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研究的另外三个新发现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蒋海益(1951- ),男,江苏常州人,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资本论》。
  摘 要:仔细研读《资本论》,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职能”、“分化”和“生产方式”是《资本论》中十分重要且相互关联的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曾经被传统政治经济学丢弃了。马克思的职能概念主要指的是生产要素职能。马克思的分化概念主要用来描述生产要素职能不断分离的过程。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主要用来概括生产要素职能分化的历史阶段性特征,比如资本要素的增殖职能分化出来以后占据支配地位就形成资本生产方式等等。这三个概念是笔者倡议构建的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 关键词:《资本论》;职能;分化;生产方式;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1-0049-05
  
  笔者长期研究《资本论》,对其中的概念或命题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解。为使这些理解尽可能准确和严整,笔者请教专家,与同行切磋,在课堂上和研究生探讨,曾与学生合作整理出有关《资本论》研究的三个新发现,[1]这里是另外三个新发现。前述三个新发现包括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剥削概念和市场经济价值观,其实学界对它们早已有定论,问题在于通行的释义均对马克思的原意作了简单化诠释,笔者通过反复斟酌,重现了马克思原意的复杂性。这里的三个新发现包括马克思的职能概念、分化概念和生产方式概念,它们与前述三个新发现在“新”字上略有不同。长期以来,这三个概念在阐释《资本论》的通行版本中被丢弃了,或者说被遮蔽了,笔者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三个概念在《资本论》体系中十分重要,必须再现它们的重要性,并阐释它们的丰富含义。
  
  一、“职能”是《资本论》最基本的概念,它堪称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的基石
  
  “职能”在德文版《资本论》中为“Funktion”,在英文版《资本论》中为“function”。它们在中文里可以译为“职能”,也可以译为“功能”。“职能”在《资本论》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它在《资本论》中大约出现1446次,其中第一卷197次,第二卷668次,第三卷419次,第四卷162次。另外,它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其他手稿中也频繁出现。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概念曾经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以至于在《资本论》每一卷后面的名目索引中竟然查不到“职能”这一条目。
  马克思的职能概念指称一定机构中的要素在机构的运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它的外延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能泛指社会机构中的要素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狭义的职能特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在生产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我们这里主要涉及狭义的职能,亦即生产要素职能。生产过程需要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活动中各自处于不同的地位,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执行的职能是不同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生产要素归结为以下几种:(1)劳动力要素;(2)资本要素;(3)管理要素;(4)土地要素;(5)科学(技术)要素。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已经把科学(技术)要素划分出来,但没有重点进行论述;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还提及知识要素,但在《资本论》中并没有作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分别界定了这些生产要素所执行的职能:(1)劳动力要素执行生产职能;[2]434(2)资本要素执行增殖职能;[3]178-179(3)管理要素执行管理职能;[3]384(4)土地要素不执行职能或执行不正常的职能;[2]999(5)马克思并没有界定科学(技术)要素的职能,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分析,推论科学(技术)要素执行创新职能。
  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要靠生产当事人来进行,因此各种生产要素执行的职能必须由不同的生产当事人来执行,执行生产要素职能的生产当事人就是生产要素职能的人格化。这些生产要素职能的人格化分别为:(1)劳动力要素生产职能的人格化是雇佣工人;(2)资本要素增殖职能的人格化是资本家;(3)管理要素管理职能的人格化是企业经理;(4)土地要素不正常职能的人格化是土地所有者;(5)科学(技术)要素创新职能的人格化是科技人员。
  下图反映的是各种生产要素执行的职能及其人格化:
  
  由于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的本质,其他非劳动要素都是非本质的,是对劳动要素的异化;在历史长河中,相对于劳动要素来说,那些非本质的东西终究要被消灭,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最终必定要向本质复归,回归劳动要素的唯一性。因为非本质的生产要素终究要被消灭,所以完全可以无视它们的职能。比如资本要素就是对劳动要素的异化,是异化劳动,它最终要被消灭,它的职能也必将随着它自身的灭亡而消失,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本就曾经被消灭过,所以根本无需关注资本要素的职能。其他非劳动要素的职能也同样无关紧要。马克思的职能概念就这样被传统政治经济学遮蔽了。即便新近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已经出现职能概念,比如货币职能、商业资本职能等等,但还不是如上所说的生产要素职能。
  
