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真(组诗)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aiT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稞熟了


  劈柴生火,将青稞在大鍋中炒熟
  然后背到村头的水磨房,磨成小山样堆积的面粉
  天生与酥油绝配,叫炒面。
  取穗拌盐水,温火焖熟,搓皮颠净
  在案板上研搓为细条,叫麦索。
  山泉甘冽,酒曲发酵,黑缸密封
  来年与山歌对饮,叫土酒。
  这些吃法,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最后一种,是怀乡之人
  眼含成片成片的金黄,
  难以下咽,叫人哽噎着说不出话
  却能在山坡上迎风唱出来。

野棉花


  看到另一个影子
  那是几十年前,儿时的我
  又一次站在这里。
  吸着鼻涕,一只小手
  攥紧了棉衣破洞的一角。
  山野风大,现如今
  几十年过去了,她们依旧
  隐姓埋名,灰头土脸地开着。
  这传递给人间的温暖
  始终如一,不脏
  可以清洗你浑浊的泪水。

天 真


  人老珠黄,已看不清
  还有多少剩下的日子。
  把咬不动的脆枣藏在枕头底下,她偷偷地笑。
  看雪人贴上红辣椒的鼻子,她痴迷地笑。
  多上几层楼梯开错了门,她傻傻地笑。
  移动小板凳追着太阳晒,她开心地笑。
  我在前,母亲随后
  不慌不忙的身影越来越矮
  怕水坑,怕不小心摔倒,怕突然找不到家。
  现在要由我来带路,可什么都已经
  转眼即逝了。
  停下来,渴了,又怕凉
  她舔了一口想吃的奶糕咀嚼半天。
  与生俱来的那份天真
  又一次回到了她身上。
其他文献
一个普通人的人格和自我是由出身、家庭、教育、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以及当下的社会文化所规范和塑造出来的;而一个诗人的人格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的人格,还应该是一个具有人类性的人格,我们可以称之为诗歌人格。很多人会把一个被日常所塑造的自我当成一个不可更改的自我,一个本质性的自我,但当你在漫长的阅读、思考、写作,真诚地追寻人类美好事物的过程中,一个新的自我会被塑造出来的。诗歌的自我就会去关照现实生存,只有依
期刊
这一组《旧情节及其他》,所谓“旧”,无非就是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一些年代久远的事情。其实,在我几十年的诗歌写作中,记忆一直都是一个萦绕不去的话题。且套用一个文物古玩专业术语:包浆,就是说包浆的记忆是不是更有时间积淀之后的价值和趣味呢。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诗人是一位时间和空间的精神旅行者,过去的或许仍是现在,现在的即将成为过去,时间的左手和右手交叉叠放在了一起。如果说特定年龄阶段的感性经验对一个
期刊
六号楼  铁路局六号楼  前身是铁路职工单身宿舍  我家从铁路新村搬到六号楼  上楼下楼,自来水卫生间  父母弄了一桶石灰水自己刷房子  白石灰滴几滴蓝墨水  白房子比白纸还白  我在白纸作业本上写算术题  老师批改的红叉比红勾还多  白房子墙上贴年画  穿红肚兜的胖娃娃骑着一条大鲤鱼  一幅幅年画:五谷丰登、和平鸽  我最喜欢那幅朵朵葵花向太阳  和我们教室的那幅一模一样  老师说,那是我们早晨
期刊
仿佛一床温暖的毛毯,不能拒绝  善良之物的到来——  成群的牛羊散落在河床上。  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魔法师就在河床上,  画下落日和炊烟图。  在早春,在冻土之上,  在每一个年代,我是那个在河床上走过的人。  我知道我的脚下是水,  它们是黑暗中的银子。  到五月,或七八月,那些水将漫上  河床。只有最精致的水,  才会像满月,盈满牛羊的眼眶。  如果风吹过——  那个正在河床上走过的人,便像
期刊
是一个人,又一个人,更多的人  在往江河里扔石头,堆沙袋  洪水,不知道他们的来历  也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洪水一退再退  淹没的村庄,露出一根没有弯曲的旗杆  旗杆上,也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有他们的体温  是一个人,又一个人,更多的人  在废墟堆里,刨瓦砾,挖骨肉  瓦砾尖锐,不知道他们指尖的肉  也會破裂,会流血  把瓦砾掀开,一株小草露出没有垮掉的腰身  小草在风中点头,像他们刚刚匍匐下去的身躯
期刊
在史籍中夜行  我滞留在一地  那里的一切都变化异常  包括庄稼  不同时间的物体  互换了位置  在一个未能抵达之地  我的床被人斜放在屋里  做梦是倾斜的  午夜走到从前的地方  月光在草里  草边已有花开放  依然像旧时的月光  一样大读书笔记  如同有过的一个个夜晚  因为你来临  他渐渐消失变成想象  但他依旧在身边  一刻也未曾消失  只是不再被注意  而你却是真的  就在我眼前说起孤
期刊
中年绿植  年近半百,父亲突然  爱上养绿植  那些花花草草被陆续  搬进他的生活  酒局、牌局、香烟依次撤退  他从繁忙的前半生抽出空来  在人间打捞起一个  全新的身份  一叶兰性喜温润、耐阴耐寒  水仙清香淡雅,多肉适合透气的土壤  文竹安静,绿萝悄悄  沿书柜垂下  在明媚的春光里,父亲浇水施肥  修剪枝叶,缓慢移动身子  身上落满阳光,没过一会  就长成了一株中年绿植东极岛捕风实验  无
期刊
松果炸裂  寒气迫近,松针  尚未骨化。松枝上的松果  一枚枚懸垂的手雷  松鼠、松鸦、交嘴雀穿梭其间  蓬松皮装的小兽,刚刚搬运完  半部松林的繁衍史  鸟嘴噙住清香  月影的寂静中  它们心满意足  酣睡。情欲饱满的松果终于得到了  余暇——  不是惊雷。更像是一声小小的咳嗽  仿佛我的喉管咳出一星饭粒  仿佛家,咳出了游子模糊的诗性  一颗石子投进湖水——如果  湖水是唐朝,石子  必是诗性
期刊
有时候  你来到我梦里  劈柴,燃起篝火,(是因为近日急剧降温  我生了冻疮的手指脚趾?)  驾起一辆白马的马车  梦中喷热的鼻息,马背潮湿  行李都搬上了马车。我不记得携带了什么  又扔弃了什么  仿佛这些年并没有积攒下什么  仿佛那些感伤的腐叶只需一根火柴  我踩上马凳  坐进随坡体陡峭起来的马车里  路旁黄花是迎春还是野菊  辨识不清  又那么真实,犹如那匹可感知的梦中白马深 秋  像是一个
期刊
高铁上  沿着唯一的轨道,和  去往福地的承诺,疾驰  所有人,都无法下车  所有零部件,都为虎  作伥,包括车轮,螺钉  一起向前倾轧而去  一旦驶上轨道,就停不  下来,只有土地、树  和花朵,坚守在原地  一扇门,一扇窗  都不能打开,打开  便是暴风的口子  所有平静的,以及趴在  周围窥伺的风,都会  变成疯子似的刽子手  在新式的闷罐车里  只好望着窗外的风景  让时间一路痉挛着苟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