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华 :外军学员都服他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陆军步兵学院收到了数封来自万里之外的感谢信,字里行间充盈着真挚的情感。感谢信是曾在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学习的外训学员委托大使馆撰写的,这些感谢信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队长白立华的名字——
  白立华,现任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外训某队一名普通的学员队队长。说他普通,是因为在军校中,像他这样工作在基层一线的队干部有很多。但是,在白立华带过的外军学员眼中,这名队干部却并不普通。一名来自莫桑比克共和国的学员说 :“白队长是个神奇的人,他身上总有你想象不到的‘亮点’。”

军人的方式


  来到中国军校,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让部分外军学员很不适应。如何把他们全部划进单位制度的“圈子”?白立华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大家都是军人,就用军人的方式来解决。
  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带队上课,路上,这些学员们队列松散,课堂上,甚至有几个学员在不请假的情况下,直接离开课堂上厕所,显然没有把他这个年轻队长放在眼里。“可能是因为我看起来比较瘦弱吧,当时感觉,他们根本没有把我当回事。”白立华说。怎么让他们“听话”?那几天,白立华几乎整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知道,必须树立起威信,否则,即使再怎么做思想工作,效果也不会很明显。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带学员上室外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攀登技术。课下,看着学员们望着高高的特战楼愁眉不展的样子,他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大家都是军人,何不用军人的方式来解决?
  “Attention please !”白立华一口标准的英语让学员们愣了一下。接下来,他用流利的英语为学员们讲解了一下动作要领,纵身一跃,片刻便攀爬到了楼顶。当他稳稳地落到地面的时候,热烈的掌声响起。从学员们的眼中,白立华看到了一丝不一样的东西。
  军人的解决方式,便是在军事素质上给他们以震慑。那是看起来有些“幼稚”但又无比正确的解决方式。从那以后,他时不时小秀一下“肌肉”,学员的管理也慢慢变得轻松起来。

军人的底气


  白立华哪来的底气?了解了他的经历后,笔者豁然开朗。这名看似文弱的学员队队长的过去可并不“文弱”。2003年,他毕业于被誉为“东方西点”的军事名校——石家庄陆军学院。他侦察专业毕业,攀登、射击、格斗等等,样样都是行家里手,因为成绩优异留校任教。2010年,他被中国国防部派遣赴马来西亚陆军训练中心执行培训任务,取得优异成绩。后来因为岗位调整需要,他才成为一名队干部。在教员岗位上,他素质过硬,以英语直授的方式上课,难怪会出现训练场上的那一幕。
  随着威信的树立,白立华渐渐与学员们打成一片。他为学员们讲解学院的管理规定和作风纪律要求,都是直接用英语。如今,只要是他带的学员队,路上必定是整齐的队列、嘹亮的歌声,俨然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远在异国他乡,语言的壁垒、对家乡的思念难免让部分外军学员感到孤独。如何让这些外军学员在中国这片土地感受到友好和温暖?白立华用一个“情”字,融化了他们的心。在学员们的印象里,生活中,白立华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真诚、温暖的笑容。
  “外训无小事。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队干部对他们的态度,体现着我们国家的态度。”白立华说。一直以来,他都秉承着这个理念,做细做好每一件工作。
  2018年1月1日凌晨1点多,白立华忙完一天的工作刚刚睡着。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只见学员那斯特脸色苍白,手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白立华二话不说,立刻协调救护车,把学员背到车上,火速赶往医院。经检查,学员被确诊为急性肠梗阻,因为治疗及时,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学员感激地拉着他的手,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刻,他们之间跨越国界的友谊,变得更加牢固。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帮外军学员手机充费,买火车票、机票等,无一例外地都成了他的“分内之事”。学员们每个国家的礼节,所在国的国庆日、独立日以及他们本人的生日和家人的资料等,他都牢记在心。每逢外军学员的生日和他们国家的独立日、民族传统节日,白立华都要举行专门的仪式,让外军学员深深感受到了礼仪之邦的友好。

