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修炼三部曲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节目《朗读者》火遍大江南北,其前三期的主题分别为“遇见”“陪伴”“选择”。今天,笔者就想借着这三个主题词聊一聊中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策略,以期培养更多学生成为酷爱朗读、懂得朗读、善于朗读的“朗读者”。
  一、“遇见”——走进文本
  《朗读者》说,人们朗读的不只是文字,朗读的同样是人生。而这正是这档节目能牵扯亿万观众心灵的魅力所在。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电视节目中的不少“朗读者”普通话不标准,声音也不好听,但就是能打动观众。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朗读者的经历“遇见”了朗读的内容,并产生了共鸣,他的声音自然成了最好的诠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由此观照中高年级的朗读教学,学生能不能真正“遇见”文本,哪怕是走进文本,这是中高年级朗读教学的起点。说得再直白一点,我们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文本,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主题乃至表达,才能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指导。可叹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刚刚开启,学生“正确流利”都未达到的情况下,就大声疾呼“谁能比他读得更有感情?”,殊不知,只有走进文本,从理解到表达,才是开始一篇课文的朗读准备。
  我们都知道,教材中的很多文本无论时空还是情感,都距离学生较远。所以,要想学生用声音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就必须为他们架构起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我们来看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案例。我们在课堂上发现,不少学生在于老师的朗读声中泪流满面,接着他们的朗读也情深意切。于老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先扣住两个重点词“翻山越岭”“重担”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理解这两个词语:“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时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读懂了文本的言外之意,何愁学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读?其次,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先自己深情地范读:“于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读了好多遍,但我读得不一定有你们好,我也不一定读得正确,但是我想读一遍给你们听,好吗?”此时台上台下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于老师的朗读,都被于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带进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深深地被课文中的母子之情感动着。当读到最后一段时,于老师按下了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当于老师把课文读完,台上台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台上更有不少学生红着眼睛在哽咽。此时情感之弦被拨动了,何愁学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一直在观察学生的表情:“我发现同学们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把课文读懂了,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了。”“这一次我又认真地看同学们的表情,和第二次又不一样,我一看这表情,我知道这一次你们读进去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色,何愁学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读?
  二、“陪伴”——走进文法
  中高年级的学生朗读技巧要不要进行训练?答案是肯定的。有人说,写文章就是玩文字游戏,话糙理不糙,不同的词语、词组、句子按照不同的顺序组织就构成了不同的文章,这就是文法。所以学生要想朗读好文章就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把握语速,处理好停顿,注意重音,要有语势,要有节奏。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老师在每节课里的“陪伴”(指导、示范、陪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文法。
  我们还是来观摩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片段——
  生:十三,《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打断学生)停下来。听我说,“十三”可以不读,如果要读,就读成“第十三课”。咱不读,上来就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要停一会儿再读正文,要让人家思考,自己也思考一下。然后读正文,这样读——(师范读)第一次抱母亲,(有意在題目与正文之间停顿一会儿)母亲病了,这样读,给别人、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的时间稍长)
  师:有进步!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儿。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题目与正文之间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师:我提示一下,句号要停顿。为什么要停顿?因为一句话说完了要想。往下读。
  生: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把“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如果像你那样把“都”读得很响,“转身”的后边应该加个顿号,“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是书上没有这个顿号,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示范两遍)“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跟着读。
  生:(齐)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面对刚才读的同学)你也读一遍。
  生: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会读了,大家像她一样再读一遍。
  生:(齐)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
  从上面这个片段中,我们发现,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关注了停连、重音等朗读技巧。于老师很耐心地逐词逐句指导学生朗读,并有意识地给学生传授一些有关技巧;范读之后,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体会这些朗读技巧的妙处。当然,适合中高年级训练的朗读技巧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在语气、节奏等技巧上对学生进行训练。而这些技巧都与标点符号有点关系,所以关注这些技巧的训练,说不定还会有意外收获——学生的习作会因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而精彩起来。
  三、“选择”——走进文体
  老师们总有这样的发现,班上有那么几个孩子,你不能说他(她)朗读得不好,但你听他(她)的朗读总觉得不对劲:课文学之前让他(她)读是这个味,学完之后让他(她)再读还是这个味;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读第一课是这个味,读第二课也是这个味……读到最后一篇课文还是这个味。这就是传说中的拿腔拿调的“读书腔”。
