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腿,
他连获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
一条腿,
他成为了世界首位残奥形象大使;
一条腿,
他却走出了一个灿烂的人生;
他,就是侯斌,一个只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支撑生命的人。
“阳光照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样的”
“你站在上面,举起双手时,你其实是在拥抱祖国”,侯斌这样形容站在领奖台上的心情。1996年亚特兰大、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三届残奥会跳高金牌的背后,是20余年的艰辛奋斗历程。
1975年,侯斌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9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火车事故,夺去了侯斌的左腿,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失去了左腿,因突然间不适应单腿的生活,侯斌总会摔跤,往往是旧伤没好又添新伤。看着空空的左腿裤管,他也曾偷偷伤心落泪,担心人们异样的眼光,甚至担心自己的未来。曾经可以顺利独自完成的小事,现在有时却也得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他陷入极度苦闷之中。
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曾经模仿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图仍然被父亲保存着,画纸虽发黄,但骏马依旧,画出人生的方向,从坚定信念开始。为给家庭分担压力,侯斌16岁就开始工作,从福利厂的搬运工做起,随后进市体育局并最终选择运动员生涯。“那时我的目标是去省里比赛”,侯斌憨厚地笑着,与大家分享着彼时的心境。三个裁判,一个侯斌,空荡荡的赛场,10余年前的比赛场面是孤独的,那时,残疾人运动并未受到多少人的关注。但内心的渴望、坚定的信念,让侯斌并未放弃。
“我相信天道酬勤”
不论怎样的环境,侯斌都不曾懈怠。为使自己的成绩更有突破,他自创“栅栏”法,即跨越横过的栅栏而非横杆,“这样我在赛场上就不会退缩了”。—双运动鞋,他从1996年穿到2000年,底部磨平了就补上,开胶了就绑上胶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侯斌取得了一个又_个佳绩。
赛场的残酷故事,从侯斌口中道出,风趣又充满着人生哲理。三届开幕式,他都没有参加,只想为自己创造一种平静的休息状态。“只有舍得才有获得”,他坦言道。当身体状况逐渐下降时,临场的经验成为取得成绩的关键,侯斌会主动带动现场观众为其加油鼓掌,调动现场气氛,掌握赛场主动权。如何面对那些家常便饭式的意外伤病?侯斌的回答是“乐观”。“现在钢板还在手里放着,里面有4个螺丝,手很重”,微笑着调侃,让人暗暗为之心疼。坚强的他,在母亲面前却落下男儿泪。2004年残奥会夺冠归来,侯斌与母亲抱头大哭。
“不要抱怨世界的不公平,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公众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态度”,站在演讲台上的侯斌坚定而自信。
“用心灵去跨越生命的高度”
2008年,北京残奥会田径项目进行调整,不再设置F42这个级别,侯斌因此无缘参赛。但他并未停止训练,“我不想机遇来临时措手不及”,他说。机会果然来临,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残奥会点燃主火炬。从被选为两位备选者之一,到最终成为正式的点燃主火炬者,侯斌与大家分享着其中不为人知的经历。
每天凌晨四点训练,白天练习威亚(wire),一吊就是两个小时。酸肿的双手,放在温水里,等不及擦干就已经睡着,因为太累了,导演说,谁练得好就谁点火炬,侯斌暗暗跟自己较劲。对于“为什么能赢”,他告诉学弟学妹,耍“主动表现。”“机会不会主动给你,对于机会提供者你要传达一种信息,一种态度,就是你肯定行”。于是,日常的训练时,他主动要求第一介试手、第一个展示,逐渐成为“1号”选手,进而以自己的“表现”成为点燃火炬的正式选手。
攀爬39米,点燃北京残奥会主火炬的历史时刻,成为侯斌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侯斌的人生充满快乐,他迷恋跳高时那种“飞翔的感觉”,他还会摄影、登山、唱歌、拍电影、做广告、主持节目……侯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超越。“人生的路走得怎样,不在于有没有腿。走出色彩,用心足矣!”侯斌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
现今,褪下光环的他,多次参加国内外慈善公益活动并作演讲,从汶川到联合国青年大会,侯斌放眼世界,寻求更大责任。
链接:
侯斌心中的残奥会
对于残奥会来说,人们不应该只认为它是残疾人的运动会,残奥会意在通过体育运动激发人们的能量,让残疾人能够展示自我,改善自己的生活。
1、残奥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完好的器官得到利用”
北京残奥会让全世界动情震憾!残疾人运动员表现得非常健康、完整、体现着真实的自我。我们让世界看到,残奥会上的我们,没有遭受痛苦的煎熬,也没有生病。让世界了解我们和遭受病痛的人之间的区别:我们只是失去了一条腿或其他部位,腿没有了就没有了,残奥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完好的器官得到利用,而不去担心我失去了什么!
2、残奥会能很好地说明“我不是一个丧失能力的人”
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人们在理解残疾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就是缺陷!这个词于法语,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个别人群,但是我不是一个丧失能力的人,只不过我用义肢,你用腿走路而已,我是我,你是你,我们不是没有自我的边缘化人群。我们作为个体来到北京残奥,残奥会就能很好地说明这点。
3、残奥会让我们解放每个人!
活着就要开心,死亡是悲伤的,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每个人都希望活着,所以残奥让我们解放每个人!
4、残奥会是一流的比赛!不能失去残奥精神!
