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的难点及阻力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制”改革遇到“官僚制顽症”
  
  我国改革起步的上世纪80年代初,在推行?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已大力推行了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起步甚至比?改更早。邓小平早在1981年1月就说过:“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30多年下来,政府上下推行了好几轮以“精简机构”为内容的改革,2007年中共十七大更提出“大部制”的改革目标,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大幅压缩,改革的雷声一直很大。
  不能说改革没有取得成效,但因触及长时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既有利益格局,涉及众多官员干部的饭碗钱袋,改革阻力很大,多有反复,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很多地方是机构减了人不减,不减和尚只拆庙。近日爆出某市的大部制改革,?来的局长们在合并后的大部统统挂名副局长,以致有的局竟然有副局长19个。有主管编制的领导表示,这是大部制改革“过渡”时的“合理”现象,由此引发民众热议,被斥为“假改革”。
  “假改革”的说法我并不赞同。行政改革30年来上下几乎没停顿过,邓小平、朱镕基等改革家对机构改革决心很大,出手很猛。朱镕基任总理时,甚至表示“就是地雷阵也要闯”!他主持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初步制止住“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大幅裁减合并重组了中央政府机构部门,取得了很大成绩。
  然而,精简机构中央相对好办,裁减下来的官员可以下到地方,有些部门甚至想出了公家出资送年轻部员到高校读研究生的“妙着”,使精简预案得以完成。但地方上尤其是县市基层政府就难办了,机构减了官员没地方转移,人头硬是减不下来。在中国,工人可以下岗吃社保,干部却没有下岗一说,尤其是带“长”的,岗位裁减了,官号待遇等却一点也不能减,于是就有了上述一个局十多个副局长的“大部制”现象。
  其实,这种情况在全国非常普遍。?也不敢怠慢当官的,只得广设副职,百般优宠,等他们年老退休以作“过渡”,这反映的其实就是“官僚政治”之顽症。即英国政治学家帕金?(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所描述的官场病,部门都会有部门利益,且有无限扩张的倾向,官员为自身利益而抵制减员、抵制改革,此乃世界性难题。
  
  “大部制”其实是历史传统和国际惯例
  
  等级官僚制顽症,正是苏联政治?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苏联建立之初,第二国际工运领袖考茨基、卢?堡等人就对它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判,苏联体制被称为“国家官僚制”。
  毋庸置疑,我国建国之初就全面移植了“老大哥”苏联的政?体制,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则搞苏式“灌输”,高校也按苏联模式进行了“院系调整”等。总之,是全方位移植,按照新儒家的说法,是“全盘西化”。现在我国上下都已深刻认识到苏联计划?济的弊病,但对其他方面的弊害,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苏联模式在政治行政等方面也很落后,我国盲目移植吃了很大的亏。“大部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剔除苏联模式,借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长处,为我所用,与国际接轨。
  苏联“国家官僚制”,乃是由国家充当“总地主”和“总资本家”,对社会进行全方位控制,各方面都设衙门、设官进行管理,高度集权。结果是干部多、衙门机关多,形成庞大的官僚特权阶层,骑在人民头上,工人农民并未真正得到“解放”。托洛茨基很早就敏锐地看到干部官僚化问题,列宁更痛恨政府机构的无限膨胀,临终前口述文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提出精简国家机构,指出:“要尽一切可能撤销各种委员会,阻止成立各种新的委员会,因为其中十分之九是多余的。”但苏联虽多有机构调整,却一直未能阻止官僚机构的恶性膨胀。中央政府部级单位发展到上百个,1982年有110个,到苏联解体前夕,全国各类干部总数已达2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各机关领导多、副职多,有的部副部长达十多个,机关中带“长”字号的职位竟占到干部的1/3,出现了严重的官场病和腐败现象。
  反观我国历史,古代历朝政府衙门其实规模都不大,秦汉有“三公九卿”,隋唐是“三省六部”,及至清末包括宫廷服务、监察等“部级”机关,也从未超过20个。行政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乃承袭《周礼》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前后行用约3000年,其实就是“大部制”。
   近代戊戌变法,康有为提出以“十二局”取代“六部”。清末颁行的“皇族内阁”是: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等10个部。辛亥革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9个部,北京临时政府是11个部。此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虽多有变换,中央部门也一直是10到20个之间,实行的也是“大部制”。
  再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大部制”更是常例,部级单位一般不超过20个。如美国长期保持14个部门,英国则在18个左右,法国约15个,日本现在是13个。苏联解体后建立的俄罗斯联邦政府也只有17个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都实行“大部制”。
  “大部制”古今中外的政府都行用,说明它并非什么新鲜玩意。这是国际惯例,又是历史传统。唯独苏联以及移植苏联模式的国家,才不搞“大部制”,反倒是异数。历史已证明“国家官僚制”是一个失败的体制。
  我国建政之初就学苏联,1949年政务院设部级机构35个;1953年增为42个;1954年成立国务院,扩充为64个部门,1955年激增为81个;后反复下放调整,但减了又增,增了又减,减了又增,形成“怪圈”。到“文革”时有76个中央部门,1981年终于达到100个,以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成为改革的重点对象。此后30年“精简机构”搞了八九次,也是反复增减,中央下了很大力气,向“官僚主义”顽症开战,要突破“历史怪圈”。现在国务院组成部门,名义上是27个,但仍显其多,仍要改革压缩到20个以下,以便尽快与国际接轨。
  
