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材料】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等暴力事件。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对在拉萨街头十分猖狂地进行打砸抢烧的不法分子依法打击,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法制,维护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次打砸抢烧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策划煽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同时为了破坏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藏独”分子还在世界各地阻挠奥运圣火的传递,力图将奥运会“政治化”,遭到国际社会和奥委会的强烈谴责。
【考点链接】
一、政治学科
1.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关具有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
(2)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对在拉萨街头十分猖狂地进行打砸抢烧的不法分子依法打击,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法制,维护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
(3)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我国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自治区成立43年的事实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西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5)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宗教已经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我国宗教组织已经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保护人权和促进西藏传统文化及宗教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护、修缮、建设文化和宗教设施,满足了西藏同胞和信教群众文化和宗教活动的需要。
(6)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主权国家应该履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义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美国、欧洲议会通过了有关涉藏问题的议案,这是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西藏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任何外国和国际组织均无权干涉。
2.哲学常识
(1)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是深藏在事物的内部,都必须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次打砸抢烧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策划煽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打砸抢烧事件只是现象,妄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才是本质。
(2)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的,是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
(3)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央政府的扶持,东部各省市的援助,加上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使得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西藏自治区各项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3.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为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大力促进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基建工程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奠基;国家利用特殊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西藏发展;中央财政惠民新举措,开启西藏地区农牧民新生活。
二、历史学科
1.唐朝实行和亲、会盟,加强与西藏的关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两位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有关生产技术、医药等方面的书籍,促进了吐蕃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的会盟碑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2.元朝设置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3.明在西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明朝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4.清朝册封宗教首领、设置管理机构,创立金瓶掣签制度。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分别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确认他们是藏族的政教首领。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为了避免西藏灵童“转世”的纷争,乾隆年间,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这项制度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最终实现统一。
三、地理学科
1.西藏地区的旅游资源。西藏地区具有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登山探险旅游资源等。西藏的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具有很高的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良好。
2.青藏高原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气候特点。西藏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南部冬季温和,降水丰沛,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北部气候的垂直变化大。
【综合训练】
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历来是各国领导人关注的问题。回答1~3题。
1.右图是乾隆帝颁赐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与之相联系的重大历史现象是()
A.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B.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
C.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
D.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
5.义和团民众揭帖写道,“掀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义和团掀铁道反映了()
①近代中国人民对科学的愚昧无知 ②农民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能 ③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性质 ④掀铁道是反侵略斗争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半个世纪前,他们就为修建自己的铁路进行过殊死的斗争;半个世纪后,他们建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指的是()
A.成昆铁路 B.兰新铁路 C.宝成铁路 D.京汉铁路
7.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图中所示铁路线,其中属于“文革”时期建成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8.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卡”是西藏人民传统的艺术品,一般挂在墙壁上,表示吉祥幸福之意。现珍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明代“孔夫子讲学”唐卡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中央绣有孔子披袈裟讲学的形象,四周则是藏传佛教和儒学人物的绣像,画面生动有趣,人物形态逼真传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
(1)“孔夫子讲学”唐卡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二 自公元634年开始,至公元846年吐蕃王朝瓦解,在这213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唐朝和吐蕃之间使臣来往不少于191次,吐蕃使团来唐125次,唐朝使团入藏66次。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三 元朝中央曾于1268年、1287年和1334年三次派官员在西藏大规模清查户口,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了15个驿站,联成通往大都的交通线,推行并确立了西藏地区的“乌拉”制度(“乌拉”意为徭役、差役。元朝时有专人负责驿站交通事宜,规定驿道沿途居民负责传送公文,供给马匹,供应来往官员食宿)。驿站的建立,使西藏的驿道更加畅通和完善,更加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中国西藏新闻网》
(2)试用唐朝有关史实说明汉藏人民友好交往的具体表现。
(3)元、明、清三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明显加强,试用有关史实予以说明。
(4)比较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地区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元朝时西藏地区“乌拉”制度的建立有何积极意义?
