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在学生语言枯燥、短缺,生活经验单一,致使语文作文教学难上加难,那么如何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呢?这是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一、引导学生做好摘抄笔记,激发其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时最怕的环节就是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必需的,学生有兴趣就会主动做,主动做了就会成为练习作文的有心人,则作文练习一定会有成效。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足够兴趣呢?在我刚接这一届新生时,发现学生很爱听故事,尤其很有哲理性的故事更感兴趣,我便借助这一点,每天上课之前先给学生讲一则故事,并问问他们这则故事蕴含了什么哲理。每每此时,学生的兴趣都很浓,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一段时间后,我把这项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让他们课前准备类似的小故事,在上课之前绘声绘色地讲述,一周后我们会做个奖评,评出优秀者或进步者。学生为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课下一定会努力地找书、读书、记忆,这样无形中培养读书的好习惯。基于此,我加大力度,指导他们不仅要口头记忆故事情节,遇到好的词句、语段、篇章还要动手抄录下来,渐渐培养他们做摘记的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写周记,巩固其积累成果
在培养学生做积累笔记的基础上,我开始注意培养学生写周记的兴趣。指导他们适当引用积累的内容大胆地写,我们在一周内总是会做或见到许多事情,或有许多想法,大家可以随便写。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写实话,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要学生态度认真,不论怎样都给予表扬。久而久之,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于是我提高要求,让学生选择有价值、有意义、有思想内涵的事写,针对他们的周记我注意讲评,评讲基本以赞扬为主,大大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对写周记有了深厚的感情。长期坚持下来,周记不仅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成长变化,而且为作文打下基础。
三、引导学生做好课内外结合,培养其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更好地写作,最主要的还是抓纲靠本,依据课文中的相应内容指导写作。如学习《故乡》一文后,我以《变》为题要求学生模仿鲁迅写杨二嫂和闰土的方法写一个相隔多年后才相见的同学。我引导学生思考:(1)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有什么变化,语言有什么变化,动作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这两个人物会有这样的变化?(3)作者这样写要揭示什么主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作基础,学生就会走入机械模仿误区,而让学生读懂、读活教材,加强思维训练之后,学生在借鉴时就会渗透自己的思想。这样练下去,学生要不了多久就会抛开课本,走自己的路,用最适当的方法写自己最想写的话,则他们的作文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四、指导学生读好书,开拓作文新天地
1.引导感受时代气息,使文章具有时代感。
写作内容一定要有时代气息,一定要摒弃陈旧素材,这就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读物。因此,我要求学生都能阅读《读者》、《青年文摘》一类的刊物,引领他们从中感悟新的时代气息,从中引发自己的思考,学习其中的语言精髓。同时提倡学生读读《作文周刊》之类的刊物,这些刊物写出了他们同龄人的思想和生活,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出自同龄人之手的文章启开了他们的灵感之门,增添了他们写作文的信心。再者,每每读到公认的好文章时,都会和学生一起欣赏,欣赏它的时代感,欣赏它的语言魅力,欣赏它的写作技法,欣赏它的构思……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汲取名著中的精华。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至100万字不够多。”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开卷有益不仅表现在阅读期刊上,更要使文学名著阅读得到体现,因为名著、名篇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结晶,这些作品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巨大激励作用,因此,我们专门设置阅读课,利用阅读课对学生该如何阅读名著进行指导,指导他们把那些自认为的佳段妙语,或生动描写,或生动对白摘录下来,经常读一读,体会其中精妙之处。如《红楼梦》里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水浒传》里的108位英雄好汉的特点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等等。仔细品味一下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因此,他们边读边思考,时间久了,便会有新的感悟,随之而来的他们的知识也日益丰富了,思路也就打开了。不仅如此,通读上下五千年的古典名著,阅读大量小说时,我们会随着文章中的主人公高兴而高兴、难过而难过,可能因为他们命丧黄泉而流泪,可能因为他们金榜题名而手舞足蹈,可能因为他们举步维艰的生活而惋惜,我们在汲取精华的同时,也会因为主人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新的震撼——让我们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
五、强化学生实际写作能力
写作的关键是实际操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导学生做好前提准备后,指导他们学以致用,将积累的素材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写作中,这就涉及实际练写,如何练?简言之,一是多练,二是限时练,三是让学生会练。
