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泣如诉的《阿莫尼惹》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莫尼惹》作为凉山彝族叙事长诗及哭嫁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旧时期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性别观念,更是凉山彝族人民生活的历史写照。各地区所传唱的歌词内容大同小异,但音乐旋律却有着明显的即兴性。本文主要从其文化背景着手,以云南小凉山地区的《阿莫尼惹》为举例对象对其进行音乐本体上的探析。
  【关键词】凉山彝族;叙事长诗;《阿莫尼惹》;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99-02
  【本文著录格式】范嘉琴.如泣如诉的《阿莫尼惹》——凉山彝族叙事长诗《阿莫尼惹》的初步探析[J].北方音乐,2020,06(12):99-100.
  引言
  《阿莫尼惹》(汉译《妈妈的女儿》是流传于四川凉山彝区和云南小凉山彝区的一首叙事长诗、歌曲,演唱的场景多是在凉山彝族女孩在出嫁前夕作为哭嫁歌来演绎,内容主要表达了一个彝族女孩被迫出嫁,回忆了儿时在父母身边的无忧无虑和幸福快樂,哭诉了对父兄及家族的包办婚姻,抒发了出嫁时告别父母、亲人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在婆家奴役凄苦和思亲不得归的痛苦,歌曲内容冗长且丰富。《阿莫尼惹》向人们展现了千千万万个勤劳、善良、普通的凉山彝族女性在旧社会落后的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必然命运,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的凉山彝族女性对买卖式的婚姻、包办式的婚姻和家庭奴役进行抗争的结晶,同时也表达了她们对自由、平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阿莫尼惹》这首歌在凉山彝区可谓家喻户晓,各地区所传唱的歌词内容大同小异,但在其音乐旋律上根据每个人演唱时的时空情境和个人内心的感触,有很明显的即兴性。目前出版的作品《妈妈的女儿》(阿莫尼惹)分别有彝语和汉语两个版本,都是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编译局在凉山彝族民间搜集整理并翻译的,内容包括序歌、出生、成长、议婚、订婚、接亲、出嫁、哀怨、怀亲、明志十个部分。事实上,在凉山彝族民间广泛流传的《阿莫尼惹》大多是抒发彝族女孩在出嫁时内心情感的片段,或是感叹彝族女孩被迫出嫁后在婆家凄苦的片段,并没有完整的十个部分。而出版的《妈妈的女儿》则是在这些口头唱词和民间传抄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理后形成的一首内容十分完整的叙事长诗、哭嫁歌。然而,所出版的两个版本中都是对歌词的整理和翻译,并未涉及音乐旋律的记录和探析,目前较少的有关《阿莫尼惹》的文章也都是集中于对诗歌内容的整理、翻译和性别权利的探讨。本文主要以云南小凉山彝区的《阿莫尼惹》为例,对其进行音乐本体上的初步探析。
  一、《阿莫尼惹》的文化背景
  任何时候,任何文化都是产生、存在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的,《阿莫尼惹》也不例外。从幸福的降临人世、渡过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长大后开始承担繁重的劳动、后来被迫出嫁后的凄苦生活,“妈妈的女儿”这一生也是千千万万旧时期凉山彝族女性的一生,而这背后就是凉山彝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和婚姻制度。
  (一)传统的性别观念
  在传统的中国,“重男轻女”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到现在,许许多多的地方和民族依然还有这种思想和现象存在,甚至已经固化和加深得屡见不鲜,对于彝族人来说也不列外。旧时期的彝族人因为常年征战、因为禁锢的思想,他们认为男性才是社会的主导,是传宗接代的基础,因此,凉山彝族的传统家庭是典型的父权和夫权制,女性是没有什么地位和自由可言的。家庭内,父亲是家庭的核心,所有大事都由父亲决定;在养育和教导子女的事情上,夫妻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但子女婚配的事宜女性则无话语权。《阿莫尼惹》里有句歌词这样唱:“生和养是妈妈,婚配议嫁是爸爸,彩礼要由兄长定,妈妈没办法”,从这可见,兄长都可以决定彩礼,而辛辛苦苦养育女儿的妈妈却什么权利也没有。
  凉山彝族“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积淀下,已经渗透在凉山彝族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性别观念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并未完全消除。
  (二)传统的婚姻制度
  凉山彝族的传统婚姻制度是父权制、夫权制、舅权制的结合,认为女孩子生下来就应该嫁给舅舅的儿子,只有舅舅家不娶了才可另嫁他人,而另嫁也得由父兄和舅舅说了算。而对于夫家来说,女孩子不过是花钱买来的财富,可任意支配。因此,凉山彝族的女性在家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嫁到夫家后只得顺从夫族。
