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师们探究的话题之一,也是笔者从教以来一直关注和探究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为例,尝试探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数学课程作为贯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态度、塑造数学逻辑思维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数学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体验、参与、探究活动少,教师讲授时间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率低下等,亟待改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注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要拉近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或者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因素或者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践行理论知识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入了生活化教学因素,说道: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减轻家庭责任,协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尤其是耗费体能少、浪费精力的物品整理工作。那么大家知道如何进行分类工作吗?说完,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了几张图片,图片展示了一个家庭物品混乱摆放的局面,既有袜子随意丢弃在地上,也有碗筷摆放在卧室里,还有各种衣服堆积在柜子的角落里等,让学生们惊讶不已。此时,笔者问道:这些物品应该如何分类呢?学生们立即说道:碗筷放进厨房、衣服分类整理、袜子放到……等到教室里安静下来后,笔者认为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分类的思想,因此带领学生进入了本课的学习中,看一看分类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把生活化教学因素引入了数学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类思想,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缺乏实践时间、实践活动少、学生不具备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多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自主探究环节,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探究点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们听到笔者的要求后,马上开始行动,首先是自主阅读;其次是动手实践和亲自观察环节:在平面内任取一点P,观察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然后把点与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进行比较。最后,是数据整理和记录活动,学生们把亲手测验的结果绘制成一个表格,在不同的位置填上了相应的数值后,发现:
点P在圆外——d 点P在圆上——d=r
点P在圆外——d>r
从而证明了教材上的结论,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增加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关注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统一的教学形式、固定的教学场所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下降,影响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尝试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一开始,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了多道数学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和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并进行解答。问题如下:
一箱苹果的成本价是a元,超市为了多赚钱,把销售价定为成本价的125%。但是因为销量不好,超市开始大促销,把销售价定为原来的70%,请问每一箱苹果售价是多少?
学生们看到大屏幕上的应用题后,感到十分困惑。见此情景,笔者要求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希望学生们能够互相补充,互相改正,通力合作完成课上练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既有收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单位一混乱;列不出方程式;不能理解题意等。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也愿意和他人进行交谈、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受到了笔者的表扬。当然,对于学生们存在的问题,笔者一一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习得新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改革把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作為了改革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笔者在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条教学策略: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意识;多设计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完成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静宁.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4(15).
[2]任自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4(0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数学课程作为贯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态度、塑造数学逻辑思维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数学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体验、参与、探究活动少,教师讲授时间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率低下等,亟待改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注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要拉近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或者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因素或者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践行理论知识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入了生活化教学因素,说道: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减轻家庭责任,协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尤其是耗费体能少、浪费精力的物品整理工作。那么大家知道如何进行分类工作吗?说完,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了几张图片,图片展示了一个家庭物品混乱摆放的局面,既有袜子随意丢弃在地上,也有碗筷摆放在卧室里,还有各种衣服堆积在柜子的角落里等,让学生们惊讶不已。此时,笔者问道:这些物品应该如何分类呢?学生们立即说道:碗筷放进厨房、衣服分类整理、袜子放到……等到教室里安静下来后,笔者认为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分类的思想,因此带领学生进入了本课的学习中,看一看分类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把生活化教学因素引入了数学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类思想,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缺乏实践时间、实践活动少、学生不具备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多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自主探究环节,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探究点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们听到笔者的要求后,马上开始行动,首先是自主阅读;其次是动手实践和亲自观察环节:在平面内任取一点P,观察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然后把点与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进行比较。最后,是数据整理和记录活动,学生们把亲手测验的结果绘制成一个表格,在不同的位置填上了相应的数值后,发现:
点P在圆外——d
点P在圆外——d>r
从而证明了教材上的结论,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增加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关注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统一的教学形式、固定的教学场所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下降,影响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尝试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一开始,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了多道数学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和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并进行解答。问题如下:
一箱苹果的成本价是a元,超市为了多赚钱,把销售价定为成本价的125%。但是因为销量不好,超市开始大促销,把销售价定为原来的70%,请问每一箱苹果售价是多少?
学生们看到大屏幕上的应用题后,感到十分困惑。见此情景,笔者要求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希望学生们能够互相补充,互相改正,通力合作完成课上练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既有收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单位一混乱;列不出方程式;不能理解题意等。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也愿意和他人进行交谈、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受到了笔者的表扬。当然,对于学生们存在的问题,笔者一一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习得新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改革把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作為了改革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笔者在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条教学策略: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意识;多设计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完成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静宁.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4(15).
[2]任自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