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惠先生印象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刘小惠: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人大附中工作27年,先后担任地理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科技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2000年担任人大附中副校长。现任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人大附中书记、副校长;海淀区政协委员。
  刘小惠,人大附中書记,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校长,虽有职称,但先生这称呼,更符合她在我心中的印象。今生因为认识先生,总是欣然。
  我对于人翠,只是一名过客,随时可能要走的。但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我想,前生我一定是生在这人杰地灵之区,才换来今生对人翠的驻足与守望。
  近日,北京的天,透蓝;我的心,透亮。我仰望天空,随着白云移动着这一年里关于在人翠的记忆,或许,有人不曾留心,但我始终铭记于心。
  我对小惠先生的印象,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
  那天清早,我正准备赶往学校拍摄一个活动,这当中,我突然接到先生的电话,告诉我活动延后了,让我再多睡会。接到这个电话,我的心灵猛然被一种东西袭击了,鼻子发酸。
  这个电话之前,我与先生只有因工作需要的面缘,并无交集。她的电话让我想到梁衡在《与朴老缘结钓鱼台》中写到的:“缘是什么?缘原来是张网,德行越高学问越深的人,这张网就越张越大,它有无数个网眼,总会让你撞上的,所以好人、名人、伟人总是缘结四海;缘原来是一棵树,德行越高学问越深的人,这树的浓荫就越密越广,人们总愿得到他荫护,愿追随他。”这次似乎偶然的电话,让我撞上的缘分今生也不会忘记!
  从这件事开始,我利用工作之便更加注意她,她在我心中的印象更加清晰起来。
  这一年里,我熬夜的次数明显增多,近乎是在这个学校前几年的总和,可能,这也将是我以后的一种工作常态,在我合作的几所学校中只在人翠才有的常态,我知道这也必定是小惠先生的常态。
  记得有次活动,我从镜头中发现她的脸色发白,便在间隙给她发了条信息,没有得到回复。下午,我正和丁书记谈事,她回到办公室,看到我在,宛然一笑,给我两字“病了”。简单的两个字,简单的一个心态,简单的不禁让人心疼。
  有幸,在一次中韩学生交流活动结束后,我能与先生交谈。在这次交谈中,我知道了教育家刘彭芝校长,了解到小惠先生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的源泉。她说:刘彭芝校长当初执掌人大附中的时候,首先做的就是让人大附中的人气指数不断攀升,因为一所学校的人气指数高,才会核心竞争力强。现在,人翠也是同样的命理,她是一池春水,她需要一股劲风吹动起来,汹涌澎湃,奔向她应该达到的目标。
  如今,人翠已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得到延续,“小校园大课堂”的创新教育模式得到发挥。想想我当初来到这学校的情形,真是恍若隔世。
  《What are words》中有段唱词:你在与不在,我都在近旁;你走或不走,我都在那里;你唤若不唤,我都会看见……小惠先生对教育爱的坚守,是一种品质,认真、负责、有担当、有涵养。她尊重学生,尊重老师,尊重我这样的“北漂”。正是她如此认真、负责任,她改变了人翠,她为人翠的发展尽了自己百分百的力量!
  原中央党校的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说过:对待工作“敬业精神第一,水平还在其次”。敬业是什么呢?就是热爱,就是负责。在人翠的一年里,在与先生的接触中,小惠先生做到了前者,后者也没在话下。
  招生是份憋屈苦差,这是我随同先生及同事多次外出之后的感触。我记得有次丁书记开玩笑说:以前在人大附中都是我们在挑别人,现在倒好,到处求人。虽说是一句笑话,但其中的委屈可能不会为外人所能理解。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本部的招生。在会上,人大附中的主要领导一字排开接受家长们的检阅,当介绍到先生时,我不禁也油然而生一种骄傲。但随后的招生推介,先生的角色随即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断崖式的变化,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可先生很完美地完成了这次推介,我想,这就是爱,这份爱必定会丰富、造就一个全新的人翠。这也是先生给我的意义。
  高考,骄阳似火。我随同小惠先生来到育英考点,学生都已进场,这时,有两名学生从里面出来拥抱了先生和丁书记,我们很诧异,学生说:听说校长来了,特意出来拥抱一下。没有大话,不是彩排,就是那么的自然。我看得出先生很高兴,很满足,满脸笑容。我心为之一动,差点对先生说:我也想拥抱您一下。真的!
