家。
  水越过塘岸,悄悄流走。荷塘原先细巧的眉目又清晰起来。鱼儿们没有随着水流一起游过塘岸。荷塘里还有雨水带来的食物,食物的种类说起来还很丰富,有荤有素,像蚯蚓、蚂蚱、草茎、饭粒等,甚至还有馒头、汉堡包之类,这些食物可以让它们过一阵富足的日子。这时候,假如有人来垂钓,无论他的钓饵怎样美味,鱼都可以不受诱惑。垂钓的人守候到日落,浮标终无动静。
  但这不表明,荷塘里的鱼从此可以过上太平日子。食物总有吃完的一天,而人的耐心又非常可怕,他今天一无所获,明天他照旧守在荷塘边,即使第二天他空手而归,但他还是会寄望于第三天。鱼很难斗过人,它的耐性没有人的好。鱼吃完荷塘里的食物后,饥饿开始折磨它。垂钓者的美味天天悬浮在它的眼前,更是对它的折磨。鱼最终会去吞食钓饵。鱼被提出水面后,新鲜的身子,闪着银光,像一枚奇异的果实悬挂于空中。
  鱼继续和人比试着耐心。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制胜的法宝就是耐心。荷塘边只剩下一个垂钓者,他天天来荷塘,一来就不慌不忙地做窝、系线、抛丝,然后像生了根似的蹲在塘边。有时候,他会打个盹。天气好的时候,他说不定还会就着塘边的细草,睡上一会儿。
  雯雯越来越沉迷读书,她笃信知识就是打开世界的钥匙,想象可以克服任何困难。雯雯说,那人来垂钓,就是为了做梦,他梦见了荷塘和塘里的魚,以前,荷塘里长有茂盛的荷叶,塘水清凉,一群鱼生活在里面,这种生活本来很好,可是忽然有人开始填埋荷塘。荷塘越来越小,眼见得鱼儿们就要被活埋于泥土之中。雯雯说,她在一本书看到过,那人终日做梦,梦成了他的牢笼,也囚禁了塘里的鱼。
  我问雯雯:“书里没说怎样解救鱼儿吗?”
  雯雯说:“说了。等那人梦醒。如果他梦不醒,鱼儿们就逃不掉活埋的命运。”
  我和雯雯看到,男人天天垂钓,无论他睡没睡,他都是一个梦境。他手中握着鱼竿,丝线垂入水中。现在,鱼儿们也知道了,囚禁它们的是日日到塘边垂钓的这个男人,是这个男人的梦。只要摇醒这个男人,它们就可以逃出他的梦境,逃脱被活埋的厄运。
  鱼群中一条鱼拼命地咬钩,还衔着钓钩拉直丝线,企图牵动男人,好叫他醒来。但鱼的力气太小了,不仅没有弄醒男人,反而使男人睡得更沉。男人开始是坐着睡的,现在索性倒下身来,在岸边的草地上呼呼大睡。鱼儿们非常绝望,照这样下去,它们无法脱离男人的梦境。
  我问雯雯:“书上没说有别的办法可以救出鱼儿们吗?”
  雯雯说:“有,我想一定有,我正在寻找。”
  第二天,雯雯拽住我说:“找到了!找到了!”
  我问:“什么办法?”
  雯雯望着我说:“另一个男人,做相同的梦,他梦见什么,池塘里的鱼就变成什么。”
  我说:“请谁来做梦呢?谁高兴来做这样的梦呢?”   雯雯说:“爸爸,你来做吧,当然是你了。你适合做这样的梦。”
  我答应了女儿。雯雯又说:“做这个梦是有条件的,书上说,你本来有一个美梦,可以献给自己最亲的人,但是,如果你的梦给了鱼儿们,以后就没有梦了。你还要做吗?”
  我问雯雯:“你说呢?”
