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人生,圣洁的情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即人学,每一篇作品都饱含了作者或悲伤或快乐或遗憾或痛苦的情感。有人说,人到五十方能解杜诗。我相信这句话一定是真的,对我个人而言,唐代诗人中,最喜爱的莫过于李白了,他的诗文《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让我喜爱到骨子里去,李白的诗文“险山恶水总关情”:他纵情山水,自然山水该有的柔美与雄伟都被他说尽了;他诗酒逍遥,锦绣诗文之下总是喷薄出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他以“大鹏”自比,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不能浇灭的政治热情与铮铮铁骨,黑暗政治的尖锐矛盾成就了“诗仙”的美誉。对于杜甫,他诗文中流露出的“悲”和“苦”并非我理想的生命形式,由此,我可能会喜欢飘逸的李白多一些,喜欢旷达洒脱的苏轼多一些,而对杜甫就仅停留在“诗圣”“诗史”两个干瘪的概念上,直到今年再给学生们讲解这一课时,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偏执与狭隘……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反思、不断学习、多次重构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期待自己精彩而有意义的课堂。如何上好这节课?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和内心世界丰富的杜甫展开对话,激发学生品诗、诵诗的兴趣,在合作探究中感悟诗人深沉的情怀对我而言还是有很大的挑战。
   《登高》集优美的韵律、奇妙的构思、精炼的语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为一体,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更主要是情感世界的厚重与沉郁。“春女善怀,秋士易感。”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而杜甫的悲秋,融入羁旅的愁思、身世的感慨,有他对于时代和社会悲剧的深深的细腻的体察与忧伤。杜甫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却执着地寻找微茫的希望;于秋风凛冽的重阳节毅然独自登高,直面人生的苦难,关心国运,关注民生,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对于十五、六岁的高一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阅历有限,自然对杜甫的苦痛体察就浅显,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老师有力的引导、启发。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反复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又会惊喜不断。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做了尝试:
   一、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不能浮光掠影,不能走马观花,不能蜻蜓点水,不能浅尝辄止。我们在细读文本时要具备足够的敏感和丰富的想象,否则,那种潜在的、震撼人心的诗意,就只能永远委屈地保持它那孤独的缄默。同时教师必须立足文本,考虑以学生为主,尽可能多的留有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比如,让学生自己去描绘诗人形象远比老师的概括有力,学生可能会说出“衣衫褴褛、疾病缠身”等词语,老师再用杜甫《江汉》诗句“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来总结形象并巧妙地对文本创作背景给予点拨。引领学生置身诗境,让学生仿佛看到在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有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诗人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之初就有了探究之心,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重视诵读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朗誦应贯穿课堂始终,有学生自读,也要有老师范读。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了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时,学生在自己不同层次的朗读中逐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整个学习过程感情充沛、热情洋溢。学生自然会爱上诗歌,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三、重视主问题的设计
   主问题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科学、合理和独到的主问题设计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对偶又极其精确,你能说出有哪八层意思么?针对这一主问题设计,学生们有东西说,乐于说,勇于说,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通过“飞鸟”等意象分析,在凛冽的秋风中,飞鸟寻找自己的归宿,在秋风中是盘旋,更是在抗争,是与环境作抗争,就如同此时此刻的杜甫与自己命运抗争一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首诗“铺天盖地的悲愁”以及情景交融的妙处。总之,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悲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四、重视课堂的生成与语文的美育功能
   阅读诗文,要穿透文字去感悟文字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教师只有对文本有着精彩充满个性化的解读,才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冯至指出:“杜甫半生流离,却从未停止歌唱。”杜甫一生苦难,独自登高远眺,纵目山河,俯仰宇宙,虽慷慨悲歌,更壮怀激烈。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杜甫一肩挑起了千斤悲愁。古往今来的诗人,登上高处,或怀古伤今,或登高望远,思亲不遇,生命中的大悲伤、大孤独和大欢欣都能在仰观苍穹,俯瞰四海当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诗文景和情的关系,我提出了“登高的过程,就是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也曾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读书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推荐了必读课外名著书目,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列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假设初中生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进行课外阅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标改的不断深化,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在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观察、联想、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基于此,本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主体教学意识,充分观照学生阅读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取向,探寻生本思维和师本思维的关联点,以提升阅读教学设计的契合性,给学生带来更多阅读启迪,让学生在不断阅读体验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调查,读懂生本思维   教学调查包括教情和学情两个方面,作为教学设计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唯有读懂生本思维,才能给出最为科学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情分析   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开发商宣传,将在一商业区和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学。不少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周边最好没有餐饮、购物及娱乐场所。也有专家认为,校园是“小学校”,社会是“大学校”,没有必要刻意切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商则认为,学校建在住宅和商业区之间最合理,能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
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这句话语重心长,意义深远,引人深思。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我们语文课的“根”是什么?语文课的“魂”又在哪里呢?   如今,有些语文课就如纪伯伦的那句话:“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教材分析。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就是: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当然教材分析是一个宏观的概念,面向整本书的教材分析,与面向一则课文进行的文本解读,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但无论是什么关系,都无法改变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这一事实。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宏观的教材分析如何为微观的文本解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回答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一个关键词,这就是“教学设计”。所
类比阅读是通过比较文本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将两类阅读对象之间建立起某种推理关系,将学生思维导向纵向层次的认知推理和横向领域的知识转移的一种阅读方式。[1]《旅夜书怀》《阁夜》是杜甫在同一时期(公元765年、公元766年)写作的同类主题(羁旅)的两首诗歌,两首诗歌在句式、情感、境界等方面均有相通之处,可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诗的相似点,在进行梳理归纳和相似联想的任务活动中推动学生实现思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进去,如果,他能爬过!  ——狄金森《篱笆那边》  篱笆这边,一双渴望的眼睛;篱笆那边,一棵红甜的草莓。  大千世界,诱惑无处不在。大至江山美人,小至草莓围裙。  无论什么人,总在诱惑中。无性无欲的亚当,也对善恶树上的果子充满着诱惑: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主要内容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的现代语文课堂,教师应更多把关注的视角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写促学,以学促写”,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探索新作文教学途径,创设真实写作情境、精心设计写作任务、搭建合宜思维支架、关注写作阅读对象、完善评价体系,以达成提升学生写作思维
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都是要追求深度的,对课文的深度解读,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解读视角。很多文本的解读往往有着多重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往往也就有着不同的解读过程与结果,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多元解读的原因。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是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之一,有同行在解读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解读认识:在秦统一六国这一大势所趋的历史潮流下,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是逆历史大潮而动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