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5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伴黄疸病人20例,诊断符合1995年颁布的流行性出血热法制方案制定的诊断标准,出血热抗体检测均为阳性,既往均无肝炎病史。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2~60岁;农村病人13例,城镇居民7例。均有明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伴有发热、黄疸。伴有头痛、腰痛、颜面潮红者8例,尿量减少18例,腋下出血点、鼻衄16例,表情淡漠4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00~1000U/L 12例, 1000U/L 8例,总胆红素34.2~85.5 mol/L 14例,85.5~71 mol/L 4例, 171 mol/L 2例,血清白蛋白 35g/L 1例,30~4g/L 6例, 30g/L 13例。肾功能:尿素氮7.5~5.0mmol/L 3例,15.0~5.0 mmol/L 13例,35.0mmol/L 4例,血清肌酐177~42 mol/L 6例,442~84 mol/L 11例, 884 mol/L 3例。凝血酶原活动度: 60% 7例,40%~6% 8例, 40% 7例。血小板:5.0×109/L 6例,(2.0~5.0)×109/L 9例, 2.0×109/L 5例。
  方法:给予以平衡盐液为基础的液体疗法为主,同时积极保肝及对症治疗。因同时伴有肝功能损害和肾损害,病情均属于流行性出血热重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有5例给予1次至多次输注新鲜血小板,8例进行1次以上血液透析治疗。
  
  结 果
  
  经积极治疗,20例中19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1天,1例因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和DIC而导致临床死亡。
  
  讨 论
  
  流行性出血热导致肝脏损伤的机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毒抗原侵入肝脏后可能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反应;②病毒抗原的作用可能激活体内的免疫反应,通过免疫清除作用而破坏受感染的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坏死;③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肝细胞缺氧引起中心性点状出血和坏死;④大量血浆蛋白外渗及由尿中丢失,以及低血压休克和循环障碍导致肝细胞乏氧和蛋白合成功能受损,引起血浆白蛋白的降低。本文中20例以流行性出血热为最终诊断的患者,入院时均因伴有明显的黄疸而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通过入院后的全面检查而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观察发现,患者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这2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重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与不伴有黄疸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相比,肾功能损害更为严重,少尿和无尿的时间更长,而且预后也更差,有1例患者因并发DIC而导致死亡。说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黄疸时病情危重的表现之一。同时发现,虽然患者肝脏损害严重,但是与病毒性肝炎相比,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肝损伤预后较病毒性肝炎好,肝功能恢复更快,而且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小。说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可能与肝炎病毒对肝脏损伤的致病机理不同。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肝损伤是可逆性的一过性损伤,不引起慢性病变,预后良好。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但有一部分病例以酷似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起病,又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改变,在就诊时易被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在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比较多见。因此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季节,如患者出现发热,血小板减少,伴有黄疸和肝酶升高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特别是注意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查,以早期排除流行性出血热的可能,使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肝功能损伤非常常见,所以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中应加强保肝治疗,促进病情的恢复。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临床特征、诊治规律及误诊原因。方法:对51例MP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损害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心肌酶、心电图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MP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长叹气、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及心肌酶增高。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或疑似心肌炎42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9例。结论:MP上呼吸道感染与MP肺炎一样易引起心
期刊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在甲亢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脏病症状而言。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是超生理量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脏,使心肌代谢加速,心肌缺氧和营养物质缺乏,心肌变性肥大,房室传导时间缩短和心房细胞不应期缩短,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为其必备症状和体征,但须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病。  本病的心律失常,以房性早
期刊
2008年3月发生1例胃瘫,男性患者,34岁,术前病理诊断为胃窦部癌,于入院后第4日给予行胃癌根治术,行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临床表现:患者于术后第4日排气、排便,于第7日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给予行胃肠减压,每日抽出胃液均>1000ml,查体发现上腹部有轻压痛,振水音阳性,肠鸣音稍弱,无气过水声。  出现症状后经30%泛影葡胺造影发现残胃无蠕动,造影剂未通过吻合口;于术后第15日行胃镜检查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型肝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征象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术前CT影像进行回顾比较分析。结果:主要CT表现:①CT平扫为单发分叶状低密度肿块影、巨块型密度不均匀。②增强扫描病灶基本CT征象:增强早期边缘性强化或延迟强化区;无强化区。  关键词: 胆管细胞型肝癌 CT 诊断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16例中男11例,女5例,
期刊
关键词: 鱼胆 急性肾功能衰竭    资料与方法    病史:患者,男,62岁,因平素有慢性胃炎病史,于2008年2月6日生食约4kg重草鱼胆1个,2小时后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无头晕及头痛。呕吐后症状可略缓解,但进食即吐。未诊治。2天后出现尿量减少,24小时<200ml,前述症状仍持续存在。就诊于当地梨树县人民医院,诊断:鱼胆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住院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特异的DNA检测方法。方法: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并与多聚酶链反应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方法作比较。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101拷贝的HBV DNA模板,CV 为6.44%,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HBsAg(+)、HBeAg(+)、抗HBc(+)血清HBV DNA 阳性率为100%;H
期刊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脏杂音    资料与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体检(包括入幼儿园、中考及高考体检等)或因其他非心脏疾病就诊发现心脏杂音的203例203例青少年,男108例,女95例,年龄3~12岁,平均11岁,临床听诊心脏杂音多为Ⅰ~Ⅲ/6级。  方法:使用日本ALOKA-5500和美国Acuson 128xP/1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2.5~5MHz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之三维重建法对埋伏牙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埋伏牙患者,应用16层螺旋CT行上、下颌骨扫描,获得数据经3D软件包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三维容积成像技术(VR),应用INSPASE软件获得单纯的上、下颌牙体的表面影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能立体地显示上下颌骨内埋伏牙冠根形态,唇腭侧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MRI和CT表现以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MRI和CT表现和特征。结果:左侧桥脑小脑角区15例,右侧21例。其中听神经瘤22例,脑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胆脂瘤)4例,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及胶质瘤各1例。结论:MRI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检查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在鉴别肿瘤的类型上有一定的价值。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定位简单方便,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的方法治疗脑出血。方法:简易CT定位微创血肿抽吸术配合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冲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结果:126例病人死亡5例,死亡率4%,116例随访3个月;以ADL分级法评价病人预后。Ⅰ级43例,Ⅱ级42例,Ⅲ级32例,Ⅳ级4例,Ⅴ级无。结论:简易CT定位微创血肿抽吸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无需全麻、创伤小、疗效确切、费用低的治疗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