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文章七分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yhu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成了被很多教师“遗忘的角落”,甚至出现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字:朗读教学 功能 应用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成了被很多教师“遗忘的角落”,甚至出现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朗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朗读教学的作用。
  朗读是重要教学方式,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发音正确,语言流利,声音宏亮,态度大方;二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文章的气势、节奏和韵味;三是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层次、结构、重点和中心,增强理解与记忆;四是使学生进入艺术形象中去,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五是还能使学生加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经典文章,有的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春》、《与朱元思书》等,有的文章感情激越澎湃,如《黄河颂》、《沁园春.雪》等。有的文章缠绵悱恻,委婉动人,如《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的文章一唱三叹,如《理想》等。入选教材的大量古文,如《岳阳楼记》、《出师表》、《三峡》、《陋室铭》等都是文情兼美的朗读好材料。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这些篇章的朗读,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朗读教学的实施。
  1、 要重视示范朗读。
  范读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读课文的榜样。朗读并不是对文章内容的简单复述,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比如:停顿的长短、语言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词语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实践证明,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模仿,才能掌握朗读的技巧。范读可以是教师的范读,也可以让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范读。在教学课文时,如果进行声请并茂的范读,必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朗读者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我在教學《雷电颂》这篇文章时,首先告诉学生这篇独白是一篇抒情意味非常浓厚的散文诗,所以大家要在反复的吟读中把握诗情、诗味和诗理以及作品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着重体会抒情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找班上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示范朗读,声情并茂,前六段读完之后,所有学生自发的鼓掌,全都陶醉其中。
  2、要重视理解性朗读。
  理解性朗读是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朗读一般在对文章进行深刻了解时才进行。“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对文章的内容了解透彻,朗读时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正如人们经常说的“情动于中形于外“。所以朗读和理解必须时刻紧密结合,因义求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反之,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起初,读那些不熟悉的文章时,因某些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识字和熟悉的内容上,所以读起来平淡乏味,只有一开始,就必须先来了解文章全篇的内容。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上下文里的意义表现不同的各部分文字,朗读时分别给予重读、轻读或停顿,如在教给学生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时充分利用插挂图,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结果,课文读完后,同学们告诉他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眼前卧着许多小村庄,而且到处都是薄雪覆盖。虽然像是老城,他们边想边说像极了。可见理解后,朗读课文是多么地富有表现力。学生正在朗读时,老师还要提出问题,让他们每次有目的的朗读,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做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3、要重视感受性朗读。
  一篇文章,一段精彩的名句,要想了解当中所蕴含的感情最主要的是靠体会。感受性朗读也就是一种深刻的体会课文感情的朗读,他一般是在对课文进行理解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就犹如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所以真情实感也就是朗读的灵魂。在指导学生进行感受性朗读时,要把理解思想感情和朗读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指导时,可以先做示范性朗读,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受,让他们自己融入到文章的角色当,从自身获得体验。以此来发挥自己的创建性。去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指导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想象,从而加深感受,激发自己的情感,当然,有些课文比较抽象或时间较长的事件,学生都不容易把握。读起来显得枯燥无味。在当我们指导他们时,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运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来加以表达,或再用直观性的教具引发学生形象思维,使遥远的事件清晰可见,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朗读教学的形式。
  朗读教学,还要弄清朗读的各种形式:范读、领读、轮读、接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教师的范读要求比较高。教师正确、流利、生动地朗读课文,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来,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笔者上《醉翁亭记》一课时,用轻音乐做配音,范读全文,使同学们沉浸在作品的优美境界中,作品的具体内容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形成鲜明的内心视象,从而产生真情实感,学生听了之后,很受感动。在讲授全文时,学生都很专注,学得也很深刻,对课文句子的翻译,疑难句子含义的理解,都比较准确。
  综上所述,要实实在在的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做到思想上重视,方法上得当,训练上扎实,让朗读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其他文献
摘 要: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关键字:乡村生活;江南农村;田园风光  【教材分析】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一首古诗。  【设计理念】  1、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2、在语文实
期刊
摘 要:学生的获知过程也是思维的形成过程。本文探讨了在课堂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开拓学生思维的几点体会,通过思维的引导,激励学生学习知识。  关键字:小学教学 学生 思维探究  1 前言  俗话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用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是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体现。思维应该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可以说没有思维发展的活动是缺少意义的。同样,
期刊
摘 要: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存在的問题: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 知识语言输入多,能力语言输出少; 读写协同不足,对文本理解的自主表达能力欠缺等,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出简单研究和阐述。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一 有效教学和语文的有效教学涵义  1 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对初中政治课题下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和提高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要不断改善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课上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我们多年的基础教学经验,本文就如何改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上着手,提出自己的一下看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而数学做为一种科学理论,理所当然的应该负担起美育的职责。本文从这样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几点看法。一是数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二是数学审美的心理分析;三是数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关键字:审美教育 潜移默化 黄金分割 数学的内在美  一提数学,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枯燥的数字、字母及符号,还有疲于应付的题山题海,学数学的人也都是一副呆头呆
期刊
摘 要:有关羁旅行役的古诗词中,或抒发生不逢时感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或自叹淹蹇,或愤世嫉俗;或思念乡关,或向往归隐。看似总是一条俗套的尾巴,细细咀嚼,品味,其言语思维力透纸背,高雅情趣终难掩盖,读来使人浮想联翩,读罢让人掩卷长思,读尽更给人领悟厚重的思想内涵。  关键字:形象 画面 时间 空间 情愫  一、以鲜活的形象来画“愁”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鲜活的形象对诗歌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意识。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探究性学习有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  下面根据这些特点,谈
期刊
个性化阅读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提出了必须立足文本的观点。本人认为,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在立足文本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抓好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阅读视野的基礎上的。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常常特别强调对课本上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读精讲,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非常狭窄,更加可悲
期刊
摘 要:对知识认识学习的根本就是要調动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而感受和知觉是其基础,因为感受和知觉是人的天性,通过它们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学习社会,同时他们又是我们社会创新的源动力。所以,认识与学习同样也是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认知是学生们终身都会受益的一种能力。老师在讲课时,应努力使学生发展对学习的认知兴趣。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来引起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