(5)新中国是怎样处理和解决西藏问题的?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10月15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并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一年后正式运行。它的终点也没有止于拉萨,还建设了拉萨到日喀则、林芝等地的青藏铁路延伸工程,形成了以拉萨为枢纽连接西藏各地的网状支线,把西藏和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材料二 我国冻土分布示意图
(1)青藏铁路建设面临许多世界性难题,多年冻土就是主要问题之一。试分析冻土对铁路运输不利的影响。
(2)我国非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界线与我国什么等温线分布基本一致?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青藏铁路通车后青藏高原地区最适合发展旅游业。试评价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并叙述开发旅游资源时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材料三 面对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青藏铁路建设者首先确立了“生存重于施工”的原则,建立了物质生活储备基地和主要食品加工车间,解决“吃饭大事”,还斥巨资配置了先进适用的医疗设备;围绕冻土施工技术立项近80个科研课题,先后在多年冻土隧道开挖、支护、衬砌、通风成套技术等多方面取得新成果,把成果用于指导施工;建立健全了环境管理体系,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保监理制度,对施工期长江源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2005年10月,青藏铁路铺设下最后一根钢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藏铁路建设对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启示。
(5)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后,胡锦涛主席亲致贺信,盛赞青藏铁路建成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简要分析青藏铁路建成的经济意义。
10.博大精深而又独具特色的西藏民族文化,是藏民族在雪域高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人民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区域和宗教信仰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医学、天文历算等。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维护和发展西藏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系列尊重、保护和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措施,使西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1)列举唐朝时期西藏民族在文化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2)简要评述文成公主入藏对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概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材料三 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壁画、堆绣、藏戏等文化瑰宝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藏文化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她成为人们认识西藏、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4)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5)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发展藏文化的意义。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针对达赖指责中国在进行所谓的“文化灭绝”,温家宝总理指出,从西藏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到现在,西藏是在进步了、发展了,那种所谓“中国政府灭绝西藏文化”的言论,完全是一派谎言。我们不仅有能力维护西藏的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要继续支持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保护西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 西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藏戏、藏纸、唐卡绘画、藏医藏药、卡垫藏毯制造等,都承载着藏民族延续千年的文明和智慧。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投资潮和旅游热,西藏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商业开发中焕发新生,藏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比如,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目前在藏纸方面已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兽皮纸、彩绸纸、印花纸等十几种藏纸新品种,并根据各种纸的性能制作出壁画、雨伞、灯笼、贺卡、日历等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欢迎,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和保护藏文化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意义。
(2)西藏地区在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进程中如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参考答案:1.B 2.A 3.A 4.B 5.A 6.C 7.D
8.(1)①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②儒学文化影响深远;③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长庆会盟”。
(3)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密切,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明朝加强对西藏管理,派驻卫所,建立僧官制度;自清朝顺治帝始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4)重要变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此后一直归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积极意义:保障了驿道的畅通,有利于元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有利于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5)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一五”期间,修筑了三条进藏公路,即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加强了西藏与外部的交通;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9.(1)多年冻土表层夏季受太阳辐射作用局部融化,地表下陷;冬季结冰地表隆起,因而引起多年冻土表层上升或下沉,导致铁轨变形。
(2)1月0℃等温线。
(3)青藏高原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如珠穆朗玛峰、青海湖,布达拉宫、藏族宗教文化与藏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和地域组合较好;当地旅游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接待能力;青藏铁路通车为解决位置的通达性和缩短市场距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4)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青藏铁路建设者确立了“生存重于施工”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环境保护,体现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青藏铁路建设者立足于沿线实际情况,先进行课题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施工,体现了一种科学求实的态度。
(5)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青藏铁路的建成有利于内地与西藏之间物资和信息的交流,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沿线各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青藏铁路不仅成为西藏扩大对南亚国家边境贸易的强大“助推器”,还将使西藏逐步成为我国与南亚经济交流的前沿,促进我国与南亚经贸大通道的形成。
10.(1)创制吐蕃文字;元丹贡布编著了《四部医典》。
(2)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加快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3)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进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落实民族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4)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影响着藏文化的传播,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若运用因果联系原理解答,可酌情给分)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建立了藏文化与外界之间新的具体联系。(若运用联系的条件性原理或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解答,可酌情给分)
(5)①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若答到民族平等,可酌情给分)②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合作。③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若答到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影响力等都可酌情给分)④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回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酌情给分)
