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非是美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首屈一指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女儿容昕出生在广州,后跟随他一起去了美国。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上大学期间,容昕先后两次被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见;毕业后又两次婉拒了盖茨加入微软的邀请;她参与创办的科技公司,被著名的思科公司以1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这么有出息的女儿,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玩电脑游戏,容昕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在她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脑,每次容非夫妇俩带着她去逛街,容昕最爱去那些可以免费试玩电脑游戏的商店,并且一待就是半天,赖着不走。
后来家里买了电脑,而且就放在容昕的房间里,她想玩就玩。在美国,小学和初中的功课负担都不重,见玩游戏并没有影响女儿的学习,她的每门功课都是A,容非夫妇也就没有多加干涉。
容昕上高中后,学习压力加重了很多,但她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意思,依旧每天晚上玩游戏到深夜。容非夫妇有些看不下去了,和女儿谈判:“孩子,你马上面临着考大学,再这样沉湎于游戏或许会毁了你。从今往后,你玩游戏的时间必须由爸爸妈妈来掌握。”
容非控制女儿玩游戏的手段是:给家里的电脑设置密码,容昕要玩游戏必须等到爸爸下班后回到家才可以,而且玩游戏的时间也由容非说了算。
容非以为自己完全掌控了女儿,但是他错了。容昕很快破译了电脑密码!容非气得恨不得把电脑从窗户扔了出去:“孩子,你太过分了!我有办法治你的。”
这一次容非想出的“治理”女儿的办法是,他每天早晨上班前就把电脑的电源线带走,看你还怎么玩?
容昕果真不玩电脑游戏了,但她一点儿也不快乐,每天放学回到家都是郁郁寡欢的样子。父女间的交流也明显比以前少了,进入冷战状态。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容昕终于憋不住了,向容非“求和”:“爸,其实玩电脑游戏也不是一无是处,我在玩游戏的过程了学到了很多东西,交了不少朋友。而且,你真要控制我也不一定控制得住啊,你设了密码我可以破译,您把电源线带走我可以另外找一根……”
女儿的话让容非陷入深思,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味地阻止,或许会适得其反。这样想着,容非对女儿玩电脑游戏多了一份同情和理解,第一次“容忍”了女儿的行为,他告诉容昕:“电脑游戏可以玩,但不能影响正常的作息,不能影响学习。这是底线,不可触碰。”
之后,容昕按照父亲的命令执行,父女间一度相安无事。容昕上十一年级后,容非以自己的名字给她办了一张信用卡,他发现信用卡每月都会被扣去10元钱,女儿拿这笔钱去干什么?容昕倒是非常坦白:“爸,我注册成为了一家游戏公司的会员,这10元钱是每月的会员费。”容非的内心除了着急还有焦虑:“孩子,你马上就要考大学了,还这样玩游戏,而且还花钱,赶紧退会!”容昕无比委屈:“爸,我玩游戏已经到了很高的等级了,如果退出分数会被清零,太可惜了!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
女儿的哀求让容非动了恻隐之心,这会员费最终还是没有撤掉,而且一直持续到她进入了大学。没想到,大二那年,女儿打电话说:“爸,玩电脑游戏还真误事,我这次有门功课没考好,所以我决定不玩游戏了,退会!”容非乐坏了:“孩子,爸爸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整整等了4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绝顶,有很高的智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容非也是这样的观点,但1991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一桩枪击案,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这桩枪击案的主人公是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通过了由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主持的中美物理交流计划的选拔考试,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位高智商的留学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不久,开枪打死了他的博士学位导师、导师助理、他的系主任、学校的副校长,以及和他一样来自中国的一位博士师兄,最后饮弹自尽。他开枪杀人的理由竟然是,他觉得导师非常不公平,把最佳论文奖给了他师兄而不是他。他在遗书中甚至这样写道:我咽不下这口气……
这件事对容非的震撼很大,从那之后,容非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女儿的情商,在家里常常人为地给她制造各种麻烦。有时某件事明明她做对了,容非硬说她做错了,女儿极力争辩,容非找出各种歪理来反驳她,让她无比愤怒。如此一来,父女俩每次发生冲突的结果是:容昕要么大发脾气,要么放声大哭。每当这时容非会告诉女儿:“你发泄可以,但也要学会控制。”
运用苦肉计来锻炼女儿的情商,容非并不是没有顾忌。在他看来,如果做得太过分,或许会彻底摧毁女儿的自尊和自信,如此一来后果不堪设想。知女莫若父,容非太了解女儿的性格了,知道她要强、懂得思考和不容易屈服,因此每次与女儿发生冲突他都会掌握好分寸,甚至有时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她:“孩子,这是对你的训练,希望你能理解。”
