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艺术手法,陌生化主要用于文学创作中,它运用陌生化的各种手法,拉开表现客体和接受者的距离,把熟悉变得陌生,扩大表现客体的认知难度,给读者以新鲜陌生的感觉和体验。陌生化创造出丰富的文学形象和优秀文学作品,但同样是创作主体的写作行为,很多新闻写作中也对陌生化进行应用,尤其是灾难报道中,记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陌生化手法,使得灾难新闻的报道以“去常规”、“去惯性”的反常形态出现。本文从陌生化的独特形式入手,分析灾难报道的陌生化样态的呈现,探索记者在灾难报道写作时对陌生化手法和实现方式的具体运用,同时指出陌生化应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 陌生化——追求独特的表现形式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式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维克托·什科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出来的一个新词。作为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陌生化对今天的创作仍有启迪意义。陌生化的基本意义在于:“诗歌或是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是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或变形、异化。①”陌生化实际是在一定背景下而“显得”陌生,又可以理解成奇特化、反常化、间离化,或反熟悉化。
虽然陌生化属于文学创作上的范畴,但是它强调的违反常规创作,却有广泛的适应性,这一艺术手法在灾难报道中得以运用,使灾难事件以陌生化的形式呈现,达到与以往传统灾难报道写作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在陌生化理论中有本事和情节之分,本事属艺术材料的范畴,是事件发生的本然时序和形态;而情节则是事件在作品中被表现的时序和形态,它是创造主体创造意志的体现。灾难报道中,本事成为灾难事件本身,是客观的事实,而情节则是记者写出的新闻作品,情节是记者参与创造的结果。灾难报道的写作中,事实是第一不容动摇,但是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话,可读性、趣味性也成为相当重要的一方面。
笔者认为灾难报道中,当事实作为基础性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毋庸置疑时,那么以何种手法表现灾难这一事实成为关键。为了达到吸引受众和在媒体同质报道竞争中取胜,陌生化的运用成为重要手段。同样灾难事件的新闻事实,大同小异的报道中,背离惯常视角和方式的陌生化表现是最能吸引受众的。
二、 陌生化:形式即是内容
什克洛夫斯基说:“形式方法并不排斥思想和艺术内容,而是将所谓的‘内容’视为形式的一个方面。”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形式”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这里“形式”的概念把原来的内容和形式融合起来了,在这里,形式即是内容。在灾难报道的表现手法中,记者主观性地拉开受众与事件的距离,进行远距离关照,通过视角的转换,思维方向的变化,写作编排上的处理等手法,实现灾难报道在形式上的陌生,而这种陌生化的形式恰恰就是最有力地表现了内容所不能表达的部分,赋予了陌生化的形式本身以内容的含义,这时候,形式既是内容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以几则灾难报道为例来分析几种手法:
第一,报道视角的转换,使内容表达上出现陌生化样态的展现。一般的灾难报道基本是对灾难本身,及其发展、危害、灾后抗灾、救灾等的报道,习惯性思维的养成与媒体长期以来的报道视角选取有关,而现在的灾难报道写作在形式上已经不断寻求着陌生化的突破,记者通过视角的转换实现新的信息点选取,以打破受众固有的期待,带来新鲜感。
以2007年8月14日《长江商报》对湖南省凤凰堤溪大桥坍塌事件的报道为例,报道中记者放弃了常规的主体视角描述,而是从目击者的视角来挖掘灾难现场的事实,他们的亲身感受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另外,本报道还对背景资料进行了补充介绍,提到凤凰城的美丽和正在修建的省重点工程凤大公路。但报道结尾却运用了急转直下的方式,“昨日下午,堤溪沱江大桥应声而垮”。表现灾难降临。极具反差的内容呈现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第二,陌生化形式编排传递灾难内容。对整个报道进行打破常规的编排,从编排中为受众制造出“陌生化”的感觉,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下面是人民网对2007年4月17日发生在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报道。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校园枪击事件实录
人民网4月17日讯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整个事件进展如下(以下均为当地时间):
