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语言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语言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因此对译者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中介作用的研究也S是本文的第一个重点。同时,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传递的媒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影响也愈加不可忽视,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电影片名中的翻译的研究就成为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关键词:文化;中介者;电影片名;文化传递
1.引言
近年来,文化与译者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联系在一起,究竟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译者应该要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译者,在跨文化的翻译中,首先要注意的是信息的传递(information load),在这里我们应该特指的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必须是批判的读者,必须从文化语境出发,来决定自己的译文究竟要多大限度的传达信息,有哪些信息是必要传达的,而又有哪些是可以省略的。还要注意文化信息传达的清晰程度。这里涉及的主要是表达方法的问题。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也就要求译者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不单单要注意信息传达上的文化连贯性和可接受性,也要从语言习惯和表达方法上来保证自己的译本可以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电影,这个文化传递的有利主流媒介里,文化传递是如何通过翻译得到实现的。
2.电影名称互译中的文化传递
2.1人名
人的姓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名字的选择,往往代表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与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心理,社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因素息息相关。在电影的名字中,用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是屡见不鲜的。对于人名的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研究的一个重点,但是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重复讨论“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的基本原则,而是在遵循基本守则下的文化传递因素。据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对于“Forrest Gump”和“阿甘正传”的翻译就是很耐人寻味的。
首先,对于前者的翻译并没有完全的遵从“名从主人”,即人名的翻译应该根据英文的发音进行音译的原则简单的直译为“福里斯.甘”而是略有调侃之意的称其为“阿甘”,译者的这一灵感应该是来自于中国的多部类似名字的小说或者电影,最具典型的除了鲁迅的“阿Q正传”外就属香港在1991年拍摄的“阿飞正传”了,在IMDB电影资料库中除了一个完全按照粤语发音音译的名字“A Fei Jing Juen”外,还有一个同样让人记忆深刻并且极富诗意的名字“Days of Beijing Wild”。由此可见,对于作为电影的人名,除了传统的音译,譬如《亚瑟王》(King Arthur)《简.爱》(Jane Eyre)之外,意译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 同样的作为传记类的电影, 两部电影都着力于描写主人公的一生,但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他们在片名的翻译中的不同呢?从文化的外在来说,是民族间不同的取名和称谓方式,但是,从更深层次的内在来说,则是不同的称谓所折射的民族心理和感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阿X”来称呼某人(X通常取一个人名字中的一个字,通常为最后一个字)通常具有双重的含义:首先,被称呼者的身份平凡甚至卑微,至少低于说话者的地位,因此“King Arthur”也就不可能被中国人翻译成“阿瑟正传”,其次,这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称呼,通常用于与自己的关系较为亲密之人。总之,被称为“阿X”的人大致上就是让人没有距离感的市井小民,再来看电影中塑造的Forrest Gump的形象:他出身平凡,智力先天发育不足但却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善良坚强博爱,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人生后最终还是归于平凡,看过电影的中国观众应该都愿意亲切的称呼其为“阿甘”因此,“阿甘正传”这个译本是成功的,他成功的跨越了文化的界限,用一个汉语使用者熟悉和喜爱的名字,成功的触动了观众的心理层面,让“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与中国观众在片名上就找到了第一个的文化共鸣点。 但是,可能有些人还存在这样的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阿甘正传”不能依样画葫芦的翻译成“A Fei ”呢?答案很简单,还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在上一章节已经讨论过了:译者的工作,除了忠于原文外,还要使译文在目标语言的使用大众中被接受和认可。“阿X”的称谓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和于英语使用者将Alexande简称为Alex,Benjamin为Ben是一样的道理。在这里,直译为“A Fei”只会让英文的读者陷入一片茫然,完全不知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什么,同时,国家文化的对应译法在这里也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阿飞”是一个完全的中国名字,我们不可能在英文中为一个中文名字寻找简称或者昵称。因此,意译是最好的办法, 译名中的“Wild”一词形象概括了片中力图表现的主人公不断找寻却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的茫然,失落以及他狂乱放荡不羁的生活状态。“Days of Being Wild”就是对电影内容的精辟概括,虽然在“阿飞”这个名字的翻译上,我们可以说他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但是这种缺失是在保全了译文在对方文化中的可接受度的前提下发生的,并且最终的翻译效果没有本质的影响,因此是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忽略的。
2.2宗教民俗
作为文化的有声表现形式的电影与宗教民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片名中涉及宗教民俗的在不在少数,下面我们举几个典型的例子。首先,根据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L.Frank Baum)的同名童话故事改编的电影“The Wizard of Oz”对应中文译名为“绿野仙踪”。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将“Wizard”一词译作“仙”而不是传统的“巫师”。原因在于,“巫师”一词在西方和中国文化中的情感意义有着较大的区别。在西方,巫师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认为是透过掌握某种力量替人消灾解难的专业人士。古代的巫师是药物医师、心理治疗师、预言家、天文地理学者、发明家、宗教导师,也是上古的博物学家、高级知识分子。在英语中,“Wizard”一词带有很大的褒义成分,譬如我们通常可以用它来形容“奇才”,就想美国NBA中的奇才“The World of the North”。但是相反的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巫师常常与一些未知的邪恶的神秘力量联系在一起,通常是带有贬义的,因此,在这里把“Wizard”直译成“巫师”在词语的文化情感义上无法取得一致。另一方面,“仙”在中国文化中则被塑造成为本领高强,可以利用法力拯救世人的救世主形象,在此与“Wizard”在情感义上存在一致性,是理想的文化对应词。
3.结语