而容昕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她用这样的语言记录父亲对自己情商训练的结果:我觉得,从现在起,任何人想把我从自信的高塔上打下来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容非大学上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这所著名高校里学生的压力非常大,有资料显示,美国一万个大学生中平均有7.5个自杀,但麻省理工学院这个数据是10.7,而且本科生中一万名学生有20.9个自杀。名校的学生难当,名校学生的家长更难做,容非曾多次开诚布公地对女儿说:“爸爸不要求你每门功课都拿A,平均成绩拿到C就可以了,你活着毕业比什么都重要。”
容非没有让父亲失望,不仅活着毕业了,而且每门功课都是A。
容昕上高中十二年级后,要申请大学了,她想听听父亲的建议。容非在这方面给他提出了两大原则:一是所学的专业要有饭吃,二是要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一个不难理解,所学的专业得有就业前景;第二个呢?人在大学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参加工作后每天都在做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果学非所爱,做非所爱,那是多么痛苦! 容昕申请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大学、杜克大学等,并很快都有了回音,但她最终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与电机工程系。这是她喜欢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也是她喜欢的,容非夫妇对此很满意。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还给容昕写来亲笔信,对她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表示祝贺。
大四那年暑假,容昕第二次进入全球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微软实习,这次她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新的领域延续微软拥有的一项专利应用。容昕多方求证、精益求精,终于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攻克了任务。
因为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容昕获得了到比尔·盖茨家参加派对的邀请。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获得这样的邀请,一年前的暑假,容昕已经参加过一次这样的家庭派对。与第一次的紧张和忐忑不安相比,这次容昕明显是有备而来,在比尔·盖茨家后院的草坪上,当其他受邀者在享受香喷喷的烤肉时,容昕挤到了比尔·盖茨的身边,问他:“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晚上睡不着觉?”比尔·盖茨想了想,回答:“如果我因为没有抓住一个机会,而丧失了那个机会的话,我会老惦记着这件事而睡不着。”在容昕看来,平易近人的比尔·盖茨回答得诚实而实在。晚上容昕在电话里和容非分享见比尔·盖茨的感受:“爸,我觉得他看起来有点像那些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那样,样子显得比您还老呢。”容非乐坏了,穷人自有穷人福啊,比尔·盖茨比他还年轻5岁呢。
大学毕业后,容昕开始找工作,没有出乎容非夫妇的意料,她得到了微软公司的面试机会。微软的面试是出了名的残酷,面试官都会当场出各种各样的难题让应聘者回答,常常搞得应聘者狼狈不堪。但容昕在接受面试时,因为面试的工程师、经理与她一起工作过,知道她的能力,所以面试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将来的工作项目问题。就这样,面试会开成了业务讨论会。
容昕很快收到了微软的正式聘书,年薪优厚,如果马上签约还能得到很高的额外奖金。这条件让容非心里有些不平衡了,他有博士学位加上在美国工业界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而今微软承诺给容昕的薪水比他现在的还高!
更让容非意外的是,比尔·盖茨竟然亲自给容昕打来电话,希望她能加入微软。比尔·盖茨在电话里非常开门见山:“微软每年都会安排我给几个应聘者打电话,协助做好微软的招聘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想和你谈谈……”
容昕和比尔·盖茨一共聊了30多分钟,后来容非和她开玩笑:“世界首富给你打电话,每分钟都是以百万美元来计算的,你和他聊了这么久,花了他不少钱呢!”
容非极力主张容昕选择微软,因为第一,微软所给的年薪、奖金和股票都很诱人;第二,微软重视人才,愿意重点培养容昕,这比金钱更重要。
但容昕却告诉父亲,她打算加入一家叫马瑞奇的公司,这是由三个计算机系的博士研究生校友刚刚创立的公司,在她看来,这家公司正在从事的项目很前卫,将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这正是她最感兴趣的地方。
就这样,没有丰厚的薪水和奖金,没有医疗保险,容昕成为了马瑞奇公司的早期员工之一。容非尽管感到非常遗憾,但还是接受了女儿的决定,爱她,就是“容忍”她的“任性”选择。
容昕在马瑞奇公司一做就是5年多,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马瑞奇公司的员工从十多名发展到330多名。第六年,美国著名的思科公司斥资12亿美元收购马瑞奇,如果把这12亿美元平均分给330多名员工,每人可分得360万美元,这简直是天价!
思科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向容昕开出了为期4年的“挽留计划”——连续4年开出的年薪竟是容非的两倍!
容非极力劝说女儿留在思科公司,但一如几年前没有选择微软一样,这一次容非同样没有选择思科,她告诉父亲:“我并不指望被闪电再击中一次,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在再一次攀登山峰中找到快乐和智慧。”
容昕再次从零开始,选择了一家新的“发芽”公司。对于女儿再次做出的惊人之举,容非除了期待,还有喝彩!
