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儒学的话语理论——兼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问题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hao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福柯的"话语"概念相比较,生活儒学的"话语"概念同样并非"语言"概念,但同时也注意话语的语言形式;同样关注"主体何以可能"的问题,但更深入彻底地揭示作为话语基础的存在者化的既定社会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导向"前主体性"观念;同样注重历史,但认为历史并非本源性的存在——生活;同样认为话语是言说,但并不专指特定历史情境中的言说,而是泛指任何生活情境中的言说.生活儒学的话语理论旨在区分话语的层级,但并非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而与海德格尔对"人言"与"道言"的区分具有同构关系或对应关系.生活儒学将话语区分为"有所指"的言说即"主体话语"和"无所指"的言说即"前主体性话语".关于主体话语的典型理论是索绪尔的语言学和弗雷格的语言哲学,在现代中国哲学中的典型体现是"失语"说和所谓"中西比较".前主体性话语则是本真的"情语",其典型为"诗语",乃是"天命"之"诚",具有存在论层级的奠基性.现代中国哲学的"中西""古今"话语即属主体话语;而生活儒学的话语理论则因其"前主体性话语"观念而超越"中西""古今"话语并为之奠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需要解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传统话语,超越"中西""古今"对峙,才能建构起一个新的"存在哲学→本体哲学→分支哲学"话语系统.
其他文献
华严法界观就是真空观(理法界观)、理事无碍法界观和周遍含容观(事事无碍法界观)之三观.华严法界观从理论的辩证分析入手,以理与事这对范畴为核心,通过理与事进而乃至于事与事之间重重的回互融通,层层递进,最终达致事事无碍法界的圆融无碍的终极境界.在华严法界三观中,理法界的真空观是观行的枢要和根本,而事事无碍法界观则是观行的终极境界,理法界的真空观又是通过理事无碍法界观而贯通、过渡到事事无碍法界观中,华严法界三观又都是建立在事法界的基础之上的,华严法界三观所要趣向的终极境界就是超越相对性系缚的圆融与绝对性的境界.
关于僧肇所破本无义的代表为谁,古今学者聚讼不已.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考察僧肇对本无义的批评,发现以往学者所忽视的僧肇所言的“好无之谈”反映了南北学风和思想立场之不同.裴頠与僧肇背后有百年相通的学风背景,二者皆重经典本义和道德实践,都与好尚浮华的学风无法兼容.僧肇所破本无义的具体意义有三: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无栖神冥累之方;不事修行,徒尚浮华.而基于史料对比,僧肇所破本无义与后世学者所认为的本无宗的代表都有距离.僧肇所破的对象更可能是陷入断见、好尚浮华的本无末流之徒.
结合概念结构相似性与人物交往、阅读史,证明朱熹论真知与诚意时所说的“流注想”“一刀两断”等思想来自大慧的“将第八识断一刀”,从而说明朱子晚年的工夫论仍然受到大慧、禅宗甚至唯识学的影响.朱熹排斥大慧追求顿悟的看话禅,但接受经过大慧而传播的唯识学的“流注”观念,特别警惕人的潜意识会不知不觉陷于自欺.朱子截断“流注想”是为了彻底地达到诚意,而为了诚意,又必须由格物致知以获得“真知”,因为“真知”带来决断.正如大慧的“将第八识断一刀”是为了超脱“世间法”而通达“出世间法”,朱子的“一刀两断”则要求学人由凡入圣地修
多民族语文《楞严经》的翻译及流传呈现不同民族间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交流.乾隆皇帝以御制的高度推动了这一佛教经典的多语种化,并以官方颁发的形式使之供奉和研习于京城、热河、盛京、内外蒙古、西藏等处各主要寺庙,使《楞严经》得到了更广泛的流布.这是清代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史上的一桩盛事,于民族语文翻译史、文化交流史、民族史上都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彰显出清朝统治者抚绥藏、蒙等信奉藏传佛教各少数民族的良苦用心.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国银行加大公益养老投入,发挥渠道、科技、凤控和长期公信力等优势,创新开发申银“时间银行”公益互助养老平台,支持我国E助性养老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通过比较分析法藏对“如来藏缘起”的解释演变,揭示了其与“性起”的融合趋势.法藏在《起信论义记》中指出如来藏缘起是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实现的染净缘起,属于心生灭门,区别于心真如门的性起.而《法界无差别论疏》改将净法缘起置于心真如门,等同于性起.《入楞伽心玄义》又改称“如来藏缘起宗”为“实相宗”,认为无论染净皆是如来藏实相的显现.《心玄义》基于此,将此前被视为如来藏缘起宗宗经的《入楞伽经》提至法界缘起的高度.
朱熹对仁与礼的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从工夫、效用上看,礼先仁后,克己复礼工夫在先,仁作为效用在后,做足了克己复礼工夫,仁之效用就会自然呈现;而在先的礼之所以能达到在后的仁之效果,在于仁礼相通,仁礼同为性、为理、兼体用;相通并不表示相等,仁礼有别,仁为大、为先、为统领,仁包含礼.朱熹借用“理一分殊”理论化解仁礼相通与仁包含礼之间的冲突,“分殊”之仁与“分殊”之礼处于同一层级之中,是相通的,因而仁礼相通;作为“理一”之仁,包了四德,仁包含礼.朱熹仁礼关系辨,透显出其学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彰显出其经典诠
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有数篇与制作和使用名为“哩俄”或“蔺葛”的施法媒介相关的写本.这些写本中描述的仪轨是藏传佛教的替身仪轨.该仪轨起源于古代印度,经过西藏传入河西地区,流行于西夏和蒙元时期.迄今为止,海内外学界对黑水城出土的替身仪轨的写本关注不多,缺少相应的研究.通过对黑水城出土的汉藏两种语言的替身仪轨文本进行整理、校勘和研究,可以拓展11到14世纪河西地区藏传佛教史研究的新视野.
从“党领导社区治理”的新视角来观察我国城乡社区,可以看到党的领导发挥着“元治理”作用,并与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形成良性互动,逐步形成了“一元多方”的治理机制.通过多方治理主体的聚合、多种治理资源的整合、纵横治理结构的耦合,“党领共治”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发展.打造党领导社区治理的新模式,需要基层党组织与多方主体在共识、结构、目标等核心议题上达成一致.
2021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对今年民政工作做出部署、提出要求,吹响了民政部门在新征程上继续奋进的号角.见证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伟大时刻,经历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滋养,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加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新年伊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好全国民政工作会议要求,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开新局谱新篇,是摆在各级民政部门面前的突出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