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木匠生活美学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奉公于奈良法隆寺的木匠。人们通常管我们这样的人叫作“法隆寺木匠”或“斑鸠寺工”。我家从祖父那一辈开始就是法隆寺的栋梁,一直到我这辈都是这么延续下来的。我从一生下来,周围看到的人都是木匠。我的祖父西冈常吉,他的弟弟■内菊■,我的父亲西冈■光,我,还有我的弟弟西冈■二郎,都是宫殿木匠。除此之外,在我生活的奈良西里地区还居住着众多各行各业的手艺人,所以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是看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长大的。
  身为木匠,我有幸参与了法隆寺的解体大修复,法轮寺三重塔的重建,药师寺的西塔、中门、回廊以及整体伽蓝的重建,跟众多手艺人一起经历了这些难得的修建过程。
  现在社会发展了,电脑普及了,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便利的时代。很多事情都可以靠机械来解决,就连一毫米的几分之一都能在一瞬间完成,技术是多么了不起啊。如今, 这样的机械也来到了我们木匠的世界中,它讓我们的工作变得方便了很多。
  但是,这些机械的到来却让很多手艺人消失了。机器和电脑取代了手艺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术和智慧,因为它们已经开始代替我们制作东西了。
  现代社会什么都是科学第一,一切都被数字和学问所置换了,教育的内容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都说这是一个注重“个性”的时代,而在我们这些手艺人看来,现代人的生活是被框在一个规格统一的模子里的,用的东西、住的房子、穿的衣服、教育孩子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一样的。
  我自己是靠手艺吃饭的人,也跟很多活计好的手艺人一起工作过。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手艺人的工作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手艺人,需要长时间的修炼过程,没有近路也没有快道,只有一步一步地埋头往前走。这跟在学校的学习不同,它不是光靠脑子死记硬背、死读书来完成的。这种修炼不是很多人一起学习同一样东西,并以同样的速度记住的过程。它的过程是需要靠自己慢慢地体会和积累,靠继承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技艺和智慧来完成的。所有的活計,从基础开始,不弄懂每一步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可能进入下一步的。因此无论你做什么都会遇到最基础的问题,无论你中途退出还是以他物取而代之,最后还是需要你自己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没人能帮得上你,这就是我们手艺人的工作。
  我是从事修建古代建筑的木匠。法隆寺建造于一千三百年前,到现在还保持着跟初建时一样的优美形态。我在这当中领教了各业中的先人们的智慧和技能。那些技能和思考无一不是伟大的,是应该世世代代继续传承下去的。因为那里边凝聚了日本的文化,以及作为日本人继承下来的技能和智慧。这些技能和智慧不是能靠机械和电脑来继承的。尽管数据能被输入机器,机器也会告诉我们结果,即便中途有不懂的地方也能找到答案,但是,我们人,特别是作为我们手艺人,是不行的。对于面前每一块不同的材料, 在找出它们彼此不同的同时,更要找出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们的方法。这是靠多年的经验和直觉来判断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代开始,人们开始认为这种传统的方法太陈旧、太封建,于是开始用机器和自动化的设备来取代先人们坚持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做法。机器成了无所不能的万能。
  在我们宫殿木匠的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应该是扁柏树。这种树就跟人一样,每一根都不同。建造宫殿的时候, 需要我们对每一棵树的癖性了如指掌,在这个基础上再把它们用在适合它们的地方。那样的话,千年的扁柏就能成就千年的建筑。这一点法隆寺给了我们最好的印证。
  在建造法隆寺的整个过程中坚守的正是这种活用树木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不是靠数据来计算的,更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文献,因为这个智慧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它是靠一双手传递到另一双手中的“手的记忆”。在这“手的记忆”中,是已经传承了一千三百年的智慧。
  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有一种叫作“师徒制度”的传统, 师父带徒弟一传一的修炼方法。这是一种既不省时更不省力的方法。这种方法被认为陈旧,正在被时代所抛弃。
  但是,手艺人的技能和直觉是学校里教不了的,是靠人与人、师父跟徒弟一起生活、一起做活,才能体会得到的。
  我八十五岁离开自己的工作现场。回想自己几十年来所走过的路,我这一辈子都在跟扁柏和古建打交道,我说的话离不开树木。(龙燕妮荐)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信息化对军校教员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明确教员应具备哪些信息素质以及如何提高这些素质,是每一名军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素质 军校教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在教育领域,教育的信息化对军校教育同样产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心头缠绕着自己,挥之不去,丢之不掉,细细想来,才发现这无形无踪的东西原来就是“心情”。  面对同一种环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就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生活态度。在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看天天高,看云云白;看海海是蓝的,看花花是红的。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啥都不顺心,总是烦躁、忧虑,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感叹日子平淡与乏味,
前几年我在工地施工,知道很多建筑结构都设计有物理空间。特别是在砌护坡、铺路面时,每到一定的距离,必須留下一条收缩缝,这样可以防止因热胀冷缩发生形变后损害物体的情况发生。建筑楼群,留一块空地给花草树木,除净化、美化环境外,还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和畅想的余地。  做过饭的人都知道,炒菜时先少放点盐,因为味淡可以调剂,但一下子盐放多了,就很难掌握,不易调味。  雕刻师雕塑,尤其是雕塑人物肖像时,有个创作规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一个农民邻居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3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就是说,他每次都多
梅兰芳演《晴雯撕扇》,必定亲笔画张扇面,装上扇骨登台表演,然后撕掉。画一次,演一次,撕一次。琴师徐芝源看了心疼,有一回散戏后,偷偷把梅先生撕掉的扇子捡回来,重新裱装送给老舍。老舍钟情名伶的扇子,藏了不少。老舍也喜欢玩一些小古董,瓶瓶罐罐不管缺口裂缝,买来摆在家里。有一次,郑振铎仔细看了那些藏品之后轻轻说:“全该扔。”老舍听了也轻轻回:“我看着舒服。”彼此相顾大笑。此乃真“风雅”也。  老舍一生爱画
“点油灯,补衣裳,夜伴读书郎。”每每想起这首歌谣,便想起了童年的那盏小油灯,想起了油灯下我和母亲的身影。那是上小学的时候,每当夕阳西沉,鸡鸭上笼,母亲就坐在油灯下,一边
闲来读史,一则小故事令我感触颇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马融准备给《左氏春秋》作注,但他听说已经有贾逵、郑众二人作注在先。于是,马融找来阅读。仔细读过之后,马融觉得自己不适合给《左氏春秋》作注,他这样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因此,他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随
介绍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和发展史。分析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运用于军队院校教育的必要性,初步探索军队院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途径。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and
50岁,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什么叫“知天命”?用大白话说就是,人生都到了50岁了,我已经知道老天安排我什么命运了,那就听天由命吧!  可不是嘛,都50多岁了,白发上头,皱纹上额,感叹在怀,苦涩在心。人生50,恰如秋天黄叶,秋渐深,绿渐褪,秋风再紧一些,说不定哪天就要飘坠人生枝头!  可不是嘛,都50多岁了,说是年过半百,让人错觉是人生才刚走一半,可是仔细看看身边,又有几个活过百岁的人呢?中国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