编辑/贺长虹
放弃控制,容忍女儿玩游戏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玩电脑游戏,容昕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在她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脑,每次容非夫妇俩带着她去逛街,容昕最爱去那些可以免费试玩电脑游戏的商店,并且一待就是半天,赖着不走。
后来家里买了电脑,而且就放在容昕的房间里,她想玩就玩。在美国,小学和初中的功课负担都不重,见玩游戏并没有影响女儿的学习,她的每门功课都是A,容非夫妇也就没有多加干涉。
容昕上高中后,学习压力加重了很多,但她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意思,依旧每天晚上玩游戏到深夜。容非夫妇有些看不下去了,和女儿谈判:“孩子,你马上面临着考大学,再这样沉湎于游戏或许会毁了你。从今往后,你玩游戏的时间必须由爸爸妈妈来掌握。”
容非控制女儿玩游戏的手段是:给家里的电脑设置密码,容昕要玩游戏必须等到爸爸下班后回到家才可以,而且玩游戏的时间也由容非说了算。
容非以为自己完全掌控了女儿,但是他错了。容昕很快破译了电脑密码!容非气得恨不得把电脑从窗户扔了出去:“孩子,你太过分了!我有办法治你的。”
这一次容非想出的“治理”女儿的办法是,他每天早晨上班前就把电脑的电源线带走,看你还怎么玩?
容昕果真不玩电脑游戏了,但她一点儿也不快乐,每天放学回到家都是郁郁寡欢的样子。父女间的交流也明显比以前少了,进入冷战状态。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容昕终于憋不住了,向容非“求和”:“爸,其实玩电脑游戏也不是一无是处,我在玩游戏的过程了学到了很多东西,交了不少朋友。而且,你真要控制我也不一定控制得住啊,你设了密码我可以破译,您把电源线带走我可以另外找一根……”
女儿的话让容非陷入深思,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味地阻止,或许会适得其反。这样想着,容非对女儿玩电脑游戏多了一份同情和理解,第一次“容忍”了女儿的行为,他告诉容昕:“电脑游戏可以玩,但不能影响正常的作息,不能影响学习。这是底线,不可触碰。”
之后,容昕按照父亲的命令执行,父女间一度相安无事。容昕上十一年级后,容非以自己的名字给她办了一张信用卡,他发现信用卡每月都会被扣去10元钱,女儿拿这笔钱去干什么?容昕倒是非常坦白:“爸,我注册成为了一家游戏公司的会员,这10元钱是每月的会员费。”容非的内心除了着急还有焦虑:“孩子,你马上就要考大学了,还这样玩游戏,而且还花钱,赶紧退会!”容昕无比委屈:“爸,我玩游戏已经到了很高的等级了,如果退出分数会被清零,太可惜了!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
女儿的哀求让容非动了恻隐之心,这会员费最终还是没有撤掉,而且一直持续到她进入了大学。没想到,大二那年,女儿打电话说:“爸,玩电脑游戏还真误事,我这次有门功课没考好,所以我决定不玩游戏了,退会!”容非乐坏了:“孩子,爸爸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整整等了4年!”
情商教育,唯愿女儿健康活着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绝顶,有很高的智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容非也是这样的观点,但1991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一桩枪击案,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这桩枪击案的主人公是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通过了由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主持的中美物理交流计划的选拔考试,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位高智商的留学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不久,开枪打死了他的博士学位导师、导师助理、他的系主任、学校的副校长,以及和他一样来自中国的一位博士师兄,最后饮弹自尽。他开枪杀人的理由竟然是,他觉得导师非常不公平,把最佳论文奖给了他师兄而不是他。他在遗书中甚至这样写道:我咽不下这口气……
这件事对容非的震撼很大,从那之后,容非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女儿的情商,在家里常常人为地给她制造各种麻烦。有时某件事明明她做对了,容非硬说她做错了,女儿极力争辩,容非找出各种歪理来反驳她,让她无比愤怒。如此一来,父女俩每次发生冲突的结果是:容昕要么大发脾气,要么放声大哭。每当这时容非会告诉女儿:“你发泄可以,但也要学会控制。”
运用苦肉计来锻炼女儿的情商,容非并不是没有顾忌。在他看来,如果做得太过分,或许会彻底摧毁女儿的自尊和自信,如此一来后果不堪设想。知女莫若父,容非太了解女儿的性格了,知道她要强、懂得思考和不容易屈服,因此每次与女儿发生冲突他都会掌握好分寸,甚至有时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她:“孩子,这是对你的训练,希望你能理解。”
而容昕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她用这样的语言记录父亲对自己情商训练的结果:我觉得,从现在起,任何人想把我从自信的高塔上打下来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容非大学上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这所著名高校里学生的压力非常大,有资料显示,美国一万个大学生中平均有7.5个自杀,但麻省理工学院这个数据是10.7,而且本科生中一万名学生有20.9个自杀。名校的学生难当,名校学生的家长更难做,容非曾多次开诚布公地对女儿说:“爸爸不要求你每门功课都拿A,平均成绩拿到C就可以了,你活着毕业比什么都重要。”
