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火攻用的什么油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整出那么大动静,烧得曹操几十万大军丢盔卸甲,一路奔逃。既是火战,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燃烧物,但不论正史还是小说,都没详细说明孙刘联军使用的是啥易燃易爆品。
  描述还算细致的要属《三国志·周瑜传》,不仅把黄盖“敌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的分析和建议记录在案,还将船上配备的薪草、膏油予以说明,是为“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此外,还有关于战果的描述,“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
  不过,区区薪草和膏油,似乎与烧散数十万军队的战果不相匹配。所以,后来的《资治通鉴》在记录火攻品时,写下了“燥荻、枯柴、油”,行文中比《周瑜传》多了些微渲染,柴是干燥的,草是干枯的,既尊重了前史的记载,又在合理的想象空间内,尽可能地提升了燃烧物的易燃度,为随后的大火造势。
  其实搞火战,柴、草固然重要,却也比不得油来得火爆。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柴油、汽油、煤油,动物油和植物油还是有的,点着了同样厉害。

  电影《赤壁》里东吴水军用的是鱼油,江河之中鱼多肉肥,打上来用大锅熬出鱼油,备战备荒。早先秦始皇去世的时候,陵寝里就用鱼油做蜡烛,不仅易燃,而且持久。汉成帝时修建陵墓,为了赶进度,白加黑地干活,晚上则“燃脂火夜作”,也是用动物油做照明灯,由于劳工“以巨万数”,达到数万人,照明所用的动物油数量想必也非常惊人。
  令人不解的是,《三国志》对鱼油没什么描写。至于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在《三国演义》里把笔墨都投入到了风向转换上,对东吴军民辛勤打鱼熬油的事视而不见。
  假使不是鱼油,难道是芝麻油?
  据《三国志·满宠传》记载,孙权曾率军攻打合肥新城,魏将满宠用松木当火炬,灌注麻油,用来点火烧毁东吴军队的攻城器械,这里的麻油是芝麻油。《墨子》关于守城物资的储备,提到“木有积,炭有积,沙有积,松柏有积,蓬艾有积,麻脂有积,金铁有积,粟米有积”,其中的麻脂,指的就是芝麻油。
  但是,植物油加工难度大,产量低,价格比动物油高很多。及至唐代,植物油的价格仍然远高于动物油,以至于奸商为了挣大钱,在卖植物油时往往偷偷掺入动物油。据《稽神录》记载,庐山有位卖油人,在植物油里掺杂鱼油“以图厚利”,结果被寺庙买去供奉神仙用,弄得庙里“腥气熏蒸”,后来遭到了报应。
  假如东吴用得起芝麻油,凭曹操的经济实力,更加用得起。曹操在将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之时曾说:“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既然如此,他怎么会想不到利用芝麻油搞火攻,一桶桶地泼将过去,烧东吴个片甲不留,何必让几十万不谙水性的兄弟拿着陆上兵器,冒险在水面上搏命呢。
  如此看来,曹操手头没芝麻油,东吴也没有。大概率的事件,赤壁之战用的还是东吴特有的鱼油。只是书上没明着告诉咱。
其他文献
当年,英美盟军决定1944年6月6日在诺曼底登陆,向德国法西斯部队发起大反攻。这将是一场空前的战役,连身经百战的丘吉尔首相都想一睹为快。他突发奇想,邀请国王乔治六世一道随部队乘坐舰艇渡过英吉利海峡,去亲眼目睹战争的壮观场面。国王也正有此意,二人一拍即合。  国王与首相同去观战的消息很快被国王的私人秘书阿南知道了,他非常吃惊。这是上前线,不是去观光,万一这两位一国的最高领导人遭遇不测,在这紧要的历史
期刊
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手下有名猛将,叫王镇恶。这厮打起仗来,冲锋陷阵,真不怕死,而且他有一定的谋略,做事果敢坚决。王镇恶之于刘裕,犹如韩信之于刘邦,功不可没。  王镇恶功勋卓著,但贪腐更卓著。他搞贪污,不是遮遮掩掩地搞,而是大贪大腐,鼓在腹上,穿在身上,系在腰上,广置房地产,家里的珠宝玉器、丝绸锦缎,多得不计其数。  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当休养生息才是,百姓哪能經得起盘剥?皇帝刘裕也将反
期刊