  二、“分化”是《资本论》最关键的概念,它彰显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的范式特征
  
  拨开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迷障,挖掘出马克思的“职能”概念以后,我们再来看马克思的“分化”概念。分化概念与职能概念密切相关,马克思所说的分化主要指的就是生产要素职能不断分离的过程。马克思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3]821-822马克思还说:“随着信用而发展起来的股份企业,一般地说也有一种趋势,就是使这种管理劳动作为一种职能越来越同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的占有权相分离,……所以留下来的只有执行职能的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2]436马克思还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科学为资本服务。”[3]418
  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职能一直在分化。野蛮时期,人类只需要通过采集野果和捕猎动物这样简单的生产活动就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因此那时的生产过程中,只有唯一一个劳动要素执行唯一的生产职能。随着生产过程的发展,土地要素的职能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由于土地要素的职能有其特殊性,也就是说它不执行职能或执行不正常的职能,因此马克思没有重点研究土地要素职能的分化。生产过程进一步发展,又从中分化出资本要素的职能。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要素职能的分化,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把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改名为《资本论》的原因。生产过程继续发展,又从中分化出管理要素的职能。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管理要素职能的分化尚未完成,马克思研究的是它早期的分化状态。此外,科学(技术)要素职能的分化刚刚开始,马克思只是提及它的分化,但还没有着手研究它的分化。
  不断分化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职能是互补的。生产要素职能的互补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其一,各种生产要素的职能是相互对立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生产要素执行的是相互不同的职能,各司其职,互不交叉。其二,各种生产要素职能都是生产过程中必需的,都是缺一不可的;当然,生产过程越简单,所需生产要素职能就越少,随着生产过程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所需的生产要素职能就不断增多。其三,既然各种生产要素的职能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就必然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有时会表现为激烈的冲突,有时也会表现为缓和的协调;既然各种生产要素的职能又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就只有相互依存的问题,而不存在谁消灭谁的问题,因此它们之间的矛盾处于缓和协调的状态应该是常态。
  生产要素职能不断分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重新整合的过程。所有生产要素的职能都必须作用于生产活动的整体,任何一个新的职能分化出来以后,都必须在生产活动中与原有的职能整合在一起;而且每分化出一个新的职能,所有职能就要重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整合方式。生产过程中的职能不管怎样整合,总要有一个生产要素职能在所有职能中处于支配地位,其他职能则相对处于从属地位。一般说来,新的职能分化出来以后,往往会逐渐上升到支配地位,而原来处于支配地位的职能则相对下降到从属地位。与此同时,这些生产要素职能人格化的地位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野蛮时期的生产过程中,只有一个劳动要素执行生产职能,它自然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它的人格化自然也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也就是说,劳动者自己掌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自己给自己分配劳动果实。当土地要素职能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以后,逐渐替代劳动要素职能而处于支配地位,劳动要素职能则逐渐处于从属地位。因为土地要素执行的是不正常职能,所以马克思没有重点研究它分化以后的重新整合。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要素职能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以后,生产要素职能如何重新整合的过程。资本要素职能分化出来以后,逐渐替代土地要素职能而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土地要素职能和劳动要素职能相应地都处于从属地位。当资本要素职能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处于支配地位时,首先,劳动要素转变为劳动力要素;其次,劳动要素职能的人格化劳动者相应也转变为劳动力要素职能的人格化雇佣工人。后来,生产过程中又相继分化出管理要素职能、科学(技术)要素职能,然而,在马克思身处的那个时代,前者的分化尚未结束,后者的分化刚刚开始,所以它们均未上升到支配地位,还只是处于从属地位。
  生产要素职能的分化使生产过程发生了变化,分化出来的生产要素职能越多,生产过程越复杂。如果生产过程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劳动要素在执行生产职能,这样的生产过程最简单。一旦资本要素职能分化出来以后,生产过程就变得复杂了。随着管理要素职能分化出来以后,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而科学(技术)要素职能的分化将使生产过程变得还要复杂。由于生产要素的不断分化,生产过程从简单演化为复杂,这个演化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过程。
  生产过程是经济的载体,而经济又是社会的基础,因此生产过程趋向复杂必将导致经济社会同步趋向复杂。生产过程从简单演化为复杂的过程,就是经济社会从简单演化为复杂的过程。达尔文揭示了生物界整体上从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因而生物界趋向复杂的进化史完全可以用来印证经济社会趋向复杂的演化史,所以马克思在看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时,立即写信给恩格斯称:“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4]
  突出对生产要素职能分化过程的描述,彰显出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的范式特征,这有别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式特征。如前所述,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劳动要素看成是生产过程的本质,其他非劳动要素则是对本质的异化,是异化劳动,所以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的分离过程被看成是异化的过程,而不是分化的过程,马克思的分化概念与职能概念一样也被遮蔽了。由此,我们可以把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式称之为“异化范式”,而把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的范式称之为“分化范式”。这是两种有根本区别的理论范式。
  下图是“异化范式”与“分化范式”的区别。
  
