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并发胃癌一例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是原发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一种B细胞淋巴瘤,占所有B细胞淋巴瘤的7%~8%,其发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对于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生长特征及治疗方案的随访研究仍然相对较少。本例患者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同时并发胃癌。临床上少见。

其他文献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20年来,多个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婴儿,特别是年龄<3个月的小婴儿已经成为百日咳感染的高发人群。小婴儿由于对百日咳鲍特菌未产生完全免疫,成为百日咳发生率、住院率及病死率最高的人群。死亡患儿大多是合并了严重的并发症。该文就儿童百日咳并发症的流行病学、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2009年意大利儿童肾脏病学组建议:对于首次出现泌尿系感染所致发热的扩张性膀胱输尿管反流高风险患儿及出现二次泌尿系感染的一般患儿,需进行膀胱造影。本研究旨在评估意大利建议所述的危险因素是否充分。方法对2009年至2013年间10家意大利医院收治的2~36月龄首次泌尿系感染所致发热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4例患儿,女孩比例51%,平均年龄8个月。84%的感染由大肠埃希菌所致。26
期刊
目的通过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recombinant human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 1,PEBP1)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尿液中表达水平的研究,探讨PEBP1作为先天性肾积水的生物学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0例重度肾积水患儿、30例轻度肾积水患儿及正常儿童膀胱内尿液样本中PEBP1的表达情况,并将P
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每组8只。通过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致敏和雾化吸入磷酸盐缓冲液激发。末次雾化吸入24 h后取小鼠肺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TGF-β受体Ⅱ、Smad7、Ⅰ型胶原(collage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对儿童健康危害很大,不仅造成肺部严重损伤并遗留后遗症,还可能对全身多系统脏器造成损害,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机制在其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被广泛认知。E-选择素和P-选择素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成员,参与炎症与免疫应答、凝血与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该文拟探讨E-选择素和P-选择素在重
目的比较儿童股骨干中段骨折采用桥接钢板与弹性髓内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干中段骨折患儿64例,随机分为桥接钢板固定组与弹性髓内针固定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桥接钢板组患儿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88%(31/32),弹性髓内针组为84.38%(27/32),两组比较,差异
生命早期的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鼻病毒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人鼻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首次喘息可作为哮喘倾向的标志物,而生命早期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特别是严重发作者)可能对哮喘发作有致病作用。病毒感染与气道细菌微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是儿童哮喘的重要决定因素。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治疗不孕症的首选方法,辅助生殖技术下婴儿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临床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加,这也是早产发生的重要因素,其预后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辅助生殖技术早产儿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该文主要对其出生情况、并发症、母亲围生期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基于SPECT/CT定量测量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腰椎标准摄取值(SUV)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11月间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和局部腰椎SPECT/CT显像的90例[男16例、女74例;年龄(60.0±11.2)岁]患者资料,均采用三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3D-OSEM)重建图像,行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根据重建图像中腰椎MDP高摄取病灶(分为退
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期及治疗后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对PET/CT在淋巴瘤的治疗反应评估和干细胞移植前评估及预后价值进行了总结,旨在辅助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笔者探索了PET/CT在不同亚型疾病中的优缺点及报告标准和最新进展。文章还特别关注了基于PET显像改变治疗方案的情况,该方面已逐渐成为临床管理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