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平生几曾有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是第一次踏访,你会惊叹:人类竟可以把千古荒原变成林茂粮丰的绿洲,将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如果是多次来访,你会感叹:这里真是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如果了解了它的历史,你会赞叹:一个为人民谋福祉的政党,不但可以重整山河,而且可以把难以企及的梦想变成现实!
  这个让千古荒原披上绿洲、让宁夏20多万贫困群众脱贫的工程,就是扬黄扶贫灌溉工程;这个创造人间奇迹的地方,就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红寺堡区。
  在红寺堡正式开放15周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区5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所见所闻,让记者发出“入眼平生几曾有”的感叹。
  299米:一个让红寺堡人牢记的高度
  “299米”,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人提到这个数字。有的人不仅能随口说出,而且能准确说出其小数点后面的“零头”。这个数字,早已印在了红寺堡人的心中。
  299米,说的是黄河水的总扬程。也就是说,经过4级扬水,引到红寺堡的黄河水,已经高出黄河水面近300米了!这确实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因为它是宁夏重整河山的壮举,凝聚着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在宁夏,有上百万的人民群众生活在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南部山区,而在中部干旱带上却有集中连片的土地因为干旱无水、植被稀疏而人迹罕至,成为千古荒原。于是,一个经过反复协商、并得到中央关怀和支持的、大胆又富有创意的设想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被提出来了:将黄河水引到同心、中宁一带的荒原上,将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人民群众迁徙过来,再造一片绿洲。为了便于记忆,有关部门将这项扬黄灌溉扶贫工程称做“1236工程”。1995年年底国务院批准立项,1999年正式开发建设,“1236工程”在宁夏很快就家喻户晓了。
  黄河水引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一片绿洲。在原来荒无人烟、也看不到树木的地方,聪明、勤劳的移民群众开发出了一片新家园。2767平方公里寸草难生的荒原上,诞生了60多万亩稳产、高产的水浇地,其开发规模堪称全国最大,其开发成效,堪称全国最优。
  2009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这个开发区设立县级行政机构。从宁南山区8县搬迁过来的20多万回汉群众(其中60%以上是回族)在这里重新组合,组建了红寺堡区,下轄3个乡、两个镇、一个街道办的行政区划。
  红寺堡以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令人瞩目的扶贫开发区和生态移民的样板。
  一毛三分五:一个让红寺堡人感恩的价格
  红寺堡引用的黄河水,是从百余公里外引过来的,又被提升了近300米,每方水的成本已经相当高了,但当地政府只向农民收取0.135元的水费,这连取水成本的零头都不到,大部分费用都由政府补贴。如果按实价收取,农民将不堪重负,农民种地的收益也将大幅度减少。对此,红寺堡人心里都很清楚,对党和政府也心存感激。
  开发红寺堡,不能不算经济账、不能不追求经济效益,但党和政府主要的还是算民族团结账、生态效益账,追求的是综合效益。开发伊始,宁夏就确立了目标:开发红寺堡,既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党和政府给予移民群众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关怀。难怪,红寺堡人发自内心地喊出“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党和政府对红寺堡移民的关怀何止这些!
