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究竟应该以落实字词为主要目标,还是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品味文言文中的文化价值上,这历来有争议。新课程改革以前,文言文教学往往以教师“灌输”为主,“串讲法”的盛行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产物。在这种呆板机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被扼杀,文言文本所包含的昂扬激情和饱满的文化韵味荡然无存。精美的古典作品被无情地肢解,学生被要求死记硬背一些实词、虚词以及它们的用法,而对文章的内容和从文字中渗透的思想感情却知之甚少。这种重“言”轻“文”的文言文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可谓比比皆是。然而新课程的实施,是否就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呢?
走进文言文教学课堂,现状依旧令人担忧。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了8个年头,总体来说是有成效的,但是这中间的曲折也是明显的。其中影响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阳奉阴违”。这类现象同样出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虽然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新课程的忠实实施者和坚决拥护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字字落实,句句点明。而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享受语文”。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他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吗?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一线教学的实践中,摸索出几种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
一、在书声琅琅中激发兴趣
熟读成诵,培养语感,增强兴趣。诵读是语文教学传统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上接近于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渗透式学习法”——即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以体会式的方法学习。中学语文课本选编的古诗文是名家名篇,其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皆有典范精到之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的经验不正证明了多读的重要吗?故在文言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首要一点,就是多朗读,以至于达到熟读、背诵、背熟的程度。“得之于口,又铭之于心”,“读之以情,又感之以趣”。在多次诵读的过程中,去感知文言文的用词特点、句式结构、语言习惯、语气句读等。熟读的结果,是把一种语言习惯深深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水平和能力。诵读的方法要多样化:单独读、齐声读、分组读、男女读、竞赛读、配乐读、目标读等相结合,营造一种文言文学习的语言环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模块“寻觅文言的脊梁”,明确提出,教学的方法应是“因声求气”。“因声”,就是依靠响亮的诵读,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换为有声的话语情境。“求”,捕捉也,探求也。“气”,含义之一,指作者发话的口气、声气,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含义之二,指心绪、心情、心性,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情绪、感情、态度和思想,还有才气、气质等。“因声求气”的过程,就是要大家体味作者是怎样把自己或者作品里人物的情绪、态度和思想,熔铸在富有生气、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里的。体味这种情绪、态度和思想的特点,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等表现出来。
二、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洋洋洒洒,辛辛苦苦;学生则或忙于做笔记,或梦游爪哇国,或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由高高在上,下到平等参与、同时又进行积极指导的地位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才能打破文言文教学的沉闷。这当然不是指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对学生进行影响。深入挖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多给每位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机会,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处。如,组织学生讲故事、举办简单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在激情演绎中激发兴趣
文言文虽深奥,文句理解有一定困难,但如果将表演机制引入课堂,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本剧,就是很好的表演形式。《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因为故事情节比较曲折,所以演起来就更加有发挥的余地。渑池之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既是出于对上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又是想占赵国的便宜。去还是不去?去了以后又如何同秦王较量?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再次显示出了智勇双全的政治才干。指导学生学习这一段时,让学生将这个故事改为课本剧上台表演,三个学生用心去揣摩这三个人物的特点,把蔺相如的智勇演得透彻,把廉颇的忠诚和真诚演得感人,把秦王的威仪演得生动传神。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观众”。演罢,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一种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学习兴趣的激发。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读,读是统一“文”“言”的黏合剂,教师要恰当运用多种朗读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正字音,晓文意,品文句,悟内蕴,通情感。
走进文言文教学课堂,现状依旧令人担忧。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了8个年头,总体来说是有成效的,但是这中间的曲折也是明显的。其中影响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阳奉阴违”。这类现象同样出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虽然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新课程的忠实实施者和坚决拥护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字字落实,句句点明。而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享受语文”。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他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吗?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一线教学的实践中,摸索出几种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
一、在书声琅琅中激发兴趣
熟读成诵,培养语感,增强兴趣。诵读是语文教学传统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上接近于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渗透式学习法”——即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以体会式的方法学习。中学语文课本选编的古诗文是名家名篇,其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皆有典范精到之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的经验不正证明了多读的重要吗?故在文言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首要一点,就是多朗读,以至于达到熟读、背诵、背熟的程度。“得之于口,又铭之于心”,“读之以情,又感之以趣”。在多次诵读的过程中,去感知文言文的用词特点、句式结构、语言习惯、语气句读等。熟读的结果,是把一种语言习惯深深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水平和能力。诵读的方法要多样化:单独读、齐声读、分组读、男女读、竞赛读、配乐读、目标读等相结合,营造一种文言文学习的语言环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模块“寻觅文言的脊梁”,明确提出,教学的方法应是“因声求气”。“因声”,就是依靠响亮的诵读,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换为有声的话语情境。“求”,捕捉也,探求也。“气”,含义之一,指作者发话的口气、声气,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含义之二,指心绪、心情、心性,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情绪、感情、态度和思想,还有才气、气质等。“因声求气”的过程,就是要大家体味作者是怎样把自己或者作品里人物的情绪、态度和思想,熔铸在富有生气、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里的。体味这种情绪、态度和思想的特点,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等表现出来。
二、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洋洋洒洒,辛辛苦苦;学生则或忙于做笔记,或梦游爪哇国,或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由高高在上,下到平等参与、同时又进行积极指导的地位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才能打破文言文教学的沉闷。这当然不是指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对学生进行影响。深入挖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多给每位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机会,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处。如,组织学生讲故事、举办简单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在激情演绎中激发兴趣
文言文虽深奥,文句理解有一定困难,但如果将表演机制引入课堂,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本剧,就是很好的表演形式。《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因为故事情节比较曲折,所以演起来就更加有发挥的余地。渑池之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既是出于对上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又是想占赵国的便宜。去还是不去?去了以后又如何同秦王较量?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再次显示出了智勇双全的政治才干。指导学生学习这一段时,让学生将这个故事改为课本剧上台表演,三个学生用心去揣摩这三个人物的特点,把蔺相如的智勇演得透彻,把廉颇的忠诚和真诚演得感人,把秦王的威仪演得生动传神。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观众”。演罢,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一种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学习兴趣的激发。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读,读是统一“文”“言”的黏合剂,教师要恰当运用多种朗读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正字音,晓文意,品文句,悟内蕴,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