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教育风情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and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教育部委派,前两个月我们参加了对陕西省的义务教育检查评估。在骄阳似火的五月,我们一行来到陕北。如今的黄土高原,在退耕还林以后,已经覆盖了层层新绿。油井林立,高楼幢幢,处处展现着老区人民迈向现代化的豪迈步伐。只有那从密密枣林中传出的悠扬的信天游和从延河岸边响起的隆隆腰鼓声,依然那样让人心醉。而与这旖旎的风光相映生辉的是那浓郁的陕北教育风情。
  在陕北所到之处,我们无不感受到陕北14 年来走过的实现“两基”道路的艰辛与辉煌。正如定边县教育界的朋友们所说,真是“悠悠岁月稠,漫漫攻坚路,拳拳教化心,殷殷育人情”。
  延川县县长和书记是2006 年7 月才上任的。他们上任后第一个调研项目中有教育;第一批引进的人才是教师──批准123 位教师调入;第一年消化的最大一笔债务是教育债务;第一批机构升格的是四所学校;第一座空楼37 间办公用房分给了教育系统;每个月,教师工资和老干部工资一起第一批发放。这六个第一,勾勒出领导者感人的重教形象。我们看到的一位位争做“教育市长”、“教育县长”的领导真是把教育喊在嘴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榆林市前两年财政收入增长很快,教育投入虽然已经大幅度增加,学校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善,但是在一段时间内,教育投入的增幅仍然没有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鉴于这种情况,市政府果断地决定:2007 年,市县两级再投入四亿多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今后,各县区凡教育经费达不到“三个增长”的,在年度任务书考评中均实行“一票否决”。如此的反思勇气,如此的决策手笔,真是令人感动。难怪媒体把这项决定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发展工程。
  宝塔区的青化砭镇和关中乡通过布局调整撤销了所有的村小,青化砭镇有160 多名小学低年级学生、关中乡有50 多名学生集中到各自的中心校寄宿。乡镇政府在原有补助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每天又增加了一元的伙食补贴,并且将原来村小的教师调到中心校负责寄宿学生的起居。这些教师住在学生的宿舍里,照顾学生吃饭,为学生洗衣服。两个乡镇各从企业募集了一辆车,无偿接送学生。这些措施使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家长们非常欢迎。虽然这只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干部们发展教育事业的苦心。
  延川县的教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他们坚持科研兴校,开展了愉快教育实验研究、创新教育研究、研究性学习实验。他们响亮地提出,教育科研要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由理论科研向实践科研转变,由个体研究向集体研究转变,由单纯写科研论文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在学术界浮躁之风弥漫的今天,他们的实践为教育科研吹来了一股淳朴而又清新的空气。
  腰鼓、秧歌、民歌、剪纸等是陕北地区流传久远的文化瑰宝。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延安和榆林都决定将这些“瑰宝”纳入课程中。民歌进入了音乐课,大秧歌进入了体育课,剪纸进入了美术课。此外,他们还开设了许多校本课程,请民间艺术家来校任教。现在,不少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在校园生了根,开了花,振奋了师生的精神,鼓舞了师生的斗志,陶冶了师生的情操。
  陕北的教育风情似一杯杯醇香的美酒令人陶醉。我在途中总是想,它的醉人之处究竟在哪里呢?延安大学党委书记的一席话使我顿悟。他说,我们就是要培养基础扎实、为人诚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人。我想,这一个个“实”字,点出了陕北教育风情的魂。“实”既是科学态度,又是人文精神,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几千年的黄土高原文化铸就了这个“实”字,今天,我们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最需要的大概也是这个“实”字吧!
