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驾驶”沃尔沃 前方危险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底,吉利并购沃尔沃的交易最终完成。相比于腾中并购悍马的一波三折,吉利是幸运的。但是,并购喝彩声中,我们要思考——福特都玩不转的沃尔沃,吉利能玩得转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对美国汽车业有深度了解的“定位之父”里斯先生,让他来讲解沃尔沃目前问题的根源所在,吉利并购之后的危险何在,以及该如何复兴沃尔沃。
  
  吉利毕竟不是一条“蛇”
  
  《中外管理》:您曾经表示,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最大的机会是海外品牌收购。对于吉利的收购,您的基本看法为何?
  里 斯:一条蛇能吞下比它的头大五倍的猎物。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类似的情况。
  我们看,在2008年,吉利售出了22万多辆汽车,但是沃尔沃售出了37万多辆,也就是说沃尔沃比吉利大得多。吉利有可能通过收购沃尔沃获益,但这项收购必须谨慎对待——毕竟吉利不是一条蛇——否则会遭遇严重的消化不良。
  沃尔沃公司已身处困境。在1999年,福特耗资65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而马上福特计划以21亿美元的价格将沃尔沃出售给吉利。也就是说,在运营沃尔沃的11年间,福特损失了相当于投资在沃尔沃身上的44亿美元和数十亿的运作成本。
  这对吉利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为什么会有人出大价钱收购有这样记录的沃尔沃呢?
  吉利收购沃尔沃,实质上与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很相似。和沃尔沃一样,IBM个人电脑的销售一直处于亏损,据报道,在过去23年中已经损失了150亿美元。
  很难说收购IBM最终能给联想带来了什么好处。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吉利身上?会的,除非吉利对沃尔沃的运作和其品牌做出巨大的改变。
  
  “吞下”沃尔沃的危险信号
  
  《中外管理》:福特为什么没有经营好沃尔沃品牌?吉利并购的危险信号在哪里?
  里 斯:福特没有运营好沃尔沃,其实福特对它自己的运营也很糟糕。在过去四年中,福特汽车的销售额为6659亿美元,亏损277亿美元。
  在美国有三家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都破产了,福特处于亏损中。它们都因为同一个原因而深陷困境:它们为了增加销量,都进行了大量品牌扩张,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时破坏了品牌原本所代表的东西。
  对吉利来说,危险信号就在这里!但我们并不确定它是否已经引起吉利管理层的注意。
  
  吉利对沃尔沃的规划很糟糕
  
  《中外管理》:从吉利目前发布出来的战略来看,您对并购后的运营计划如何评价?
  里 斯:据说吉利计划为沃尔沃阵容再增加两到三个更大、更豪华的车系,这真是糟糕的战略!
  吉利应该走完全相反的方向,首先要做的是减少沃尔沃的车系,而不是增加。
  扩张把通用汽车公司推入了困境。在过去四年中,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总共售出3300万辆汽车。但它们每售出一辆汽车,还是大约损失了2500美元。当一个公司关注于通过产品线延伸来提升销量,它的品牌就会受挫。通用汽车的领先品牌是雪佛兰,却涵盖了六个轿车车系和九个卡车车系。换而言之,雪佛兰是一个什么也不代表的品牌。
  《中外管理》:沃尔沃目前的品牌运作,您觉得怎么样?
  里 斯:沃尔沃是什么?这个品牌曾经代表了“安全”。但和雪佛兰一样,沃尔沃品牌进行了扩张,已经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汽车,甚至包括敞篷车——一个聚焦于“安全”的品牌,怎么能推出敞篷车呢?这毫无意义。现在沃尔沃销售六个轿车车系和两个卡车车系。但一个品牌、多个车系,一年却只卖出37万多辆汽车。
  此外,沃尔沃离“安全”的这一定位也越来越远。沃尔沃的全球广告总监说:“单凭其自身的安全是不够的。”所以,沃尔沃开始生产跑车和更豪华的轿车,它还在研发一辆“迷你”沃尔沃。
  如果吉利希望沃尔沃成为一个强大、盈利的全球品牌,它就要聚焦于做同一件事。毫无疑问,要聚焦于“安全”,只针对有小孩的家庭生产实用的轿车。在短期内,这可能意味着沃尔沃全球销量的减少。但这显然与吉利对沃尔沃品牌的规划相悖。
  《中外管理》:吉利是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的低端轿车品牌。收购高端的沃尔沃是否会带来负面效应?
  里 斯:在短期来看,收购沃尔沃对吉利自身会有负面影响。这是个资源问题,不是品牌问题。但在长期来看,吉利可以运作两个品牌:吉利和沃尔沃,就像丰田运作丰田和雷克萨斯两个品牌一样。
  资源是个更大的问题。沃尔沃是个亏损的品牌,这就要求在接下来几年内有相当大的投资。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惟一的来源就是把用在吉利品牌上的资源缩减,用在沃尔沃品牌上。如果吉利公司不这样做,我们认为收购沃尔沃对吉利来说会是一场灾难。
  
