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吟就千古绝唱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一幅无比绚丽的宏伟画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舞台上最为辉煌、最为悲壮、最为光彩照人的一幕。作为这一伟大壮举的亲历者、领导者,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在那环境恶劣、敌情险恶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毛泽东以炽热的革命热情、乐观的革命斗志、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绝无先例的艺术构思,用艰难险恶作素材,万水千山当纸笔,一路走来一路高歌,在马背上吟就成一首首诗词。这些诗词是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是来自长征路上和秦晋高原的千古绝唱。
  (二)纵观毛泽东在漫长革命生涯中的诗词创作,有两个高潮,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时期,后者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中期。而毛泽东诗词的一部分代表作与上乘作,则集中出现在第一个高潮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征诗词”。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这就决定了长征诗词成为他诗词创作中的巅峰,也是中国诗歌史上难以超越的高峰。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有多少首?有人说10首,有人说8首,也有人说7首,还有人说6首。但严格意义上可称之为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吟就的诗篇,应该是《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等5首,其他几首,或者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之前所写,或者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所作。
  (三)“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的这三首小令,写在湘江之战之后,记录了红军在湘桂黔崇山峻岭的艰难转战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从这三首小令中,可以很明晰地看到红军血战湘江后战略局势的细微变化:脱离湘江,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一路急进,试图摆脱四面被围的局面;贵州境内,与数十万敌人艰苦鏖战,撕破多路军阀布下的口袋阵,“万马战犹酣”;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掌红军指挥权,四渡赤水,挥师北上,“刺破青天锷未残”,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擎天豪气。
  毛泽东的这三首小令,第一首是写山之高大,“离天三尺三”;第二首是写山之磅礴、险峻,“倒海翻江卷巨澜”;第三首是写山之坚固、坚强,“赖以拄其间”。表面看来,毛泽东的确是在写山,写山峦的姿态,表达山野的情趣,描绘翻越大山的感觉。其实诗人在这里是以山的形象来象征红军形象,通过咏山来歌颂红军:歌颂红军越过高山时所表现出那种藐视困难、一往无前、不可屈服的豪迈气概;歌颂红军在万山丛中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精神;歌颂红军崇高而坚韧的意志。这三首小令,因为诗人精巧的艺术构思,使象征者与被象征者在气势、气概、气质和精神诸方面获得了内在的联系和统一。这既是咏山曲,又是歌颂英勇红军的乐章。
  (四)“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是诗人毛泽东1935年1月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后写的第一首诗词,也是红军取得娄山关战役胜利以后毛泽东的一篇佳作。全词虽然仅仅46个字,却写得大气磅礴,气吞山河。
  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娄山之巅的关隘,是由黔北通过遵义的必经之路,山峦纵横,林莽苍郁,群峰矗立,直插云霄,中间一条盘山路,曲折惊险,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不久,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负责指挥红军作战。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在滇黔川边界地区进行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月29日,红军在猿猴场(今元厚)、土城附近一渡赤水,进入川南。2月11日,中央红军突然掉头向东,二渡赤水,返回黔北地区,在娄山关和遵义经过激战,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8个团,重占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战斗结束,时值夕阳西下,毛泽东登上娄山关山顶,望着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悲壮、苍凉、凝重,但又不乏战斗豪情的著名词章。
  在这首词中,诗人毛泽东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红军将士在云贵高原上披星戴月急行军、黄昏时刻仍在连续作战的壮烈景象,造境凝重而压抑。红军行军,自然环境恶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充满了悲壮意味,表现出毛泽东对未来之路依然充满艰辛的感慨,但纵然有雄关险隘、惊涛骇浪阻挡在前,英勇的红军并没有被这些险山恶水所吓倒,而是“迈步从头越”,以大无畏的革命正气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向着既定的长征目标英勇奋进。
