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新教精彩纷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从2018年秋季开始,全国使用部编教材。为此,从上到下,对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了培训,力求让执教的老师能深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核心和体系,顺利完成新旧教材的交替,科学安排和实施部编教材的教学。
   在日常的交流和参加部编教材培训过程中,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言论:教材变化最大的就是文言文分量增加了,课文总体数量减少了,其它的都是一些微调。似乎与过去的教材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培训归培训,教,还是旧瓶装新酒,老调调。
   是不是真是这样,新旧教材没什么大的差别,教法还是老一套就可行呢?
   针对这个问题,于是仔细研究了新旧教材,对教材体例和板块内容做了逐一比较后,认为上述观点认识有偏颇。
   新教材在旧版教材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2011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作了较大的调整。始终贯穿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重视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讲究课堂教学的一课一得,把科学的思维训练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切实凸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因此,沿袭过去的教学理念,照搬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就不能很好地贯彻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当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下面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为例,谈谈自己使用新教材,老课新教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诗歌有以下四篇:《雨说》《星星变奏曲》《蛐蛐与蝈蝈》《夜》。
   以往一般采取听听名家朗诵,学生自由诵读,老师讲解,引导学生赏析,课后模仿写作,练练笔就算圆满结束课程了。
   诗歌与诗歌之间的教学基本无差别,教学目标要求也差不多。教学没有新意,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于是形成老师不太喜欢讲诗歌、学生不太喜欢学诗歌的局面。
   参加新教材培训后,明确了诗歌教学尽可能遵循传统,尽可能让学生在吟咏中品味和体悟,从而陶冶情操,培养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课一得,得得相加,天天都有获得感。
   于是采用老师引读,学生品读,师生共读,收获提高的创新方式来教学这四首诗歌。而每一首诗歌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又有所区别。
   一、诵读感知情意
   本次诵读,教师不作要求,放手学生自由诵读。诵读结束,启发学生初步说出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老师引导学生齐诵某些诗句,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掌握诗歌的大意。
   比如《雨说》,引领学生一起诵读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和最后一节。学生再结合全诗,基本就能明白这首诗要表达的情感——对儿童的喜爱和祝福。
   《蝈蝈与蛐蛐》的情感表达较隐晦,老师就引领学生朗读几组词句:“沉醉于盛夏的繁华;舒适地栖息;寂寞的冬天夜晚……逐渐升高的暖气”,让学生通过诵读,领略到这些诗句充分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的反复吟咏,实则在强调缺少光明,追求星星就是在追求光明。
   二、诵读品味意象
   “诗言志,词言情。”在理清诗歌的情志后,就要去寻找承载诗歌情志的意象。
   学生寻找意象很积极,准确度高。这是课堂学习轻松的一环,激起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欲望。
   老师适度质疑激趣,然后点拨小结,形成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譬如——
   《雨说》,老师发问:
   1.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使,爱的使者)
   2.雷电、风、蓑衣、斗笠和我的到来有什么关系?“旗子的笑”可以换为“小溪或者树枝”的笑吗?
   《星星变奏曲》有哪些意象?哪些意象反复出现?可以把这些意象根据相似点分为两类吗?每一类各自象征什么?
   闭上眼睛,分别想象两类意象组成的画面,你的内心会有什么变化?
   三、诵读理清结构内容
   《雨说》第一节和第四节的对比照应;四次“我来了”的总分总关系,让使者形象更具体生动,突出了爱的使者形象。
   《星星变奏曲》扣住“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不愿意”,“谁愿意”这几句,自然能理清诗歌情感推进的脉络层次。
   学生在学《蝈蝈与蛐蛐》时,十分活跃。竟然分析出了五个维度的写作层次。
   第一、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来把诗歌分为了两个层次。
   第二、老师质疑、激趣——这两个层次能否交换顺序?请看学生思考分析后的回答,绝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一致回答不能交换。理由有五点。
   1.从白天写到夜晚 2.从室外写到室内
   3.从夏天写到冬天 4.从自然写到房屋炉边 5.由宏大到细小
   学生思维活跃,对学习诗歌充满了热情。理解后,诵读起来更有感情,更能读出层次感。通过诵读领会到了诗歌的情趣与理趣。
   四、诵读鉴赏品味诗歌艺术特色
   “歌咏言。”阅读诗歌,传统教学不仅在于诵读,更在于练字练句,因此,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是重要一环。
   《雨说》中的铺排——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别打开,别关起,别忙着……见了我,见了我,见了我;反复铺排,有很强的音韵感,从多角度表达我的真诚与热情,我的爱与希望。
   质疑、激趣——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拟人,亲切,符合儿童心理。儿童的口吻,真实、自然、热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星星变奏曲》领读与齐诵相结合,分角色与轮流诵读相结合。通过诵读。找到诗人借助的意象着力要表达的中心,要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找出意象的修饰语。找出比喻句和通感句。
   质疑、激趣——
   “闪闪烁烁、朦朦胧胧、寂寞、瘦小”这些词,似乎用得不太恰当,细想又很精当,说说为什么?