  “大部制”改革留不得死角
  
  “中国特色”在于创新,但仍有不少人士,感情上放不下苏联政?体制,甚至留恋计划?济,认为其总体优越性是“集中国力办大事”。
  铁道部可谓我国政府保留的苏联计划?济模式的最后堡垒,不仅党政企不分,还学苏联拥有自己的“公、检、法”,垄断?营,衙门积习深重。历?多次机构改革包括“大部制”改革,铁道部竟能纹丝不动。这就使“大部制”改革留有死角,使改革不能彻底。
  “国家官僚制”对于推进苏联工业化,起初也曾起过重要作用,用行政命令主导?济,也的确办了许多大事。我国上世纪引进苏联模式,很快建立了一整套工业体系。这也使得改革之前,我国政府机构异常庞大,光工业主管部门就达20多个。机械工业部就有第一到第八,简称“一机部”、二机部??另按类还分有化工部、石油工业部、冶金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等,都是学苏联。苏联甚至党也搞“工业党”、“农业党”,党政企不分,坐办公桌不事生产的干部多如牛毛。然而,以上所有二十几个工业部,还包括商业部、外贸部等,在日本就一个“通商产业省”,官员数只有其百不到一,效能却超过中、苏工商各部之总和。它引导了战后日本?济起飞,相比之下,“大部制”显示出了更大的优越性。
  2011年温州“7•23”动车追尾?覆事故,彻底摧毁了苏式铁道部无须改制的神话。高筑债台修铁路,部长刘志军和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却爆出特大贪污案,这更凸显铁道部高度集权、暗箱操作的弊端,说明“大部制”改革留不得死角,政企要分开,铁道部应拆改归并于交通部。
  上世纪70年代,以香港为基地的“世界船王”包玉刚通过市场运作,竟使其商船吨位运力超过了苏联全国,而其上面却并没有多少官僚机构和政府官员管他。前苏联光农业方面就有管理干部300多万,而美国全国农业工人也不过此数,生产的粮食却比苏联多得多。苏联官僚化的集体农庄办了70年,其粮食产量竟没有任何一年能达到私有制下的1913年的水平。管理并非设官越多、机构越多就越好,少而精干反倒更有效能。政府无须管琐碎的微观细部,而只需作宏观政策调控。
  