  雯雯说:“做。先顾眼前。”
  我到渔具店买了钓竿、钓丝、钓钩,开始了我的垂钓生涯。我的钓技生疏,所以老是钓不到鱼。但是我非常有耐心,我和鱼儿们比的就是耐心。池塘里的食物吃完了,等到那一天,鱼儿们就会咬我的钩了。所以,我天天到塘边去,不仅同鱼儿们比着耐心,而且还同另一个做梦的男人比耐心。只要我有了足够的耐心,就能打败那个男人。
  我还没有形成梦境。我知道,在我的背后,雯雯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我。我的背影,成了她不断描摹的画面,有时模糊,有时清晰。我非常认真地垂钓,不但我在付出努力,雯雯也替我做了努力。三角梅又把花开上,异常热烈,灿如梦境。冬阳暖和极了,它洒落下的是雨点一般的暖意。我坐在塘边的草地上昏昏欲睡。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是一名信鸽爱好者,饲养了一群信鸽,午后,他打开鸽舍的棚门,放出鸽群家飞。鸽群飞临荷塘,它们的影子从我的脸上掠过,我的眼睑微微痒了一下,睡意顿时像火车一样碾压而来。真是奇妙,这群鸽子竟飞入我的梦境。其实,我更愿梦到那对找到我家里的斑鸠,但是竟没有梦到它们。说时迟,那时快,荷塘的鱼儿们全部脱下鳞片换上羽衣,跃出水面,凌空而去。在它们身后,荷塘越来越像一枚闪亮的硬币。它们盘旋了一周,似乎要最后打量一次荷塘,便匆匆离去。
  我问雯雯:“我可以回到我原来的生活中来吗?就是说,我不再扮演垂钓者?”
  雯雯说:“暂时还不能。你还要继续垂钓,继续做梦,让那群鱼儿逃得足够远。”
  我说:“那要得几天?”
  雯雯说:“两三天吧。”雯雯强调这是书上说的。之后,她埋头作画。我呢,装模作样地垂钓。
  春天来了,阳台上的三角梅早早地把花开上,一簇紫红的、凝固的火焰。它们的热情保持了很久,一直到夏天。雯雯喜欢画画,天空、海洋、森林、机器人、动漫女孩这些,全被她搬到她的画纸上。她的线条夸张、幼稚,但充满想象。在她七岁的脑海里,一切都有可能。她也经常画阳台上的三角梅。当她把她童稚的目光从遥远的天边收束回来时,她便仔细地打量起我们家阳台上的三角梅。
  我们阳台上的三角梅本来是紫红的,但雯雯的三角梅是大红的。我指出她着色不准,谁知,下回,她的三角梅变成黄色、蓝色和黑色。而且,她的三角梅花瓣有时是三瓣,有时是四瓣,甚至五瓣、六瓣。
  我问她:“你不喜欢三角梅吗?”
  她说:“喜欢。”
  “那么为什么把三角梅画成这样?”
  她说:“我想看看三角梅变成另外的样子会是什么样。”
  我想不管雯雯把三角梅画成什么样,都改变不了三角梅原来的样子。她爱怎么画,由她画去。
  有一天,雯雯拖住我,嘴努向阳台,说:“有情况。”
  我看着阳台,没有发现异常。
  雯雯说:“看三角梅。”
  “三角梅怎么了?莫非三角梅开出了黄色的花?”
  “嘘,”雯雯竖起了手指,示意我别出声,“你没发现,三角梅有动静?”
  我摇摇头,的确没发现。雯雯说:“爸,你眼睛也太不管事了,你再看,那里,两只小黄雀,来了两只小黄雀!”
  顺着女儿的手指望去,先是看到了一只,接着,又找到了另一只。它们很小,拇指一般,黄中带翠,精致可爱。我们家的三角梅,它们的热情,终于招来了一对黄雀。那天的餐桌上,我们便热烈地议论起这对到访的客人。它们是什么鸟?它们是一对兄妹还是一结夫妇?它们是偶尔路过还是准备久居?
