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供水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企业经营的好坏、发展的快慢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106项水质新国标准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入推进和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全面启动 的新形势下,面对城市供水越来越多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实现城市供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近年来,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抓重点、攻难点、强实力,大力推进职工队伍素质工程建设,通过规范管理、外引内培、加强督导,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建功立业标兵”、“优秀职工”,公司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为企业的有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职工队伍素质现状分析
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城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宁波城市供水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壮大: 长距离引水让市民都用上优质水库水、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凸现成效,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让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但在企业队伍建设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党员队伍:目前,公司有20个党支部,党员中92.6%的党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34.4%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大部分是企业中层干部。但35岁及以下的党员不多,仅占38.7%。干部队伍:公司中层干部中女干部13人,70%具有中、高级职称,文化程度都在大学专科以上。但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16人,仅占23.9%。职工队伍:公司共有从业人员中,劳务派遣工713名。但35岁及以下年轻员工的仅占30%。
从党员、干部、职工现状的综合分析来看:一是由于行业特点和历史原因,造成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与国内先进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人才结构矛盾较为突出。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直接从事生产与服务的专业人员比重过低,职工队伍老龄化趋势比较明显。三是人力资源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公用行业职工思想普遍保守、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用人制度仍未突破传统的模式和框架,部分职工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五是由于工作环境、待遇上缺乏吸引力等原因,以科技人才为代表的高素质员工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5年内已有12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跳槽”。
二、职工队伍素质培养路径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城市供水的快速发展,只有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才能使企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这几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1.梳理职工队伍结构,细化人才队伍管理。公司从2009年开始实施了党员人才工程,通过组织推荐、民主评议、党政联席会审核,按照四大类即经营管理人才、政工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方面细分职工人才队伍,建立人才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从根本上理清职工队伍人才结构,为干部培养提拔、流动和使用提供坚实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做好职业导航设计。结合企业实际,各基层党组织在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帮助干部职工完善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通过预设“五定”来培养推进。即:定向,确定每位职工应该从哪个方向进行培养;定岗,全面衡量,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岗位;定项目,让骨干带着责任、带着课题去行使岗位职能;定师傅,有意识地为职工提供结对拜师、互助互学的机会;定时限,对职工成才进行阶段性评估。
3.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这几年,我们组织管理干部进行了继续教育、学习深造和集中培训,学习MBA课程、专业新知识和供水行业前沿技术及管理新理念,尤其是去年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在上海交大进行了脱产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长了才干。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有重点组织了专业培训、现场观摩和技术攻关;对一般职工则推行了在岗理论学习,通过新老职工结对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员工业务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据统计,仅2011年我们就组织各类培训班26期。同时,我们创新培训方式,以书记宣讲团、职工讲堂等为载体,不断提高授课、听课两方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4.注重多方沟通交流,开阔干部职工视野。结合企业生产建设实际,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参观、交流、联谊活动,促进企业内部的上下沟通和与同行业之间的横向交流。利用干部训练营等载体,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组织企业优秀人才与国内高水平专家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及时了解当前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5.创建发挥潜能平台,激活人力资源开发。总公司注重员工能力培养,将年轻大学毕业生放在重大工程建设、水厂生产和供水服务一线挑大梁、受锻炼,培养出一批优秀骨干。同时,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活动,通过给位子、压担子和竖牌子等方式,使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才能。我们每年还推出科技立项、联合攻关、应用实验等系列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管理方式的运用。
6.塑造企业独特水文化,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自来水与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供水行业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结合行业特点,以水文化为特色,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培育,初步建立了“供清澈水,建温馨园”的企业文化体系和“涓涓清泉,情系万家”的服务理念,使宁波城市供水与民众、与社会“心相通、情相连”。企业的宗旨是“安全优质供水,服务回报社会”。我们通过塑造企业文化,逐步更新职工的观念,规范职工的行为,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企业保持旺盛的活力。
三、职工队伍素质提升设想
一是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从适应宁波城市供水行业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人才结构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和预测,根据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分配,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我们将以水务体制改革为契机,制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发展规划,细化实施方案和计划,并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能力业务结构、职能结构、层次结构、职权结构,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二是完善科学有效激励机制。既包括合理的物质激励,又要注重精神激励,薪酬待遇要与职工的贡献、能力、业绩挂起钩来。開展评选“优秀党员”、“文明职工”、“服务明星”等活动,进行精神层面的激励。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各级干部都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职工,做到以诚感人、以情留人,努力在企业中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
三是创建全方位学习型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人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资本。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职工培训,鼓励职工自学。要以培育高级技工、提升技术普及为目标,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名师高徒”、“技术工种带头人”。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标准,不唯年龄重本领,不唯资历重成绩,不唯文凭重水平,整合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才战略,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要大胆尝试实施后备人才选拔公示制、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岗位交流、竞争上岗,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阶梯式的后备人才。