我们不能失去了残奥精神,如果失去了残奥精神,我们就不会再举办这样成功的盛会。
他连获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
一条腿,
他成为了世界首位残奥形象大使;
一条腿,
他却走出了一个灿烂的人生;
他,就是侯斌,一个只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支撑生命的人。
“阳光照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样的”
“你站在上面,举起双手时,你其实是在拥抱祖国”,侯斌这样形容站在领奖台上的心情。1996年亚特兰大、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三届残奥会跳高金牌的背后,是20余年的艰辛奋斗历程。
1975年,侯斌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9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火车事故,夺去了侯斌的左腿,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失去了左腿,因突然间不适应单腿的生活,侯斌总会摔跤,往往是旧伤没好又添新伤。看着空空的左腿裤管,他也曾偷偷伤心落泪,担心人们异样的眼光,甚至担心自己的未来。曾经可以顺利独自完成的小事,现在有时却也得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他陷入极度苦闷之中。
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曾经模仿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图仍然被父亲保存着,画纸虽发黄,但骏马依旧,画出人生的方向,从坚定信念开始。为给家庭分担压力,侯斌16岁就开始工作,从福利厂的搬运工做起,随后进市体育局并最终选择运动员生涯。“那时我的目标是去省里比赛”,侯斌憨厚地笑着,与大家分享着彼时的心境。三个裁判,一个侯斌,空荡荡的赛场,10余年前的比赛场面是孤独的,那时,残疾人运动并未受到多少人的关注。但内心的渴望、坚定的信念,让侯斌并未放弃。
“我相信天道酬勤”
不论怎样的环境,侯斌都不曾懈怠。为使自己的成绩更有突破,他自创“栅栏”法,即跨越横过的栅栏而非横杆,“这样我在赛场上就不会退缩了”。—双运动鞋,他从1996年穿到2000年,底部磨平了就补上,开胶了就绑上胶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侯斌取得了一个又_个佳绩。
赛场的残酷故事,从侯斌口中道出,风趣又充满着人生哲理。三届开幕式,他都没有参加,只想为自己创造一种平静的休息状态。“只有舍得才有获得”,他坦言道。当身体状况逐渐下降时,临场的经验成为取得成绩的关键,侯斌会主动带动现场观众为其加油鼓掌,调动现场气氛,掌握赛场主动权。如何面对那些家常便饭式的意外伤病?侯斌的回答是“乐观”。“现在钢板还在手里放着,里面有4个螺丝,手很重”,微笑着调侃,让人暗暗为之心疼。坚强的他,在母亲面前却落下男儿泪。2004年残奥会夺冠归来,侯斌与母亲抱头大哭。
“不要抱怨世界的不公平,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公众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态度”,站在演讲台上的侯斌坚定而自信。
“用心灵去跨越生命的高度”
2008年,北京残奥会田径项目进行调整,不再设置F42这个级别,侯斌因此无缘参赛。但他并未停止训练,“我不想机遇来临时措手不及”,他说。机会果然来临,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残奥会点燃主火炬。从被选为两位备选者之一,到最终成为正式的点燃主火炬者,侯斌与大家分享着其中不为人知的经历。
每天凌晨四点训练,白天练习威亚(wire),一吊就是两个小时。酸肿的双手,放在温水里,等不及擦干就已经睡着,因为太累了,导演说,谁练得好就谁点火炬,侯斌暗暗跟自己较劲。对于“为什么能赢”,他告诉学弟学妹,耍“主动表现。”“机会不会主动给你,对于机会提供者你要传达一种信息,一种态度,就是你肯定行”。于是,日常的训练时,他主动要求第一介试手、第一个展示,逐渐成为“1号”选手,进而以自己的“表现”成为点燃火炬的正式选手。
攀爬39米,点燃北京残奥会主火炬的历史时刻,成为侯斌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侯斌的人生充满快乐,他迷恋跳高时那种“飞翔的感觉”,他还会摄影、登山、唱歌、拍电影、做广告、主持节目……侯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超越。“人生的路走得怎样,不在于有没有腿。走出色彩,用心足矣!”侯斌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
现今,褪下光环的他,多次参加国内外慈善公益活动并作演讲,从汶川到联合国青年大会,侯斌放眼世界,寻求更大责任。
链接:
侯斌心中的残奥会
对于残奥会来说,人们不应该只认为它是残疾人的运动会,残奥会意在通过体育运动激发人们的能量,让残疾人能够展示自我,改善自己的生活。
1、残奥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完好的器官得到利用”
北京残奥会让全世界动情震憾!残疾人运动员表现得非常健康、完整、体现着真实的自我。我们让世界看到,残奥会上的我们,没有遭受痛苦的煎熬,也没有生病。让世界了解我们和遭受病痛的人之间的区别:我们只是失去了一条腿或其他部位,腿没有了就没有了,残奥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完好的器官得到利用,而不去担心我失去了什么!
2、残奥会能很好地说明“我不是一个丧失能力的人”
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人们在理解残疾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就是缺陷!这个词于法语,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个别人群,但是我不是一个丧失能力的人,只不过我用义肢,你用腿走路而已,我是我,你是你,我们不是没有自我的边缘化人群。我们作为个体来到北京残奥,残奥会就能很好地说明这点。
3、残奥会让我们解放每个人!
活着就要开心,死亡是悲伤的,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每个人都希望活着,所以残奥让我们解放每个人!
4、残奥会是一流的比赛!不能失去残奥精神!
我们不能失去了残奥精神,如果失去了残奥精神,我们就不会再举办这样成功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