多练,尽量用上学生积累的素材,如果不多练,则学生积累的材料再多只能算做一堆死材料,因此我坚持让学生每周除写周记外,再写两篇作文;限时练,就是给定学生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会练,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相信经过实际训练、严格要求,多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每个学生都会写出令自己满意的、高水平的作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一、引导学生做好摘抄笔记,激发其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时最怕的环节就是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必需的,学生有兴趣就会主动做,主动做了就会成为练习作文的有心人,则作文练习一定会有成效。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足够兴趣呢?在我刚接这一届新生时,发现学生很爱听故事,尤其很有哲理性的故事更感兴趣,我便借助这一点,每天上课之前先给学生讲一则故事,并问问他们这则故事蕴含了什么哲理。每每此时,学生的兴趣都很浓,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一段时间后,我把这项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让他们课前准备类似的小故事,在上课之前绘声绘色地讲述,一周后我们会做个奖评,评出优秀者或进步者。学生为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课下一定会努力地找书、读书、记忆,这样无形中培养读书的好习惯。基于此,我加大力度,指导他们不仅要口头记忆故事情节,遇到好的词句、语段、篇章还要动手抄录下来,渐渐培养他们做摘记的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写周记,巩固其积累成果
在培养学生做积累笔记的基础上,我开始注意培养学生写周记的兴趣。指导他们适当引用积累的内容大胆地写,我们在一周内总是会做或见到许多事情,或有许多想法,大家可以随便写。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写实话,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要学生态度认真,不论怎样都给予表扬。久而久之,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于是我提高要求,让学生选择有价值、有意义、有思想内涵的事写,针对他们的周记我注意讲评,评讲基本以赞扬为主,大大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对写周记有了深厚的感情。长期坚持下来,周记不仅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成长变化,而且为作文打下基础。
三、引导学生做好课内外结合,培养其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更好地写作,最主要的还是抓纲靠本,依据课文中的相应内容指导写作。如学习《故乡》一文后,我以《变》为题要求学生模仿鲁迅写杨二嫂和闰土的方法写一个相隔多年后才相见的同学。我引导学生思考:(1)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有什么变化,语言有什么变化,动作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这两个人物会有这样的变化?(3)作者这样写要揭示什么主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作基础,学生就会走入机械模仿误区,而让学生读懂、读活教材,加强思维训练之后,学生在借鉴时就会渗透自己的思想。这样练下去,学生要不了多久就会抛开课本,走自己的路,用最适当的方法写自己最想写的话,则他们的作文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四、指导学生读好书,开拓作文新天地
1.引导感受时代气息,使文章具有时代感。
写作内容一定要有时代气息,一定要摒弃陈旧素材,这就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读物。因此,我要求学生都能阅读《读者》、《青年文摘》一类的刊物,引领他们从中感悟新的时代气息,从中引发自己的思考,学习其中的语言精髓。同时提倡学生读读《作文周刊》之类的刊物,这些刊物写出了他们同龄人的思想和生活,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出自同龄人之手的文章启开了他们的灵感之门,增添了他们写作文的信心。再者,每每读到公认的好文章时,都会和学生一起欣赏,欣赏它的时代感,欣赏它的语言魅力,欣赏它的写作技法,欣赏它的构思……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汲取名著中的精华。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至100万字不够多。”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开卷有益不仅表现在阅读期刊上,更要使文学名著阅读得到体现,因为名著、名篇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结晶,这些作品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巨大激励作用,因此,我们专门设置阅读课,利用阅读课对学生该如何阅读名著进行指导,指导他们把那些自认为的佳段妙语,或生动描写,或生动对白摘录下来,经常读一读,体会其中精妙之处。如《红楼梦》里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水浒传》里的108位英雄好汉的特点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等等。仔细品味一下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因此,他们边读边思考,时间久了,便会有新的感悟,随之而来的他们的知识也日益丰富了,思路也就打开了。不仅如此,通读上下五千年的古典名著,阅读大量小说时,我们会随着文章中的主人公高兴而高兴、难过而难过,可能因为他们命丧黄泉而流泪,可能因为他们金榜题名而手舞足蹈,可能因为他们举步维艰的生活而惋惜,我们在汲取精华的同时,也会因为主人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新的震撼——让我们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
五、强化学生实际写作能力
写作的关键是实际操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导学生做好前提准备后,指导他们学以致用,将积累的素材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写作中,这就涉及实际练写,如何练?简言之,一是多练,二是限时练,三是让学生会练。
多练,尽量用上学生积累的素材,如果不多练,则学生积累的材料再多只能算做一堆死材料,因此我坚持让学生每周除写周记外,再写两篇作文;限时练,就是给定学生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会练,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相信经过实际训练、严格要求,多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每个学生都会写出令自己满意的、高水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