军人的执着


  白立华喜欢把工作当事业来干。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挑战,他像勇士一般,坚守着内心的执着,把一切挫折踩在脚下。
  2016年7月,白立华 62岁的母亲得了胰腺癌晚期伴肝转移,医生初步判断,老人只剩下3到6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消息让白立华的家庭蒙上了阴影,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他喘不过气。66岁的父亲深知军人工作忙,为了不耽误儿子工作,不顾年迈体弱,坚持自己陪着妻子在老家医院做化疗。后来在白立华的一再坚持下,才把母亲接到了驻地照顾。
  在母亲治疗期间,白立华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一边忙着队里的工作,一边尽力照顾好母亲。也许是白立华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在他的不懈努力和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医生说比预期延长了很长时间。
  白立华心中的那种痛苦和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他却从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依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和母亲的病床前。
  外训队的队干部工作着实不易。2015年 9月,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恰逢新留学生入学报到时间,当时人们可谓是谈“毒”色变,妻子更是极力劝阻他不要去接触病毒感染区来的留学生。但因职责所在,白立华依然坚持工作在一线。为了能与留学生更好地交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学习英语,与学员们沟通基本不需翻译人員陪同。
  从事外训工作以来,白立华出色地完成了对 1200多名外军学员的培训任务,带过的学员覆盖了四个大洲的 70多个国家。从当初那个“稚嫩”的队干部,成长为一位“老队长”,白立华依然满怀激情地奋战在外训工作一线。他喜欢把学员所在国家在世界地图上做上标记,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连成花瓣状。看着亲手培育的友谊之花斑斓绽放,白立华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其他文献
天津市河东区富民路118号,71岁的老人藏鹏飞一个人住在这里。  阳光下,这位传奇老人健步走来,微笑着向我们招手。那个冰冷的黑夜,似乎已经从她的记忆中逃到九霄云外。  实际上,2012年11月16日的那一幕,清晰地印记在老人的脑海中,从未消逝。那个黑夜,在离家一公里的地方,没有人注意到,一辆抛锚的大卡车毫无征兆地停在路上。没有亮应急灯,车后也没有设任何障碍。路上车辆已经很少,做工程项目的儿子王宇东
期刊
人物小传:  郭志鸿,现任中国书法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先后在国内外数十次书法大赛中获奖。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入选教育部编写的《小学生书法丛书》等书籍,被中南海、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收藏展示。主持编辑国家项目《中国书法艺术典藏——简牍艺术》大型系列丛书,在图版设计、图文合一、装帧设计、译文考释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书之孝——云居寺办展替父完成心愿  2016年12月31日
期刊
电视剧播放总会结束,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部“正剧”之所红得发紫,除了一流的演员阵容,著名导演周梅森的鬼斧神工外,最重要的在于这部“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剖析反腐之烈度、深度开创了新境界,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回应了反腐败的民心所愿。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部剧的创作播出,正值“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之际。政治上清源固本、思想上
期刊
他是报道中国奥运首金第一人,與体育新闻工作结缘37年,作为领导和导师,门下桃李芬芳。他参加过9届奥运会,4次参与奥运火炬传递,在中国体育新闻界无出其右者。  他还是一位传递中国体育好声音的“外交家”,在国际奥委会、国际田联、国际排联等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新闻委员会委员,积极推进中国体育与世界的了解与合作。  他更是一个真正将助人为乐内化于心的好人,以德才蜚声于世,以忠厚处世为人,以微笑融化隔阂。他是
期刊
据《中國纪检监察报》报道,有贪官把喝年份茅台视为高雅,一次竟喝掉30万元。记者发现,该文历数8种装高雅的套路——入会所、打高尔夫、跳华尔兹、品拉菲、抽雪茄、养宠物、玩玉石、喝年份茅台等。  近年来,随着领导干部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特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腐败形式也有所不同,一部分“高素质“的官员玩起了“高雅腐败”,他们不再赤裸裸地追求纯粹的金钱,而是更加注重受贿的“文化含量”,这让腐败
期刊
助人为乐好人  平茜、牛靖萱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大学生情侣坚持每天为残疾修鞋师傅送午餐  张国亮 山西省 太原市 浪子回头成功创业 “馒头哥”爱心扶贫助困  任桂梅 吉林省 辽源市 古稀老人捡废品资助贫困学子18年 成立爱心工作室带动一批人  韩振清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退伍老兵30年捐书30万册  刘显保 上海市 闵行区 个体户十多年坚持为社区居民优惠或免费维修家电  蒋中伟 江苏省 无锡市 爱
期刊
一位是“为人民服务,死比泰山重”的光辉典范,一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朽楷模。张思德、雷锋,两位在神州大地熠熠生辉的英雄,有着相得益彰的“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我们走进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团,探寻“为人民服务”如何在这里赓续传承,历久弥新。  党让干啥就干啥,绝不说个不字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近在眼前,有着17年兵龄、面临进退走留的副营职干事彭大庆却主动请缨,
期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当代青年对于国家的发展壮大、民族复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青年、青春包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无尽的可能,青年是怀揣梦想朝气蓬勃的,青春时光是短暂而宝贵的。  说到青年,不得不提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将青春的年华绽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所留下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追逐美好的梦想,
期刊
早晨六点,一边喊儿子起床,一边炖鸡蛋羹。大冷的天,儿子磨蹭着不想起床。  “妈妈,我的校服呢?”“不是在你身边吗?”我边忙边答。“那身脏了!”“我的小祖宗哎,你就将就穿一天吧。”“不行!今天星期一,我是护旗手,得穿干净校服!”这几天忙昏头了,爱人加班,孩子上学,又加上我母亲住院。  “昨天晚上你爸爸洗的那身校服干了吗?”“还没呢!”儿子显然不高兴了,围着被子不起床。  我无奈地关掉煤气,边用烤灯给
期刊
危难之际,“雷锋”迅即出现了  雷锋,以他22岁的青春,开出了人生最绚丽的花朵 ;雷锋,以他永远灿烂的微笑,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阳光般的温暖,还有他心中“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今天,就让我们倾听这样两个刚刚发生的真实故事,走进“雷锋时间”,感受新时代的“雷锋温度”。  時光回溯到那一刻 ——2018年2月24日14时。  “咦?前边怎么了,怎么那么多人?快点停车!”正在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