11.(1)①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能够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发展藏文化产业,使文化与经济交融,形成文化生产力,可以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③发展藏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④发展藏文化产业可以增强西藏地区与国内外的联系,扩大交流与合作。⑤发展藏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西藏文化产品的开发、制造,延续和促进了藏文明的不断发展。②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随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带来了投资热潮,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了藏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③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探索,西藏人民已研制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藏纸等新品种,并制成性能各异的新产品,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等暴力事件。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对在拉萨街头十分猖狂地进行打砸抢烧的不法分子依法打击,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法制,维护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次打砸抢烧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策划煽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同时为了破坏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藏独”分子还在世界各地阻挠奥运圣火的传递,力图将奥运会“政治化”,遭到国际社会和奥委会的强烈谴责。
【考点链接】
一、政治学科
1.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关具有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
(2)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对在拉萨街头十分猖狂地进行打砸抢烧的不法分子依法打击,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法制,维护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
(3)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我国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自治区成立43年的事实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西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5)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宗教已经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我国宗教组织已经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保护人权和促进西藏传统文化及宗教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护、修缮、建设文化和宗教设施,满足了西藏同胞和信教群众文化和宗教活动的需要。
(6)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主权国家应该履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义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美国、欧洲议会通过了有关涉藏问题的议案,这是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西藏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任何外国和国际组织均无权干涉。
2.哲学常识
(1)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是深藏在事物的内部,都必须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次打砸抢烧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策划煽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打砸抢烧事件只是现象,妄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才是本质。
(2)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的,是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
(3)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央政府的扶持,东部各省市的援助,加上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使得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西藏自治区各项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3.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为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大力促进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基建工程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奠基;国家利用特殊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西藏发展;中央财政惠民新举措,开启西藏地区农牧民新生活。
二、历史学科
1.唐朝实行和亲、会盟,加强与西藏的关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两位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有关生产技术、医药等方面的书籍,促进了吐蕃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的会盟碑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2.元朝设置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3.明在西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明朝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4.清朝册封宗教首领、设置管理机构,创立金瓶掣签制度。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分别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确认他们是藏族的政教首领。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为了避免西藏灵童“转世”的纷争,乾隆年间,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这项制度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最终实现统一。
三、地理学科
1.西藏地区的旅游资源。西藏地区具有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登山探险旅游资源等。西藏的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具有很高的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良好。
2.青藏高原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气候特点。西藏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南部冬季温和,降水丰沛,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北部气候的垂直变化大。
【综合训练】
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历来是各国领导人关注的问题。回答1~3题。
1.右图是乾隆帝颁赐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与之相联系的重大历史现象是()
A.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B.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
C.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
D.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
5.义和团民众揭帖写道,“掀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义和团掀铁道反映了()
①近代中国人民对科学的愚昧无知 ②农民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能 ③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性质 ④掀铁道是反侵略斗争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半个世纪前,他们就为修建自己的铁路进行过殊死的斗争;半个世纪后,他们建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指的是()
A.成昆铁路 B.兰新铁路 C.宝成铁路 D.京汉铁路
7.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图中所示铁路线,其中属于“文革”时期建成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8.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卡”是西藏人民传统的艺术品,一般挂在墙壁上,表示吉祥幸福之意。现珍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明代“孔夫子讲学”唐卡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中央绣有孔子披袈裟讲学的形象,四周则是藏传佛教和儒学人物的绣像,画面生动有趣,人物形态逼真传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
(1)“孔夫子讲学”唐卡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二 自公元634年开始,至公元846年吐蕃王朝瓦解,在这213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唐朝和吐蕃之间使臣来往不少于191次,吐蕃使团来唐125次,唐朝使团入藏66次。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三 元朝中央曾于1268年、1287年和1334年三次派官员在西藏大规模清查户口,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了15个驿站,联成通往大都的交通线,推行并确立了西藏地区的“乌拉”制度(“乌拉”意为徭役、差役。元朝时有专人负责驿站交通事宜,规定驿道沿途居民负责传送公文,供给马匹,供应来往官员食宿)。驿站的建立,使西藏的驿道更加畅通和完善,更加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中国西藏新闻网》
(2)试用唐朝有关史实说明汉藏人民友好交往的具体表现。
(3)元、明、清三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明显加强,试用有关史实予以说明。
(4)比较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地区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元朝时西藏地区“乌拉”制度的建立有何积极意义?
