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大纲作为高考的指导性文件,对考生最后三四个月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起着指导作用。本文拟通过解读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历史部分中隐藏的“秘密”,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一些建议。
  
  “秘密一”:能力要求契合课改目标。
  
  与往年一样,2009年考试大纲的文综部分对学生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这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这些基本要求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完全契合。
  可以预测,2009年高考试题命制将继续沿着“能力立意”的改革思路。契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着对考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准确评价的命题要求,使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秘密二”:考试范围凸显主干知识。
  
  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严格依据教学大纲。2009年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内容范围严格限定在2002年版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考试大纲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要求依然突出。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就历史阶段而言,依旧突出了春秋战国、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阶段;就历史内容的属性而言,中央集权的演变、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和文化史的内容要求更加明显。
  
  “秘密三”:试题命制呈现四大趋势。
  
  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纲变化小,这预示着2009年高考将在试题命制上做文章,命题思路和方法可能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第一,在命题原则上,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导向,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为素材,凸显强烈的时代感。通过以史为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考查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考生的人文知识及基本素养。
  第二,在命题方式上,历史试题通常围绕教材的主干知识设计问题。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设问,对主干知识进行全面、深入、透彻的考查;既有“中心主题式”设问(即一个大题干为一个中心问题,在此之下设计3~4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小问题),也有单一的设问。
  第三,注重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体现对文科考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如2007年高考中关于帝王谥号的试题,2008年高考试卷中考查阴阳方位的判断、十二生肖、天干地支纪年法等。
  第四,高考命题会从各个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试题设计的切入点“平民化”和“大众化”,积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这些试题不但能有效地考查主干知识,而且能让师生感受到新课程的活力。
  笔者拟对2009年历史学科复习备考提出如下建议:
  
  一 要利用课本标题,纵横联系,对课本内容进行整体性把握。
  
  在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同学们应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先回忆教材相关章节和子目录的标题,因为标题是“纲”,对这些“纲”进行综合、归纳,便形成了每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线索。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历史概念等。知识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内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如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从地主阶级坚持“中体西用”到资产阶级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再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文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这样整合教材就能有效避免因知识点太多、太散而影响整体把握教材的问题出现。
  
  二 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科学整合教材,进行专题复习。
  
  笔者认为,可将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等新角度重新整合高中教材,按照以下18个专题进行复习:
  
  (一)政治文明史
  1.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突出西周的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朝至明清时期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及演变规律、选官制度、军事制度、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古代重要改革分类及规律性认识等知识点)。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边疆地区的开发(突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的贡献等知识点)。
  3.近代列强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突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等战争及其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历史影响,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与列强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
  4.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突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及其影响等知识点)。
  5.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国共两党及相互关系(突出同盟会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等知识点)。
  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突出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与祖国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等知识点)。
  7.人类文明的交流和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突出中国古代秦汉、隋唐、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情况尤其是两条丝绸之路的演变过程,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过程。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等知识点)。
  8.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突出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国家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体制的比较,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调整等知识点)。
  9.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突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诞生到实践的过程、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历程等知识点)。
  10.大国关系与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突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英法、英德、法德、美日、、美俄等国之间关系的演变,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过程,重要国际组织,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理性思考等知识点)。
  1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及其现代化模式(突出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对亚洲地区的侵略产生的双重影响、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对亚洲地区的侵略与亚洲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后亚洲国家的独立与其现代化模式等知识点)。
  
  (二)经济文明史
  1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突出春秋战国、隋唐、明清三个时期的发展,以及古代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盛世、商品经济的 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等主题)。
  1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经济近代化历程(突出近代五种主要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演变,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对近代中国革命的影响等知识点)。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知识点。注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索历程的比较)。
  15.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突出新航路的开辟、三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国家运行机制的调整、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等内容)。
  
  (三)精神文明史
  16.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的发展(突出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古代文学艺术等内容)。
  17.近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思想解放潮流(突出近代以来中国不同阶级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即“西学东渐”,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
  18.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突出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及其影响,文艺复兴期间的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
  