   改革没有回头路
  
  “大部制”是行政体制改革,而不是政治体制改革,是上世纪80年代初启动并持续30多年的以“精简机构”为内容的多次改革的继续及归宿。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以破除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等弊端。
  前述机构归并造成副职过多,设十多个副局长的情况,在苏联也很普遍,但在发达国家却不存在。欧、美、日等国行政体系有政务官、事务官的严格区分,事务官即文官,最早创制于英国,即我国的公务员。公务员抱案牍做技术性服务性工作,政治中立不随党派去留,具有稳定性因而是“铁饭碗”。政务官即带“长”字号可拍板定策的人,他们随党派去留,上位需要竞争,一旦去职就要自谋出路,国家并不包养。
  那我国为什么不区分政务官、事务官呢?这就牵涉到政治体制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也搞了公务员制度改革,近日政府有发言人声称,我国全部公务员只有700万人,但鲜有人相信。因为界限不清,不仅区分不出政务官、事务官,而且党政不分,还有其他一系列“干部”等,全由国家财政供养,仍遵?着固有的苏联模式。那如何能知道?是公务员,?不是呢?700万只是政府系列干部,但他们可以和“事业单位”甚至法院干部互调,职级待遇差不多,或者抽调至“党委”,或者调“工、青、妇”吃清闲。改革不彻底使许多问题被官话所掩盖,而一旦拆并机构搞“大部制”,官场病又浮出了水面。
  我国古代就有官和吏的严格区别,官的选拔有科举,虽不像当今政务官那样随党派去留,但抱案牍的刀笔吏则有如当今公务员,稳定地从事文案事务性工作。而我国从苏联引进的干部体制却含混不清,分类不明,教师也曾是“干部编制”,官和吏没有区别,更遑论政务官、事务官的区分。当官仍然是终身职业,官满为患,官场病“帕金?定律”依然盛行,各部门部分官员追求自身利益,“三公消费”居高不下,使行政成本高企。官场上、职场上由国家财政供养“吃皇粮”的人始终减不下去,冗官冗费一直十分严重;官场官僚主义积习未除,监督机制缺位,这些都需要改革才能解决。
  所以,与行政“大部制”改革配套,必须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改,如党政分开,分清干部类别,厘清公务员编制,制定政务官的选拔与退出规程,事业单位转型,“群众组织”真正归群众,扩大社会自治空间,加强监察监督机制等。而更重要的是,应大力声张民权,在宪法框架下,摆正官民、党群关系,扩大民主,加强法治。只有政治清明,行政才能顺畅。
  “大部制”改革还要清除观念上的障?,解放思想,反思历史,深刻认识“全盘西化”移植苏联模式给中国造成的危害,彻底摒弃落后的苏联政?体制干部制度,回归常规与国际接轨。中国向西方学习已有百余年,学习要择善而从,必须立足本国实际,才会有成效。
  “大部制”不能包医百病,若不因时因地权变,改革也会“僵化”。如中国古代的行政“六部”,虽行“大部制”,却几千年因袭不变。儒者说是周公“制礼作乐”所定,以《易?》象数来设官分职,将其圣化意识形态化,造成政府运转不灵。唐代中期即因僵化的“六部二十四司”脱离实际,只能随事补苴临时设“使”以相补救,如青苗使、转运使、节度使等,结果形成极不规整的“使职差遣制”,?有政府行政系统几乎崩溃。后元、明、清虽也遵《周礼》不改“六部”,但部以下的司、科机构却因时因地大有增补,使行政“六部”勉强维持到1906年。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大部制”改革要破除意识形态的桎梏,既要反对僵化,也要反对盲从,要按照中国国情,做好“顶层设计”。改革必然触及既得利益阶层及既有利益格局,会有强大阻力,但“大部制”改革方向是对的,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不改革还会出现新的“僵化”,遗患将更加可怕。在认准了目标之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就应排除一切阻力,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大业。
  