  二、《阿莫尼惹》音乐本体探析
  《阿莫尼惹》作为一首一千多行的长诗,其内容冗长且丰富。很多人形容《阿莫尼惹》的诗句或歌词是壮美又凄苦的、抒情又含蓄的、生动又哲理的一幅凉山彝族的风情画卷等,我想这些形容词对于《阿莫尼惹》来说都不为过,甚至是“意犹未尽”的。而与丰富的歌词内容形成对比的就是整首歌的旋律比较单一且具有即兴性。
  (一)即兴性
  不同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的不同人所唱的《阿莫尼惹》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因为《阿莫尼惹》随着历史的积淀不断流传至今,人们对它的演绎不再是固定的模式和简单的复制,而是会根据每个人具体时空环境的需要进行灵活性的再现、演绎,甚至是再加工、再创作。在过去,《阿莫尼惹》大多只在凉山彝族女孩出嫁时作为哭嫁歌由女性来演绎,而现在,在凉山彝族人民的日常劳作、闲暇、娱乐、节庆都可以是《阿莫尼惹》的演绎场合,并且没有任何身份、性别的限定,这就使“个人情感因素”在《阿莫尼惹》的演绎中不可避免地被带入,从而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来演绎时,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处的时空境遇适当对长诗内容进行删减,在歌唱中适当即兴演绎,以此来突出各自想要突出的或留恋或悲伤、或期望或愤恨的主题。因此,就音乐本体而言,《阿莫尼惹》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调式调性、节奏、旋律。   (二)单一性
  即便不同地区、不同人所演绎的《阿莫尼惹》都存在有大大小小的差异,但“重词轻唱”的特征是其所共有的,这也是许多长篇叙事诗的特征之一。整首歌都是以一两句的主旋律为基础,经过情节的更递,为适应不同歌词的需要在主旋律上做简单的变化重复,常常是用一句主旋律套上若干歌词形成一句式反复的多段式结构。比如,由于《阿莫尼惹》的诗句并不是规规整整的五字一句或七字一句等,因此在歌唱时,随着歌词字数的增删,旋律和节奏上也相应作简单的变化,但全曲的主干音和旋律走向是不变的。有个别文章在谈及《阿莫尼惹》的唱腔时说《阿莫尼惹》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序歌》和《成长》,是抒情性的平腔,旋律优美动听,音调抒情婉转,而第二部分包括从《议婚》到《明志》七个章节是悲戚的哭腔,旋律低沉悲伤。但实际上,在云南小凉山的民间,人们所演绎的《阿莫尼惹》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两句的主旋律,并无过多、复杂的音乐情绪上的起伏变化。例如云南小凉山民间文化人阿鲁务佳所演绎的《阿莫尼惹》是这样的:
  再如,云南小凉山民间文化人拉玛务机所演绎的《阿莫尼惹》是这样的:
  谱例都是两个民间文化人所演唱《阿莫尼惹》的开头两句,也是各自所演绎的《阿莫尼惹》从头到尾的主旋律,但两首《阿莫尼惹》的旋律不一样,调式调性不一样,甚至是开始的内容也不一样,如第一首是从“妈妈的女儿”出生之时开始叙述,民间文化人阿鲁务佳说:“没有什么《序歌》,我们从小听到大,唱到大,都是从出生之时唱起”。而第二首则从“妈妈的女儿”出生之前的《序歌》部分开始叙述,民间文化人拉玛务机说:“这部分的内容虽鲜有人唱,但是是《阿莫尼惹》里最让我感到悲伤的部分”。可以看出,同是《阿莫尼惹》,却也是不同的《阿莫尼惹》。
  《阿莫尼惹》的歌词极富韵律之美且冗长,每一句都以“妈妈的女儿呦”开头,中间综合运用了类比、夸张、排比等的修辞手法,使之诗情画意又细腻感人。全曲并未使用一个人称代词,让听着或读者在为“女儿”的不幸黯然泪下时,不明白是把自己当成了“女儿”本身在自我同情、自我怜悯,还是站在他人的身份对“女儿”进行同情和怜悯。全曲分为十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涉及《阿莫尼惹》的文章及著作都对其歌词内容进行了部分或全部的整理和翻译,每个人翻译的都大同小异,笔者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结语
  《阿莫尼惹》作为凉山彝族叙事长诗及哭嫁歌的代表作之一,经过数辈流传至今,承载着凉山彝族的漫长历史和诸多文化背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阿莫尼惹》在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对于云南小凉山而言,甚至是在消逝的边缘徘徊。当前,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编译局出版的《妈妈的女儿》将《阿莫尼惹》的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整理及翻译,形成了彝语和汉语两个版本进行保存,这无疑是可喜的“抢救”举动及成果,但关于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阿莫尼惹》的音乐搜集整理、对比分析等都是空缺的,这也是笔者接下来将进一步实践、探索的心愿。
  参考文献
  [1]蔡富莲,陈波.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妮日尔果》与哭嫁歌《妈妈的女儿》比较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9(2):112-118.
