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用人为官场引入“清流”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宽选人用人路径的深层动因
  毋庸讳言,在有些领域,买官卖官较为普遍,甚至成为风气和“规则”。盖其原因,是用人决断者早就蜕化变质,长期把持一方,致整个系统生态恶化,甚至异化。如同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表面看没有多大问题,切入本质后便发现,这里生长出来的粮食已经无法食用。怎么办?必须下大力气改善土壤,并且要以超常规的方式进行,因为一盆净水可以容纳一小杯污水,而一盆污水不会因一杯清水而改善,因此,必须引入清流。清朝时,当乾隆继任大位后,所见官员大都涉腐,最终他接受了“开科取仕,引进清流”的建议,官场生态因此有所改善。
  但是,考虑到有些重灾区往往属于特殊部门或领域,比如专业性、垄断性的,等等,这就决定了很难从外部引入新鲜血液,必须打破常规,突破现行体制机制限制,拓宽人才使用空间,比如重新启用逆淘汰出局者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因应之策。
  即使从选人用人制度角度分析,打破某些固化的做法也是必要的——不管是基于应急之需,还是制度创新。因为当一种选人用人模式长期不改变,必然趋向僵化。过去的选人用人制度基本能够满足客观需要,但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制约因素在增长,原来的选人用人机制的软肋就越来越突出。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有打胜仗这一刚性检验标准,而单一体制下,社会关系简单,人际关系单纯,人才的能力及素质特征明显,线条清晰。但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较前发生了巨变,体制大变化、职业大分工、人才多样性,这种情况下如果還固守规则,只能把大批优秀人才排除在体制外,或抑制于体制内。更大的问题在于,在一个狭窄空间选拔人才,不仅会造成社会智力资源的浪费,更会强化权力寻租,也就是买官卖官。为什么一些单位反复出现“带病提拔”现象?就是因为选人用人范围狭窄,特殊情况下甚至选无可选、用无可用,又不得不选、不得不用。
  放眼世界上一些体制机制灵活的国家,一些做法就颇富启示意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其秘诀在于拥有优良人才的选拔机制。他们做到了不拘一格,且十分灵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们将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吸纳党内,尔后委以重任。这些人社会形象好,富于号召力,每选入一个,必影响一片,与此同时又及时淘汰不合格者,从而保证了党员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执政基础扎实。反观我们,看似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内,但真正涉及到各级核心领导群体,则是在一个较为独立和封闭的系统内运行,可选择的人并不多。所以,盘活我们的人才资源,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以有效措施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和空间是关键。
  这方面,一些历史经验也值得借鉴。革命战争年代的一些做法自不必说,“文革”结束后的一些做法就具有启示意义。当时我们党面临干部老化与深陷帮派体系的人众多,短期内仅靠旧有的选人空间无法实现更新,于是邓小平下决心超常规用人,包括在教师中选拔一批人走上领导岗位。这个方式虽然被实践证明利弊得失参半,但却满足了一时之需。今天,我们未必不存在这样的困境,特别是在一些领域,因为个别贪官把持用人权日久,迫使一些人不得不走“潜规则”之路。
  现阶段优化选人用人的路径和对策
  第一要以有力措施选用好四种人才。一是选用好逆淘汰出局者和被潜规则“冷藏”者。这属于应急之策,但也可以发展完善为制度性措施。这一对策不仅满足特殊阶段的人才需要,更能产生价值导向的作用,即让保持道德形象者出主流仍能回主流。西方官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因道义责任而辞职?未必因为道德高尚,很大程度上社会评价机制使然,因为保持了道义形象就保住了下一场竞争的入场券。我们为什么没有几人主动引咎辞职?因为不管何因,出局后再无入局之可能。所以,打破出局与入局的壁垒,对于改善官场生态和价值取向大有裨益。
  二是把体制外的成功人士、优秀分子纳入体制内。这属于用人制度上的突破,也应当是必要选择。因为较其他领域,我们的党政官员的选拔范围更狭窄,一般只能在党政系统内进行选拔。难以突破这个限制,将体制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较高的领导岗位上来,主要原因是受制于观念。所以,在当下用人之际,确有必要更新观念,打破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壁垒,将经济、文化等领域卓有影响的优秀分子,包括海外华人、外籍人士吸收进来。这其实也是维护党执政之举,从政治或执政的角度考量,这类优秀人才若反体制会比一般群众的力量大得多。
  三是起用一批尚未被“潜规则”污染的优秀人才。这属于制度完善、渠道畅通前的权益之计。由于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今天已经没有哪个领域绝对纯净,但相比较而言,尚未掌握实权或资源分配权力很少的领域,总体涉腐较浅。所以,从国家智囊体系或大学的专家教授中选拔一批人,直接充实于领导岗位,或许是一股清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克服传统观念,即无“从政经验”。其实,无“从政经验” 原本就是一个错误命题,所谓“不会当官”是建立于潜规则盛行的环境和语境之下;当规则清楚时,从政能力还是要看智慧。为什么西方国家的专家教授及各色人等都可以入阁,甚至当总统、首相?就是因为制度完善之后,耍手腕便失去了市场,人人都得依法办事。我党的执政也要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
