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音乐专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但是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音乐中小学教师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真正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但是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异。
  一、问题分析
  1.培养目标
  高校音乐专业是中小学音乐老师的摇篮。但无论是学校设置音乐专业的初衷还是学生选择音乐专业时的职业规划,往往希望大学四年后能成为又能表演、又能创作、又可以教学的全能型教师。这很容易让人联系到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但试想又有多少人能成为这样的全能型人才。
  2、课程设置
  很多本科院校的在设立音乐教学专业的时候,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往往是照搬传统音乐学校的。这将导致高校的实际教学还是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不协调,音乐教育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的教授,而在实际设置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比重过小。另外,教材内容单一,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乏实践活动
  当前音乐教育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比如以教育实习来说,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完成,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教授中学音乐课。仅从理论层次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出发,不太可能满足未来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
  二、改进策略
  1、正确树立培养目标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引导学生过于夸张的目标,改为更加实际的去掌握未来音乐教师教育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2.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需要对技能课进行改革,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技能课的学习中,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演唱或演奏几首作品,更应当从理论上让学生们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演唱,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效果。学校可以增加通识教育课程,这既是高等教育面对社会发展和学科的交叉综合取代学科的分化而做出的反映,也是教师职业所必需,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受教育者生活的、道德的、理智的、情感的和谐发展,强化学生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扩大知识面,从而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必需的,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正日益凸现出来,而且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音乐专业学生而言,更显必要。
  其次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大胆探索通过合并、转换、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等方式,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改变长期存在的将音乐教育与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有机联系割裂的课程建构观,减少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强化课程间的互动作用,进行广博教化,加大综合训练的强度,提倡课程改革朝着讲框架、讲前沿、讲线条、讲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自学能力,充分关注学生艺术洞察力和审美预见性的培养与训练,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为此笔者建议压缩必修课,由原来占总学分的48%调整为36—42%,加大专业选修课比重,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6:4。
  3、增加实践机会
  目前我国音乐的实习要求通常只是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完成,时间多数为6周。单就看这么短的时间,还是难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职前训练需求。然而,在原有的基础上硬性的提升实践时间又难以实践,所以只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于“艺术实践周”“教学比武PK”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实生实践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加入一些实践类课程。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实地的旁听学习,教师应及时掌握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动态,以及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教学活动等。
  三、总结
  本文就高校音乐专业如何培养综合能力与素养良好的中小学生音乐教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对高校音乐教育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志娟.浅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广西财经学院党报,2009,(1).
  [2]丁波.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7,(2).
  
其他文献
美术类课外书籍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等特征,它除了可以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外,书籍类蕴含的美术元素对儿童美术知识的学习以及绘画技巧的训练,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将美术课外书籍中的美术资源提取出,科学且系统的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现结合美术教材,将美术类课外书籍各项积极因素进行整合,拟设计出有效教学方案,来进行教学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一、结合美术类课
【摘 要】校园网是教育环境下的局域网,它是以承载教育教学信息为主的服务教师、学生为主的高专业性网络。多年来的校园网络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使用及管理人员的非专业型,使得网络环境日益恶化。如何使校园网络发挥高效性、安全性、易管理性就越来越凸现出来,合理的硬件建设和网络管理模式日渐重要。  【关键字】教育网;校园网;网络行为;网络安全  教育城域网是通过光纤骨干网连接区域内各校园网
国家的一切对外政策都必须符合并且体现国家利益,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国家寻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国家发生一定的关系,在避免或者缓和与他国之间产生的矛盾的过程
搞好写字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各科书面作业的质量,而且受到美的熏陶,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及日常学习体会,就写字课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认清形势,提高自身素养  常言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的字应该是学生的活字帖,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启蒙。尤其是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强,善于模仿的特点。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是最可信赖的人。教师的板书、作业批语,都对学生起着
【摘要】本文阐述了与市场营销诸因素相适应的各种包装策略,以此研究包装策略的终极目标是利用包装这个形式来促进整体产品的销售,拓宽市场,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关键词】市场营销 策划 品牌 包装  市场营销中的包装策略在市场营销中占有重要位置,企业通常根据不同的市场营销要素而采用不同的包装策略,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常用包装策略有如下几种:  一、与产品相适应的包装策略  1.系列包装策略  即企业生产
【摘 要】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文章就树立现代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数学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摘要】一个好的导入,成功的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使整个语文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课堂 导入方法  一个好的导入,成功的导入,不但可以链接新旧知识,贯通课堂内外,点名课文的主旨,突出重难点,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有兴趣地投入到新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从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观念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了再次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农村教育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
情境本身不是并单一的,而是非常的多样和灵活。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多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触点,促进学生对特定知识的认知与掌握。根据美术课程的感性特点,笔者结合前人探索研究的方法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总结出以下几点常用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以直观物象为主创设情境  以直接能够观察感受到的物象为主来创设情境的方法,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也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根据美术教学的生成性、直观性的特点,教师利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种极具时代性和责任感的宏伟口号,既叫响了教育事业的战略品牌,又对其责任主体——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战术要求。中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尤其在以科技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中,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发展备受重视和瞩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应当成为一项推动时代发展的根本性课题。本文在简析主要现状和作用意义基础上,从转换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