   《蝈蝈与蛐蛐》质疑、激趣——
   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这两句意思一样,为什么不直接重复,而要在文字表达上略微变动一下?用自己的话表达这两句诗的意思怎么说?和诗句的表达比较,你更喜欢哪种表达?
   2.把“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这句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点拨——从结构和内容以及写作技法上去思考。
   结构上把蝈蝈和蛐蛐联系在一起,对全诗作了一个总结。内容上,蝈蝈和蛐蛐都是大自然的歌手,都是自然勃勃生机的代言人。手法上,化实为虚,联想想象,生发出蓬勃的美感。
   五、诵读陶冶情操、抚慰心灵
   通过层层推进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激发出了阅读诗歌的兴趣,收效良好。
   这几首诗,通过美的语言,美的结构,美的思想情怀,给予人美的憧憬,美的思索,美的体验。从而净化灵魂,升华境界,心神得到舒缓。
   由此,读诗可以陶冶情操,抚慰心灵。
   過去诗歌教学诵而不读,读而不诵,或者纯粹当成现代文教读。部编新教材强调诵读指导,强调学法,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因此才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李红霞,重庆万州高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开发商宣传,将在一商业区和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学。不少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周边最好没有餐饮、购物及娱乐场所。也有专家认为,校园是“小学校”,社会是“大学校”,没有必要刻意切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商则认为,学校建在住宅和商业区之间最合理,能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
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这句话语重心长,意义深远,引人深思。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我们语文课的“根”是什么?语文课的“魂”又在哪里呢?   如今,有些语文课就如纪伯伦的那句话:“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教材分析。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就是: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当然教材分析是一个宏观的概念,面向整本书的教材分析,与面向一则课文进行的文本解读,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但无论是什么关系,都无法改变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这一事实。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宏观的教材分析如何为微观的文本解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回答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一个关键词,这就是“教学设计”。所
类比阅读是通过比较文本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将两类阅读对象之间建立起某种推理关系,将学生思维导向纵向层次的认知推理和横向领域的知识转移的一种阅读方式。[1]《旅夜书怀》《阁夜》是杜甫在同一时期(公元765年、公元766年)写作的同类主题(羁旅)的两首诗歌,两首诗歌在句式、情感、境界等方面均有相通之处,可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诗的相似点,在进行梳理归纳和相似联想的任务活动中推动学生实现思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进去,如果,他能爬过!  ——狄金森《篱笆那边》  篱笆这边,一双渴望的眼睛;篱笆那边,一棵红甜的草莓。  大千世界,诱惑无处不在。大至江山美人,小至草莓围裙。  无论什么人,总在诱惑中。无性无欲的亚当,也对善恶树上的果子充满着诱惑: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主要内容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的现代语文课堂,教师应更多把关注的视角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写促学,以学促写”,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探索新作文教学途径,创设真实写作情境、精心设计写作任务、搭建合宜思维支架、关注写作阅读对象、完善评价体系,以达成提升学生写作思维
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都是要追求深度的,对课文的深度解读,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解读视角。很多文本的解读往往有着多重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往往也就有着不同的解读过程与结果,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多元解读的原因。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是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之一,有同行在解读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解读认识:在秦统一六国这一大势所趋的历史潮流下,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是逆历史大潮而动的,具有
文学即人学,每一篇作品都饱含了作者或悲伤或快乐或遗憾或痛苦的情感。有人说,人到五十方能解杜诗。我相信这句话一定是真的,对我个人而言,唐代诗人中,最喜爱的莫过于李白了,他的诗文《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让我喜爱到骨子里去,李白的诗文“险山恶水总关情”:他纵情山水,自然山水该有的柔美与雄伟都被他说尽了;他诗酒逍遥,锦绣诗文之下总是喷薄出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他以“大鹏”自比,毫不掩饰地表达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同,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立场,以教师为开发主体,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而设置的课程”。20世纪70年代起,该概念已逐渐被人熟知。但实际上,学界对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在实际教学中,校本课程在中小学课堂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甚至出现被边缘化的情况,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学校里,开课老师依旧缺乏方向和指导。   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虽已初具模型,但在其开发上依旧
王榮生教授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是什么”比“教什么”更值得语文教师推敲和琢磨。“是什么”是要实现的目标,“教什么”是为实现目标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那么叙事诗选点教学也要根据其文体特征(文本是什么)来选取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目标。叙事诗的文体特征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故事情节,其中既有“叙”的成分,又有一般“诗”的属性。所以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紧扣“事”的发展脉络,包括“事”的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