  收购品牌比收购技术更重要
  
  《中外管理》:中国国内很多专家在讨论吉利是否能够收购到沃尔沃的核心技术。您认为收购获得核心技术重要还是获得品牌重要?
  里 斯:21亿美元对于获得技术来说是笔大数目。如果吉利只想要沃尔沃的技术,它应该聘请沃尔沃的工程师,而不是收购沃尔沃品牌。
  Wernher von Braun是德国二战火箭研发项目的核心人物,负责设计V-2战斗火箭。在二战后,他和他的火箭工作团队被带到了美国,参与研发了我们成功的太空计划。而用21亿美元,吉利可以聘用很多汽车工程师到中国来发展它自己的汽车业务。
  沃尔沃收购成功的关键,就是沃尔沃这个品牌本身。尽管它巨额亏损了几年,但我们相信只要运作得当,这个品牌还是颇具潜力。
  
  吉利需要怎样的品牌架构?
  
  《中外管理》:收购之后,吉利计划让沃尔沃品牌保持独立经营状态,与吉利品牌的经营区隔开来。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家在努力避免出现类似联想收购ThinkPad的不幸。那么,您的建议是什么?
  里 斯:我认为,这没什么意义。
  把这两个品牌(吉利和沃尔沃)一同放在另一个公司品牌名之下(中国汽车,或者别的),会是更有效的架构。
  这样,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吉利和沃尔沃仍相当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牌。但从公司的角度来看,两个品牌可以共享技术和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公司就可以在短期内将资源从吉利转移到沃尔沃。
  面对事实吧,吉利如果一开始就扩大亏损的业务(还要增加车系),那就是通往灾难之路。
  沃尔沃需要走完全相反的道路:减少旗下的车系,聚焦于某个单一的细分市场——有小孩的家庭,然后实行单一“安全”主题下的营销。
  这就是安全。
  (本文译者系里斯伙伴(中国)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化 石
其他文献
科技与网络基础上搭建的新的人际架构,将改变我们熟悉的商业竞争模式。“湿”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迎接“湿”时代    “湿件”(wetware)的概念由鲁迪卢克(Rudy Rucker)1988年在《湿件》中首次提出。它其实是相对于软件(带有编码化知识)和硬件(机器)而言的计算机术语,可泛指“技能”或“只可意会的知识”。若把硬件比作人体生理器官,那么软件相当于神经系统和大脑,而湿件就指人的
期刊
最近,丰田章男很尴尬。2月24日,在美国国会听证会,就丰田汽车召回问题,接受美国国会议员的现场质询;3月1日,在北京举行说明会,为召回事件向中国消费者表示道歉。因油门踏板踩放不顺的潜在问题,丰田将召回北美的590万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丰田进口车4万辆和国产车7.5万辆。同时,也在考虑召回欧洲市场上近200万辆丰田汽车。这样,卷入“踏板门”而召回的丰田汽车数量将达800万辆之巨,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
期刊
嘉宾: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甄源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春波  零售业资深职业经理人李晶  克罗诺思软件中国区市场经理杨文静  服务业的低端劳动力管理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在餐饮酒店业,低端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成熟,很多企业尤其是酒店业,由于外资企业的参与竞争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在更多的行业里,尤其是那些增长迅速、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低端劳动力管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沿海地区
