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细胞形态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构建

来源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使教师感受到线上教学的优势,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疫情之后如何整合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混合式教学能够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优势,是一种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本文总结了疫情期间《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细胞形态实验教学线上实施情况,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细胞形态混合式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探讨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其中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为下一步实验教学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02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预后生存151例(生存组),死亡51例(死亡组).同期选取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研究组及CRF血液透析不同预后患者hs-CRP、NLR及FGF23水平,并分析上述因子水平对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预后生存的预
将悬臂肘节黏滞消能系统与超高层结构设备层相结合,形成悬臂肘节黏滞减震层方案,采用ETABS有限元程序对典型工程实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研究了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悬臂肘节黏滞减震层对超高层结构减震效果的控制规律,对悬臂肘节型连接机构进行了支撑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悬臂肘节黏滞减震层对超高层结构均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地震强度越大,黏滞减震层水平抗侧刚度的突变程度越小;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悬臂肘节黏滞消能系统均能实现良好的变形放大效率,速度指数为0.3的黏滞阻尼器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变形放
以内蒙古某一办公楼的空调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DesignBuilder模拟建筑负荷.基于实测运行数据建立主要耗能设备运行能耗数学模型并基于TRNSYS软件搭建空调水系统仿真平台.利用遗传算法确定空调水系统在不同负荷下,最佳的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却水回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和冷却水流量.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对优化参数的逐时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该办公楼在主要制冷月份(七月和八月)冷水机组节能6.64%,冷冻水泵节能3.01%,冷却水泵15.14%,整个空调水系统节能7.30%.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15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正常健康者11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MIF、BDNF及尿AD7c-NTP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认知功能损伤组,并比较各组患者脑区平均弥散率(MD
新时代人们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应用提出了新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担负着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使命,实践教学作为中医药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是落实中医药传承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基于中医药实践活动的特点,将“传承创新”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确立“培育传承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教学目标,建设“基础实践、医药融通、思政融入、创新创业”特色实践课程群,打造“真实与虚拟、科研与生产、传统与现代、创新与创业”资源平台,开展“项目驱动、虚拟仿真、模拟教学、自主开放、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注射液治疗单纯性肾囊肿(S RC 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SRCs患者155例(155个囊肿),采用信封随机法,按1:4比例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液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液注射置换灌洗+保留硬化治疗(UPAES).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两周内(T0),治疗后第1天(T1)、3个月(T 2)和6个月(T 3)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和囊肿体积变化,以评
基于《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特色和课程思政内涵,融合产出导向法与问题式学习,以两个教学实践为案例,具体探讨课程思政理念如何有机融入医学英语教学的过程.通过教学效果评析和教师反思,总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贯穿于语言教学的问题与难点,探索解决的对策,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目标的统一.
病毒相关的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对教学环境、实验设备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特殊,在传统的教学实验条件下无法开展.虚拟仿真实验以计算机为媒介,利用视频学习、人机交互等方式帮助学生模拟操作整个实验流程,为该教学实验内容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空军军医大学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提出抗体对病毒感染治疗效果评价的建设思路和方案.学生借助该平台,可熟悉和模拟操作完整的病毒感染及抗体治疗效果评价过程,避免了实验条件和生物安全的问题,弥补了病毒相关实验的空缺,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目的 探讨基于同伴支持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全球卫生课程中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2016级预防医学专业与2018级护理学专业共141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实施基于同伴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进行学生考核.通过2次随堂测试成绩的比较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评价教学效果,并以前后测试成绩差值作为学生学习效果指标,分析多元化考核模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结果 第2次随堂测试平均成绩(63.16±22.17)分较第1次(50.77±12.62)分提升12.39分(P<0.01),课程整体满意
在当前“人才为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目前本科生教育普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培养本科生创新科研思维.为提高医学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新型人才,我们对广东医科大学循证医学本科生科研团队进行了教学改革试行,开创了一系列医学本科生新型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科研潜能,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以此案例,希望对医学本科生创新科研改革工作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