其他文献
眼看当下,我们太多的学校在做校园文化,或不惜重金请广告文化公司,或自己绞尽脑汁地去设计,或想方设法地在自身的历史故事中搜寻厚重的积淀。其目的不言而喻:让校园更有文化味,让教师更有归宿感,让学生更有使命感,让校史更有厚重感……  遗憾的是,我们隽永光鲜的文化,学生知之甚少。  曾经非常喜欢一所四星级高中的校训,于是在校园里随便问问学生的理解,竟然有了不可思议的发现:我们很多孩子竟然不知道校训是什么—
期刊
来自西班牙的《关于飞翔的湖泊》是一部具有“身体剧场”概念的戏剧,单看剧尾便知:观众们领到笔,在女主角的白色上衣上随意涂画。用北京剧协秘书长杨乾武的话来说:“这部剧呈现的是当代剧场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戏剧。它突破传统戏剧表演,把摇滚乐、新媒体都用作其中的元素……但演员的舞蹈水平非常专业,一般人又表演不了。”  荷兰的戏剧《斑比系列7》听名字很童话很动漫,表演却很晦涩,没有情节,节奏缓慢,开场了很长一段
期刊
如果我在开行政会的时候直接批评,虽然从道理上来讲,我也没有错,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还可以树立我的所谓威信,因为我确实也是对事不对人,但是可能也会打击他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我以后工作的开展。  “车慢一点,停下来等等红灯,你能看到每个路口的风景;队伍慢一点,与陌生人攀谈,你有机会邂逅意外的际遇;饭慢一点,多一道烹饪工序,你会尝到垂涎欲滴的大餐。”这是网络上的一首小诗,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现代
期刊
殊不知一张张PPT,一个个视频的背后,是对孩子眼睛无形的伤害。请大家调试好投影仪的亮度,不要过亮,也不要过暗;请各学校控制学生一天看屏的时间,避免学生眼睛疲劳。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送儿子上学的第一天,向学校发出追问:“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我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作家的追问,婉转地表达了人们对当今学校教育的担忧与期望。令人尴尬的是,突然面对这个追问,很多教育人竟然无法给
期刊
最让我难以容忍的事情是:只要我离开,班里就会有嗡嗡嗡的说话声,终于,我愤怒了,我把优秀班集体的奖牌狠狠地摔在地上,我大声地宣泄对他们的不满:“你们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你们太让我失望了!”可是我的愤怒只是换来了片刻安静。而这一摔,更加疏远了我和学生的距离。随后的我焦头烂额,一度心灰意冷。  转眼间,来到漯河高中这片热土已经八年。八年间,我对漯高感恩之情未曾改变,因为漯高给了我家的温暖。八年间,我对自己
期刊
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把握好惩罚过程“温差”,用“惩罚的温度计”去弄清受罚者的成长需求、兴趣点和个性倾向等诸多因素。  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被形象表现为:儿童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教下一代尽“孝”。可见,我国的教育惩罚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字的甲骨文形象表明,惩罚是教育中与生俱来、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内在表现、内在必然。但是,教师泛滥的惩罚是绝对要不得的。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对未成年
期刊
你云一般自由  推一推你便惬意如梦  他们说  这就是教育  来吧,孩子  不管它  挥一挥衣袖  拂去悲伤的瓦砾  定一定心神  推断绝望的断壁  那盏灯前  你我嘴角的浅笑慢慢融开  孩子,不经意  我就醉在了你天使般的酒窩里  走在诗意栖居的巷口  我捧你入怀  母亲般慈爱  父亲般苛责  他们又说  这不像教育  来吧,孩子  不管它  迎着寒风你恣意奔跑  沐浴阳光你骄傲成长  扬手  
期刊
叶水涛,现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基础教育中心主任,《语文世界·教师之窗》主编,《写作》副主编。曾主持规划江苏省小学教师自学考试课程设置,主编《教育学》、《心理学》、《写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和著作,专著有《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学习心理》、《语文世界探索者》等,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00多篇。现主要研究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流派,及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