期刊
管理故事  信赖猴子的国王——权力失控,伤害的是组织智商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国王老待在王宫里,感到很无聊,为了解闷,他叫人牵了一只猴子来给自己做伴。因为猴子天性聪明,很快就得到国王的喜爱。这只猴子到王宫后,国王给了它很多好吃的东西,猴子渐渐地长胖了,国王周围的人都很尊重它。国王对这只猴子更是十分相信和宠爱,甚至连自己的宝剑都让猴子拿着。   在王宫的附近,有一片供人游乐的树林。当春天来临的
期刊
尽管3月1日丰田章男的北京记者见面会在傍晚六点举行,但JW万豪酒店地下一层会议大厅的走廊里,还是从上午10点就有媒体在此守候。  尽管通知是在周日发出的,受邀媒体200多家,但是第二天足有超过400家媒体的近千名记者涌向了这里。  这场新闻发布会受到了来自全球媒体的关注!而在他们的背后,不仅有着一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还有全球制造业的无数追随者。  现场提问的“秩序井然”让人惊叹。发言者往往是从坐席
期刊
山东德州,绝不仅仅意味着扒鸡。相比于其他城市,德州的目标与特色非常聚焦——就是要做“中国太阳城”!  走在德州的街道上,经常会引人注意的特色景观是一排排太阳能路灯,和小区楼顶上的巨大且造型飘逸的太阳能板。许多地方可见的“打造低碳城市”宣传,常常在提醒人们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  即使在盛产太阳能企业的山东,德州太阳能产业的产值也占了全省的70%以上,这是一个极占优势的比例。太阳能产业的聚集优势可见一
期刊
金融危机之后,是否具有战略性思考的能力以及是否可以积极有效地应对所面临的各种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领导者的重要指标。很快,相关的培训必将成为一种领导力发展项目的潮流。    Mark Mitford是一家中型科技公司新任的人力资源副总裁,这家公司的分支机构已经遍布全球。他刚一上任,就立刻着手致力于这家公司的领导力发展课程上。  “在我办公室的白板上贴满了我的工作内容,其中之一就是要找出适用于组织
期刊
胡光书,非常年轻,却已多年跟随日本精益管理实战专家,深得三昧。如今,他在做精益咨询的同时,每半个月都把最新的日本管理信息向中国企业推荐。解读丰田召回,他有自己独到的专业见解。    重蹈覆辙的自负    《中外管理》:当全球企业都在学习丰田生产方式时,丰田自身是否已经积压了大量内部问题?  胡光书: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丰田曾达到一次发展的高峰。那时候就有一次头脑发昏,有钱了,于是过度投
期刊
“我们换个地方谈吧。”见到邓涛是在东三环外的一间咖啡馆,周四的下午竟然人满为患。这个提议是明智的,在一家安静的小店里落座之后,对邓涛的采访正式开始。他声音低沉,语调平缓,像许多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言辞专业而谨慎。尤其当话题与前东家谷歌有关时,邓涛总是微笑着把话题引开。不过,他并不介意别人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冠以前谷歌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我就是我,这是我的经历,我的个人品牌。”邓涛说。  25
期刊
当今,定价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头等难题,一些管理者常困扰于市场竞争而不断降价。  虽然如此,很多企业对定价问题的处理仍是相当粗糙的,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定价人员,产品的价格往往取决于简单的成本利润加成,或是参考竞争者的定价。  然而,管理者的困扰,是企业不够重视定价问题吗?恰恰相反,定价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对价格问题足够重视,而是太过于重视价格,却忽视了价值!很多企业的定价都是生产导向型,而非顾客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