早晨7点15分:第一声枪响;
早晨8点整:宿舍楼紧急关闭;
早晨9点15分:第二次枪击爆发;
早晨9点26分:校方发送电子邮件警告;
早晨9点50分:第二封电子邮件由校方发出,警告校内有“一名游荡的持枪歹徒”;
早晨10点15分:学生向美联社描述所听到的枪声,就像“建筑工地发出的声音”;
早晨10点16分:第三封电子邮件发出,通知“所有课程暂时停止”;
早晨10点52分:校方发出第四封电子邮件,“多次的枪击导致多名学生死亡及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中午:校方及警方紧急疏散滞留在校区内的人员;
下午12点15分:新闻发布会举行,弗理工校长查尔斯·思迪格尔发表声明:“一次令人震惊的悲剧”。
整个报道采取事件实录的形式,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枪击案从开始到结束五个小时之中发生的事件一一罗列,用流水账一般的报道形式表现这场校园灾难。作为一种打破常规的陌生化呈现,它让受众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清晰地理出思路,了解整个案件的脉络。
第三,思维方式的陌生化转向。“文学是一种被从符号化方面组织起来的对现实的能指系统,文学文本趋向于显示陌生,趋向于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接受方式打破,使之成为新颖的关注客体。②”
如灾难中与民同在与民共悲的市长便成了陌生化的表现客体。2007年8月16日,秘鲁发生7.9级强震,灾情最为严重的是秘鲁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皮斯科和钦查岛。题为《秘鲁地震200市民遭活埋,市长泣求救援》的报道这样描述:“皮斯科市市长朱安·门多扎在接受利马CPN电台采访时哭泣着说:‘街道上遇难者数以十计,最惨的是,地震发生时,一座教堂至少有200人在参加宗教仪式,结果全部被活埋其中!我们现在没有灯,没有水,没有通讯。市里的绝大多数房子,教堂,商场,旅馆都已经倒塌,所有的一切都毁了!’”
对领导干部、政府官员在灾难中的报道,尤其切忌习惯性思维。抓住细节的陌生化呈现往往是对新闻人物最深刻的表现。例如,也有灾难报道中出现一些官员逃避或者拒绝接受采访的现象,对此,《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报道一件事故时的新闻标题就是《新闻采访就像“捉迷藏”》,形象地反映出灾难报道之难。记者在灾难报道中不仅仅是呈现灾难事件本身,还把一些官员拒绝采访单独做成新闻,或在新闻中把这些官员的表现用大量篇幅如实报道。这是记者的无奈之举,但也取得了陌生化效果,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官员的失职和不作为。
三、 走出灾难报道的陌生化误区
灾难报道的陌生化处理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唤醒和刺激了受众对报道的“新”感觉。陌生化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运用不当也会问题频出。对灾难报道泛用陌生化存在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
第一,过分渲染灾害场面与细节,刻意制造的“陌生化”效果造成对受众伤害。在灾难性事件中,有记者就拼命地从废墟中寻找最能冲击人震撼人的场面,但这并不一定是读者就想看到的。这时记者就可以转换视角,对事件现场做出客观、尽量避免对受众造成心理伤害的报道。2005年8月广东省兴宁市黄槐镇大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件,《广州日报》记者拍摄到不少极具震撼力和冲击力的新闻图片,有第一具出井因浸泡而变形的矿工尸体,还有闻声赶来悲痛欲绝的矿工家属。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这些画面触目惊心之程度绝对够震撼,但考虑到它们会给受众生理上和心理上带来不适,报社最终决定放弃使用这些照片,而将报道力度和视角放在了寻找事故原因、全力实施营救、妥善处理后事等方面。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不但显示了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更是对新闻理念的坚守。
第二,陌生化语言的不恰当应用,使得“语义的转移”让受众产生理解偏差。例如《南方周末》对济南2007年“7·18”暴雨的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这些曾经意味着‘明湖泛舟’或‘历下秋风’等诗情画意景致的地点,这些在老舍美文《济南的冬天》中蕴含脉脉温情的地方,当天皆成修罗道场。”文中将“诗情画意”、“温情脉脉”的地方比喻为“修罗道场”,陌生化的效果的确达到了,“语义的转移”也实现了,但是对受众的心理则是一种伤害,尤其是对那些经历了暴雨灾难的济南人来说,灾难本就惨烈,而文中对比尤其使人感到沉痛。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些网民对“修罗道场”的比喻颇有微辞。