  雯雯说:“它们已来过好几次了。”
  “是嘛?”妻子说。
  “是的。”雯雯说,“我希望它们住下来。”
  “宝贝,我也希望它们在我们家住下来。”妻子搂住女儿说。
  那黄雀仿佛听懂了我们的话,知道我们一家有多么欢迎它们。白天,它们待在三角梅里鸣叫,傍晚,也听到它们的叫声从三角梅里传来。它们在里面住下来了。
  它们显得十分快活,有时站在三角梅顶上大声唱歌,有时又依着在三角梅虬枝轻轻啼鸣。
  雯雯说:“爸,既然它们打算住下来,而我们又是这么欢迎它们,为什么我们不给它们造一幢房子?”
  雯雯一时把我難住了。我觉得我不能为了讨好女儿,就马马虎虎、粗制滥造地给小黄雀造一个房子,哪怕口头许诺也不行。我说:“我不能给它们造房子,它们自己会造房子,关键是,它们不稀罕爸爸给它们造的房子。”
  “它们自己造房子?”雯雯睁大了眼睛,“它们那么小,它们能搬动一块砖?”
  “傻孩子,它们才不用砖哩。”妻子说。
  “那用什么?”雯雯打破砂锅问到底。
  “你自己看呗。”
  那对黄雀已打定主意把家安在我们家的三角梅上。它们不停地飞到外面,又飞回来,衔回它们造房子的材料,雯雯眼尖,早就看清楚黄雀嘴里衔回的是一些细树枝、木麻黄叶子和人的头发丝。两只黄雀飞出飞进,一心为自己的家奔忙。它们的工程进展得十分顺利,大约一个星期的工夫,它们的房子就竣工了。
  雯雯说:“它们开始有房子了。它们的房子建在三角梅上。有房子就有家了。”
  我按捺不住好奇,说:“它们的家在哪?”
  “在那。”雯雯用手一指,“爸爸,允许你去看一眼。”
  我跟着雯雯,蹑手蹑脚地靠近三角梅,透着花叶,我看到了黄雀的窝。这窝褐色,半个拳头大小,系在几枝树枝间,很像一只轻盈的小摇篮。一只黄雀立在窝边,双眼盯着我们一动不动。另一只黄雀飞到阳台上,尖声鸣叫,似乎是在警告我们。雯雯朝黄雀打手势,她告诉黄雀,我和我爸爸,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对你们的房子好奇罢了,让我们看一眼,就看一眼。黄雀一定看懂了雯雯的意思,因为它不再尖叫了。   晚上,我们都兴奋极了,妻子说,黄雀把窝搭好了,说明它们是一对夫妇,它们很快就有小宝宝了。雯雯也说,我们要有一群小鸟了。
  此后,黄雀不再像先前那样忙碌。以前它们总是成双作对,一起鸣叫,一起筑巢,而现在,很少看到它们双宿双飞,常常见一只黄雀立在三角梅枝头,或守在它们的窝旁,另一只则杳无踪影。雯雯问,另一只黄雀呢,它逃跑了吗?它出门走丢了吗?
  我说:“没有,都没有。”
  雯雯说:“那,它哪去了?”
  我说:“你再仔细看。”
  第二天,雯雯跑来告诉我,她知道另一只黄雀哪儿去了,它藏到窝里,它们在玩捉迷藏。它们轮流躲进窝里,留在外面的那个就到处找,它知道另一个就藏在窝里,但它装着不知道,还是在窝边到处找。
  我和妻子相视而笑。这一下,我们确切知道,黄雀夫妇的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们开始孵蛋了。
  我告诉雯雯,它们还会变魔术哩,它们会变出一窝小鸟。
  雯雯双眸绽出亮光,她说:“真的吗?”