此外,要加强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建设,有力促进宁波城市供水又好又快发展,真正使群众满意、叫政府放心、让职工自豪。
近年来,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抓重点、攻难点、强实力,大力推进职工队伍素质工程建设,通过规范管理、外引内培、加强督导,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建功立业标兵”、“优秀职工”,公司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为企业的有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职工队伍素质现状分析
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城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宁波城市供水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壮大: 长距离引水让市民都用上优质水库水、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凸现成效,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让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但在企业队伍建设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党员队伍:目前,公司有20个党支部,党员中92.6%的党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34.4%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大部分是企业中层干部。但35岁及以下的党员不多,仅占38.7%。干部队伍:公司中层干部中女干部13人,70%具有中、高级职称,文化程度都在大学专科以上。但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16人,仅占23.9%。职工队伍:公司共有从业人员中,劳务派遣工713名。但35岁及以下年轻员工的仅占30%。
从党员、干部、职工现状的综合分析来看:一是由于行业特点和历史原因,造成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与国内先进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人才结构矛盾较为突出。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直接从事生产与服务的专业人员比重过低,职工队伍老龄化趋势比较明显。三是人力资源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公用行业职工思想普遍保守、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用人制度仍未突破传统的模式和框架,部分职工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五是由于工作环境、待遇上缺乏吸引力等原因,以科技人才为代表的高素质员工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5年内已有12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跳槽”。
二、职工队伍素质培养路径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城市供水的快速发展,只有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才能使企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这几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1.梳理职工队伍结构,细化人才队伍管理。公司从2009年开始实施了党员人才工程,通过组织推荐、民主评议、党政联席会审核,按照四大类即经营管理人才、政工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方面细分职工人才队伍,建立人才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从根本上理清职工队伍人才结构,为干部培养提拔、流动和使用提供坚实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做好职业导航设计。结合企业实际,各基层党组织在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帮助干部职工完善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通过预设“五定”来培养推进。即:定向,确定每位职工应该从哪个方向进行培养;定岗,全面衡量,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岗位;定项目,让骨干带着责任、带着课题去行使岗位职能;定师傅,有意识地为职工提供结对拜师、互助互学的机会;定时限,对职工成才进行阶段性评估。
3.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这几年,我们组织管理干部进行了继续教育、学习深造和集中培训,学习MBA课程、专业新知识和供水行业前沿技术及管理新理念,尤其是去年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在上海交大进行了脱产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长了才干。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有重点组织了专业培训、现场观摩和技术攻关;对一般职工则推行了在岗理论学习,通过新老职工结对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员工业务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据统计,仅2011年我们就组织各类培训班26期。同时,我们创新培训方式,以书记宣讲团、职工讲堂等为载体,不断提高授课、听课两方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4.注重多方沟通交流,开阔干部职工视野。结合企业生产建设实际,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参观、交流、联谊活动,促进企业内部的上下沟通和与同行业之间的横向交流。利用干部训练营等载体,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组织企业优秀人才与国内高水平专家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及时了解当前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5.创建发挥潜能平台,激活人力资源开发。总公司注重员工能力培养,将年轻大学毕业生放在重大工程建设、水厂生产和供水服务一线挑大梁、受锻炼,培养出一批优秀骨干。同时,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活动,通过给位子、压担子和竖牌子等方式,使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才能。我们每年还推出科技立项、联合攻关、应用实验等系列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管理方式的运用。
6.塑造企业独特水文化,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自来水与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供水行业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结合行业特点,以水文化为特色,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培育,初步建立了“供清澈水,建温馨园”的企业文化体系和“涓涓清泉,情系万家”的服务理念,使宁波城市供水与民众、与社会“心相通、情相连”。企业的宗旨是“安全优质供水,服务回报社会”。我们通过塑造企业文化,逐步更新职工的观念,规范职工的行为,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企业保持旺盛的活力。
三、职工队伍素质提升设想
一是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从适应宁波城市供水行业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人才结构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和预测,根据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分配,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我们将以水务体制改革为契机,制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发展规划,细化实施方案和计划,并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能力业务结构、职能结构、层次结构、职权结构,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二是完善科学有效激励机制。既包括合理的物质激励,又要注重精神激励,薪酬待遇要与职工的贡献、能力、业绩挂起钩来。開展评选“优秀党员”、“文明职工”、“服务明星”等活动,进行精神层面的激励。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各级干部都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职工,做到以诚感人、以情留人,努力在企业中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
三是创建全方位学习型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人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资本。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职工培训,鼓励职工自学。要以培育高级技工、提升技术普及为目标,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名师高徒”、“技术工种带头人”。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标准,不唯年龄重本领,不唯资历重成绩,不唯文凭重水平,整合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才战略,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要大胆尝试实施后备人才选拔公示制、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岗位交流、竞争上岗,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阶梯式的后备人才。
此外,要加强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建设,有力促进宁波城市供水又好又快发展,真正使群众满意、叫政府放心、让职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