陌生化理论强调,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是打破语言规范,主要通过语言的变形和移位来实现,达到“语义的转移”,实现陌生③。在新闻写作中,作为陌生化实现手段的比喻运用时就要慎之又慎。尤其是灾难新闻中,用比喻实现陌生化效果未尝不可,但是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比喻不当,就会出现问题。2007年8月20日,台风“圣帕”登陆,有一条题为《台风“圣帕”擦伤浙江,抗灾救灾有序进行》的报道,导语为:“今年第九号台风‘圣帕’虽未如去年的‘桑美’带来重创,但也‘擦’伤了浙江,已造成十四人死亡,六十余人受伤,近二百万人受灾。”这“擦伤”二字十分刺目,如此严重的损失竟被记者轻描淡写为“擦伤”,那怎样的损失才是“重伤”?这种片面追求的陌生化呈现不但产生不了积极的传播效果,反而引起受众的反感和质疑。
四、总结
陌生化的存在是以读者的接受为基础,这与新闻创作上对受众心理的把握有异曲同工之效果。文学可以通过陌生化的形式呈现,实现对读者阅读视野的更新,而灾难事件报道的陌生化也是实现吸引受众、更新受众期待视野的重要手段。文学创作中的陌生化意味着对旧规范以及旧标准的超越、背反,它是对读者的心理定势、惯性和刻板印象的反驳。灾难报道的写作中,记者潜意识里自觉地揣摩和把握着受众的期待视野,陌生化地呈现灾难事件,满足甚至超越受众需要,给受众以新鲜体验。因此,无论新闻还是文学创作,接受是陌生化创作的基础。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陌生化的灾难新闻写作也是依赖于受众接受意识的参与合成。因此,灾难报道写作中对受众的作用不可小觑。
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灾难报道的陌生化呈现,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灾难报道写作方式的一种反驳,应该说这是新闻写作上的一种进步。文学中陌生化的运用,“语词以此似乎获得了新的语义特征,其意义出现了摇摆,语词被作为一个突然换了一副面孔的熟人而被接受,或是被作为一个带有几分熟悉味道的陌生人而被接受”。④而灾难新闻的写作也是一种主体行为的创作,它是在发展中对文学创作的形式和手法自觉借鉴,使得灾难报道能以陌生化面貌呈现。也许灾难报道的记者们在写作中对陌生化已轻车熟路,并没有发觉这种写作手法的渊源何在,但其写作方式的母体却是来自于“陌生化”的理论支撑。
注释:
①②③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8页,第165页,第168页
④罗曼·雅各布逊:《诗学论著选》,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参考文献:
⑴《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张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⑵《文艺学新论》,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⑶《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什克洛夫斯基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⑷《形式主义文论》,方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⑸《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以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阈》,田中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⑹《经典新闻赏析》,叶同春、朱学诗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⑺《新闻信誉所系政治责任使然——新华社突发事件报道实践之探讨》胡孝汉,原载于《中国记者》,2000年第二期
⑻《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孙发友,原载于《现代传播》,2001年第二期
⑼《提高突发事件报道总体水平的关键》徐学江,原载于《中国记者》,2000年第二期
⑽《“陌生化”的写作思维》,周红才,原载于《文艺报》,2006年5月30日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 陌生化——追求独特的表现形式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式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维克托·什科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出来的一个新词。作为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陌生化对今天的创作仍有启迪意义。陌生化的基本意义在于:“诗歌或是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是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或变形、异化。①”陌生化实际是在一定背景下而“显得”陌生,又可以理解成奇特化、反常化、间离化,或反熟悉化。
