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接母亲来美国(二)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走了
  
  回美以后,我时刻关注着母亲的病况,每周打电话给她本人和哥哥两三次,了解是否有新的变化。病情似乎还稳定,从7月份手术算起到10月份是医生预估的三个月大关,母亲闯了过来,生命还在继续。这多少给了我一点点心灵上的慰藉。
  接着又度过了元旦。我真希望母亲能够再次出现奇迹,战胜癌魔。不过疾病并没按个人愿望发展,母亲颈部转移的淋巴结开始增多、肿大。经肿瘤科医生会诊,母亲转到协和医院肿瘤分院进行放疗。因该院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哥哥再次承担起了照护工作,业余时间全部陪伴母亲在医院度过,以致后来我回国去到那里时,许多病友和医务人员都禁不住对他发出了赞叹之声。
  农历新年到了,按照母亲的要求,她于2005年1月31日出院,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中,并与哥嫂、侄儿一起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春节:年三十晚上,在母亲喜欢的“瓦罐汤馆”吃年饭,正月初一在“小乐川”进午餐。春节期间,许多亲戚以及我和哥哥的同学们先后到家看望母亲,给了她极大的安慰。
  癌魔在继续肆虐:2月17日凌晨,母亲病情急转直下,大口吐胆汁,大便不通,出现肠梗阻,身体愈发消瘦虚弱。当日住院检查,发现腹部癌瘤快速生长,并大量转移。医生得出结论,母亲出现恶液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了。因我每天都与母亲通电话,明显感到她气力越来越弱,开始讲话中气还足,后来逐渐听到喉咙似有物堵住一般。
  为了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我再次请黄医生带班,并匆忙订了纽约直飞北京中国民航班机连票(即加有北京转武汉的机票),这加快了我到家的时间。2月28日,经13个小时飞行,我来到北京,并立刻转机到了武汉。见到哥哥后,我们于当晚23点带着行李来到母亲病房,这时母亲已睡着,我看见她的面色苍白而,瞧悴。
  次日凌晨,我和哥哥来到病房。母亲睁开眼睛时,认出了我。为了不使她增加忧虑,我再次用回国开会搪塞了她。我告诉她孙子学习不错,妻子通过了政府工作考试,我们生活得都很好,只希望她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从那天以后,虽然母亲意识清楚,但已不能连贯讲话,而且多处于昏睡状态,真的进入了最后时间。母亲单位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医院采用各种支持疗法,包括全血、白蛋白、血浆、葡萄糖、电解质等维持母亲的生命。我陪伴着母亲,哥哥每天到病房关照,但病情已回天乏力。母亲从讲话不连贯,到基本不能发声,只是问话时点头或摇头,昏睡持续越来越长,最后大部分时间处于了昏迷状态。
  3月5日,在与癌魔抗争8个月后,母亲离开了我们。那天是周末,在汉家人齐聚到母亲病房。母亲昏迷着,呼吸非常急促。我和哥哥一直守候在床边,紧紧握住她的手,最后一次感受母亲的疼爱。当急促的呼吸停止,心电图呈现直线时,时针指向13点29分,我们亲爱的母亲终于踏上了不归的天堂之路。从此人间少了一位慈祥的长者,天堂多了一位正直善良的老人。我们为失去母亲而痛心疾首,但对于她来说这也许是一种解脱,意味着可以安静地长眠,不用忍受难熬的痛苦了。
  回忆起过去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情感难以控制。我想起小学因“反标”被隔离交代时,母亲的多次探望;想起全家下放农村时,她带我种地、养鸡,鼓励我与农民的孩子打成一片;想起她出席过的学校家长会;想起同学们到我们家时,她为大家包饺子、煮饭、做菜;想起大学恢复高考后,她与单位领导联系,给予学校纸张援助;想起我患肝炎住院时,她每日三餐做好食物送到医院;想起我跨出国门后,她写信或打电话对我的鞭策;想起父亲晚年住院时,她所承担的料理工作;想起大学实习时我买的一床毛巾被,她一直用到晚年;想起当她身患绝症住进医院时,对我们隐瞒着自己的病情……伴随我的只有那难以遏止的心痛……
  默默地流着眼泪,我扶着母亲的身子,哥哥仔细地给她擦洗。母亲爱干净,但由于疾病缠身,她生前最后这段日子已经不能洗澡。现在要走,就让母亲干干净净地离开。在把里外衣服穿好后,我们发现她那被病痛折磨而憔悴的脸竟然变得无比地安详与宁静,仿佛沉沉睡去,正在做着甜美的梦。
  运送母亲遗体的推车到了。我们止不住伤心地哭泣,温暖的泪水滴落到母亲冰冷的面颊上。我和哥哥把母亲轻轻放在车上,用一张洁白的床单覆盖住母亲身体,生怕惊扰了她的安睡。随后,母亲的遗体被放进了冰柜。
  尽管我们竭尽全力,但无力把母亲从死神手中夺回。她还是走了,永远不再回头,亲人悲伤的泪水仿佛汇成了长河。世上没有比看着所爱的人离去而无可奈何更残酷、更令人心碎的了,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人生如梦。上帝给了我们亲人,让我们感受亲情,获得短暂的快乐,旋即又把他们一一夺走,让我们感受到永恒的、撕心裂肺的痛楚。
  母亲去世后,哥哥再次担负起了长子顶天立地的责任。他奔忙于殡仪馆、花圈店、车站、饭店,张罗母亲后事,招呼奔丧的亲友,而把轻活留给我,让我深受感动;孩童时代的学友们得知消息,帮忙做了很多工作;哥哥许多同学、同事们也前来慰问和帮忙。
  母亲晚年登记照拍得不多,在第二次去北京办理签证时,曾在首都一家照相馆拍过一张彩色照片,她本人很喜欢,哥哥建议把它用作了遗像。虽然她人未来到我们家,亲眼看看我们的海外生活,但心已经来过了……
