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影响。可如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那该如何提高语文朗读水平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问题,并且思考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存在问题策略
一、 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朗读时间不充分。作为一个经验尚浅的老师,在上完公开课后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评论:朗读时间不够充分。笔者因此在听课时一度非常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可发现大部分课堂上老师的“讲问”环节占了大部分时间,而朗读大多只是作为过渡语来串联一节课,有时甚至一些同学还未读完老师就已经示意停止,继续接下去的教学环节。这样学生的朗读必然没有效果。
2. 受众范围不宽阔。课堂上老师关注的重心大多在尖子生和后进生身上,很少关注到中等较乖的学生。且朗读时教师一般只会找尖子生,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不到朗读这个环节中,更得不到锻炼,这样的一节课效率必会极为低下。
3. 教师指导不到位。小学课文需要学生在读中感悟,而有时老师在引导时不够充分,让学生在不明白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读,如此便时常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可是为了课堂的完整性,部分老师只能选择“你能××地读好××××××吗”或者“请你带着××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些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不能在读中感悟,还会让学生养成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
4. 指导评价不切实。一个学生读完后,怎样引导接下来的一个学生读得更好,这就需要较好的评价语。可笔者听课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评价语单调,一般以“好,很好”居多。此外,笔者同样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教师的评价语与学生的朗读情况不符。比如在《夕阳真美》一课中,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壮丽”一词,并从朗读中感悟该词语的意思。一位女同学声音较轻,可教师依然评论“很壮观”。虽然听课时可以感觉出教师在课前有详细准备,但在课堂上教师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自己的课,而不是学生。因此这节课虽然准备得很充分,却没有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
二、 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
1. 保证充足的朗读时间。笔者认为首先可依据年级来设定朗读时间。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课文相对简单,需要较多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课文相对困难,需要学生思考的内容增多,朗读时间可适当减少,当然这只是相对于低年级来说。
其次可凭教材来设定朗读时间。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需要不停地领着学生读准拼音,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确保大部分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掌握各个拼音的准确读音,为后来的生字学习做好准备。在这样的课堂上,读是最主要的部分,教师需要分配较多的朗读时间。而在课文教学中,朗读时间则有些许减少。例如《金子》这一篇课文,虽然读依然占着重要的比例,可也需要一些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真金”的含义,明白课文的深层次含义。
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此,有了充分的朗读时间,则为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提供了坚实基础。
2. 兼顾不同的朗读层面。教师可以在最大范围内保证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到朗读中,虽然一个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可教师应在任何时候保持一视同仁。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不要将它变成几个学生表演的舞台。
笔者认为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中。首先集体读是必要的,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但有部分学生可能“充数”,次数无需过多;其次可采取分组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等其他全员参与式的朗读;再次可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在练习时同桌互读,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到朗读中去。
3. 把握学生的朗读层次。(1) 掌握字词,正确朗读。在第一教时中,教师需要做到让大部分学生过好识字关。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是学生经常见到或用到的词语,可让学生稍作朗读多加巩固;而有些不熟悉的生字则需要让学生多次循环朗读,其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识字游戏,例如摘苹果、猜字谜等方式。这样多种方式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为朗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读准字音是必要的。
(2) 不厌其烦,有效朗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及时指导学生读好词语,从而读顺语句。学生朗读不通顺最常见的有语句断句不当或添字漏字,而学生出现添字漏字情况时,正说明朗读者在该处没有形成正确的语感,教师则需要指导学生在错误的地方反复朗读训练,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语感,从而将句子读通顺。
(3) 依情朗读,移情体验。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导学生读出感情。其实每一篇课文里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一如朱自清先生所认为,大凡优秀的文章,都有个“情眼”。这“情眼”集中表现在一两个词或句子上。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个“情眼”,深入地理解课文,就能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顺利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叶圣陶先生亦很看重情感,他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存在问题策略
一、 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朗读时间不充分。作为一个经验尚浅的老师,在上完公开课后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评论:朗读时间不够充分。笔者因此在听课时一度非常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可发现大部分课堂上老师的“讲问”环节占了大部分时间,而朗读大多只是作为过渡语来串联一节课,有时甚至一些同学还未读完老师就已经示意停止,继续接下去的教学环节。这样学生的朗读必然没有效果。
2. 受众范围不宽阔。课堂上老师关注的重心大多在尖子生和后进生身上,很少关注到中等较乖的学生。且朗读时教师一般只会找尖子生,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不到朗读这个环节中,更得不到锻炼,这样的一节课效率必会极为低下。
3. 教师指导不到位。小学课文需要学生在读中感悟,而有时老师在引导时不够充分,让学生在不明白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读,如此便时常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可是为了课堂的完整性,部分老师只能选择“你能××地读好××××××吗”或者“请你带着××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些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不能在读中感悟,还会让学生养成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
4. 指导评价不切实。一个学生读完后,怎样引导接下来的一个学生读得更好,这就需要较好的评价语。可笔者听课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评价语单调,一般以“好,很好”居多。此外,笔者同样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教师的评价语与学生的朗读情况不符。比如在《夕阳真美》一课中,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壮丽”一词,并从朗读中感悟该词语的意思。一位女同学声音较轻,可教师依然评论“很壮观”。虽然听课时可以感觉出教师在课前有详细准备,但在课堂上教师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自己的课,而不是学生。因此这节课虽然准备得很充分,却没有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
二、 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
1. 保证充足的朗读时间。笔者认为首先可依据年级来设定朗读时间。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课文相对简单,需要较多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课文相对困难,需要学生思考的内容增多,朗读时间可适当减少,当然这只是相对于低年级来说。
其次可凭教材来设定朗读时间。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师需要不停地领着学生读准拼音,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确保大部分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掌握各个拼音的准确读音,为后来的生字学习做好准备。在这样的课堂上,读是最主要的部分,教师需要分配较多的朗读时间。而在课文教学中,朗读时间则有些许减少。例如《金子》这一篇课文,虽然读依然占着重要的比例,可也需要一些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真金”的含义,明白课文的深层次含义。
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此,有了充分的朗读时间,则为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提供了坚实基础。
2. 兼顾不同的朗读层面。教师可以在最大范围内保证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到朗读中,虽然一个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可教师应在任何时候保持一视同仁。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不要将它变成几个学生表演的舞台。
笔者认为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中。首先集体读是必要的,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但有部分学生可能“充数”,次数无需过多;其次可采取分组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等其他全员参与式的朗读;再次可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在练习时同桌互读,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到朗读中去。
3. 把握学生的朗读层次。(1) 掌握字词,正确朗读。在第一教时中,教师需要做到让大部分学生过好识字关。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是学生经常见到或用到的词语,可让学生稍作朗读多加巩固;而有些不熟悉的生字则需要让学生多次循环朗读,其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识字游戏,例如摘苹果、猜字谜等方式。这样多种方式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为朗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读准字音是必要的。
(2) 不厌其烦,有效朗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及时指导学生读好词语,从而读顺语句。学生朗读不通顺最常见的有语句断句不当或添字漏字,而学生出现添字漏字情况时,正说明朗读者在该处没有形成正确的语感,教师则需要指导学生在错误的地方反复朗读训练,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语感,从而将句子读通顺。
(3) 依情朗读,移情体验。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导学生读出感情。其实每一篇课文里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一如朱自清先生所认为,大凡优秀的文章,都有个“情眼”。这“情眼”集中表现在一两个词或句子上。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个“情眼”,深入地理解课文,就能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顺利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叶圣陶先生亦很看重情感,他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