  
  三、“生产方式”是《资本论》的中心概念,它构成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的框架
  
  与“职能”概念和“分化”概念同样,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也是一个曾经被传统政治经济学丢弃的概念。尽管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是相互关联的,但是传统政治经济学一直把生产方式看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且政治经济学只研究其中的生产关系,而不研究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开宗明义地规定,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生产关系的科学,它研究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就把生产方式排除在外了,即使是眼下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也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这一研究对象。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长期以来被传统政治经济学遮蔽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一直试图恢复生产方式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5]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曾经申明:“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8据此,有论者指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产方式,其中也包括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并不像政治经济学那样只研究生产关系,把生产方式排除在外。这些观点虽然强调要注重研究生产方式,但未免失之空泛或含糊,即使如他们所说以生产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接下来必将面对“中国目前所处的是何种生产方式”这一难题,假如像有论者所说的那样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于是重建的理论恐怕还难以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窠臼,仍然在尚未解决又亟需解决的老问题中徘徊,仍然无法解释社会主义为什么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难题,也就是仍然无法填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似无法弥补的鸿沟”。[6]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笔者认为,要认识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的重要性,首先需要理清职能、分化和生产方式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前所说,生产要素职能在人类生产过程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在分化,每当分化出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职能,各种生产要素职能相互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职能所形成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就会重新进行整合。每一次重新整合的结果,往往是新分化出来的生产要素职能逐渐占据支配地位,而原先处于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职能就退居到从属地位。如果某种生产要素职能占据着支配地位,人们就以这种生产要素职能为基础形成一定的生产方式。比如,生产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劳动要素职能,生产方式就是劳动生产方式;如果资本要素职能替代劳动要素职能而占据支配地位,生产方式就是资本生产方式;以此类推。生产要素职能的分化整合决定着生产方式的演化,生产方式的演化又使人类的生产过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既然生产方式与生产要素职能的分化有关,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应该与生产要素职能的分化有关。我们在《资本论》中可以看到,与资本生产方式相关联,马克思采用了资本生产力[2]997,以及资本生产关系或资本关系。资本生产力就是资本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资本生产关系就是资本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在资本生产方式之前有劳动生产方式,以及与劳动生产方式相关联的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关系。那么,资本生产方式之后又将演化为何种新的生产方式呢?又将产生何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呢?马克思提到了管理要素的职能,还提及科学(技术)要素的职能,这些职能都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占据支配地位,都可以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我们注意到,马克思曾经采用过知识生产力[7]219-220这样的概念来表达新的生产力,而管理、科学技术等等现在又都被纳入知识范畴,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知识生产力这个概念,相关联地推论出知识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用它来表达资本生产方式之后生产过程发展阶段的特征,再采用知识生产关系来表达资本生产关系之后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生产力和知识生产关系都将以知识要素的职能为基础,而知识要素执行的应该是创新职能。
  由上可见,在人类生产过程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职能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生产方式类型,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就是用来区分人类生产过程不同历史阶段特征的概念。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目的,除了力图阐明人类生产方式乃至经济社会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外,重点是想阐明资本生产方式的阶段性特征。需要再次声明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该准确理解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或简称“资本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前两个手稿中使用的就是“资本生产方式”[7]254或“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7]291。这是基于生产要素职能的分化而界定的生产方式类型,它有别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从异化角度界定的生产方式类型。近年来有论者也提出理论上需要将“资本”和“主义”分开,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资本和主义早已脱离了关系,社会主义同样可以大力发展资本,同样可以大力引进国外(境外)资本。
  既然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是用来描述人类生产过程历史阶段性特征的,那么就不存在永恒的生产方式,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是历史的、暂时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将被新的生产方式所替代,这是由生产要素职能的不断分化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却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2]994。在人类生产过程发展的历史上,劳动生产方式曾经被资本生产方式替代,而资本生产方式还将被知识生产方式替代。知识生产方式作为新的生产方式类型,将以新分化出来的并且占据支配地位以后的知识要素职能作为标志。
  生产方式的演化也是一个从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由于分化出来的生产要素职能越多,不仅使生产过程变得复杂,同时也使生产方式变得复杂。生产方式同样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生产方式演化历经的阶段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排列的次序是劳动生产方式、资本生产方式、知识生产方式等等,这就形成了一个生产方式的演化谱系(如下图)。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8]
  
