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共享缤纷化学课堂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6(2013)12-02-02
  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只有具备浓郁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同时也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真正对化学科学本身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分数的兴趣要大于学科本身。因此,学科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的培养和调动。在教学设计中教学问题的提出无疑就是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调动兴趣而提出问题。如“怎么制造烟花呀?如何制造火药呀?”等,这些问题虽然学生感兴趣,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出这类问题无疑是不合适的。那怎样才能找到学生兴趣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提出有“价”、有”趣”的问题呢?这是我长期关注、思考和反复实践的。
  1.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找准问题的“着眼点”。首先,教师是通过教材来进行教学的,只有充分分析教材,才能把握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进而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否则根本就会脱离教学内容。这样提出的问题只是一味的“逗乐”学生,而不是激发“学习兴趣”了;其次,只有充分分析教材才有可能挖掘到哪些知识点可能成为调动学生兴趣的着眼点,从而由此入手,找到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问题。
  2.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要想让学生感兴趣,就要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时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关心什么,还要与同学生们一起“与时俱进”。不要抛出问题后,让学生觉得:“老师你怎么抛出就不管了?如果这样,你设计出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个“冷”问题,激发不了学生的热情。
  3.关注社会和日常生活,找准知识和学生兴趣的“结合点”。多联系实际问题,多联系学生知道的日常生活知识进行教学。要想提出好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要做个有心人,如果遇到和教学有关的值得思考的化学现象和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应用到课堂中去,还要关注最新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这些都可以用作教学的素材。这样再结合之前的教材分析和对学生兴趣点的分析,就能提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点燃学生兴趣的问题。
  4.精心研究提问的内容,寻找问题最佳的“爆发点”。问题的“爆发点”就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而我更愿意轻松的叫它“故弄玄虚”,老师有一个愉悦的心情来看待问题的呈现,学生的心态也自然更轻松。教师经过考虑,慎重地选择实验、图片、录像、猜谜等多种方法,呈现我们想要提出的问题,这是“玄虚”;然后再配合教师不同风格的、具有煽动性的表情和手势,这就是“故弄”。“故弄玄虚”之后教师就可以微笑等待,学生进入我们预谋好的“问题”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教师点燃了。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己思维中的“亮点”。新的课程改革鼓励学生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虑。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化学,没有多少化学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想让他们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价值的问题,是有较大难度的;而且能提出些问题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受长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太会提出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一方面可以指定教学素材,供学生独立阅读思考,为他们的问题“小苗”找好“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加强小组内合作交流,让学生彼此相互学习,发生思维碰撞,汇总提出最佳问题。每个小组还可以提交本组的问题“标书”,由教师评判,看哪组“中标”的“好”问题最多。这也为以后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作出了模版。
  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问题共享”的课堂,是智慧“碰撞”的课堂。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和解决必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实现主动学习。当主动学习成为习惯,那么学生的终身学习就自然能够实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诸冯
  初中2622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3)14-04-01  电子白板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显示了它巨大的优越性,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但仍有许多误区,导致在实践中有许多偏差。实在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让我欢喜的是它有着许多其他教学手段很难比拟的优点:  第一,环保节约。初中化学中“磷的燃烧”等,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污染。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污染,教师适当、适时的采取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减少了污染,
期刊
编号:H1(2013)12-01-02  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这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命题。教育在不断地反思与改革中,逐渐回归了本真,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当今社会,是一个善变的社会。社会学家们分析说,GDP高速增长时期,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此时社会公众的心态普遍呈现一种稳定性,“变”成了惟一的话题。“谁动了我的奶酪?”如此深刻
期刊
编号:J6(2013)12-01-01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信心激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
期刊
编号:O1(2013)12-04-01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
期刊
编号:H1(2013)9-01-02  当前,有不少的中学生厌学语文已成为事实。语文,本应该是最有趣味的课程,如今却变得枯燥乏味而令人昏昏欲睡。不少学生面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或囫囵吞枣,无动于衷;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即使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才有所体会,但仍难以言传。久而久之,致使学生厌学。对此,我认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改变这一状况,恰当地处理课文
期刊
编号:O1(2013)9-03-03  一、改进教法,加强差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差生认识前提差、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讲授速度要适合差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数学是一门具有
期刊
编号:O1(2013)12-03-01  【摘要】高中数学试卷讲评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中生综合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这一方式的重要性并未引起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者的中重视,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很多教师的讲评方式太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没有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严重的制约着我国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试卷讲评 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综合能力
期刊
编号:H3(2013)12-02-03  1.给学生提供语境,让学生猜测词义  所谓猜测词义,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对语篇的信息,逻辑,背景知识及语言结构等的综合理解去猜测或推断某一生词,难词,关键词的词义,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技巧,获得这种技巧之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很快通过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或生词本身的结构特点推断出词义来.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因此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
期刊
编号:G40(2013)12-01-03  有效的交流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通过丰富交流对象,拓宽交流途径,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交流方法,并引导他们对自己及他人的交流过程做出评价,从 而增强交流的有效性,提高交流能力。数学交流的表达方式有听、说、读、写、做等。因此,在继承传统数学教学的同时,增加数学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听
期刊
编号:G40(2013)9-02-03  高中政治课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着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  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原理、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抽象思维能力、社会生活阅历等原因又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的按教材讲解,就容易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