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开网约车一天的收入远超出租车,这一来,“激活”了41万名滴滴司机,庞大的网约车队伍形成了网约车产业,仅滴滴网约车的数目就为普通出租车的8倍。(编者注:上海现有出租车约5万辆。)
与风生水起的网约车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整个出租行业正陷入困局——上海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高层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出租车“正规军”约40%成为了单班车,即一辆车按规定应该是两名司机开,目前只配有1名司机,这反映出出租车公司普遍招不到人,此外还有大量出租车“搁车”,即车辆停在场地上,无人去开,上海全市估计不少于5000辆。
上海相对严苛的网约车经营管理实施细则出台后,记者调查发现,一度被界定为网约车对立面的出租车正规军并没有一味地“拍手叫好”,其中一些甚至选择了和“滴滴们”站在一起。
再无“份子钱”,传统出租车“网约”后司机叫好
原来,看到网约车市场的“大蛋糕”,传统出租车也想往前“走一步”,尝试转型突破。今年4月26日,光明食品集团所属上海海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海博”)与滴滴出行签署了战略协议,双方将在出租车、专车、巴士业务以及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根据框架协议,海博和滴滴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在上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开展网络约租车业务,海博拥有丰富的线下车队管理和驾驶员管理经验,滴滴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双方合作共赢,逐步把成功经验推向全国。同时,海博也可以输出管理经验,为滴滴其他地区的线下管理提供培训。
海博就此成为了上海第一家开拓网约车市场的出租车“正规军”。
海博的网约车项目短短三个月就有500多人报名,从5月5日,第一辆海博网约车驶上街头,通过培训和政审,海博网约车的数量已超过300辆,海博教培中心后续培训人员也已突破500人。
据介绍,首批加盟滴滴平台的500辆海博网约车以上海大众帕萨特和别克通用GL8为主要车型。根据滴滴专车设置的舒适、商务、豪华三种车型,海博网约车可提供舒适型专车服务。
海博网约车采用“沪A·M”网约车专用牌照 ,均有出租车客运资质。不过,海博网约车不再使用传统出租车的承包制,而是招聘专职司机提供专车服务。司机加盟海博后,不需要缴纳“份子钱”,每月只需上缴公司少量的管理费。滴滴则根据海博网约车司机服务星级、用户评价、流水等综合因素决定分成比例。
这样一个新的交通出行行当——从业者需要通过海博统一购车,个人掏出15万~20万元左右的成本 ,并经过无不良犯罪记录的审核,参加海博从业资格培训,执行海博和滴滴出行双方面的规范要求,才能正式成为海博网约车驾驶员。这个职业,为什么在短短100天里能吸引不少从业人员的加盟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双方的合作中,对于司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滴滴的客户端先行获得公里数较长的订单,这也意味着司机的营收提高,空驶里程降低,收入将高于“单兵作战”的网约车司机。
转型遭遇新政,如何达成共识
出租车转型网约车,使得驾驶员营收提高,空车率降低;对出租车公司而言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收益。然而,这样的新模式刚运行不久便遇到了上海网约车新政。
10月8日,上海发布网约车经营管理实施细则后,海博管理层“傻了眼”。“司机挣钱多,乘客方便,我们现在都用打车软件,方便便捷,绝对是大家共有的体会,为啥要扼杀受市场欢迎的业态呢?”一位海博高层领导非常情绪化地对记者抱怨说。
不过这位高层也向记者透露,上海已经将出租车牌照转为网约车牌照的额度应该不会有变化,“截至目前,大众、强生、海博各自取得了500张网约车牌照,应该会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我们近期也将会整理书面材料向上海交通部门反映诉求。”
除了像海博一样选择与滴滴合作,也有不少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从业者选择投身汽车租赁行业。
在南京,已经有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开始“行动”了。开了19年出租车的殷浩是南京最晚开始用打车软件的那批出租车司机,殷浩曾是南京十佳驾驶员、南京交委培训出租车司机的讲师、《南京市出租汽车服务人员培训教材》2010年版编著者之一。后来他辞了职,自己创业成立南京卓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开始帮助出租车司机转型做网约车司机。现在该公司已是南京最大的租赁公司之一,旗下司机很多都是已经转型的出租车司机。按照殷浩的构想,司机带车加盟公司,作为租赁公司的互助人,未来收入的一部分,参与分红 。而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够,没有能力全款购车的司机,通过滴滴平台的协助,以及社会众筹的方式,帮助这些司机购车,实现转型。