  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生产方式始终处于演化过程之中,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这种规律。另外,从历史发展的短时段来看,生产方式总是相对稳定地处于某种特定的生产方式之中,特定的生产方式又有其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揭示的就是资本生产方式特殊的运动规律。笔者在这篇文章中重新挖掘的三个概念,是马克思用来揭示长时段规律的概念;而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重新阐释的价值概念、剥削概念和市场经济价值观等,是马克思用来揭示资本生产方式特殊运动规律的概念和命题。接下来,要说发展马克思学说的话,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揭示知识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而这正是西方目前方兴未艾的演化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笔者倡议构建的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将以这样理解的生产方式概念构成理论框架。那么还有一个难题是,目前我国的生产方式属于那种类型呢?笔者以为,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从劳动生产方式向资本生产方式演化的阶段,这个阶段尚未完成;另一方面,由于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倒逼,近年来我国又不得不超前向知识生产方式演化;这是更为复杂的双重演化过程。如此重新构建的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就可以说明社会主义为什么还需要发展资本,为什么还需要发展市场经济,为什么还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这样也就可以填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鸿沟”了。□
  
  参考文献:
  [1]蒋海益,张炜.《资本论》研究的三个新发现——马克思的演化经济理论初探[J].南京:唯实,2009,(6)41-46.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0-131.
  [5]马家驹.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经济研究,1980,(6);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7,(2);于金富,李静.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30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J].经济学家,2009,(4).
  [6]孟捷.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6,(6);孟捷.危机和机遇:再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9,(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浩 宇
其他文献
摘 要:权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后单位社区日益凸显出权威真空的问题,尤其是社会权威的缺失。重塑后单位社区社会权威,须从完善自治组织权力生成机制、强化精英人物的个人魅力、提高社区自治组织工作绩效等几个方面入手。重塑社会权威对后单位社区建设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后单位社区;权威;社会权威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
期刊
作者简介:崔永和(1942- ),男,河南清丰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吉首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价值哲学和环境伦理学。  摘 要:文本是作者用于传达本人思想的客观存在,虽然是不以读者意识为转移的特殊定在,但是它之所以成为文本对象的本质规定,就在于它是对象性存在,即一方面是作者的对象性存在,另一方面是读者的对象性存在;而文本意义则是读者与作者思想相遇的产物,是读者与作者“
期刊
作者简介:潘巍(1975- ),男,江苏徐州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徐昕(1979-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省纪委办公厅干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 要:密利本德认为,随着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激化,资本主义民主制最终将被超越;通过改良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唯一现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战略;英国走向社会主义民主的
期刊
摘 要:舆情信息管理是政府积极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全新视角。但是,当前地方政府对舆情信息管理的认识却明显滞后。2008年发生的贵州瓮安628群体性突发事件,代表性地反映了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紧张局面,暴露出地方政府舆情信息管理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严重缺位。如何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语境下构筑一个有效的舆情信息管理制度,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舆情信息管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民众舆情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普遍存在闲置土地多、人均占用土地较大、土地利用分散、利用率低等现象。目前,江苏在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着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率低、村镇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盘活土地存量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对典型地区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地集约利用;江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7-005
期刊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增加,迫切要求把社会参与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参与的良好环境,壮大社会参与的主体力量,形成多元参与的新格局,建立适应老人多种需求的立体式、全方位的社会参与机制。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参与;养老服务;城市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
期刊
官不聊生,是从民不聊生套过来的。在这个世上,只有民不聊生之实,岂有官不聊生之理。近时重庆打黑,有人以官不聊生相揶揄,社会又多有回应,认为说得实在,提法形象。一位朋友问我,官不聊生,是好还是孬?我一时语塞,想一想才回答:你这么提问就不合适,非此即彼,绝对思维,未免太简单。不过,依据实际情况,对此做一点分析,倒是有意思的事。  “打黑”之黑,一般不属于官。打黑的深入,却又不限于黑,不止于黑。更要紧的是
期刊
作者简介:熊建文(1969- ),男,江西九江人,宿迁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科技管理。  摘 要:“李约瑟难题”可另读另解为: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导致经过不同的发展路径之后古中国的科学文化到近代仍然是中国古代实用科学,而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却成为近代科学的直接先声。这对当代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有益警示:没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科学发展,社会需求终究会
期刊
作者简介:李海明(1983- ),男,山东广饶人,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明海荣(1983- ),女,山东广饶人,贵州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研究生。  摘 要:ADR作为一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其参与人是否也享有言论的司法豁免权并未得到明确,而这种不明确性可能给ADR的参与者带来极为不利的法律后果。但其对正义的追求,对法律权威的崇尚同样是参与人的期待,这与诉讼程序殊途
期刊
作者简介:鲁从阳(1978- ),男,山东济宁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陈伟龄(1979- ),女,江苏盐城人,中共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编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摘 要:构建理想人格,价值因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良心和良知角度出发,分析理想人格构建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可以发现,理想人格所要求的是以良心为主宰、以审慎的良心法则和良知判断作为道德实践原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