  红寺堡人对记者谈起党和政府的惠民举措,简直是如数家珍。
  党和政府除了为移民群众兴修了水利设施外,还为他们修建了房屋,配套建设了乡村道路、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为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和电视接收装置。
  为了让移民群众都有一技之长,当地还组织各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手把手地指导农业生产,使这些文化基础欠缺的山区农民都迅速地掌握了生产技术。
  红寺堡的凝聚力、向心力越来越强。“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正在实现。当初,刚到红寺堡的移民群众还在两头跑,一小半的时间在红寺堡,一大半的时间在老家。现在,这种情况几乎看不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故乡的依恋,红寺堡美好的发展前景让他们深深地扎下了根。
  不仅如此,红寺堡还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自发移民,目前已有3万来人。有些人虽然没在红寺堡落户,但在红寺堡定居也有十几年了。
  在新一轮生态移民中,自治区又要求红寺堡再接纳3.15万新移民。因为有着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红寺堡不讲任何条件,非常自信地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转眼间,他们为此营造的弘德新村,就让群众安居乐业了。一个新建村,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网格化管理示范点。
  1.88亿方:一个让红寺堡人做足文章的指标
  1.88亿立方米水,这是红寺堡人时时装在心里的数据,因为这是有关部门每年分给他们的引水量。黄河水,在宁夏也是稀缺资源,不可能给他们再增加了。
  就像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样,红寺堡的开发建设首先要考虑水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红寺堡能否发展、以多大的速度发展,都是由水决定的,都会受到水的制约。
  红寺堡,因水而兴。没有水,红寺堡就是死寂一片,一切都无从谈起。
  节水,将伴随红寺堡开发的始终。红寺堡区区长丁建成向记者透露:红寺堡实际开发的土地已经达到66万亩,早已达到用水的上限了。
  这么多干渴的土地都“开口”要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唯一的出路、根本的出路就是节水。
  丁建成告诉记者,红寺堡自开发以来,已为节水投入上亿元了。仅2013年一年就投入1000多万元,新开垦的农田全部采取了节水措施。喷灌、管灌、渗灌、膜下滴灌、小畦灌溉,各项节水技术都用上了。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按指标供水、分水到户、配水到田等方式推进节水,将节省下来的水引向市场。
  红寺堡的引水渠依大小分为干、支、斗、农、毛5级。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止在引水环节流失,他们砌护了所有渠道,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   这还不够。不调整种植结构,还是难以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标。
  有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玉米,就是采取了节水措施,也需要400多方水,收入仅有六七百元,而栽植葡萄每亩只需要260方水,收入却可以达到3000元,栽植枸杞用水量还要少一些。调整种植结构,在红寺堡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具有节水效益,而且具有增收效益,况且节水本身就是减少投入,也会产生经济效益。
  红寺堡人对节水的认识,有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节水措施的实施,也有个不断演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开始,红寺堡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现在调整了结构,枸杞已有7万亩,而酿酒葡萄则达到10万亩了。记者在葡萄专业村肖家窑村采访时看到,那里的农田全部改植葡萄,如今已建成万亩葡萄园,色彩鲜艳的葡萄缀满枝头。现在,红寺堡引进了11家葡萄酒加工企业,其中6家葡萄酒厂已经建成投产。红寺堡人酿造的、以红寺堡境内的罗山命名的葡萄酒,一上市就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一座葡萄酒城正在这个千古荒原上崛起。
  20年前几乎没有人、10年前几乎没有工业的红寺堡,现在也可以听到各种机器的轰鸣声了。
  红寺堡年均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而蒸發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然而,红寺堡人在基本无地下水可采的条件下,就靠极为有限的降水和1.88亿方的引水,养活了20多万人,建成了129万亩生态林,实现了13亿元的生产总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超过了5300元。
  现在,红寺堡已经走出了“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节水农业新路。
  谁能说红寺堡不是在创造奇迹呢?