  (五)“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长征即将到达陕北之际,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不禁诗兴大发,吟成了这首大气磅礴写春秋的诗篇《念奴娇·昆仑》。昆仑山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它横跨西北三省,长达五千华里,海拔七千多米。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诗人避开俗笔,舍弃一般人的形貌描写,只赋予其人格,突出神韵。“横空出世”,区区四字,却是神来之笔,它十分传神地写出昆仑山横亘天际,昂首世外,超脱人寰的不凡气概。而一个“莽”字,不仅勾勒出昆仑山的高大躯体,而且赋予它粗莽的性格。“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岁月悠悠,昆仑山给人民带来多少灾难和痛苦。然而,对于它的功过,千百年来竟无人评说过。接下来,毛泽东以气吞“六合”的气概,声震寰宇的威势对昆仑山发话:要改造你这高寒多雪的旧貌;我要倚天抽剑,将你腰断三截,分赠世界,合理处置,使全球凉热均等,人类共享幸福太平。   对于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毛泽东曾明确表示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帝国主义确实就是横亘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的“昆仑山”。诗人毛泽东以一个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决心削平帝国主义这座大山,使全世界人民过上同享幸福的自由生活。《念奴娇·昆仑》的浪漫主义色彩十分浓厚,其想象奇特、奔放,把昆仑山拟人化、人格化、生命化,意境宏大而豪迈,使自然与社会、昆仑与理想、中国与世界、改造与创造,获得了高度统一,所以,这首词被认为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名篇之一。
  (六)“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率中央红军长征翻越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六盘山位于宁夏南部、甘肃东部,海拔2928米,因上山的道路要盘旋六重才能达到山顶而得名。翻过六盘山,直到陕北途中再也无高山险峰了,标志着中央红军已战胜了长征途中所有的自然困难,马上就要到达长征的目的地陕北苏区了。毛泽东站在山顶,瞩目祖国河山,回顾长征以来的战斗历程,展望未来斗争的光明前景,壮志情怀激荡于胸中。
  这首长征词意境优美,诗情浓郁,从写景开头,而后直转议论,使言志色彩顿然加浓,特定政治内涵的表达更加完整。全词以描绘独特的景物画面见长,特别是以富有北方秋季特征的的典型景物和特定地域的动态景象来构成独特画面,更是别具一格。上阕的“天高云断,望断南飞雁”,与下阕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组合成一幅包括天空、地面的给人以无限美感的完整画面:天宇澄彻高阔,淡云缕缕缥渺,在此明丽的蓝天下,奇峰耸峙,而其峰巅之上,火红的战旗,正呼啦啦迎风招展……全词的画面是鲜艳的,情绪是自豪的、欢快的,始终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革命必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几乎与《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是在同一个月写成的。毛泽东在长征戎马倥偬的岁月中于马背上吟就的5首诗词中,《七律·长征》是唯一一首律诗。之所以将这首放在最后来解读,因为这首诗对红军长征史是带总结性的描述,它把两万五千里的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歌颂了长征的伟大壮举,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崇高精神的赞歌。
  在这首诗中,诗人一起笔就紧扣主题:红军长征是极其艰难的,尽管困难前所未有,但是“红军不怕”,把所有困难踩在脚下,并豪情万丈地“等闲”视之。“五岭”“乌蒙”代表了红军所翻越的“千山”,诗人毛泽东用“腾细浪”和“走泥丸”来形容红军不畏山的障碍,这种艺术想象和夸张,十分神奇地展示了红军的乐观心态和英雄气概。“金沙”和“大渡”代表了红军所渡过的“万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都是长征途中非常重要的战略行动。在“水拍云崖暖”中,诗人赋予江水和峭壁以灵性,“桥横铁索寒”既是实景描写,更是突出表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之艰险。“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概括了红军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神情。继强渡大渡河之后,翻过大雪山,走过大草地,甩掉了身后的几十万追兵,直到跨过终年积雪的岷山,眼看就要完成这漫长而艰苦的行程,“三军将士”怎能不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呢?“尽开颜”充分体现了红军对光明前景的信心。
  (八)毛泽东长征途中吟就的5首诗词,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突破重围的心路历程,是毛泽东精神在艺术上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重新获得自信力、逐步走上自立、自强之路的缩影,因而它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有意思的是,当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走在长征路上时,宗白华发表了《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一文,他发现中唐以前写诗的人都有一两首“出塞曲”,显示出民族自信力,然而自中唐以后王朝向衰亡的路上走去,诗坛则失去了“出塞曲”的歌唱。令宗白华想不到的是正当他写作此文时,毛泽东唱出了比唐人“出塞曲”还要雄壮的远征之歌,显示出更伟大的民族自信力。
  (九)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其行程之远,牺牲之大,经历之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红军长征遇到的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使具有博大襟怀和诗人情愫的毛泽东有着非凡的感受,于是,他胸中涌动着的热烈情感,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终于铸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他的长征诗词正是这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毛泽东特殊革命经历的感情激发与升华。长征诗词真实地记录了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战略步伐,生动地反映了红军辗转曲折的行动轨迹,艺术地再现了长征历史的壮丽图景。如今,长征历史虽已远我们而去了,但是,从毛泽东的长征诗词里,我们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和那个时代的热力,仍然会看到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会清晰听到革命的风雷。