容非没有让父亲失望,不仅活着毕业了,而且每门功课都是A。
婉拒微软,“任性”女儿从零开始
容昕上高中十二年级后,要申请大学了,她想听听父亲的建议。容非在这方面给他提出了两大原则:一是所学的专业要有饭吃,二是要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一个不难理解,所学的专业得有就业前景;第二个呢?人在大学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参加工作后每天都在做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果学非所爱,做非所爱,那是多么痛苦! 容昕申请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大学、杜克大学等,并很快都有了回音,但她最终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与电机工程系。这是她喜欢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也是她喜欢的,容非夫妇对此很满意。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还给容昕写来亲笔信,对她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表示祝贺。
大四那年暑假,容昕第二次进入全球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微软实习,这次她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新的领域延续微软拥有的一项专利应用。容昕多方求证、精益求精,终于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攻克了任务。
因为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容昕获得了到比尔·盖茨家参加派对的邀请。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获得这样的邀请,一年前的暑假,容昕已经参加过一次这样的家庭派对。与第一次的紧张和忐忑不安相比,这次容昕明显是有备而来,在比尔·盖茨家后院的草坪上,当其他受邀者在享受香喷喷的烤肉时,容昕挤到了比尔·盖茨的身边,问他:“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晚上睡不着觉?”比尔·盖茨想了想,回答:“如果我因为没有抓住一个机会,而丧失了那个机会的话,我会老惦记着这件事而睡不着。”在容昕看来,平易近人的比尔·盖茨回答得诚实而实在。晚上容昕在电话里和容非分享见比尔·盖茨的感受:“爸,我觉得他看起来有点像那些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那样,样子显得比您还老呢。”容非乐坏了,穷人自有穷人福啊,比尔·盖茨比他还年轻5岁呢。
大学毕业后,容昕开始找工作,没有出乎容非夫妇的意料,她得到了微软公司的面试机会。微软的面试是出了名的残酷,面试官都会当场出各种各样的难题让应聘者回答,常常搞得应聘者狼狈不堪。但容昕在接受面试时,因为面试的工程师、经理与她一起工作过,知道她的能力,所以面试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将来的工作项目问题。就这样,面试会开成了业务讨论会。
容昕很快收到了微软的正式聘书,年薪优厚,如果马上签约还能得到很高的额外奖金。这条件让容非心里有些不平衡了,他有博士学位加上在美国工业界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而今微软承诺给容昕的薪水比他现在的还高!
更让容非意外的是,比尔·盖茨竟然亲自给容昕打来电话,希望她能加入微软。比尔·盖茨在电话里非常开门见山:“微软每年都会安排我给几个应聘者打电话,协助做好微软的招聘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想和你谈谈……”
容昕和比尔·盖茨一共聊了30多分钟,后来容非和她开玩笑:“世界首富给你打电话,每分钟都是以百万美元来计算的,你和他聊了这么久,花了他不少钱呢!”
容非极力主张容昕选择微软,因为第一,微软所给的年薪、奖金和股票都很诱人;第二,微软重视人才,愿意重点培养容昕,这比金钱更重要。
但容昕却告诉父亲,她打算加入一家叫马瑞奇的公司,这是由三个计算机系的博士研究生校友刚刚创立的公司,在她看来,这家公司正在从事的项目很前卫,将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这正是她最感兴趣的地方。
就这样,没有丰厚的薪水和奖金,没有医疗保险,容昕成为了马瑞奇公司的早期员工之一。容非尽管感到非常遗憾,但还是接受了女儿的决定,爱她,就是“容忍”她的“任性”选择。
容昕在马瑞奇公司一做就是5年多,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马瑞奇公司的员工从十多名发展到330多名。第六年,美国著名的思科公司斥资12亿美元收购马瑞奇,如果把这12亿美元平均分给330多名员工,每人可分得360万美元,这简直是天价!
思科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向容昕开出了为期4年的“挽留计划”——连续4年开出的年薪竟是容非的两倍!
容非极力劝说女儿留在思科公司,但一如几年前没有选择微软一样,这一次容非同样没有选择思科,她告诉父亲:“我并不指望被闪电再击中一次,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在再一次攀登山峰中找到快乐和智慧。”
容昕再次从零开始,选择了一家新的“发芽”公司。对于女儿再次做出的惊人之举,容非除了期待,还有喝彩!
编辑/贺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