对于南京出台的《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殷浩表示,南京10家汽车租赁公司已经联名起草了一封“公开信”,10月17日直接送达南京交通运输局,要求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与风生水起的网约车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整个出租行业正陷入困局——上海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高层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出租车“正规军”约40%成为了单班车,即一辆车按规定应该是两名司机开,目前只配有1名司机,这反映出出租车公司普遍招不到人,此外还有大量出租车“搁车”,即车辆停在场地上,无人去开,上海全市估计不少于5000辆。
上海相对严苛的网约车经营管理实施细则出台后,记者调查发现,一度被界定为网约车对立面的出租车正规军并没有一味地“拍手叫好”,其中一些甚至选择了和“滴滴们”站在一起。
再无“份子钱”,传统出租车“网约”后司机叫好
原来,看到网约车市场的“大蛋糕”,传统出租车也想往前“走一步”,尝试转型突破。今年4月26日,光明食品集团所属上海海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海博”)与滴滴出行签署了战略协议,双方将在出租车、专车、巴士业务以及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根据框架协议,海博和滴滴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在上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开展网络约租车业务,海博拥有丰富的线下车队管理和驾驶员管理经验,滴滴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双方合作共赢,逐步把成功经验推向全国。同时,海博也可以输出管理经验,为滴滴其他地区的线下管理提供培训。
海博就此成为了上海第一家开拓网约车市场的出租车“正规军”。
海博的网约车项目短短三个月就有500多人报名,从5月5日,第一辆海博网约车驶上街头,通过培训和政审,海博网约车的数量已超过300辆,海博教培中心后续培训人员也已突破500人。
据介绍,首批加盟滴滴平台的500辆海博网约车以上海大众帕萨特和别克通用GL8为主要车型。根据滴滴专车设置的舒适、商务、豪华三种车型,海博网约车可提供舒适型专车服务。
海博网约车采用“沪A·M”网约车专用牌照 ,均有出租车客运资质。不过,海博网约车不再使用传统出租车的承包制,而是招聘专职司机提供专车服务。司机加盟海博后,不需要缴纳“份子钱”,每月只需上缴公司少量的管理费。滴滴则根据海博网约车司机服务星级、用户评价、流水等综合因素决定分成比例。
这样一个新的交通出行行当——从业者需要通过海博统一购车,个人掏出15万~20万元左右的成本 ,并经过无不良犯罪记录的审核,参加海博从业资格培训,执行海博和滴滴出行双方面的规范要求,才能正式成为海博网约车驾驶员。这个职业,为什么在短短100天里能吸引不少从业人员的加盟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双方的合作中,对于司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滴滴的客户端先行获得公里数较长的订单,这也意味着司机的营收提高,空驶里程降低,收入将高于“单兵作战”的网约车司机。
转型遭遇新政,如何达成共识
出租车转型网约车,使得驾驶员营收提高,空车率降低;对出租车公司而言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收益。然而,这样的新模式刚运行不久便遇到了上海网约车新政。
10月8日,上海发布网约车经营管理实施细则后,海博管理层“傻了眼”。“司机挣钱多,乘客方便,我们现在都用打车软件,方便便捷,绝对是大家共有的体会,为啥要扼杀受市场欢迎的业态呢?”一位海博高层领导非常情绪化地对记者抱怨说。
不过这位高层也向记者透露,上海已经将出租车牌照转为网约车牌照的额度应该不会有变化,“截至目前,大众、强生、海博各自取得了500张网约车牌照,应该会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我们近期也将会整理书面材料向上海交通部门反映诉求。”
除了像海博一样选择与滴滴合作,也有不少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从业者选择投身汽车租赁行业。
在南京,已经有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开始“行动”了。开了19年出租车的殷浩是南京最晚开始用打车软件的那批出租车司机,殷浩曾是南京十佳驾驶员、南京交委培训出租车司机的讲师、《南京市出租汽车服务人员培训教材》2010年版编著者之一。后来他辞了职,自己创业成立南京卓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开始帮助出租车司机转型做网约车司机。现在该公司已是南京最大的租赁公司之一,旗下司机很多都是已经转型的出租车司机。按照殷浩的构想,司机带车加盟公司,作为租赁公司的互助人,未来收入的一部分,参与分红 。而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够,没有能力全款购车的司机,通过滴滴平台的协助,以及社会众筹的方式,帮助这些司机购车,实现转型。
对于南京出台的《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殷浩表示,南京10家汽车租赁公司已经联名起草了一封“公开信”,10月17日直接送达南京交通运输局,要求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