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学教师,将创新与语文学科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新课题。语文教育中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改展开的形势下讨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但是,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愿请教于同仁。
  一、采取现代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乐于创新
  传统的教学,教师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教学往往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很狭小的范围内。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了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如学习《智取生辰纲》,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养成思考习惯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著名诗歌理论家谢冕在《富有的是精神》中说:“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因此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质疑问难”是学生思考的具体体现,课上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要加以恰当鼓励,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如教孙犁的《黄鹂》一文,有个学生问:“‘前几年,终于病了。’他怎么这样说?他想生病吗?”此问题问得很好,带动了对整篇课文的学习,我对他提出了表扬,课堂教学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三、提倡学生求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点拨,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大胆突破传统观念,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念,课堂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有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促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胆创新的机会。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頗不宁静”时,按以往教学要求,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了,但如果我们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与学生一道研究,鼓励学生质疑求异,那么答案就不再简单、单一,这种问题意识如果提高一个层次,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正是为了不教”,“教”要实现“不教”,根本要解决的是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由“要我学”达到“我要学”,形成自学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可以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来教课,使之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激发其自觉求知的欲望。其次是教给学习的方法。如阅读一篇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在不懂的地方或想不通的地方或写得好的地方做记号,并写下自己的思考认识或见解;或者指导学生从时代背景、作家简介、层次结构、写作特色等方面来一项一项学习课文。这样就像解数学题一样,学有目标,学而有序,学而轻松,学有成效,学生逐渐就会养成自学习惯,形成自学能力。
  五、教师要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有创新型的教师。为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和质量观;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有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要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用当代前沿学科的知识和难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信念。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高尚的思想品德、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六、充实课外活动,扩大知识视野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并广泛汲取课外多种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如课外可引导学生组织阅读,通过同学之间在一起交流有益书籍、交流阅读信息、编写和剪贴小报展览来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和启发,增添创新的意向。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想创新、敢于创新、学会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由于七年级生物中“生物圈中的人”的内容,讲述的就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怎样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贯穿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把人体生理卫生基础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促进身体形态的正常发展,提高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
期刊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挖掘教材內容,培养创新兴趣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创新教育内容和科学道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
期刊
曾有一位美国小学美术老师到我国进行学术交流,课堂上他出了一道“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学生作画,结果许多学生都画了相似的圣诞树,配以各色装饰,这使他十分纳闷。后来这位教师发现,在教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圣诞树的画,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模仿。而当他把墙上的画遮盖起来,要求学生另行创作一幅画来表现这个主题时,那群平时“画技超群”的学生冥思苦想,无处下笔,这令美国人深感不解和意外。  上面的实例和我们的教育不无关系
期刊
何谓素质?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它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  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功的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反思,是学校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宝。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它的发展将受到限制。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就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反思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  一、把互动反思视
期刊
摘 要:思维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应通过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乐思与善思。本文论述了思维训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训练 独创性    读书贵思,这为历代教育家所首肯。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阅读的过程必然要伴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想象、联想等抽象思维活动或形象思维活动。  可以说,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
期刊
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他们是怎样读书的?学生课外阅读有哪些误区?造成
期刊
想象力是作文创作的源泉,更是学好语文最基本的条件,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然而,现在的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想象力培养的教学,致使现在为数不少的中学生缺乏这种有目的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想象力缺乏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固守成规,不敢在教学中尝试新
期刊
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重视实验教学已成为共识。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必要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  一、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加强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而家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点滴体会。  一、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  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