  5次换房:一个让红寺堡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红寺堡采访时,记者听到一个名叫田彦平的农民在不到20年时间里5次翻盖新房的故事。
  红寺堡移民群众最早的住房,都是由政府代建的。限于政府财力和当时的条件,建筑面积都比较小,建设标准都比较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翻建新房便成为许多人首先考虑的大事。随着观念的改变、要求的提高,接二连三地翻建住房的人家也越来越多了。5次翻建新房的田彦平虽属个例,但两次、三次改善居住条件的确实不在少数。
  丁建成告诉记者,过去,红寺堡人搬家,一个三轮车就装下了全部家当,有的还装不满;现在,搬家要用大卡车,一辆卡车常常拉不下要装载的物品,因为许多人的家底确实越来越厚实了。
  生活在演进中提高,生产在改善中进步。在红寺堡,群众的消费观念在迅速变化,有车一族也在不断增加。出行,由自行车变成摩托车,又由摩托车换成小轿车;生产,由架子车变成小三轮,再由小三轮换成大卡车。许多过去穿着陈旧、保守的妇女,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洋气了。
  在有限的空间利用有限的资源,红寺堡人写出了无限美好的大文章。
  “入眼平生几曾有”,这是王安石赞美王昭君的诗句。红寺堡的魅力在于它创造了令人惊叹和自豪的奇迹。
  (作者系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徐树雄
其他文献
8月的彭阳,山色翠绿,风景如画。28日,三北工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業示范建设现场会在彭阳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三北工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经验与成果,明确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方向和举措,安排部署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工作,加快构筑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全力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崔波、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出席会议。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及全国15个省市
期刊
8月22日至2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银川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分析形势,交流经验,部署任务,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22日,记者跟随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雒树刚一行来到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新村,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涝河桥村,青铜峡市陈袁滩镇袁滩村考察观摩。  雨后的宁夏碧空如洗,迎着朝阳,从银川沿着滨河大道一路向南,
期刊
2013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占全国总人口的14.8%,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2300万,每年将增长100万人。失能老人有3750万人,比2011年底增加400万人。由于家庭养老功能不足,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趋增强。  目前,宁夏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2.5%,其中80岁以
期刊
为促进西部市县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文化旅游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议第十一届年会暨第五届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于2014年8月12日在固原市召开,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4省(区)13个市(盟)及特邀市兰州市的代表参加会议。  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合作自2004年全面启动,已成功举办了10届年会。目前,联席会议成员城市已发展到31个,区域合作面积达到60.44
期刊
当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美丽宁夏等概念浮现在我们的脑海时,它已经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了,它还是一幅幅事关生态文明、人民福祉乃至民族未来的蓝图,它更是一组组环境更优美、生活更美好、文明更发达的现实画卷。  一  瓜果飘香的8月,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宁夏银川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和中央国家机关的106位与会代表,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林场、郝家桥镇泾灵新村,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涝河桥村等地考察观摩后,无
期刊
8月9日,“塞上儿女、京城名医、爱心家乡行”活动启动仪式在银川举行。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吴玉才、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左军、张学武等领导以及宁夏籍北京名医、本地医务工作者出席了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在北京工作的12名宁夏籍名医参加。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1总医院、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等11所国内知名医疗机构,每位专家都是从宁夏这片沃
期刊
多年前,我怀揣重任,四方搜寻,要替老婆买一把经得起筋骨考验的好菜刀。《人民日報》副刊似乎很投我心,恰在此时,有《哑巴卖刀的启示》一文发表。只看题,立刻就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酒香不怕巷子深”等一类智言跳将出来与我共鸣。我这人一向反感那些夸张、矫情、聒噪,喋喋不休又死缠硬磨的广告宣传。你越是起劲叫卖,我就越是相信你着急要在我身上猛宰一刀,于是就以“惹不起躲得起”应对。卖家要是不发一声,爱答不理,
期刊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是我12岁的时候父亲特意让我看过的一句话,出自罗曼·罗兰,当时只是记住了这句话。多年以后,才深刻地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心里能否充满阳光其实取决于人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健康。而培育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同于其他理论业务培训或实践锻炼,它是融科学性、知识性、实践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前段日子,银川市西夏区区委、区政府倡导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人才的要求,是基于全球形势和我国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抉择,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建设和人才流动指明了方向。  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引进人才
期刊
银川人对水的特殊感情,不仅限于“塞上湖城”一词,与“湖”和“水”有关的区名、街道名、小区名、楼盘名、宾馆名、场地名、机构名简直是随处可见、数不胜数。随便在大街小巷走一走,到公交站牌看一看,都能看到许多与“湖”或“水”沾边的名称,都可以领略到银川人对水的偏爱。  说银川是“塞上湖城”,没来过银川的许多外地人往往要在大脑中画个问号,因为他们无法相信这座远处西北内陆且被沙漠三面包围的城市,会与湖水扯上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