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58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丹红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丹红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肝功能和B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丹红 还原型谷胱甘肽 酒精性肝病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07)05-0229-02
  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损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1],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有上升趋势,但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5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采用丹红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酒精性肝病患者108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55例,女3例;年龄21-62岁,平均45岁;病程1-12年,平均6.2年;每日饮酒量(指酒中所含的纯乙醇实际量)80-250 g,平均120 g。对照组男48例,女2例;年龄20-61岁,平均44岁;病程10个月-11年,平均6.3年;每日饮酒量70-265 g,平均116 g。两组在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肝功能及B超检查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严格戒酒,进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并给予补充多种维生素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加用:10%葡萄糖液250 mL+还原型谷胱甘肽0.6 g静滴,每天2次;10%葡萄糖液250 mL+丹红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者均连用30 d。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正常,B超示无特异性表现。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基本正常,B超示特异性表现有所改善。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肝功能较前好转,B超示特异性表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B超检查等均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见表1;疗效比较见表2。B超影像图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酒精性肝病近年已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长期大量饮酒是其发病的直接原因,饮酒后乙醇90%-95%在肝内代谢。其代谢过程可引起小叶中央区缺氧、活性氧增加、相关酶类及辅酶的变化、免疫炎症反应的激发以及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等,使肝内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发生。至肝硬化阶段,肝内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可导致严重的肝内血循环紊乱,从而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的营养障碍,促进肝硬化病变的发展。
  根据上述的发病机制,对酒精性肝病患者在严格戒酒、补充多种维生素及低脂饮食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笔者对患者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及丹红联合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内,含有巯基,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有重要作用,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本品能激活多种酶,从而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并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转化成容易代谢的酸类物质,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对于中毒或组织炎症造成的局部低氧血症,患者应用后可减轻组织损伤,促进修复。通过转甲基及转丙氨基反应,保护肝脏的合成及解毒等功能,并促进胆酸代谢,有利于消化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而丹红为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其基础研究显示本品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使新生血管形成。因而利用其增加肝内血管床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根据上述药物作用原理,将两者联用,以提高疗效。对病例的观察结果显示本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超声影像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临床病例数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7-0316-04    2007年,美国FDA共批准了17个新分子实体。其中除4个抗肿瘤新药、2个抗感染新药和2个抗病毒新药外(见本刊上期介绍),尚包括2个精神神经系统用新药二甲磺酸赖右他明(lisdexamfetamine dimesylate/Vyvanse。以下简称为赖右他明)和罗替戈汀(rotigotine/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7-0299-06    1 中成药制造业基本结构分析    1.1 资产规模  2007年1-11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药行业累计共有6 099家企业,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有1 351家,占22.15%。中成药工业资产总计为1 846.93亿元,同比增长9.04%;资产负债率为46.08%,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7-0304-03    在医药技术、医药经济和公共健康问题倍受关注的今天,如何对药品专利进行保护,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博弈论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理论出发,结合国内外药品专利保护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药品专利保护制度的“双刃剑”性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寻求博弈均衡的对策建议。    1 不对药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方法:对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出的6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最常出现于痰标本中,占77.3%,其次是脓汁和分泌物标本;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院内为主,尤其呼吸内科病房分布最多,其次是烧伤整形科。该菌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率最低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
期刊
诺华制药公司2006年上半年销售增长很快,超过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174.83亿美元,增长15%(按照瑞士法郎计算,增长17%)。其中药品部门销售达到107.51亿美元,增长8%;疫苗和诊断试剂部门销售达到1.27亿美元,属于很小的新部门,原来是Chiron生物技术公司;仿制药部门山道士公司销售达到28.81亿美元,增长76%,主要原因是兼并了德国的Hexal制药公司和美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在心脏X综合征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其作用于微血管的可能机制。方法:对我院心内科收治并明确诊断的心脏X综合征44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20例)和同时加服通心络组(24例),于发病后用药后6月内应用平板运动试验、超声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和测定血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示通心络组治疗后总运动时间较用药前延长和出现导联ST段压低
期刊
雅培制药公司2006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06.85亿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在美国的销售下降9.4%,为54.33亿美元。药品销售59.07亿美元,下降了11.1%,在美国的药品销售下降了22.22%,为29.58亿美元。全球依断试剂销售19.25亿美元,增加4.4%;全球营养品销售达到21.91亿美元,增长12.7%。
期刊
2006年全球批准上市的药物新制剂呈现如下特点:采用先进释药技术将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ar entities,NME)药物推上市场,如雷诺嗪缓释片、帕利培酮(paliperidone)控释片和酒石酸阿福特罗(arformoterol tartrate)吸入剂,采用新制备技术改进制剂质量(如利用碳酸氢钠代替肠溶包衣、非再吸收性注射植入剂作为修整皮肤皱纹永久性支撑结构等);采用新给药途径
期刊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6)10-0462-03  多年来,药价虚高,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提出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新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其中医疗问题的具体表现就是药价虚高、看病贵、看病难。在现今国家医疗保障体系覆盖率较低的情况下,得病
期刊
“齐二药假药案”一波未平,“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又接踵而至。如此致人非命的药品大案竟然都发生在我国有史以来大规模强制性GMP认证结束后的今天,难怪社会舆论惊起,甚至对为确保药品质量而进行的GMP认证产生了信任危机。尽管这些案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迅速由国家监察、公安、卫生、药监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但案件所暴露的我国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漏洞,必须引起我国医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