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或是因为时地间隔,或是由于对文化背景不甚了解,文本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学习时就存有诸多障碍,从而造成对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文本价值曲解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助读资料无疑成了打开文本解读这扇大门的钥匙。但钥匙不是万能的,使用得当,才能水到渠成;使用不妥,则会事倍功半,弄巧成拙。
【关键词】助读;适时;适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语文阅读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势必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和教学媒体,正可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引进资料助读。所谓资料助读,就是借用资料来解读文本,在穿插、铺垫和拓展中引领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文本深度阅读,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助读资料如若使用得当,便能水到渠成,效果非凡;使用不妥,则会事倍功半,弄巧成拙。笔者将对语文教学中助读资料的使用这一话题谈点浅显的认识。
助读资料浩如烟海,内容繁多,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但在选择资料时应有所侧重,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课前要做到“胸中有竹”,有的放矢,慎重选用。
1.作家生平
这是最为常见的,大都会涉及到作者的生卒年,籍贯、地位,作品等等。以鲁迅为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等。
此类资料一般讲授新课时选用,粗略一读,内容详实,细细斟酌,你会发现,此类资料大而空,与文本的联系并不紧密。个人认为须尽可能淡化,或者要有所取舍,不可一股脑儿全盘托出,因为其作用毕竟是局限于让学生了解其人而已。
2.作者经历
此类助读资料涉及到的是写作背景,与加深文本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轻易放过。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可出示背景资料:老舍一生67年,经历坎坷,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特别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老舍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通过数据和对比,我们会发现,仅仅生活了四年的济南被老舍誉为是“第二故乡”,他对济南的喜爱也就可见一斑了。再如,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一文,可以插入作者的淘金生活,那么,学生对主人公这种对生的渴望的理解就更为真切了。
因此,在解决“作者为什么写”这类疑惑上,此类助读资料通常都能帮助学生指点迷津,使之豁然开朗。
3.名家的点评
此类助读资料一般来说分量较重,能够在关键时刻启发学生思维,撞击学生的心灵,在日常的教学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例如有位老师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中引用了两位名人的点评:
(1)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丰子恺)
(2)医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傅雷)
从两位艺术家的点评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影响着他人。此类助读资料无疑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将文本解读引向纵深,又何妨吝惜一试呢?
4.作者的解读
技高一筹,让作者自己站出来说话,解读自己的作品,较有说服力,此类助读资料一般会在作者的回忆录或后期作品中有所涉及。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可以引用“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老舍《吊济南》)。老舍对济南的不舍也就不言而喻了。再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可以引用“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散文:《前方》)。至此,杜小康踏上孤独之旅的缘由也就心领神会了。
这类助读资料能帮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作品以及作者产生共鸣,学生读完之余更会进入酒逢知己,酣畅淋漓的佳境。此类助读资料对于文本解读的价值相当高,如若弃之,则是一大损失了。
笔者认为助读资料的使用必须要遵循三个原则,“适时”、“适度”和“适合学生”。
“适时”,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示,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过早或过迟引用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11年湖州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课例《相见欢》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就很高明,教师一开始并不急于出示李煜的背景资料,而是在学生品出了愁绪,但却对李煜之愁“剪不断,理还乱”无法体会却又欲罢不能的时候出示了李煜的身世和遭遇,帮助学生体悟了一把“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可谓是水到渠成,恰如火候。
“适度”,既指量的适度又指难易程度的适中,助读资料是“助”,而不是“主”,切不可喧宾夺主。资料过多过繁,影响教学进程,文本主体淡化,最终影响教学效率;过少过简,学生浅尝辄止,收不到预期效果;过难,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不透,教学容易浮于表面;过易,学生难以产生兴趣,难以有“跳一跳,摘果子”的兴奋。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但是在选用资料的时候要尽可能少而精,必须在所占有的资料中精选针对性强的、有效性强的材料,如此才能厚积薄发,做到以一当十,宁缺毋滥。
于漪老师说:“任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作用,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不顾时间、条件,不顾文本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水平,生搬硬套,没有不事与愿违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恰到好处地掌握手中的“器”,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善”,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任文玉;也谈文本的有效解读[J];甘肃教育;2011年17期