  第二要努力把人大政协打造成官员成长的舞台和路径,以此改变小范围选领导干部的弊病。这是治本之策,因为“两个固化”即“后备军”制度及重要岗位与非重要岗位不流动,已经严重影响了优秀官员的脱颖而出。前者讲的主要是以往“圈定一部分人”,进行特殊关照和培养,作为“接班人”的领导干部选拔模式;后者指党政系统主要官员,特别是各层级要职多产生于几个重要部门。过早圈定一部分人其实并不利于人才成长,中国历代王朝的储君模式都导致谨慎有余,创新不足;而小范围产生或“近亲繁殖”不利于竞争,甚至容易形成势力范围和利益集团,客观上会排斥更多优秀人才的进入。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两步走:先让官声好、民众认可度高、已经转入二线的官员回归一线。目前其实已经在这样做,但应扩大范围;此后实行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将突破口放在人大政协这一政治舞台,逐步将其打造成官员孵化器,让各种人才到这里来表现,参与竞争,最终实现优选。
  第三要把体制改革与淘汰高级别涉贪官员结合起来,以“拆庙撵方丈”方式实现高级官员群体优化。政治权力运行不能搞理想主义,很多情况下是力量博弈的结果,这就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段。比如对那些身居要职、已经失去道义形象、但囿于各种制约因素无法让其去职者,可考虑借国家和军队体制改革淘汰之。简单讲,就是将体制改革与淘汰高级别官员结合起来,搞“拆庙撵方丈”,待时期成熟再重建庙宇。这种做法看似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尤其积弊甚深的领域,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
  责编/徐艳红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二、码形问题的提出在任何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传输的距离产生了人们感到最头痛的问题——尽管所有通信设备均正常工作,但由于信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干扰引起数据丢失、误码和
期刊
将政治与理性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认为它应与感性绝缘,这是对政治的极大误会。政治是人的政治,而人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只有接纳了感性政治的政治,才是真实的政治罗斯福在一个特
在反腐高压下,现在有些干部搞明哲保身,主张所谓“多干事不如少犯错”,面对公事畏缩不前、绕道而行,为民众办起事来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行政资源
以徽六茶业公司为例,考察了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农业企业差异化战略实施现状。发现虽然农业企业绿色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较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绿色发展质
Much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abroad in recent years concerning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theimmunologic functions of the organism.Anoutline of this is pr
一年多之前,一场婚外恋情在王洋与张晓丽之间降临。从此,心中美好的情感在一连串的卿卿我我的山盟海誓中产生。可意想不到的宫外孕却使两人反目为仇。短信做证:爱你到永远 "
指标体系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构建了中国县市经济社会公平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底线公平、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三个维度。测评范围 江苏省36个县市(有15个县市因某些方
高职学生的英语课程多数面临应用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双重教学要求,教师除了需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需要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因素,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意志和自信
2017年3月引发媒体强烈关注的于欢案,于当年6月做出了二审判决,判决肯定了学术界和舆论界对于欢正当防卫的定性,并以防卫过当为由将一审判决的无期徒刑酌减为五年有期徒刑。这样
对一个“良治政府”来说,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制度安排具有首要意义  不言而喻,在国家与社会的治理过程中,公共权力难免会出现一些腐败现象,这在任何社会中都有可能发生。一般来说,腐败或权力异化的出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的制度性的,是所谓的“制度漏洞”造成的,这要通过制度改革和制度安排来解决;一种是主观的人为的,是在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乃至家族利益的驱使下“有意识的腐败”,钻制度的漏洞,这种腐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