  两天以后,母亲遗体告别仪式在汉口殡仪馆中厅举行。母亲单位许多老同事,如蔡学检、陈锐科、常灿辉、徐声 、肖运声等叔叔阿姨们前来向她告别;在武汉和老家的亲人也来了许多人。母亲的遗体非常安详,经过整容后,仿佛回到从前的样子。放大的照片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张怀俊同志”横联,两边挽联是: “慈母恩绵绵永世”、 “养育情悠悠千古”。当郝国杰副社长介绍母亲生平时,我凝视着她的遗体,禁不住痛哭出来。
  在大家向母亲告别以后,我和哥哥护送她的遗体来到火化间,这时我们禁不住哭出声来。直到操作员推着母亲遗体进入火化炉,我才松开她那冰冷的手。心里不断地发出:“妈妈,您走好!”的真情呼唤。
  尘归尘,土归土,两个小时后,母亲的骨灰从火化炉里出来。侄儿怀抱奶奶的遗像、哥哥怀抱母亲的骨灰、我则怀抱全家献上的鲜花花圈和众亲属一道,护送母亲来到扁担山南十区,将骨灰安葬于父亲身旁合墓中。我们在这里烧香,磕头,跪拜,把最好的祝愿送给了两位逝去的老人。
  送走母亲后,我就要返美了。老同学们开车,专门陪我沿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转了一圈:我们来到母亲原单位宿舍,那栋我学生时代居住多年的平房早已拆除,所有建筑焕然一新;在我就读的小学,高层建筑取代了原来的二层楼房;就读的中学已改为职业高中,校园景观完全变样;就读大学当年居住的三层楼房不复存在,许多富有特色的新型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校舍园区;在我过去工作的单位,几栋十多层高楼显露出了现代化气势,当年我因病人住的传染病房早已旧貌换新颜;我们还去了东湖、磨山、楚城、黄鹤楼、长江和汉水边,许多景致重新作了装饰和翻修。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还在进一步的变化当中,唯一变不了的是这块牵动思绪和掀起内心波 澜的土地,以及我对它的一片深情。因为正是在此地,父母把我带到人世,并抚养成人。我在这里渡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无论走到那里,无论身在何方,我会永远怀念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亲人。故乡的深情在我脑海里刷不掉、冲不走,父母是我心中永恒的思念。
  3月14日,我离开故乡,告别哥哥一家以及其他亲朋好友,启程回美。回忆起与母亲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我将其整理成了文字。在那篇“回忆母亲”的文章结尾,我留下了下面这段话:
  和许许多多普通百姓一样,母亲的一生十分平凡,但她给予了我生命,并抚育我成人。瓜有藤,树有根,我取得的所有成绩,与母亲的教育和培养密不可分,我会永远记住和感激她。这里我想用一首诗作为结语,以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这首“童年的记忆”是我当年完成后,经母亲推荐,于1989年2月1日刊登在《长江开发报》副刊上的:
  童年的记忆
  沉醉在炊烟袅袅的故乡
  朦胧的梦呓
  伴着母亲的脉搏
  在摇篮上起伏
  春去秋来
  几多风雨
  当母亲撩起鬓白的发丝
  我突然感到
  母亲是我不倦的记忆
  4月5日清明节是祭拜和悼念先人的日子,我把心中说给父母的话写下来,传真给哥哥,请他上山扫墓时带给了父母。同时,我强迫自己从压抑中解脱出来。逝者已去矣,活着的人只有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这也是最能让父母感到欣慰的事情。
  [清明寄语父母]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今年是我进入美国的第十二年。在中国农历中,十二恰好是个轮回。非常不幸的是,随着这个轮回的结束,您们相继离开了我们。过去的十二年,我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十二年留下许多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实现心愿,看到您们踏上美国的土地,与我们一起分享异国文化的乐趣,这个梦想已经永远无法实现了。回首过去,和您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就像昨天才发生一样历历在目,我永远忘不了您们的谆谆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过去听起来的喋喋不体,今天我是如此地渴望能再听到它。过去不太经意您们苍老的容颜,今天我是如此地渴望能再见到它。然而历史无情,逝去的时光不可能倒流。追忆往事,只能把对您们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深处。
  爸爸妈妈,您们现在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今天我带来我们全家的问候,愿两老在天国生活得幸福、美满。看着早已为人之父的我们这一代和正茁壮成长的孙辈们,您们一定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您们给予的。我们一定牢记您们的教导,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搞好学习和工作,用实际行动告慰于您们,让两老永远含笑于九泉。我们坚信,有您们在天之灵的保佑,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安息吧,敬爱的爸爸妈妈!