  (作者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顾顺章是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1931年4月24日被捕,随即叛变。向忠发是中共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是中共1928~1931年间的最高领导人,1931年6月22日被捕,随即叛变,旋被处决。关于他们的被捕和叛变经过、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中共中央采取的紧急措施,很多论著都已经说过。除周恩来外,当时在中共中央执掌大权的王明,也是最了解情况的人之一。因笔者多
期刊
当蔡协民刚刚来到闽西工作时,他也许没有料到,前面的路遍布荆棘。  其实,看一看和他同时被派到闽西工作那批人的命运,就知道他的遭遇并非偶然。谭震林、江华、曾志……这些人日后大都被扣上了右倾的帽子遭到打击。只不过他们挺过了难关,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而蔡协民,却在个人和苏区命运最艰难的时刻,倒在了枪弹之下。他的名字,也就慢慢被时间的长河湮没了。  【招致疑忌】  1931年4月,福建党内老资格领导人罗明给
期刊
顾永顺,湖北恩施人,1939年9月出生,1954年6月入伍,1960年3月入党,中共十三大代表、广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二级。入伍58年来,扎根粤北山区从事科研革新55年,潜心钻研后勤搬运机械化,取得科研成果74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国家专利16项,发明成果在全国各省市200多个师团单位推广使用。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3次(其中中
期刊
趋新是现代中国的主要标志。“日新月异”固是夸张,但家事、国家、天下事,确实处于剧烈变化之中。从晚清到当代,观念更新因被赋予了正面价值而成为一种责任和压力,以至梁启超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但与时俱进只是一个方面、一种类型,也还有另一种情况,这就是从“中体西用”开始的种种保守之论,即在文化、社会,特别是生活方式方面,我们总还有不变或须坚持的方面。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但新旧却不是评论人事的唯一
期刊
1901年2月28日,马连良出生于北京阜成门外的檀家胡同,父母皆为回族人,父亲马西园是个开茶馆的小老板。时逢京剧蓬勃发展的好时光,马西园是个戏迷,他的三弟、六弟又是唱京剧的,于是他利用此便利,在茶馆里办了个票房,邀请一些票友前来唱戏。当时的名票金秀山(金少山之父)、刘鸿升、德珺如都是这里的常客。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马连良耳濡目染,从小就成了一个哼哼唧唧的小戏迷。1909年1月,父亲决定送儿子“入
期刊
诚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凝聚了高度共识。  2012年5月,在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及省委新班子与媒体见面会上,省委书记汪洋代表新班子作出了“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等几点承诺;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表示:“现在最需要加强攻坚和突破的还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权力制约最管用的办法是人民的监督”。包括广东、浙?等地在内的地方实践,正
期刊
老挝人宽厚、温和、礼让、好客、乐观,遇到问题或困难不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觉得“没关系”。老挝人特别是女性不习惯也不喜欢大声说话,因为这会被人认为不礼貌或在吵架。老挝不管穷人富人,都有各自满意的生活方式。这个国家正在实行“有原则的全面革新”。  《同舟共进》:总的来说,中国民众对老挝了解还不多,在您看来,老挝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有哪些地方希望让大家更多地了解?  维吉?欣达翁:老挝是东南亚的一个小
期刊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是美国汉学家孔飞力的力作。本文题目中“零和社会”这一概念,作者在此书中亦有提及,是指参与社会博弈的双方,一方有得,另一方必然有失,而得失相加为零,社会的总效益没有得到任何增加。“零和社会”中,要么彻底地胜,要么彻底地负,最后是赢者通吃。可以想见,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社会能力被彻底剥夺,将会面临着什么。  1768年的“叫魂案”发端于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浙江省德
期刊
1933年上,陈寅恪给傅斯年写信力荐一位青年:此君“言归国后不欲教授哲学,而欲研究史学,弟以为如此则北大史学系能聘之最佳。张君为清华近年学生品学俱佳者中之第一人,弟尝谓庚子赔款之成绩,或即在此一人之身也……”陈公一代巨擘,何等严谨苛责之人,竟如此举荐,足见此青年之了得。  盛赞张荫麟的,陈寅恪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前此十年,陈寅恪在清华国学院的同事梁启超就已领教过这小子的气派了。有天
期刊
国家和国际体系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近代以前,中国是区域性国际体系的中心国家。近代以后,国际体系出现整体化和全球化趋势,将所有国家纳入其中。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近代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总结应对国际体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外交思维,增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在制定国际秩序方面的话语权,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