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1、在“空白处补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了刚刚打渔归来的丈夫,但她没有把话说完就”沉默“了,她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在想些什么?作者用”沉默“一词留了一个”空白“教师于此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为”沉默“一词解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2、在“难以言传”处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如何理解“沉浸”呢?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教学中,可以对照白天乡村的生活场景,写一写这些人、物在夜晚都怎么样了,从这些变化中体会“沉浸在恬静中”到底是怎样的场景。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
3、在“意犹未尽”处延伸。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如教学《啄木鸟和大树》一课时,针对大树不要啄木鸟治病,终于病死的故事,让学生深读课文后,展开想象:大树临死前会说些什么?于是大家议论纷纷,发表不同的意见,有后悔的、自责的、悲伤的、无奈的、意然还有对啄木鸟不无道理的指责。这是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礎。
(三)、表演再现,加工教材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形象性, 如教学《庐山云雾》时,教师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一人当小导游,戴上帽子,拿上小三角旗。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此时,当导游的同学,把书上描写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这样的表演,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死拖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化贯通,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1、在“空白处补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了刚刚打渔归来的丈夫,但她没有把话说完就”沉默“了,她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在想些什么?作者用”沉默“一词留了一个”空白“教师于此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为”沉默“一词解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2、在“难以言传”处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如何理解“沉浸”呢?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教学中,可以对照白天乡村的生活场景,写一写这些人、物在夜晚都怎么样了,从这些变化中体会“沉浸在恬静中”到底是怎样的场景。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
3、在“意犹未尽”处延伸。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如教学《啄木鸟和大树》一课时,针对大树不要啄木鸟治病,终于病死的故事,让学生深读课文后,展开想象:大树临死前会说些什么?于是大家议论纷纷,发表不同的意见,有后悔的、自责的、悲伤的、无奈的、意然还有对啄木鸟不无道理的指责。这是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礎。
(三)、表演再现,加工教材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形象性, 如教学《庐山云雾》时,教师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一人当小导游,戴上帽子,拿上小三角旗。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此时,当导游的同学,把书上描写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这样的表演,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死拖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化贯通,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