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不同志趣和发展潜能学生的需要。在新课标改革的感召下,改变高中化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创设问题情景,以化学实验载体,采用假说法和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学生自主合作几方面对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进行了阐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性 创设 自主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整堂课以老师单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由于方法单一,所以学生课堂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中,将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出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探究式学习
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揭示矛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一)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透过实验展示化学现象,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实验顺序,改进或增补实验等方法创设探究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先做一个“棉花滴水着火”的实验,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究竟加了什么物质? 师生共同分析:棉花着火是因为反应放出了热量,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所加物质是Na2O2, 教师引导:那么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来检验?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展开讨论 ,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二)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精于设计,巧于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竟,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以便培养其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例如:在学习白磷的性质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以下材料:在二战期间,美国有个侦探小分队发现在一深山里有个隐蔽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十天内摧毁这个军火厂,结果小分队只用十几只老鼠在其背上涂了些液体就完成了任务。
阅读完之后提出问题:老鼠背上涂的液体是什么物质?它是怎么完成任务的?学生看了这个故事会非常惊讶,很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学习磷的性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被调动起来。这种问题情景是由知识的实际应运创设的。由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创设探究情景。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都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首先要找到知识前后的逻辑关系,然后以此作为生长点设计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创设学习新知识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苯酚”的教学中,为了探究苯酚的性质,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有关醇的知识然后再设问:羟基与烃几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是醇,那么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是否还是醇?如果不是的话,那么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什么类别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与醇类相同吗?其性质如何?与醇类有何区别?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以探究苯酚的性质。这样一系列紧密联系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会认真地去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通过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争议是难免的,争议是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生冲突的结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该有意创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探究教学。
二、以化学实验为载体, 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它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载体。在探究式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采用假说法 ,引导探究
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推断性解释,是行动的先导,在问题明确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假设,是学生积极地进行推论。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这一环节不要做过多的干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科学探究的真谛,当然,如果学生的思路与问题本身发生了偏移,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提醒,但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假说法,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大胆的推测或预测,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相互探究
英国哲学家约焊·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这种自然的倾向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就是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讨论,乐于公开自己的成果和困惑,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形成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寂,拘谨等场合。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言,大胆置疑,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得到了培养和发挥。例如:在学习原电池反应的知识时,教师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图片,实物,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制电池,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一起探讨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洋溢着饱满的探究热情。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是高中化学课程开发的一块肥沃的土地。
参考文献:
1.汤国新.中学化学社会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3.11
2.张素娟.化学课堂探究性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研究,2005.3
3.刘运才.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学化学参考,2006.9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性 创设 自主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整堂课以老师单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由于方法单一,所以学生课堂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中,将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出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探究式学习
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揭示矛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一)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透过实验展示化学现象,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实验顺序,改进或增补实验等方法创设探究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先做一个“棉花滴水着火”的实验,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究竟加了什么物质? 师生共同分析:棉花着火是因为反应放出了热量,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所加物质是Na2O2, 教师引导:那么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来检验?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展开讨论 ,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二)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精于设计,巧于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竟,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以便培养其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例如:在学习白磷的性质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以下材料:在二战期间,美国有个侦探小分队发现在一深山里有个隐蔽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十天内摧毁这个军火厂,结果小分队只用十几只老鼠在其背上涂了些液体就完成了任务。
阅读完之后提出问题:老鼠背上涂的液体是什么物质?它是怎么完成任务的?学生看了这个故事会非常惊讶,很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学习磷的性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被调动起来。这种问题情景是由知识的实际应运创设的。由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创设探究情景。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都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首先要找到知识前后的逻辑关系,然后以此作为生长点设计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创设学习新知识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苯酚”的教学中,为了探究苯酚的性质,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有关醇的知识然后再设问:羟基与烃几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是醇,那么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是否还是醇?如果不是的话,那么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什么类别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与醇类相同吗?其性质如何?与醇类有何区别?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以探究苯酚的性质。这样一系列紧密联系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会认真地去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通过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争议是难免的,争议是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生冲突的结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该有意创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探究教学。
二、以化学实验为载体, 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它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载体。在探究式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采用假说法 ,引导探究
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推断性解释,是行动的先导,在问题明确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假设,是学生积极地进行推论。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这一环节不要做过多的干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科学探究的真谛,当然,如果学生的思路与问题本身发生了偏移,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提醒,但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假说法,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大胆的推测或预测,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相互探究
英国哲学家约焊·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这种自然的倾向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就是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讨论,乐于公开自己的成果和困惑,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形成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寂,拘谨等场合。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言,大胆置疑,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得到了培养和发挥。例如:在学习原电池反应的知识时,教师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图片,实物,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制电池,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一起探讨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洋溢着饱满的探究热情。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是高中化学课程开发的一块肥沃的土地。
参考文献:
1.汤国新.中学化学社会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3.11
2.张素娟.化学课堂探究性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研究,2005.3
3.刘运才.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学化学参考,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