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外语人才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把外语作为一种交际手段,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思想,获取信息,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我们的英语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教学进行改革。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与外界交际。
关键词:英语 情景 言语幽默 素质教育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其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应试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英语教学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把学生当作容器,大量灌输语言知识。作为实践化很强的英语教学,实际上成了语言知识课、语法讲授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大脑成了储存词汇、语法和语言点等的“仓库”,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些枯燥无味的词汇和语法,这严重地违背了英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的本质。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英语氛围、缺乏英语使用场合的国度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把英语的教学目的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上,即在遵循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大量的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从而使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交际法教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精髓是“语言运用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因而提倡教学过程要交际化,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培养的途径便是不断提高交际的策略。国外交际策略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1980年,anale and Swain的交际能力模式研究(语法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策略能力)颇具影响,对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最近十多年来,我国交际策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学者开始介绍国外的交际策略的理论,有关中国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实证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了,近年来,随着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的研究者也开始加强对交际策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针对交际策略教学实践的研究还很少。近年来,高考逐渐加大了测试学生英语情景交际能力的比重。顾名思义,情景交际能力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交际、交流、交涉的能力,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结果。训练学生的情景交际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高考应试水平,更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很多人抱怨在国内,尤其是在内地边疆,少有英语环境。这是实情,但即便是在美国唐人街,也有一辈子不能开口讲英语的中国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追求,每天只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活动,没有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任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自生自灭。学习英语就象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一样,要下功夫,花时间。即便是很有语言天赋的人,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心血的代价。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呢?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培养英语情景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以前的应试教育教会了很多学生“哑巴”英语,这些学生往往考试能力强,在实际生活中却难开口。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紧迫性,不仅是为了对付考试,更是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迫切要求,是一项基本技能,是衡量个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不是可学可不学的,要想增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就一定要下功夫学好。学习英语就像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没有一蹴而就的,要下功夫,花时间,贵在坚持。一定会在将来的人生发展上收获回报。
二、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诵读经典美文,增加语感;比如人教版英语高二《下》课文“The American South”,从文学角度来讲,就是一篇很好的诵读范文,句式优雅,气势恢宏,朗朗上口。我自己反复诵读,直到能记忆背诵;也要求我的学生反复诵读,增加他们的语感,体会英语语言的文学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原始热情和信心。不满足于课堂课本所教,主动涉猎课堂外内容,大量阅读英语原文报刊。网络的普及,让我们能直接接触大量英语原文材料。我鼓励学生都做有心人,在广泛涉猎阅读的过程中,碰到新颖的用法,活泼的短语,都马上记下来,反复揣摩,以备日后活学活用。
比如,以前只知道water(水)是做名词用,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Please water the plant”这样的用法时,不禁感叹英语语言的灵活丰富,更激发了我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其实,这样生动灵活的表达在英语中比比皆是。“Don,t copy me(别模仿我)”……养成平日留心积累的习惯,就能积少成多。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无论是书面还是口语,不再是贫乏单调,捉襟见肘。不怕口音,大胆开口。很多人怕开口,怕自己发音怪,有口音,别人听不懂。其实,西方讲英语的几个主要国家都有各自很不相同的口音,但他们彼此都能听懂。因此口音不是问题,只要用词恰当,语法大致正确,别人就能听懂。我们要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开门。
三、关联理论与英语言语幽默
“语言交际仅有一条关联原则可言,即话语本身就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如果一句话P和另一句话Q,加上背景知识,能产生它们单独加上背景知识时所不能产生的新信息,那么P与Q就有关联,“关联原则无所谓遵守与违背”,只有关联程度之分,我们一般认为说话人与听话人采用的是最大关联性标准。一个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上的,即“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有了这种背景知识或认知环境,说话人可能对听话人选择合适的言语形式,听话人也才能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行为。这种背景知识包含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印象、各种各样的旧信息和由此产生的假设。由于交际双方各自的认识环境不同,对同一个言语行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英语 情景 言语幽默 素质教育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其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应试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英语教学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把学生当作容器,大量灌输语言知识。作为实践化很强的英语教学,实际上成了语言知识课、语法讲授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大脑成了储存词汇、语法和语言点等的“仓库”,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些枯燥无味的词汇和语法,这严重地违背了英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的本质。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英语氛围、缺乏英语使用场合的国度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把英语的教学目的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上,即在遵循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大量的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从而使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交际法教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精髓是“语言运用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因而提倡教学过程要交际化,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培养的途径便是不断提高交际的策略。国外交际策略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1980年,anale and Swain的交际能力模式研究(语法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策略能力)颇具影响,对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最近十多年来,我国交际策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学者开始介绍国外的交际策略的理论,有关中国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实证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了,近年来,随着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的研究者也开始加强对交际策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针对交际策略教学实践的研究还很少。近年来,高考逐渐加大了测试学生英语情景交际能力的比重。顾名思义,情景交际能力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交际、交流、交涉的能力,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结果。训练学生的情景交际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高考应试水平,更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很多人抱怨在国内,尤其是在内地边疆,少有英语环境。这是实情,但即便是在美国唐人街,也有一辈子不能开口讲英语的中国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追求,每天只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活动,没有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任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自生自灭。学习英语就象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一样,要下功夫,花时间。即便是很有语言天赋的人,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心血的代价。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呢?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培养英语情景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以前的应试教育教会了很多学生“哑巴”英语,这些学生往往考试能力强,在实际生活中却难开口。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紧迫性,不仅是为了对付考试,更是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迫切要求,是一项基本技能,是衡量个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不是可学可不学的,要想增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就一定要下功夫学好。学习英语就像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没有一蹴而就的,要下功夫,花时间,贵在坚持。一定会在将来的人生发展上收获回报。
二、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诵读经典美文,增加语感;比如人教版英语高二《下》课文“The American South”,从文学角度来讲,就是一篇很好的诵读范文,句式优雅,气势恢宏,朗朗上口。我自己反复诵读,直到能记忆背诵;也要求我的学生反复诵读,增加他们的语感,体会英语语言的文学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原始热情和信心。不满足于课堂课本所教,主动涉猎课堂外内容,大量阅读英语原文报刊。网络的普及,让我们能直接接触大量英语原文材料。我鼓励学生都做有心人,在广泛涉猎阅读的过程中,碰到新颖的用法,活泼的短语,都马上记下来,反复揣摩,以备日后活学活用。
比如,以前只知道water(水)是做名词用,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Please water the plant”这样的用法时,不禁感叹英语语言的灵活丰富,更激发了我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其实,这样生动灵活的表达在英语中比比皆是。“Don,t copy me(别模仿我)”……养成平日留心积累的习惯,就能积少成多。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无论是书面还是口语,不再是贫乏单调,捉襟见肘。不怕口音,大胆开口。很多人怕开口,怕自己发音怪,有口音,别人听不懂。其实,西方讲英语的几个主要国家都有各自很不相同的口音,但他们彼此都能听懂。因此口音不是问题,只要用词恰当,语法大致正确,别人就能听懂。我们要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开门。
三、关联理论与英语言语幽默
“语言交际仅有一条关联原则可言,即话语本身就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如果一句话P和另一句话Q,加上背景知识,能产生它们单独加上背景知识时所不能产生的新信息,那么P与Q就有关联,“关联原则无所谓遵守与违背”,只有关联程度之分,我们一般认为说话人与听话人采用的是最大关联性标准。一个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上的,即“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有了这种背景知识或认知环境,说话人可能对听话人选择合适的言语形式,听话人也才能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行为。这种背景知识包含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印象、各种各样的旧信息和由此产生的假设。由于交际双方各自的认识环境不同,对同一个言语行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