  要想让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很“自然”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笔者以为,朗读如唱歌一般,我们得让学生学会“不走调”。我们得让学生明白,课文如歌曲一样——歌曲有“调子”,课文也有自己的“调子”: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如《三亚落日》一般的散文,它的“调子”就是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语言简洁明了的如《神奇的克隆》这样的科普文,它的“调子”是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但形象鲜明、富于想象的如《自相矛盾》此类的寓言或童话,它的“调子”成了夸张渲染、幽默俏皮……如果我们把《铃儿响叮当》唱出了《小白菜》的味道,那只会叫人瘆得慌;同样的道理,如果把《学与问》用《大江保卫战》的“调子”去读,哲理与探究的韵味将荡然无存。归根结底,有感情朗读,“调子”把握是基础——而这个“调子”就是文体。
  小学阶段,文体繁多,有叙事的、有写景的,有童话的、有诗歌的,有科普的、有说理的……而我们每接触一种文体,就要选择合适的“调子”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个文体特有的味道。我们更要善待某一种文体的“第一篇”,不要轻易放过它,并让学生用朗读为这一类文体烙上标记。而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碰到类似的文体,他(她)自然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而言之,在中高年级的朗读教学中,如果老师领着学生走好这三部曲——走进文本、走进文法、走进文体,我们的朗读教学一定能进入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学校)
其他文献
“对话”作为当代文化中的热词,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更蕴含着积极丰富的新时代精神——民主、平等、人文、思想、自由等。  西方文化中,“dialogue”一词意为对话,其词根“logue”是希腊语“logos”的变化,意为“标志、路标”,后来又逐渐演化出“logic”一词,意为逻辑、思维。西方哲学尤其重视理性思考,循着逻辑思维追求真理。与此遥相呼应的东方文化中,智慧的最高形态是“道”,可以理解为
在读叶黎明博士的《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之前,我以为开发写作知识除了依据课标、课文以外,完全依靠教师个人经验,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开发出来的写作知识对不对,合不合理,评价的时候凭借的也只是个人经验。我觉得开发写作知识很难,难在无理可循。一年半以前,我开始第一次读这本书。在这段时间里,不算零零散散地读,我前后共读了七遍。刚开始读不懂,后来读不够。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了写作知识开发的“
这两天,我彻底处于“失声”状态。微笑成了我跟人打招呼的招牌,比划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基本工作,助教(两个学生)成了班级的代理老师……我已经彻彻底底成了一个“哑巴老师”了。  “哑巴老师”是个语文老师,又兼任班主任。从晨曦微露,至夜幕降临,“哑巴老师”有着干不完的事,备课、批改作业、上课、管理班级……凡是体力能够完成的都能应付自如。那么,遇到需要用“嘴”去解决、用“声音”去交流的问题时,“哑巴老师”犯
阅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性已经被无数的理论与实践所证实。而如何做到有效或是高效阅读,这不光是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我们为师者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继我们团队与曾莉莉团队以工作室承担的省教育厅统筹课题《集团教研背景下的小学教师跨校学习机制研究》和市级名师专项课题《工作室背景下的小学教师跨校学习的实践研究》进行的主题为“同书异构巧推进,多方聚力促阅读”的二年级跨校研究活动后,我们成员都明显感受到“无方法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个春日,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和弟子们“论水”“言志”的事。课文语言清新,意蕴丰富。文中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智慧,及其心怀天下的伟大情怀,若一股清泉,滋养心田。从这篇课文出发,通过品读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走近孔子,初步感悟儒家思想的文化魅力,实现课文学习到文化感悟的提升,这与“开放语文”“挖掘文化内涵,丰厚文本学习”的教学主张是一
记者:薛老师,您好!组块教学,是您提出的原创型教学理念。您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将组块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造融为一体,不断推陈出新,获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几年来,您组建了吴江区的组块教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了组块教学研究联盟等。提起组块教学,小学语文老师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薛老师,想起以您为核心的组块教学研究团队。相比个人研究而言,您觉得以组建团队的方式一起研究组块教学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呢?  薛法根:教育是
一、游戏导入,走近端午  师: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小  吃货猜节日》。游戏规则:小眼睛看图,小耳朵听题,猜出节日举手说。  师:小汤圆,圆又圆。  生:元宵节。  师:吃月饼,赏明月。  生:中秋节。  师: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再  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那再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  生:粽子。  师:是的,所以它叫“端午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师生齐读课题)  师:题目里有两个新
“同学们,如果去北京你最想去哪儿?有一个地方,老师也非常想去看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简洁的导入,开始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  名师工作室里“每人一课”活动如期展开,我又有了一次成长锻炼的机会。如何上好一堂学生喜爱、高效率、具有语文味的课,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的。最初的试教,我只是一味给学生讲解,向学生展示我所收集的资料,整节课,基本上我的声音回荡在教室。这样的课,显然远离了“以生为
【教学目标】  1.积累词句,感受夏天的生机与活力。  2.学习抓中心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发现作者从不同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的秘密。  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  义,明白我们要及时抓住青少年时期,增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否则错过时机就会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中心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发现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短句和富有节奏的
【探究目标】  听声音、大胆想,创编生动有趣的故事。  【支架策略】  倾听三段故事音频,发挥想象,编出完整的故事。  【评价要素】  善于倾听、想象丰富、故事完整、语言生动。  【教学过程】  一、入情境——走近声音  1.听声音,猜一猜  师:我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用这双耳朵,我们聆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听声音,猜猜猜”的小游戏。  师:(播放动物叫声)听,这是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