一心想发“死人财”  党玉琨是陕西富平人,又名党毓坤。党玉琨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四处游荡,曾在西安、北京等大城市的古董商店里当过学徒,见过不少古文物。后来,一向极不安分的党玉琨弃商从戎,几经摸爬滚打,1926年2月在凤翔自封为“师长”,号称“司令”。当时,宝鸡市有个地方叫斗鸡台,那里有一个名叫杨万胜的乡绅,此人平日横行乡里,并有人扬言要将他暗杀。杨万胜不由大为恐慌,当他得知党玉琨喜好文物,正在四处寻宝
期刊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  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一千二百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  一  唐高宗李治病逝后,武则天诏令当时朝野闻名的大术士袁天罡和
期刊
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将军谢安常想去陆府拜访。  陆纳的侄子陆椒发现叔叔根本没有做什么待客的准备,便自作主张备下一桌十余人的酒席。谢安到来,陆纳仅以茶水招待。陆椒忙命人把早已备好的酒席搬上来。  誰知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你不能为我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讲奢侈,玷污我一贯清操绝俗的素业!”  《晋书》中描述陆纳是一个崇尚节俭的人,因此,他反对侄子摆宴席而用茶水待客,不是吝啬,也不是图
期刊
在古今盗墓者中,乾隆该算是权力最大的一位盗墓者。  乾隆盗墓对象是明“十三陵”,其公开理由却不是盗,而是颇讨汉人喜欢的说法:修葺明皇陵。与他人的野蛮盗掘相比,乾隆的行为显得很文明。乾隆盗墓堪称一奇,民间广为流传“乾隆盗木”的故事。  据说是乾隆因为看上了朱棣长陵大殿的金丝楠木大柱,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图将长陵大殿拆毁。经刘墉、纪曉岚等人的劝阻,乾隆皇帝才放弃了拆长陵的念头。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毁了
期刊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一世神武,得了个晋武帝的名头。遗憾的是,这位有着“超世之才”的皇帝,在老婆面前,却常常表现出庸才的特质。  司马炎的娇妻芳名杨艳,其祖先在东汉时期也是相当牛气的,四世三公,堪比袁绍。她的父亲在曹魏担任过通事郎,可惜早卒。所以,杨艳打小就跟林黛玉似的,一直生活在舅舅家。她条件不错—“聪慧,善书,姿质美丽,娴于女工”,再加上高人帮忙—“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想不出名都难。
期刊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说到河南安阳,就不得不提到甲骨文。安阳七朝古都,以殷商为盛;殷商数千年之远,以甲骨为凭。甲骨文的发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甲骨卜辞系殷商国家档案  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安阳西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而命名。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
期刊
这天,是古城紫阳街的集市,街上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扑鼻而来的小吃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此时,一个年轻人穿梭在人流中,一不卖二不买,一双小眼睛贼溜溜地盯着别人的口袋看。他叫盛四,专干偷鸡摸狗的勾当,说白了,就是个贼。  这年头,做贼也难。以前,买东西都用现金支付,盛四去菜市场随便一转都能偷个几百元钱,现在时代变了,连老头老太太都用上了微信支付,盛四只好偷手机。
期刊
三国时,满宠是个人物,字伯宁,十八岁的时候,曾经做过郡县的督邮。督邮是个官职,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尽管满宠当时的年龄较小,可是仍然能把这项工作干得很好,充分说明了满宠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当时县里有个叫李朔的人,非常野蛮,太守派满宠前去主持公道,李朔一听说满宠到来,居然吓得连连称罪,不再作威作福。  还有个叫张苞的也是县里的督邮,和满宠平级,经常收受别人贿赂,鱼肉乡民,干预县里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