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情感因素的激发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是我们接受或者学习一切内容的途径,没有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于知识内容表现出排斥的心理,是接受不了新东西的。高中地理虽然是一门丰富的学科,但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问、不探索,只是被动地、机械地识记知识,只能进入学习再学习的死胡同,宽度得不到拓展,成绩也得不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积极情感因素;激发策略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中地理从副科的尴尬境地中走了出来,也引起了老师、学生的关注,甚至有人说,地理和历史、政治、音乐、科学等一样,才是真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要高度重视积极情感因素在日常地理施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和谐相处,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潜藏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出来、调动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愉快、有效,也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关注学生,增强情感的浓度
   过去的教学最失败的地方有两个,一是课堂上只有老师没有学生,二是教学方法永远摆脱不了讲解、灌输,学习方法离不开死记硬背。显而易见,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效率低下的教学是必然的。虽然高中地理学习不需学生有过多的创造性,但是参与性是必需的,只有学生参与了,他们才能慢慢发现地理学习的乐趣,不自觉地爱上地理课,产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所以,在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还要时时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注意力一直在线,同时也一直思考。比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教学生的不是直接的知识,而是用闲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森林,讨论树木对我们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把学生情感调动起来后,让学生与老师产生共鸣,再讲森林开发的知识、保护的知识等,不但内容上自然流畅,情感过渡也非常自然,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开关也就打开了。课堂的组成部分,永远是老师与学生,只有在高中地理教學过程中发挥老师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存在性、主体性,课堂才能互动起来,效率也才能有质的提升。
   二、积极评价,强化学生的热情
   尽管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认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孩子。是孩子在心理上就需要存在感,在学习中还是喜欢被老师肯定,更在乎老师对他们学习方式、成绩或者一些创新的思想有所评价,给予指导,给他们力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一定不能忘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要积极评价他们、鼓励他们,强化学生对地理的热情,激活学生更多的感知细胞,发掘其潜力,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回答或者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帮助学生靠近重点,避开学习过程中的坑;其次,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对地理作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发挥练习的作用,使其成为提高学生成绩、强化学生情感的途径;最后,对学生的地理成绩进行评价,肯定成绩,也要拓展学生的视角,不能把成绩当成高高在上的评价标准,要用发展性的思想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拓展学生的思想宽度,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地理,更有学习地理的热情。
   三、结合新媒体,拓宽学生视角
   如果说新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丰富了内容,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它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能让学生看到更丰富的地理知识,同时直接改变和拓宽学生的视角,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情怀,走进地理世界,学习地理知识。比如,在《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的教学中,老师只要提前了解了教学大纲和主旨,就可以在教学中放下教材,结合新媒体,给学生呈现无限的草地上的牛羊、牧民,再给学生展现各地区草地退化的情况,唤醒学生的意识,然后结合主旨,灵活地讲解知识与原因、作用,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效率自然水涨船高。
   高中地理是文理结合的一门课程,它有理科知识的思维和科学性,也有文科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情感性,是最容易吸引学生、让学生走进去的学科。但是老师在教学中还是不能忽视情感因素对地理教与学的影响,要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强化其热情,调动其积极性,才能保证地理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书琪,王晓文,刘恭祥.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
   [2]闫爽.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情感因素的激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
   [3]蒋玲萍.地图应用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12).
   [4]严士清.案例教学法在人文地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杜能农村区位论中的案例教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9).
其他文献
在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背景下,文章针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以吉林省为例,基于经济增长路径分析,认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产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竞争优势,在多极发展的“雁阵”中确立自己的地位。
摘 要: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主要指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变化及语言风格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文言文、古诗词内容的学习,学生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渗透背景下对语文学习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教学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就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相关的探究与表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对语文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马歇尔·霍奇森提倡的半球跨区域史是他对于世界史的重要贡献。1954年,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史杂志》上发表此文,开始提出“半球跨区域史”这一概念,此后十余年间不断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智慧体现,是对教师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考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社会故事法作为一种正向行为支持的方式,对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有一定的效果.采用单一被试跨情境多基线实验设计,探讨社会故事法对一例大龄自闭症学生的情绪行为
现代社会发展强调创新驱动,因此,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当前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
从创设情境,令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积极引导学生对体验的表达等方面,论述情境体验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应用.
首先分析了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制约因素,然后提出了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财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中等财经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财经教育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知识结构等各个方面
19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在政治上接连发生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引起了维也纳会议,而维也纳会议又引发整个欧洲的封建专制复辟逆流。这些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