虽然陌生化属于文学创作上的范畴,但是它强调的违反常规创作,却有广泛的适应性,这一艺术手法在灾难报道中得以运用,使灾难事件以陌生化的形式呈现,达到与以往传统灾难报道写作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在陌生化理论中有本事和情节之分,本事属艺术材料的范畴,是事件发生的本然时序和形态;而情节则是事件在作品中被表现的时序和形态,它是创造主体创造意志的体现。灾难报道中,本事成为灾难事件本身,是客观的事实,而情节则是记者写出的新闻作品,情节是记者参与创造的结果。灾难报道的写作中,事实是第一不容动摇,但是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话,可读性、趣味性也成为相当重要的一方面。
笔者认为灾难报道中,当事实作为基础性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毋庸置疑时,那么以何种手法表现灾难这一事实成为关键。为了达到吸引受众和在媒体同质报道竞争中取胜,陌生化的运用成为重要手段。同样灾难事件的新闻事实,大同小异的报道中,背离惯常视角和方式的陌生化表现是最能吸引受众的。
二、 陌生化:形式即是内容
什克洛夫斯基说:“形式方法并不排斥思想和艺术内容,而是将所谓的‘内容’视为形式的一个方面。”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形式”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这里“形式”的概念把原来的内容和形式融合起来了,在这里,形式即是内容。在灾难报道的表现手法中,记者主观性地拉开受众与事件的距离,进行远距离关照,通过视角的转换,思维方向的变化,写作编排上的处理等手法,实现灾难报道在形式上的陌生,而这种陌生化的形式恰恰就是最有力地表现了内容所不能表达的部分,赋予了陌生化的形式本身以内容的含义,这时候,形式既是内容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以几则灾难报道为例来分析几种手法:
第一,报道视角的转换,使内容表达上出现陌生化样态的展现。一般的灾难报道基本是对灾难本身,及其发展、危害、灾后抗灾、救灾等的报道,习惯性思维的养成与媒体长期以来的报道视角选取有关,而现在的灾难报道写作在形式上已经不断寻求着陌生化的突破,记者通过视角的转换实现新的信息点选取,以打破受众固有的期待,带来新鲜感。
以2007年8月14日《长江商报》对湖南省凤凰堤溪大桥坍塌事件的报道为例,报道中记者放弃了常规的主体视角描述,而是从目击者的视角来挖掘灾难现场的事实,他们的亲身感受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另外,本报道还对背景资料进行了补充介绍,提到凤凰城的美丽和正在修建的省重点工程凤大公路。但报道结尾却运用了急转直下的方式,“昨日下午,堤溪沱江大桥应声而垮”。表现灾难降临。极具反差的内容呈现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第二,陌生化形式编排传递灾难内容。对整个报道进行打破常规的编排,从编排中为受众制造出“陌生化”的感觉,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下面是人民网对2007年4月17日发生在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报道。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校园枪击事件实录
人民网4月17日讯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整个事件进展如下(以下均为当地时间):
早晨7点15分:第一声枪响;
早晨8点整:宿舍楼紧急关闭;
早晨9点15分:第二次枪击爆发;
早晨9点26分:校方发送电子邮件警告;
早晨9点50分:第二封电子邮件由校方发出,警告校内有“一名游荡的持枪歹徒”;
早晨10点15分:学生向美联社描述所听到的枪声,就像“建筑工地发出的声音”;
早晨10点16分:第三封电子邮件发出,通知“所有课程暂时停止”;
早晨10点52分:校方发出第四封电子邮件,“多次的枪击导致多名学生死亡及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中午:校方及警方紧急疏散滞留在校区内的人员;
下午12点15分:新闻发布会举行,弗理工校长查尔斯·思迪格尔发表声明:“一次令人震惊的悲剧”。
整个报道采取事件实录的形式,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枪击案从开始到结束五个小时之中发生的事件一一罗列,用流水账一般的报道形式表现这场校园灾难。作为一种打破常规的陌生化呈现,它让受众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清晰地理出思路,了解整个案件的脉络。
第三,思维方式的陌生化转向。“文学是一种被从符号化方面组织起来的对现实的能指系统,文学文本趋向于显示陌生,趋向于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接受方式打破,使之成为新颖的关注客体。②”
如灾难中与民同在与民共悲的市长便成了陌生化的表现客体。2007年8月16日,秘鲁发生7.9级强震,灾情最为严重的是秘鲁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皮斯科和钦查岛。题为《秘鲁地震200市民遭活埋,市长泣求救援》的报道这样描述:“皮斯科市市长朱安·门多扎在接受利马CPN电台采访时哭泣着说:‘街道上遇难者数以十计,最惨的是,地震发生时,一座教堂至少有200人在参加宗教仪式,结果全部被活埋其中!我们现在没有灯,没有水,没有通讯。市里的绝大多数房子,教堂,商场,旅馆都已经倒塌,所有的一切都毁了!’”