  (十)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把红军长征巨大的历史内容与中国古典诗词高度融汇,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风格绝殊的诗美形态,这种诗美形态将其民族精神的崇高意识与中国传统的美学因素相融合,实现了史诗文学向审美的普遍性范畴转化,以此向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审美认知价值。翻阅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处处是力拔山河的警句和佳篇。诗人描写大山,有时把山写得十分高大险峻,高得“离天三尺三”,险峻得如同“倒海翻江卷巨澜”;有时又把山写得微不足道,比如连绵起伏的五岭,诗人认为只不过像轻轻翻腾的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犹如小小的泥丸在移动。写法虽然不同,而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突出与反衬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这种艺术化了的夸大与缩小,绝不单纯是个技巧问题,而是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襟、英雄的胆略和气魄的自然表露。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在文艺领域中的成功实践,是把我国古典传统文化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典范,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的一个新的艺术高峰。毛泽东在长征诗词中所铸造的长征精神,已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几代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他文献
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图书馆联盟的定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云南省高校图书馆现状、联盟的发展前景、资金缺乏与重
4G正席卷全球,并驱动着整个行业的变革。在这个风起云涌的4G时代,中国的机遇在哪里?2013年12月4日,随着工信部正式向移动、电信、联通发放4G牌照,中国正式开启4G时代。随后到
1935年10月15日,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中国西部的远征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要归功于党的领导的正确和坚强。”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彪炳史册的伟大壮举,历时两载,行程数万里,最终胜利会师,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长征辉煌胜利的铸就,最首要、最根本的在于党的卓越领导,这既是来自历史的启示,也是面向未来的昭示。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了组织和军事问题,为长征胜利提供了坚强
近些年来,地球上一种神秘的医学现象正在蔓延:很多人的脑袋上出现了原因不明的空洞,同时伴随不合常理、无法控制的想象症状。在这些患者中,还兴起了一种名为“脑补”的地下医疗行为,他们利用各种妄想对头脑空洞进行填补,以试图封闭脑洞。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疗法只能使脑洞症状得到短暂的缓解,且会促使空洞扩大。而脑洞越大,所需的脑补也会变得越多,一些晚期患者的脑洞甚至再怎么填补也无济于事。  现在,“脑洞”已成
从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纲领,到中共二大第一部党章诞生,到十二大再开启党章和党内法规新纪元,几经修改,形成现行的十八大党章。对每一个党员来说,党章是一本凝结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共产党员标准的生动教材。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从中共一大到十八大,从党章的变化中,我们能够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伟大辉煌的胜利。  一大,定名“中国共产党”。通过
日前,科学家在乌干达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野猪——“森林巨猪”,体长2m,体重达到275kg。
北京时间9月18日清晨6点,第25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颁奖仪式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华丽上演——什么,第25个第一届?是的,第一届再次来袭,年年都是第一届,永远年轻,永远恶搞、没正经。  这一天,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成为全世界“逗比”教授、研究者以及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们狂欢的天堂,而活动现场的“人肉灯柱”、“人肉窗帘杆”、“扫地僧”等,也一如既往地将现场的恶搞指数,提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说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那为什么要为人民?  我首先考虑,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衣食住行哪样也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民,离开了就没法生活。另外,现在世界发达了,上天入海,需要有个和平环境生存。如果没有国防、现代科技,我们也不可能生存。所以说,我是人民养育的,没有人民我没法生活。我要为人民做点什么,不能光享受。我要做的就是为人民演戏,应该报答人民。那么是不是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号准百姓的喜好脉搏,推出了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惠民项目,让老百姓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享受着各种快乐、惊喜、满足与幸福,实实在在体会到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公布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贵州省瓮福(集团)磷化工智能工厂、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智能电视智能制造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