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同时熟悉借鉴西方文化,正如尤金.奈达所指出的,“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此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不同文化体系在融合过程中暗藏的对抗和冲突性,认识到这种冲突对抗对于本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在学习西方文化理论和现象的同时,努力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在输入和输出上的平衡,向世界译介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文化;中介者;电影片名;文化传递
1.引言
近年来,文化与译者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联系在一起,究竟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译者应该要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译者,在跨文化的翻译中,首先要注意的是信息的传递(information load),在这里我们应该特指的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必须是批判的读者,必须从文化语境出发,来决定自己的译文究竟要多大限度的传达信息,有哪些信息是必要传达的,而又有哪些是可以省略的。还要注意文化信息传达的清晰程度。这里涉及的主要是表达方法的问题。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也就要求译者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不单单要注意信息传达上的文化连贯性和可接受性,也要从语言习惯和表达方法上来保证自己的译本可以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电影,这个文化传递的有利主流媒介里,文化传递是如何通过翻译得到实现的。
2.电影名称互译中的文化传递
2.1人名
人的姓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名字的选择,往往代表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与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心理,社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因素息息相关。在电影的名字中,用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是屡见不鲜的。对于人名的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研究的一个重点,但是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重复讨论“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的基本原则,而是在遵循基本守则下的文化传递因素。据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对于“Forrest Gump”和“阿甘正传”的翻译就是很耐人寻味的。
首先,对于前者的翻译并没有完全的遵从“名从主人”,即人名的翻译应该根据英文的发音进行音译的原则简单的直译为“福里斯.甘”而是略有调侃之意的称其为“阿甘”,译者的这一灵感应该是来自于中国的多部类似名字的小说或者电影,最具典型的除了鲁迅的“阿Q正传”外就属香港在1991年拍摄的“阿飞正传”了,在IMDB电影资料库中除了一个完全按照粤语发音音译的名字“A Fei Jing Juen”外,还有一个同样让人记忆深刻并且极富诗意的名字“Days of Beijing Wild”。由此可见,对于作为电影的人名,除了传统的音译,譬如《亚瑟王》(King Arthur)《简.爱》(Jane Eyre)之外,意译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 同样的作为传记类的电影, 两部电影都着力于描写主人公的一生,但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他们在片名的翻译中的不同呢?从文化的外在来说,是民族间不同的取名和称谓方式,但是,从更深层次的内在来说,则是不同的称谓所折射的民族心理和感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阿X”来称呼某人(X通常取一个人名字中的一个字,通常为最后一个字)通常具有双重的含义:首先,被称呼者的身份平凡甚至卑微,至少低于说话者的地位,因此“King Arthur”也就不可能被中国人翻译成“阿瑟正传”,其次,这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称呼,通常用于与自己的关系较为亲密之人。总之,被称为“阿X”的人大致上就是让人没有距离感的市井小民,再来看电影中塑造的Forrest Gump的形象:他出身平凡,智力先天发育不足但却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善良坚强博爱,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人生后最终还是归于平凡,看过电影的中国观众应该都愿意亲切的称呼其为“阿甘”因此,“阿甘正传”这个译本是成功的,他成功的跨越了文化的界限,用一个汉语使用者熟悉和喜爱的名字,成功的触动了观众的心理层面,让“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与中国观众在片名上就找到了第一个的文化共鸣点。 但是,可能有些人还存在这样的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阿甘正传”不能依样画葫芦的翻译成“A Fei ”呢?答案很简单,还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在上一章节已经讨论过了:译者的工作,除了忠于原文外,还要使译文在目标语言的使用大众中被接受和认可。“阿X”的称谓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和于英语使用者将Alexande简称为Alex,Benjamin为Ben是一样的道理。在这里,直译为“A Fei”只会让英文的读者陷入一片茫然,完全不知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什么,同时,国家文化的对应译法在这里也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阿飞”是一个完全的中国名字,我们不可能在英文中为一个中文名字寻找简称或者昵称。因此,意译是最好的办法, 译名中的“Wild”一词形象概括了片中力图表现的主人公不断找寻却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的茫然,失落以及他狂乱放荡不羁的生活状态。“Days of Being Wild”就是对电影内容的精辟概括,虽然在“阿飞”这个名字的翻译上,我们可以说他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但是这种缺失是在保全了译文在对方文化中的可接受度的前提下发生的,并且最终的翻译效果没有本质的影响,因此是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忽略的。
2.2宗教民俗
作为文化的有声表现形式的电影与宗教民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片名中涉及宗教民俗的在不在少数,下面我们举几个典型的例子。首先,根据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L.Frank Baum)的同名童话故事改编的电影“The Wizard of Oz”对应中文译名为“绿野仙踪”。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将“Wizard”一词译作“仙”而不是传统的“巫师”。原因在于,“巫师”一词在西方和中国文化中的情感意义有着较大的区别。在西方,巫师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认为是透过掌握某种力量替人消灾解难的专业人士。古代的巫师是药物医师、心理治疗师、预言家、天文地理学者、发明家、宗教导师,也是上古的博物学家、高级知识分子。在英语中,“Wizard”一词带有很大的褒义成分,譬如我们通常可以用它来形容“奇才”,就想美国NBA中的奇才“The World of the North”。但是相反的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巫师常常与一些未知的邪恶的神秘力量联系在一起,通常是带有贬义的,因此,在这里把“Wizard”直译成“巫师”在词语的文化情感义上无法取得一致。另一方面,“仙”在中国文化中则被塑造成为本领高强,可以利用法力拯救世人的救世主形象,在此与“Wizard”在情感义上存在一致性,是理想的文化对应词。
3.结语
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同时熟悉借鉴西方文化,正如尤金.奈达所指出的,“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此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不同文化体系在融合过程中暗藏的对抗和冲突性,认识到这种冲突对抗对于本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在学习西方文化理论和现象的同时,努力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在输入和输出上的平衡,向世界译介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