对领导干部、政府官员在灾难中的报道,尤其切忌习惯性思维。抓住细节的陌生化呈现往往是对新闻人物最深刻的表现。例如,也有灾难报道中出现一些官员逃避或者拒绝接受采访的现象,对此,《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报道一件事故时的新闻标题就是《新闻采访就像“捉迷藏”》,形象地反映出灾难报道之难。记者在灾难报道中不仅仅是呈现灾难事件本身,还把一些官员拒绝采访单独做成新闻,或在新闻中把这些官员的表现用大量篇幅如实报道。这是记者的无奈之举,但也取得了陌生化效果,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官员的失职和不作为。
三、 走出灾难报道的陌生化误区
灾难报道的陌生化处理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唤醒和刺激了受众对报道的“新”感觉。陌生化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运用不当也会问题频出。对灾难报道泛用陌生化存在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
第一,过分渲染灾害场面与细节,刻意制造的“陌生化”效果造成对受众伤害。在灾难性事件中,有记者就拼命地从废墟中寻找最能冲击人震撼人的场面,但这并不一定是读者就想看到的。这时记者就可以转换视角,对事件现场做出客观、尽量避免对受众造成心理伤害的报道。2005年8月广东省兴宁市黄槐镇大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件,《广州日报》记者拍摄到不少极具震撼力和冲击力的新闻图片,有第一具出井因浸泡而变形的矿工尸体,还有闻声赶来悲痛欲绝的矿工家属。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这些画面触目惊心之程度绝对够震撼,但考虑到它们会给受众生理上和心理上带来不适,报社最终决定放弃使用这些照片,而将报道力度和视角放在了寻找事故原因、全力实施营救、妥善处理后事等方面。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不但显示了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更是对新闻理念的坚守。
第二,陌生化语言的不恰当应用,使得“语义的转移”让受众产生理解偏差。例如《南方周末》对济南2007年“7·18”暴雨的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这些曾经意味着‘明湖泛舟’或‘历下秋风’等诗情画意景致的地点,这些在老舍美文《济南的冬天》中蕴含脉脉温情的地方,当天皆成修罗道场。”文中将“诗情画意”、“温情脉脉”的地方比喻为“修罗道场”,陌生化的效果的确达到了,“语义的转移”也实现了,但是对受众的心理则是一种伤害,尤其是对那些经历了暴雨灾难的济南人来说,灾难本就惨烈,而文中对比尤其使人感到沉痛。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些网民对“修罗道场”的比喻颇有微辞。
陌生化理论强调,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是打破语言规范,主要通过语言的变形和移位来实现,达到“语义的转移”,实现陌生③。在新闻写作中,作为陌生化实现手段的比喻运用时就要慎之又慎。尤其是灾难新闻中,用比喻实现陌生化效果未尝不可,但是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比喻不当,就会出现问题。2007年8月20日,台风“圣帕”登陆,有一条题为《台风“圣帕”擦伤浙江,抗灾救灾有序进行》的报道,导语为:“今年第九号台风‘圣帕’虽未如去年的‘桑美’带来重创,但也‘擦’伤了浙江,已造成十四人死亡,六十余人受伤,近二百万人受灾。”这“擦伤”二字十分刺目,如此严重的损失竟被记者轻描淡写为“擦伤”,那怎样的损失才是“重伤”?这种片面追求的陌生化呈现不但产生不了积极的传播效果,反而引起受众的反感和质疑。
四、总结
陌生化的存在是以读者的接受为基础,这与新闻创作上对受众心理的把握有异曲同工之效果。文学可以通过陌生化的形式呈现,实现对读者阅读视野的更新,而灾难事件报道的陌生化也是实现吸引受众、更新受众期待视野的重要手段。文学创作中的陌生化意味着对旧规范以及旧标准的超越、背反,它是对读者的心理定势、惯性和刻板印象的反驳。灾难报道的写作中,记者潜意识里自觉地揣摩和把握着受众的期待视野,陌生化地呈现灾难事件,满足甚至超越受众需要,给受众以新鲜体验。因此,无论新闻还是文学创作,接受是陌生化创作的基础。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陌生化的灾难新闻写作也是依赖于受众接受意识的参与合成。因此,灾难报道写作中对受众的作用不可小觑。
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灾难报道的陌生化呈现,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灾难报道写作方式的一种反驳,应该说这是新闻写作上的一种进步。文学中陌生化的运用,“语词以此似乎获得了新的语义特征,其意义出现了摇摆,语词被作为一个突然换了一副面孔的熟人而被接受,或是被作为一个带有几分熟悉味道的陌生人而被接受”。④而灾难新闻的写作也是一种主体行为的创作,它是在发展中对文学创作的形式和手法自觉借鉴,使得灾难报道能以陌生化面貌呈现。也许灾难报道的记者们在写作中对陌生化已轻车熟路,并没有发觉这种写作手法的渊源何在,但其写作方式的母体却是来自于“陌生化”的理论支撑。
注释:
①②③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8页,第165页,第168页
④罗曼·雅各布逊:《诗学论著选》,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参考文献:
⑴《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张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⑵《文艺学新论》,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⑶《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什克洛夫斯基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⑷《形式主义文论》,方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⑸《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以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阈》,田中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⑹《经典新闻赏析》,叶同春、朱学诗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⑺《新闻信誉所系政治责任使然——新华社突发事件报道实践之探讨》胡孝汉,原载于《中国记者》,2000年第二期
⑻《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孙发友,原载于《现代传播》,2001年第二期
⑼《提高突发事件报道总体水平的关键》徐学江,原载于《中国记者》,2000年第二期
⑽《“陌生化”的写作思维》,周红才,原载于《文艺报》,2006年5月30日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