  我说:“当然是真的。你就等着吧。”
  为了给黄雀创造一个安静的孵化环境,我们商量好了:全家衣物改到另外一个小阳台晾晒;禁止大声播放音乐,同时,限制观看电视的音量;禁止随意到阳台上走动;禁止接近三角梅惊扰黄雀。
  雯雯特别喜欢悄悄地走近三角梅,悄悄地打量黄雀和它们的窝,现在,家里有了这些规定,她只能隔着窗户盯着阳台。在家里,我们说话小心翼翼,生怕大声一点就会惊扰黄雀。我们心里喜洋洋的,因为小鸟对我们的信任,把它们的家安在了我们的家里。我们看往阳台的目光是热切的,像夏天的阳光,可以帮助黄雀更快地孵化它们的小宝宝。
  雯雯報了暑假绘画班,每周一、三、五的下午是她上课的时间,7月18日这天中午,我送雯雯到兴趣班的路上,只刮过一阵风,降下一阵雨。市气象局预报,台风“威马逊”将于傍晚经过。眼前的风雨,毫无疑问就是“威马逊”的前兆。下午5点多,我提前下班,到兴趣班接了雯雯,接着,又弯到岳母家接妻子。风越来越大,开车在大街上行驶,小车几乎要失控。天上飘飞着树叶和垃圾,路旁的铁皮瓦被风掀起,像大刀一样在空中飞舞,不时有广告架砸向地面。“威马逊”台风比想象的要大。路上太危险,我和妻子决定在岳母家暂住,等台风停息再回家。
  我们和岳父岳母一起瑟缩在屋里,听凭“威马逊”肆意蹂躏世界。子夜时分,“威马逊”风力达到最大,整个楼房被吹得摇摇晃晃。水电都停了,城市陷于巨大的黑暗。这一夜,海水倒灌进入城市,郊区农田被淹,无数间房屋倒塌。
  黑暗中,雯雯搂着她妈妈,她睡不着,她轻声问:“妈妈,我们家的黄雀,它们怎么办?它们会到哪去避风雨?”
  如果不是雯雯提起黄雀,我根本就把它们忘记了。它们没事吧?
  第二天,我们回到家,阳台上落满了脏物。三角梅被台风捋光了叶子,只剩下赤条条的枝丫。枝丫映在雪白的墙上,像一团杂乱的铁丝。黄雀和它们的窝也不见了。
  雯雯站在阳台上发呆,她不停地问,黄雀哪去了?台风把它们刮走了吗?它们不是在孵蛋吗?它们的蛋呢?
  三角梅刚刚被台风打劫,正惊魂未定,它肯定知道黄雀的去向,但它不会把这一切告诉我们的。
  接下来两天,雯雯总爱往阳台上跑,她想看到黄雀回来。周一,雯雯又去学画,接她回家时,她首先跑到阳台上。甚至天黑了,她还守在阳台上。
  我和妻子都知道,女儿在等黄雀回来。
  我和妻子不忍心告诉女儿,“威马逊”带走了黄雀一家,它们不可能回来了。
  雯雯学画的日子仍然去学画,回家了,就爱在阳台上发呆。她还是问:“爸爸,黄雀它们会回来吗?”
  我说:“你想它们回来,它们就会回来。”
  我也盼望黄雀早点回来。
  “威马逊”过后大约半个月,有一天下班,我发现我们家阳台上被台风捋光了叶子的三角梅,忽然长出了片片新叶,而且在稀疏的枝丫间,悬挂着一枚褐色的鸟窝。
  我非常奇怪。雯雯说:“爸,你骂我吧。”
  “为什么要骂你?”