(5)新中国是怎样处理和解决西藏问题的?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10月15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并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一年后正式运行。它的终点也没有止于拉萨,还建设了拉萨到日喀则、林芝等地的青藏铁路延伸工程,形成了以拉萨为枢纽连接西藏各地的网状支线,把西藏和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材料二 我国冻土分布示意图
(1)青藏铁路建设面临许多世界性难题,多年冻土就是主要问题之一。试分析冻土对铁路运输不利的影响。
(2)我国非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界线与我国什么等温线分布基本一致?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青藏铁路通车后青藏高原地区最适合发展旅游业。试评价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并叙述开发旅游资源时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材料三 面对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青藏铁路建设者首先确立了“生存重于施工”的原则,建立了物质生活储备基地和主要食品加工车间,解决“吃饭大事”,还斥巨资配置了先进适用的医疗设备;围绕冻土施工技术立项近80个科研课题,先后在多年冻土隧道开挖、支护、衬砌、通风成套技术等多方面取得新成果,把成果用于指导施工;建立健全了环境管理体系,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保监理制度,对施工期长江源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2005年10月,青藏铁路铺设下最后一根钢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藏铁路建设对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启示。
(5)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后,胡锦涛主席亲致贺信,盛赞青藏铁路建成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简要分析青藏铁路建成的经济意义。
10.博大精深而又独具特色的西藏民族文化,是藏民族在雪域高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人民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区域和宗教信仰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医学、天文历算等。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维护和发展西藏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系列尊重、保护和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措施,使西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1)列举唐朝时期西藏民族在文化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2)简要评述文成公主入藏对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概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材料三 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壁画、堆绣、藏戏等文化瑰宝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藏文化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她成为人们认识西藏、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4)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5)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发展藏文化的意义。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针对达赖指责中国在进行所谓的“文化灭绝”,温家宝总理指出,从西藏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到现在,西藏是在进步了、发展了,那种所谓“中国政府灭绝西藏文化”的言论,完全是一派谎言。我们不仅有能力维护西藏的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要继续支持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保护西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 西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藏戏、藏纸、唐卡绘画、藏医藏药、卡垫藏毯制造等,都承载着藏民族延续千年的文明和智慧。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投资潮和旅游热,西藏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商业开发中焕发新生,藏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比如,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目前在藏纸方面已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兽皮纸、彩绸纸、印花纸等十几种藏纸新品种,并根据各种纸的性能制作出壁画、雨伞、灯笼、贺卡、日历等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欢迎,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和保护藏文化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意义。
(2)西藏地区在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进程中如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参考答案:1.B 2.A 3.A 4.B 5.A 6.C 7.D
8.(1)①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②儒学文化影响深远;③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长庆会盟”。
(3)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密切,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明朝加强对西藏管理,派驻卫所,建立僧官制度;自清朝顺治帝始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4)重要变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此后一直归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积极意义:保障了驿道的畅通,有利于元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有利于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5)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一五”期间,修筑了三条进藏公路,即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加强了西藏与外部的交通;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9.(1)多年冻土表层夏季受太阳辐射作用局部融化,地表下陷;冬季结冰地表隆起,因而引起多年冻土表层上升或下沉,导致铁轨变形。
(2)1月0℃等温线。
(3)青藏高原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如珠穆朗玛峰、青海湖,布达拉宫、藏族宗教文化与藏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和地域组合较好;当地旅游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接待能力;青藏铁路通车为解决位置的通达性和缩短市场距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4)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青藏铁路建设者确立了“生存重于施工”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环境保护,体现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青藏铁路建设者立足于沿线实际情况,先进行课题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施工,体现了一种科学求实的态度。
(5)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青藏铁路的建成有利于内地与西藏之间物资和信息的交流,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沿线各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青藏铁路不仅成为西藏扩大对南亚国家边境贸易的强大“助推器”,还将使西藏逐步成为我国与南亚经济交流的前沿,促进我国与南亚经贸大通道的形成。
10.(1)创制吐蕃文字;元丹贡布编著了《四部医典》。
(2)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加快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3)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进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落实民族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4)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影响着藏文化的传播,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若运用因果联系原理解答,可酌情给分)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建立了藏文化与外界之间新的具体联系。(若运用联系的条件性原理或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解答,可酌情给分)
(5)①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若答到民族平等,可酌情给分)②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合作。③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若答到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影响力等都可酌情给分)④发展藏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回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酌情给分)
11.(1)①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能够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发展藏文化产业,使文化与经济交融,形成文化生产力,可以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③发展藏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④发展藏文化产业可以增强西藏地区与国内外的联系,扩大交流与合作。⑤发展藏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西藏文化产品的开发、制造,延续和促进了藏文明的不断发展。②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随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带来了投资热潮,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了藏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③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探索,西藏人民已研制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藏纸等新品种,并制成性能各异的新产品,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