  [2]罗艳.《阿嫫妮惹》口传与文本比较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16.
  [3]鄧明英.文本背后的性别观——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彝族民间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09-112.
  [4]何茜.从传统彝族婚俗制度解读《妈妈的女儿》[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0):91-92.
  作者简介:范嘉琴(1993—),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过于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就造成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缺乏专业英语素养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本文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为基础,尝试对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师资力量这四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职业素质基础下英语专业教学的特色。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
期刊
摘 要:高职法律专业模拟法庭教学是高职实训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我校模拟法庭教学实训功能,该课题拟从加大对模拟法庭及相关教学设施的建设及投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对行政诉讼模拟法庭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合理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求着力推进我系水政专业法律课程创新。  关键词:高职教育;模拟法庭;实训教学  一、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改革的意义  水政水资源管
期刊
【摘要】《士兵的故事》是斯特拉文斯基从俄罗斯主义风格向新古典主义风格过渡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部作品受到爵士乐的影响,在音高材料的组织、节奏和配器上都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在过渡时期的鲜明特点,同时也开创了斯特拉文斯基新的创作风格和特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适应战时的演出条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了乐队编制不大、音乐风格较轻巧的作品。而《士兵的故事》创作于1918年,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刊
【摘要】1600年至1750年,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歌剧的诞生是巴洛克时期开始的标志,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音乐面貌,它的影响是强有力和深远的。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歌剧产生;西方歌剧;发展;影响;《灵魂与肉体的戏剧》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下,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也在飞速发展,器乐和民族音乐逐步交融、创新、发展,少数民族的音乐中新疆地区的音乐因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音乐风格受到了音乐家们的关注和喜爱。在中国民族器乐中,古筝艺术如今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古筝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独具一格的新疆音乐元素受到众多作曲家的喜爱,新疆音乐元素更是打破了古筝的传统定弦、节奏节拍、风格样式等,其中古筝曲《西域随想》就
期刊
【摘要】近年来,广西天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传统天琴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直接与当地的宗教、民族信仰相连,它与神、人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天琴要面对的是生存情景的转变,从当地宗教中必不可少的一件法器,转而成为一种表演乐器。本文从情感能量角度出发分析天琴的两种传承模式,旨在提高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情感能量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天琴;情感能量;非遗保护 
期刊
【摘要】想象是一种很奇妙的力量,可以使心中的形象随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千变万化,斑斓不绝,而“随想曲”便是音乐中自由表达想象的一种音乐体裁。随着作曲家的一念一想,展现在听众眼前的音乐形象也随之变幻万千。本文试以储望华的钢琴独奏曲《新疆随想曲》为例,浅析该曲演奏中所塑造的各种意象之形。  【关键词】新疆随想曲;音乐形象;意象之形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产生的一种兼具“诗歌”与“音乐”双重特征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内涵和独特性的审美价值,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作品旋律优美、词曲融合、和声丰富、伴奏效果突出,由此被称为是“艺术歌曲之王”。基于此,本文以优秀艺术歌曲《魔王》为例,在简要分析《魔王》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艺术特征,继而结合个人经验总结了《魔王》的演唱方式,由此深化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特征的认识,为更好地处理和
期刊
【摘要】和声是德彪西音乐艺术中最有独创意义的部分,丰富色彩效果的和声显示了其发展和摆脱传统功能和声体系的迹象,是分析其作品风格特点、深入理解印象派音乐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牧神午后》的和声特点研究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其使用的和声材料、和弦结构、和声进行方式和调式调性几个方面的剖析,分析出其注重和声横向的游移变化,进一步归纳出和声几个主要的特点,并揭示了和声作为印象派作曲家创作中所使
期刊
【摘要】《霞光》是周文中先生受到中国人文画的影响所创作。作曲家用精湛的作曲技法描绘了一幅光影渐变的色彩。笔者将从多个角度简析周文中先生在作品当中的色彩变化与音乐表达。  【关键词】周文中;《霞光》;作曲技法  【中圖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103-02  【本文著录格式】杨佳祺树影霞光重叠深——周
期刊