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xsg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金融化日益加深,现代金融危机以多种形式出现,甚至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导致经济危机。所以,要从国际和国内不同角度探寻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思维进行创新,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 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游资,这些游资又被称为“热钱”,是在市场上流动迅速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基于纯粹投机盈利的目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以各种形式入境,通常会进入易于产生泡沫的经济领域,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过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弱化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转而通过举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内在的经济发展乏力,还债能力不足,经济泡沫导致银行贷款的坏账剧增,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實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提高一国经济的开放度,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提高,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众多国家不约而同采用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恶性竞争乃至相互挤压;三是该战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必不可少,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但许多国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务、资本、技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金融活动也趋于全球化。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是自发性的,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也蕴含着高风险,蕴藏着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当国际信贷和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调和,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三、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思维进行创新
  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二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实业投资。
  (二)积极扶持金融机构
  一是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二是把妥善处理银行坏账,将银行的坏账打包、切割剥离。待银行复苏后再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则由政府出面埋单,将坏账清零。三是维护银行正常秩序,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挤兑现象时,及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帮助银行渡过难关,增加社会信心。四是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要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更要解决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
  (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内需,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降低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对外贸易,由于从事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通过增加出口退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出口竞争力。三是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四)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其间几经变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逐渐增强,但是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而从宏观上看,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也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次贷危机、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也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势在必行。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加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构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
  参考文献
  [1]董彦岭,王菲菲.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政府救市政策的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
  [2]边卫红.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金融论坛.2010.
  [3]江波.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长短期对策研究.《当代财经》.2009.
  作者简介:秦红梅(1970-),女,山东济南人,高级会计师,工作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金融。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大连光源”近日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期刊
【摘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依存、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谐的保障。2000~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得到迅速发展,但通过计算IU与国际标准比较发现:河南省城镇化滞后工业化水平,且失衡有加速的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细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充实理论界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城镇
当绘本逐渐在教学课堂中普及,小学英语的绘本教学也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学生喜欢绘本,因为绘本拥有着丰富的色彩、极强的故事性,个性鲜明的人物和精美生动的插图给小朋友
期刊
我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包括150个框架网基准站和1269个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的全部研制建设任务,“全国一张网”“全国一个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具备在全国主要
期刊
【摘要】个人投资者的决策通常是根据他们的年龄、教育、收入、投资组合和其他统计因素进行的。然而,行为方面的投资的影响往往被忽视。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讨行为因素和投资者心理对他们的决策的影响,并研究投资者对风险和行为决策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资产配置 心理 行为决策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若干因素的分析。据认为,人们作决策主要基于两点:个人资源和技术因素。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倾向于依靠这两
期刊
期刊
品牌是由消费者对市场上产品的体验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对一个品牌的理解和印象,品牌被消费者接纳和理解,它必须具备一定的价值和个性,企业是如何将自己的有效价值观和品牌印象
“在2016年抽检中,不合格产品主要问题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不合格样品的33.6%.”日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局副局长郭文奇说.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