其他文献
留学为什么要选美国呢?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大学的学费涨了吗?现在美国开始控制留学生数量了吗?国外学生申请奖学金比本土学生难吗?本文为准备赴美留学学生和家长解开解惑。  选美国留学,没错的  专家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留学完美地结合了这句古谚所提到的两者。在现今的社会,单单从书本上的知识去了解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鼓励学生们必须放眼世界,用留学丰富自己的人生。”  留学为什么要首选美国呢?
期刊
两年前在成都旅行,当地出租车司机见我的老公是英国人,感兴趣地询问成都有无英国领事馆,老公回答说: “英国是小国,没必要劳民伤财到处设领事馆,那得浪费多少纳税人的公款呀。”司机师傅立马称是,接着上赶着献计献策说:“英国是没必要设成都领事馆,否则也是白养着一大群公务员,由美国领事馆代理就可以了。”吓得英国老公忙申辩:“美国人越俎代庖,那是全体英国人民的噩梦。”  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国家要独立,民族
期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最会吃的。而这里的“吃”在加拿大,并不是说加拿大有什么特别好吃的美食,而是指身在加拿大的华人是如何在异国他乡解决一日三餐的。随着出国留学者的增多,“吃”是留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先后采访了几名在加拿大的留学生,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吃”在加拿大的吧!    食材篇    留学生的课业繁忙,匆匆忙忙随便应付一顿饭的情况是常有的。在国内,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首选通
期刊
2011年的夏天是个新闻叠出的夏天。最美丽的母亲,动车追尾,红十字商会等等新闻一曝再曝,当然还包括国内的一家奢侈家具店“达芬奇家具”被曝原本声称是雕花的实木的进口的家具,既不是雕花的,也不是实木的,更不是进口的。所谓雕花,是模具铸造,而模具铸造自然不可能是实木的。所谓进口,居然是在广东东莞加工后运送到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然后再从保税区进口入关。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小的银屏观看,发现那种类型的家具的
期刊
费城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德拉瓦河与斯库基尔河交汇处,人口约200万,城市规模位列美国第四。费城堪称美国名城,在美国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因为它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繁华,而是因为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1776年7月4日,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的独立宣言在这里通过,从此世界上有了“美利坚合众国”这样一請名字,美国在此诞生,同时费城也成了美国的第一請首都,直至1800年迁往华盛顿。  此次费城之
期刊
踏上冰岛,从飞机上俯瞰大地,满目皆是火山岩状的地貌,少见丁点的绿色。如此荒凉,不毛之地,谁见了都会不寒而栗。  冰岛之冰,仅仅是一个表象而已,这里早已成为文明的热土,生活的乐园。11月的冰岛,风雨冰雪过后,山上白雪皑皑,仿佛铺上白绒绒的地毯,城里那穿着五颜六色外套的小屋,光彩夺目,透出明亮欢快的色调,一扫冰雪天里沉闷,乏味之感。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人口用上了地热,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冰岛乃“冰
期刊
LOS ANGELES之旅    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我因为选的STUDIO是LOS ANGELES的项目,于是我们全组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到项目场地观察了一次,我们叫这为“SlTE TRlP”,目的就是在于对项目的地点做一个前期的调查,并且对该地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来到美国后我一直都在东北部转,这次能有机会到西部一走,我非常高兴。  二月的波士顿仍然漫天雪花飞舞,可是当飞机降落在LA机场时,我们不由得
期刊
新加坡目前约有30万中国新移民,他们是中国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媒体、金融、商业、高科技、教育、文化等不同领域为新加坡做出贡献,也分享了新加坡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了新加坡的社会面貌。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经常会返回中国,或探亲或经商或工作,成为新中两国之间一座交流的桥梁。据香港《亚洲周刊》报道,他们经过“新加坡化”的洗礼后,在新加坡学到有效管理、重视法治,以及所享受到的相对自由的信息空间,当他们将这些带回中
期刊
若干年前,我们准备从美国移居加拿大,先生单位的同事说了一句让人难忘的话:难道你们就别无他路,只能加拿大吗?那意思是,怎么也得想个办法呆在美国,混到拿绿卡,一切问题都好解决。  我们还是选择移民加拿大,虽然来之前就听说在加拿大找专业工作很难,难到什么程度却不得而知。先生在没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的前提下,在美国换了四个工作签证,感觉在美国找专业工作似乎不太难,但是在美国办绿卡却不太容易,而且要花费数年时
期刊
近年来,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种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出国留学成了增强竞争砝码、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拥有留学梦想的学生,如何寻求一条稳健有效的出国之路并非易事。出国留学这一“系统工程”因与学生及其家庭利益紧密相关,受诸多因素制约,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整体规划。一直以来,澳大利亚作为众多学生的留学首选国,其教育资源的优势不言而喻。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排名,都位于世界前列。而澳大利亚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