  (编辑沙培宁)
其他文献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期间,我曾经到过学校的健身中心,那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人性化的健身设施,而是健身中心的一纸说明。其中谈到规章制度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我们不得不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我们会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看过之后,我颇有些好奇,在美国时间长了,才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西方,许多人认为,“政府是个不能没有的坏东西”。没有它,社会就没有秩序,人类就玩不转;有
本期跟大家聊聊疏肝解郁的中成药。其实平时我经常跟大家讲,我们要疏肝理气,保持情绪的健康。但是因为我们现在工作压力太大了,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了,所以很多人还是肝气不舒、肝气郁结的。这个多到什么程度呢?应该这么说,找到我调理身体的人里面,我觉得80%左右,或者更多,他的疾病跟情绪的失和有关,跟压力大有关。  焦虑状态如何调理  这种焦虑的状态,我们是可以自己调理的,一方面是思想上想通,怎么想通呢?您可以
案例:这样的电瓶车可以充电吗?    学校的场地非常紧张,但为了方便教师骑车上下班,学校专设了电瓶车充电区。2006年,为了规范管理,学校又给每辆车都定了停车位。一天下午,总务副主任带着难题来了:“杨校长,有位教师有两辆车子需要停放在学校,可以吗?”我是校长,同时分管后勤工作。我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这位教师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又住在五楼,因此,长期将女儿的电瓶车放在学校里过夜,并且天天在学校
玛丽亚是一位中学化学教师,她在第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有3个困惑:期望自己是一个成人,却总感到自己像一名学生;期望严格要求学生,却又时时想关照学生;期望自己成为一名化学专家,却感到自己的化学知识十分匮乏。玛丽亚在不断的实践与思索中,提出了针对每一个困惑的解决办法。    困惑1:是学生还是成人?    新工作使玛丽亚进入了真实的成人世界。玛丽亚原以为只要经济独立,能对自己的生活做主就算成人了。但是,随着
“快趁热吃”是聚会中东道主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简单一句话,饱含着主人的热情、妈妈的爱。  食物趁热吃更美味也更容易消化,但要注意,趁热吃不是趁“烫”吃,总是趁“烫”吃,当心食管癌变。  食物趁热吃更好消化  味蕾上有种微小的蛋白质,对温度非常敏感,能够让人体对味觉更为敏锐。这种蛋白质又称为“TRPM5通道”,它在温度高时表现得比温度低时更好。研究显示,当食物冷却到15℃以下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正在推行“英美范式”的教师发展性评价。这种新的评价模式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各地在实施这一评价模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一些困境。本文结合湖北省十堰市中小学教师发展性多元评价的实验研究,对教师发展性评价再发展问题作一探讨。    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高原现象”    当教师从过去那种单一奖惩性评价的重压下解放出
在我的眼里,能上公开课的几乎都是能人。公开课是教师综合素质集中亮相的考场: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说标准的普通话、有在众目睽睽之下镇定自若之功等等。这些都是我的软肋。所以,以前一谈到公开课,我就有“爱之深,恨之切”的感觉。为此,我无奈过、困惑过,但最终我作出了选择:善待公开课,亲近公开课,把公开课当书读。  把公开课当书读,首先是要选“好书”。作为乡下的教师,我们几乎没有机会亲临公开课的现场,于是
据报载(见2006年2月22日《成才导报》):江苏省某市教育局规定,校长不上课就要“下课”,即所有中小学校长都要上课,而且45岁以下的校长要上主课,如果校长、副校长不上课就要主动辞职。该市教育局还规定:如果校长不能上课、上公开课,那么在评选“名校长”和“先进学校”时即“一票否决”。  毫无疑问,这一规定是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小学校长不上课这一现象的“拨乱反正”。作为教师,笔者非常钦佩那些在教育教学、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照顾这些学生,笔者认为,乡镇学校可以考虑为他们专门开设一个班级,把特别的爱献给这群特别的孩子。  给留守学生开设特别班级有如下好处:  1.使留守学生在学校备感集体的温暖。为留守学生开设一个班级,让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所以更容易产生共同语言。有忧伤时,他们互
从2004年开始,我校通过建立项目工作站的形式实现项目管理。我作为领衔教师申请建立了初中语文“生命体验读与写”项目工作站,工作站的成员共5人。在一年多的建站实践中,我们以项目为驱动,逐步形成了一个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骨干引领相结合的实践性研究群体。同时,也初步建立起保证项目工作站正常且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项目工作站运行机制的形成    1.明确项目工作站的定位  初中语文“生命体验读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