  三 要瞄准时政热点,突破学科综合,培养自己对时政热点问题的感知能力。
  
  高考文综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学科为基础,以能力为立意,以问题为中心,以热点为切入点。近年来高考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即持续性热点问题。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世界等。三是周年性历史事件。近年来,高考十分关注对周年性历史事件的考查。从近年来的考查情况来看,这些周年性事件都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命运的重大事件。
  鉴于近年来高考对时政热点问题的上述命制思路,同学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必须注意逐步培养对时政热点问题的感知能力,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维能力,实现科学应考。一要找准切入点。学科间综合首先必须结合高考形势的发展和各学科的共性特点,找准政史地三科的切入点,即综合三科共同的重点、难点、热点、信息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科综合意识。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跨学科综合题都是以社会生活中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为载体来命题的,强调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我们要从政史地三科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和解释社会实际问题。二要重视原理与规律的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高考文综跨学科综合题历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考查考生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往往提供新材料,从新角度提出问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独立编制答案的表述能力。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必须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原理与规律,形成解答问题的思路,逐步培养感知热点问题的能力。三要充分发掘热点问题蕴藏的内涵和反映的本质,把握其与教材主干知识的联系,真正做到回归教材。
  附: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重大热点问题:
  1.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改革开放30周年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突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问题。
  4.中国与一些大国或组织(如日本、俄罗斯、美国、欧盟)之间的双边关系(2009年恰逢中美建交30周年,注意用中国的外交政策来思考)。
  5.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积极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如中国领导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出席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系列峰会、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等)。
  6.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7.中国的区域发展问题(如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区、北部湾地区开发等)、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8.中外主流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9.抗灾救灾(人类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
  
  四 要科学整合学科主体性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与历史单科试卷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文综卷不再强调考查历史学科知识覆盖面,而是突出考查主体性知识。历史学科的主体性知识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它集中反映了在各种矛盾运动中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国古代史部分的主体性知识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史前期80年历史的主体性知识是“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中国近代史后期30年的主体性知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专制统治、创建新中国的斗争”;1949年开始的新中国历史的主体性知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主体性知识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主体性知识是“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上述内容。
  
  五 要注重思维技巧与思维方法,建立错题档案,及时排除思维障碍。
  
  在高考考查的多种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档案,总结自己经常出现的思维障碍,分析出现这些思维障碍的原因,举一反三,及时找到排除这些思维障碍的方法。
其他文献
国内要闻    7月1日,经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同意,依托中青网建立的大学生村官之家网站(http://cunguan.youth.cn)正式开通。  7月3日,第四次全国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主持大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宣读表彰决定,授予崔述生等150名残疾人“自强模范”币尔号,表彰空军指挥学院十队等100个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康金环等100名全国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系统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已从知识型教学转变为素质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使用多媒体教授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视频资源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使用视频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是学生地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解读,就历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五大维度,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笔者在本文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探讨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立足历史教学内容重难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针对教学重难点,将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无缝嵌入,让学生既学到了重点知识,又提升了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从今年的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来看,命题特点与往年相比基本上是平稳的。试卷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既考查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又很好地体现了江苏的地方特色,应该说今年的江苏高考政治试卷是一份很好的试卷。但是笔者以为,美中仍然存在不足,即选择题第13题的答案就值得商榷。  (2010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第13题)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
共同部分    一、选择题  18.旧石器时代用作工具的石块与天然石块的主要区别在于()  A.更加经久耐用B.有人为加工痕迹  C.靠近考古遗址D.更加圆润细腻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特定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旧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与天然石器相比,根据生产和生活所需进行打制,明显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圆润细腻”是新石器的特征。正确答案为B。  19.四位学生在看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命题关注时政热点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历史毕竟不是时事政治。高中历史教学与考试,既要注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历史的过去性。否则,历史就真的成为“供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了。说实话,那种热衷于依据媒体所报道的“热点”命制的历史试题,往往给人以形而上学之感,笔者以为是不可取的,只有将相关时政热点问题融合在历史复习备考中,才更具有意义。  从高考文科综合考查的内容来说,历史试题考查时政热点,
家族荣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这句谚语中便可窥得螞蚁这小小生物所具有的力量和执着。的确,蚂蚁是地球上演化得很成功的物种,你几乎可以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看见它们。它们数量多、分布广,其特殊的身体构造让它们能够举起比自己还重好几倍的重物。最让人钦佩的是它们那惊人的智慧。深谙合作之道的它们会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甚至愿意为集体牺牲自我。  这个强大而辉煌的家族充满了各种各样神秘的传说,不仅有光荣的,
部编《道德与法治》已在全国投入使用,但笔者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总的来说,主要是难以把握、难以适应。例如:1.新教材每节课都设置了许多栏目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形式比较开放且量多,如何有效发挥栏目的功能,如何把握时间,是个难题。2.教材的编写力图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与教材设计的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悟对话。那么,对于学困生来说,对于比
2010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去年相比,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保持了试题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试题彰显学科特色,既保持了地理学科的基本要求,又有较强的选拔性特征。同时试题体现了新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
一个可爱的小辣椒  童年的魅力在于无边无际的畅想和对未来的无限希冀。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曾经幻想过自己长大后的人生,而这个故事里的小辣椒也是如此。  “我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小辣椒。”还是一颗种子的小辣椒在潮湿温润的土壤中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道。它时常在想,自己这辈子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会有怎样的经历?  一场凶猛的疾病  “哗……”这场暴雨来得又猛烈又急切,而小辣椒也遭遇了生平的第一次挑战。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