  “我弄脏了我们家的墙壁。”
  我端详三角梅新长的叶子,还有褐色的鸟窝,原来都是雯雯用彩笔画到墙上的。
  第二天,奇迹继续发生,两只黄雀回来了,它们站在三角梅花间鸣叫,像先前一模一样。
  严敬,作家,现居海口。主要著作有小说集《五月初夏的晚风》等。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周易》中已有明确的“形”、“神”观念,且有主体之“神”与客体之“神”之分。“神”流衍变化到《淮南子》,向艺术创造领域靠近,提出人的眼睛是“精神之户”说,为
“那个女的到底是怀孕,还是胖?”  有人在窃窃议论。大惊小怪,没见过胖子吗?宛铃斜眼瞄去。  那是一对年轻情侣,男的背双肩包,一身休闲打扮,女的鬈发梳成马尾,穿一条低腰短裤,石榴红的无袖上衣,下摆缀白蕾丝边,盖在小腹部位,强调着那里的平坦,同样露出来的还有两截甘蔗般细瘦黄白的手臂。是都没在吃饭吗?宛铃不以为然。  六月的淡水,游客的汗水流下又被太阳吸干,转角的这家胡椒饼老店,大排长龙。每隔几分钟,
期刊
一、补贴的构成要件与国有股减持中的权益让渡 补贴是成员国境内的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所提供的、或者二者委托的私人机构提供的、具有专向性的财政资助、价格支持、收入支持
1  每次回罗镇,都因它的急剧变化而惊叹。走在喧闹的镇中央,原来那个童年游戏之地不见了,记忆中巨大的操场也好像缩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水泥铺就的街心花园,中间竖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镌刻着本地书法家书写的“罗镇文化公园”几个字。公园周边被商业店铺所环绕。来自周边四乡八村的人,在狭小的街道上,赶着猪和羊大声吆喝,扛着扁担和箩筐横着走。被扁担敲了脑袋的人会抱歉地说对不起,自己的脑袋不小心碰了扁担头。扁
期刊
那天他喝得有点多。还好,在D城过活这么多年,他的脚记得那条路。东一脚,西一脚,落到地上还是那条路。路那头有一张门,门上的锁认得他手上的钥匙。门里头有一张床。他不要多,他只要一张床。躺到床上之后,他径直把白天睡成了夜。  有人敲门。敲得很响,直到把里面的夜敲回白天。他不知道怎么了,以為他睡错了地方。他问这是哪里。人家没说这是哪里,人家问他是谁。大概是因为不知道在哪里,有一阵他想不起他是谁。后来想起他
期刊
那个夜晚,原本是个平常夜晚。六月的天开始闷热,兮兮打开门,四五个男孩涌进来,他们和她同年,刚过或者将要过二十岁生日。兮兮在心里称他们男孩,一种不由自主的母性的态度。  男孩们将去隔壁房间排练他们的小合唱,排练开始前,他们习惯性地到兮兮这儿逗留。男孩们一进来,屋子拥挤了,他们延续着之前的说笑,没有必要地拔高声量。自从有过小合唱,男孩们开始拔高声量说话,他们有了希望,希望被人注意自己的声音。喧闹中,兮
期刊
儿子十五岁那年,分明是下了决心要办一个“出花园”仪式的。所谓的出花园,是潮汕民间的一种成年礼。十五岁生日当天,孩子是主角,耳后别上红花,穿红内衣,着红屐,腰间围有红肚兜,装盛十二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晨起要沐鲜花浴,采集十二种鲜花,泡在宽脚的桐油木桶里。洗涤过这一回,便算换了一副心肠和体魄。家里要备办家宴,大请亲邻,小主角破例坐在上位。经过这一场,就算出花园了,可以把这个孩子向整个世界放行。大
期刊
硅是水稻、大麦和甘蔗等作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能提高作物细胞壁的强度,能增强作物抵抗病虫的侵入,抗倒伏的能力.在南方酸性土壤和砂质土壤上,水稻篱用硅肥有显著的增产效
命名  生在庭院的猫咪,三个月大了,其中一个,成为我家一员。我给他命名:姓黄——披一身橘黄底褐色条纹闪闪发亮的华美皮毛;名英俊——有一张忠厚老实的包子脸;字黄爱中西——如今他日日与一堆中西书籍作伴,触目所见,只有书;号无事忙——就像那个大观园里多情、单纯的怡红公子,尽日忙些无用之事。  古人以地名、氏族、父姓、赐姓、官职等等,作为姓氏、字号。如同父母给子女、皇帝给臣民、哲学家给万物、上帝给造化自然
期刊
FA的结构具有特殊性:低分子量而易被生物吸收;高官能团含量而生理活性大;络合能力强而反应性高;直接溶于水而得到酸性溶液等.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FA易被生物吸收,有一定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