[2] 陈华;文本解读忌“三偏离”[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5期
[3] 刘海东;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再思考[J];中学语文;2011年18期
【关键词】助读;适时;适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语文阅读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势必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和教学媒体,正可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引进资料助读。所谓资料助读,就是借用资料来解读文本,在穿插、铺垫和拓展中引领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文本深度阅读,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助读资料如若使用得当,便能水到渠成,效果非凡;使用不妥,则会事倍功半,弄巧成拙。笔者将对语文教学中助读资料的使用这一话题谈点浅显的认识。
助读资料浩如烟海,内容繁多,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但在选择资料时应有所侧重,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课前要做到“胸中有竹”,有的放矢,慎重选用。
1.作家生平
这是最为常见的,大都会涉及到作者的生卒年,籍贯、地位,作品等等。以鲁迅为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等。
此类资料一般讲授新课时选用,粗略一读,内容详实,细细斟酌,你会发现,此类资料大而空,与文本的联系并不紧密。个人认为须尽可能淡化,或者要有所取舍,不可一股脑儿全盘托出,因为其作用毕竟是局限于让学生了解其人而已。
2.作者经历
此类助读资料涉及到的是写作背景,与加深文本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轻易放过。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可出示背景资料:老舍一生67年,经历坎坷,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特别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老舍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通过数据和对比,我们会发现,仅仅生活了四年的济南被老舍誉为是“第二故乡”,他对济南的喜爱也就可见一斑了。再如,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一文,可以插入作者的淘金生活,那么,学生对主人公这种对生的渴望的理解就更为真切了。
因此,在解决“作者为什么写”这类疑惑上,此类助读资料通常都能帮助学生指点迷津,使之豁然开朗。
3.名家的点评
此类助读资料一般来说分量较重,能够在关键时刻启发学生思维,撞击学生的心灵,在日常的教学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例如有位老师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中引用了两位名人的点评:
(1)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丰子恺)
(2)医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傅雷)
从两位艺术家的点评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影响着他人。此类助读资料无疑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将文本解读引向纵深,又何妨吝惜一试呢?
4.作者的解读
技高一筹,让作者自己站出来说话,解读自己的作品,较有说服力,此类助读资料一般会在作者的回忆录或后期作品中有所涉及。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可以引用“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老舍《吊济南》)。老舍对济南的不舍也就不言而喻了。再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可以引用“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散文:《前方》)。至此,杜小康踏上孤独之旅的缘由也就心领神会了。
这类助读资料能帮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作品以及作者产生共鸣,学生读完之余更会进入酒逢知己,酣畅淋漓的佳境。此类助读资料对于文本解读的价值相当高,如若弃之,则是一大损失了。
笔者认为助读资料的使用必须要遵循三个原则,“适时”、“适度”和“适合学生”。
“适时”,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示,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过早或过迟引用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11年湖州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课例《相见欢》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就很高明,教师一开始并不急于出示李煜的背景资料,而是在学生品出了愁绪,但却对李煜之愁“剪不断,理还乱”无法体会却又欲罢不能的时候出示了李煜的身世和遭遇,帮助学生体悟了一把“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可谓是水到渠成,恰如火候。
“适度”,既指量的适度又指难易程度的适中,助读资料是“助”,而不是“主”,切不可喧宾夺主。资料过多过繁,影响教学进程,文本主体淡化,最终影响教学效率;过少过简,学生浅尝辄止,收不到预期效果;过难,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不透,教学容易浮于表面;过易,学生难以产生兴趣,难以有“跳一跳,摘果子”的兴奋。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但是在选用资料的时候要尽可能少而精,必须在所占有的资料中精选针对性强的、有效性强的材料,如此才能厚积薄发,做到以一当十,宁缺毋滥。
于漪老师说:“任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作用,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不顾时间、条件,不顾文本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水平,生搬硬套,没有不事与愿违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恰到好处地掌握手中的“器”,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善”,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任文玉;也谈文本的有效解读[J];甘肃教育;2011年17期
[2] 陈华;文本解读忌“三偏离”[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5期
[3] 刘海东;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再思考[J];中学语文;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